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語文課上,我讀到了貝克特的《等待戈多》。詫異于作者深邃思想的同時,不禁陷入了沉思,戈多是什么?我茫然,貝克特也曾說如果他知道,早就在文章中寫出來了。
常聽人感嘆,人生就是在等待中度過的。泛舟于人生之江渚,乘風破浪,耳旁充斥著海風的呼嘯,我們開始變得不知所措,一只小舟卻被自己當成了大船,最終只能被風浪吞噬。只有當我們掌握好自己人生的羅盤,認清自己堅持自己,才能揚帆直至彼岸,否則便只能落得邯鄲學步,貽笑大方的慘淡收場。越思考我似乎越清楚,卻又實在說不出“戈多是什么”。
我翻開書本,一頁頁密密麻麻的古今字體寫滿了我要尋找的戈多:
架著牛車,手把濁酒醉江湖。當世人用冷眼審視著阮籍,他依舊我行我素。前方無路,他無奈,放聲痛哭,但卻沒有人能體會這猖狂背后的一把辛酸淚。阮籍告訴我戈多或許就是那種不拘禮法、自由自在、遠離塵囂的生活。
豪放辭章,夜泊赤壁悟人生。面對烏臺詩案,蘇軾并沒有沉淪,卻在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之際,領(lǐng)悟到“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物與我皆無盡也”的人生哲理。蘇軾感悟的戈多或許就是那一片始終堅守自己心靈的凈土。
魯迅雖未能實現(xiàn)從醫(yī)的夢想,他卻是筆鋒尖銳,一聲吶喊,喚醒沉睡無數(shù)。
難道這些就是他們要告訴我的“戈多是什么”的答案?
我被戈多纏繞一個多星期了,心里老是茫然,空蕩蕩的,仿佛我手邊的所有的作業(yè)都與我無關(guān),我抬頭看看窗外:馬路上形形色色的人螞蟻一般的忙碌著,須發(fā)花白的老者,健壯的成年人,還有路邊的幾個在無憂無慮玩耍的小孩子,他們都在陽光下做著自己的最現(xiàn)實的事,他們會問戈多是什么嗎?我醍醐灌頂,戈多就是我的生活的本身!
掙脫世俗的枷鎖,走出迷茫,堅定自己的信念;擺脫塵世的羈絆,無須猶豫,開拓自己的人生。于是我找到了戈多,找到了心靈的歸宿,找到了靈魂的寄托,找到了人生的希望,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學校:浙江溫州中學
導(dǎo)師:洪秀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