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后的愛情小波折
聽到我想回國的消息,郎導覺得有些突然,她說:“已經簽過合同,不能毀約,況且聯(lián)賽快開始了,俱樂部也不可能重新引進球員。”我不想讓郎導和俱樂部為難,于是考慮再三還是選擇留下。郎導當然明白我已歸心似箭,所以在那個賽季只是讓我打打主攻的替補,訓練起來倒也輕松。
但是,“好日子”沒多久,隊中的主力主攻手竟然懷孕了。無奈之下,我又不得不上場接下了主力主攻的位置。也許是因為我根本沒有心思再繼續(xù),那幾個月我的狀態(tài)不好。最后決賽的時候,在2比0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翻盤反敗為勝,為此我也曾遭到了當地一些球迷的不理解。
在異鄉(xiāng)漂泊了三年,歡樂也好,唏噓也罷,在我即將回國的那一剎那,這一切都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我迫不及待地把我要回國的消息告訴阿文,并且跟他說我要從意大利先飛到香港見他,再回南京。本想等待電話那頭興奮的回應,誰知等到的卻是一句淡淡的“你還是先回南京吧……”
他的回應讓我的心一下子墜落谷底。
他這是怎么了?
我沒聽他的話,固執(zhí)地飛到香港。阿文本來就沉默寡言,這次見面他的話更少了,每當提到我以后的打算他更是一言不發(fā),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我感到很委屈,因為打球,以前都是短暫的小聚,而這次我終于停下來了,他卻變得莫名其妙。
以前我來香港,我們是很快樂的。記得2002年,他剛找到現在這份工作,需要進行幾個月的封閉培訓。圣誕節(jié)俱樂部有7天假期,我就直奔香港,雖然我知道很可能連見他一面的機會都沒有。終于等到有一天,他們要出來辦事,中午有一個小時自由活動時間,我高興極了,心想哪怕見個面吃頓飯也好……見面的前一天,我就開始興奮,看著墻上的表針,恨不得撥快兩圈。好不容易盼到天亮,拉開窗簾一看,我愣住了,外面風雨大作。打開電視機,才知道原來臺風來了!12月里刮臺風,老天弄人。但不知為什么,雖然很失望,但我一點都不想哭,相反,竟也覺得很幸福,因為我們畢竟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同一片天空下,呼吸一樣的空氣,感受一樣的風雨……
還記得去看他時,常帶著一本菜譜,買菜,洗菜,燒菜……我體會著一個做小女人的甜蜜,每當他下班推開家門聞見飯香,都驚奇地夸獎我一番,然后心疼地說:“以后不要這樣了,我不要你辛苦……”吃完飯,我們又會為了誰來洗碗而愉快地“爭吵”,會為了究竟收養(yǎng)哪只流浪貓而“辯論”……在一起的每一天我們都格外珍惜,除了純粹的愛情,什么都不用考慮。
而這一次的冷淡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茫然。一個了解他的朋友勸我:“理解他一些吧,他現在的壓力很大,況且他又是那種只會默默承受的男人。”
到了今天我已完全能理解阿文當時的心情。跟初戀不同,到我們這個年齡就會很冷靜地去考慮一些事情。如果結婚后我在南京.那么兩地分居的問題該怎么解決;如果我去香港,那么我的工作又怎么安排,我該怎么生活……這一系列的難題都隨著我的回國接踵而來。
在香港陪了他28天后,我回到南京。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這一段日子過后.我們的感情又漸漸恢復了正常,畢竟困難在愛情面前是渺小的。
運動生涯中的絕唱
2004年的夏天,在代表江蘇參加了大獎賽和全國錦標賽后,隊里希望我能留下幫助完成聯(lián)賽和十運會的任務,我一直都在國外打球,狀態(tài)保持得不錯,而且我的技術比較全面,失誤比較少,江蘇隊看重這一點。我是江蘇隊培養(yǎng)的,現在她們需要我回來,我覺得也應該盡一份力。
江蘇隊的這批年輕隊員打了三年聯(lián)賽,越打越好,越打越成熟。從實力上來說,她們比我打得好,我就是失誤少一些,起到穩(wěn)定軍心的作用。那段日子,我每天都在火爐般的南京隨隊訓練。我不再需要和年輕隊員一起強化技術,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體能,所以當小隊員大多在有空調的排球館訓練時,我只能一個人在體能訓練房揮汗如雨。
多年的運動生涯讓我深知競技體育的殘酷,付出與得到不一定成正比,但癡迷于殘酷,是因為久藏于心中時而真實時而恍惚的夢想——一個圓滿的收場。
在十運會決賽階段的小組賽中,我們與遼寧、解放軍、浙江等隊一起:被分在了號稱“死亡之組”的A組。但是:在家鄉(xiāng)父老的助威聲中,我們從小組中突圍,成功闖入四強。
2005年10月22日,是我人生中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那天,江蘇女排對遼寧女排一戰(zhàn)是我運動生涯中的絕唱。
開賽前列隊奏國歌時,抬頭看著國旗慢慢升起,突然有種時空交錯的感覺,在過去的20年中,這種場景曾不止一次地出現在我的生命中,它們一幕幕地在我眼前閃過,像一部流溢著哀傷的黑白電影。我知道這是我最后一次以一個運動員的身份站在球場上了,所有的一切都將成為記憶。
聯(lián)賽第四名的成績讓主場的父老對我們的期望值很高,我的許多球迷也趕到現場為我加油,然而這一仗我們沒有攻下遼寧隊的難關,最終以1比3的比分敗下陣來,全運會的第四名成了我最后一個成績。比賽結束時,記者們過來采訪我,我微笑著回答每一個問題,當年我是笑著來到排球場上進入大家視野的,走時我想留住最初的樣子……
晚秋的南京,充滿蕭瑟的味道。走出排球館,一陣涼涼的晚風襲來,我看見不遠處有幾個球迷在等我,我知道他們是從香港過來看我最后這場比賽的。這些單薄的身影傳遞給我一種溫暖,讓我一下子明白,究竟是什么力量在背后默默地給我支撐。
走上大巴車,我的手機響起來,來電的是我的一個好朋友,她也剛剛作為記者采訪過我。
接通電話,那端已經泣不成聲:“姐姐,你今天打得很好,在我們心里你永遠是最棒的,大家舍不得你走!”
