前幾期為大家介紹了賽車車身的空氣動力學(xué)方面的知識,這期我們?yōu)榇蠹医榻B車輪的空氣動力特性。以前我們介紹過,賽車分兩大類,一類是裸露車輪的賽車,一類是非裸露車輪的賽車,這兩種賽車空氣動力特性有非常大的差別。產(chǎn)生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們輪胎安裝方式的不同。
簡單的看來,裸露車輪暴露在氣流之中,肯定對空氣動力特性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而非裸露車輪的賽車相對來說影響就會小些。
從空氣動力學(xué)來講,輪胎可以看成是圓柱體,它的空氣動力特性就類似與圓柱繞流的空氣動力特性。但是它們之間又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圓柱繞流是勻速氣流中的對稱的流場,而輪胎有旋轉(zhuǎn),流場不對稱;二是圓柱繞流懸于空氣中,而輪胎與地面接觸,三是輪胎周圍氣流要同輪胎周圍的汽車車體相互干擾作用,裸露車輪的賽車前后車輪之間也會產(chǎn)生相互作用。從圖一中非常直觀地可以看到這種差別,圖中上圖是車輪旋轉(zhuǎn)的情況,中圖是地面附近的情況,下圖是理想流體的繞流問題。
一些研究表明:滾動車輪的汽車模型所受到的氣動升力比靜止車輪的汽車模型大30%,而對于車輪完全暴露的賽車,其車輪阻力占汽車總阻力的比例可以高達(dá)45%。車輪的旋轉(zhuǎn)速度對車輪氣動力系數(shù)影響非常地巨大,氣動力系數(shù)甚至可能成倍增長。
對于裸露車輪的賽車來說,能夠改善前后輪的空氣動力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F1車隊也是在努力探索改善車輪附近流場的方式。F1賽車的前翼兩邊的小翼、后輪翼等等都是為了疏導(dǎo)賽車車輪附近的氣流而設(shè)置的。對于裸露車輪的賽車一般后輪都可以得到更好的處理,在前輪的“保護”下,其氣動阻力一般小于前輪,約為前輪的一半。
對于非裸露車輪的汽車,由于輪腔的包裹,可以大大地減小氣動阻力和升力。輪胎只有接近地面部分才和氣流正面碰撞,減小了迎風(fēng)面積,車輪周圍的車身也可以改善車輪周圍的氣流,因此氣動阻力降低。在汽車輪腔內(nèi)有高速的氣流流過,可以對輪腔產(chǎn)生較大的方向向下的負(fù)壓,減小氣動升力。同裸露車輪的賽車一樣,非裸露車輪的賽車前輪所受的氣動阻力和升力要比后輪大。
就F1賽車而言,前后翼是關(guān)鍵的空氣動力學(xué)附加裝置,但是前后翼的位置和前后輪非常的接近,這樣車輪的干擾對前后翼會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由于前輪的阻擋,前翼附近的氣流速度會降低,由于后輪的干擾,流經(jīng)賽車尾翼的氣流方向會發(fā)生傾斜,可以減小尾翼產(chǎn)生負(fù)升力的效能。
無論對于裸露車輪還是非裸露車輪賽車,車輪都是影響空氣動力學(xué)性能的重要因素。很多車隊也一直在研究車輪對賽車空氣動力特性的影響,甚至輪胎制造商都要考慮輪胎花紋對賽車氣動性能的影響。因此,輪胎空氣動力學(xué)性能對賽車性能的影響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