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有偶然性。就拿方威然當安全員來說,就是當時供電所老所長的一句話:“安全員嘛,讓方威然來當。我們一叫綱他名字,就知道安全要防患未然。”
有些事情是有必然性的。方威然入黨、評先進,是和他十年如一日地做好事分不開的。
首先,方威然注意本職工作。就拿那年取消泡沫滅火機來說吧,他一個一個部門地將新的滅火機發(fā)下去,耐心地教會每個職工使用。除此之外,他還積極建議職工家庭也備只干粉式滅火機,“這玩意兒好,里面裝的是磷酸銨鹽干粉,滅火效率高、速度快、適用范圍廣、電絕緣性能好、不破壞大氣臭氧層”。其次,在他做抄表員的時候認識過多家困難戶,禮拜或者過節(jié),只要他有時間,就會過去幫著做好事,送錢送物。
孤寡老人陶阿妹,七十多歲了,他除了送錢過去外,還常幫她洗腳。方威然熟悉腳底穴道,邊洗邊按摩,一洗就是四十分鐘。說是可以活血化淤、延年益壽。樂得陶阿妹做夢都在笑,說他比親兒子還要親。值得一說的是:方威然幫陶老太按摩時,大街上那些足浴店還沒生出來哩。
方威然當人民代表也是必然的。那年頭就興勞模、先進人物當人民代表,而且一當就是一輩子。
改革開放,人們心里越來越亮堂。
“老方啊,作為人民代表光做點好事可不行啊,你應當搞點提案。”好心人這么說。
“我工人一個,又沒多少墨水,搞提案?那不是鼻子里插大蔥——裝象嗎!”方威然在心里說。
元旦那天,方威然和往日一樣,興沖沖地騎上單車去陶阿妹家。只見馬路上警笛亂響,人群涌動,幾輛消防車急駛而來?!扒f別是陶阿妹家著火!”方威然心里一個勁地叨咕。誰知千不巧萬不巧,正好是陶阿妹家失火。這真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方威然看到的是一具已經(jīng)炭化了的孤老尸體。想起半個月前老人還好好的,有說有笑,誰知現(xiàn)在卻灰飛煙滅,不復存在。慘呀,悲呀。老人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像過電影似的不斷重現(xiàn),方威然愴然涕下……
火災,凡是找不到原因的,一律說是“線路老化”。陶阿妹家也不例外。
自責,有負罪感。方威然簡直無地自容了。你想想,一個供電所的安全員,一個幫助孤老的比親兒子還親的人,怎么連人家的“線路老化”都沒發(fā)覺排除,還釀成奪命火災呢?方威然哭了,哭得如此傷心是從來沒有過的。
方威然心里清楚:他有一半眼淚是為自己流的。
眼淚哭干后,突然有個靈感在方威然腦中一閃,既然有那么多因線路老化而著火的,為什么沒有相應的法規(guī)規(guī)定,用戶到多少年后必須更換新線路呢?是否可以將這個想法作為提案提出來呢? 方威然請教了所里的總工程師。
“這個想法不錯,”總工程師邊說邊笑,“不過,電線有許多種,什么護套線、普通皮線、花線……在同樣的自然環(huán)境下,每種線的壽命是不同的……再說,有暗線、明線之別,環(huán)境的于濕也不盡相同……還有,既然作為一個提案提出來,在法律的層面上,還必須有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方威然茫然地點著頭,不置可否。
總工程師以為他聽懂了,笑著和他道別。
兩鬢如霜的方威然后來真的打了報告給人民代表大會。不過,不是什么提案,而是一份辭職報告……
(通聯(lián):上海斜土東路333弄501室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