心底苦苦保護的那片區(qū)域,突然被這句發(fā)自肺腑的話語觸動了,酸酸的……我開始哽咽,但我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安慰她:“別哭了,總是要有走的一天的,沒有人能在賽場上拼一輩子,盡管我也舍不得……今天第四名的成績算可以了,我盡了全力,沒有遺憾……”
掛斷電話,我壓抑已久的情感在這一瞬間像洪水一樣奔涌而出!看著車窗外斑駁的燈光,我仿佛看見那個坐在球車中快樂的小女孩,看到那個因為不愿意去國家隊而在站臺上大哭的姑娘,看到那個在國家隊宿舍里給隊友們煮“鳳爪”的“小廚師”,看到亞特蘭大賽場上蒙面而泣的隊員,看到體能訓練房里揮汗如雨的32歲老將……
我告訴自己,也該是離開的時候了……
重新尋找生活的重心
生活中突然沒有了訓練、比賽,甚至沒有了排球,就好像失去了重心,人像處于失重狀態(tài),輕飄飄的。有時早上醒來,甚至懷疑自己存在的這個空間是否真實。
人不能總這樣,我決定找些事情做,首先是上學。其實去讀書是很早以前的夢想,這次終于可以踏下心來實現。我選擇了南京大學的新聞系,因為新聞對于基礎的要求不是很高,學起來相對輕松一些,而且作為運動員,將來從事體育專業(yè)方面的報道,我也有獨特的優(yōu)勢。
有人猜測,我一定是班里的“明星人物”,其實沒有,除了年齡大些,個子高些.我就是一名普通學生。剛來時,也沒有多少同學認得我,因為他們大多是1987年以后出生的,我第一次打巴塞羅那奧運會時,他們才5歲,對我自然沒有什么印象。倒是他們父母的朋友們知道了,經常托他們來要簽名。
這種與做運動員時完全迥異的生活,雖然忙碌,但是讓人感覺很充實,很舒服。第一學期時,上午第一節(jié)經常有課,這就意味著我要不到7點就起床,做校車趕去位于浦口的學校,住在南京體院的家里時,我也會搭崔文華的順風車。崔文華,中國著名的大級別舉重明星,也是我的同班同學。
既然選擇了讀書,就想像個真正的學生樣,我很用心地學習每一門功課。由于長年訓練,我的文化課與同學們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尤其英語水平不高,有時遇到難題,會請教一些同學和朋友(朋友中很多是從球迷發(fā)展來的)。我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比如一道選擇題,我很想知道這個答案為什么對,其他答案為什么錯,如果想讓其他答案也正確的話,這題目應該怎么改……有時間得她們直心虛,連連求饒:“孫明姐姐,知道這個就已經可以了。”前一段日子,我找到一個英語系的同學幫我每周兩次補習英語,寒假去香港時,我還特意買了本英文字典帶上,閑下來時就背背單詞。
其實,一個人的性格不會改變.無論她在做什么。做一件事,也許會沒有預想的結果,但我只想盡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
春節(jié)期間去了香港。一天,有朋友發(fā)短信“責怪”說:怎么結婚領證都不通知我們一聲呢?
結婚,領證?我一頭霧水。
上網一看,一個大標題赫然寫著“‘小老虎’孫玥1月25日在港登記結婚”。突然想起來那天是跟一個朋友去沙田逛街,正好途經香港的婚姻登記處,這一定是被“蹲點”的小報記者誤會了,于是以訛傳訛,流傳開來。
我們初步打算在2006年底或2007年初登記并舉行婚禮。請大家放心,到那時,我會把這個幸福的消息同每一個關心我的朋友分享。
2004年,曾經有一家香港的大學邀請我去讀書,但我考慮再三沒有成行,因為我不想在香港讀完書,隨便找個工作,或是干脆做一個全職太太,總覺得自己還有能力再做些什么。
結婚后,我的事業(yè)重心暫時還會在內地。我不會當教練,因為兩地分居的現實不允許我總拴在一個地方,或許我會做一些與排球和體育產業(yè)相關的事情,甚至開個寵物店。不愿離開南京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要照顧我的媽媽,她操勞了半生,我要讓她的晚年過得開心。
寫給所有讀完這些文字的朋友
記得在第一次去國家隊報到的火車上,鄰鋪一個人自稱會看手相。于是,我將信將疑地伸過手去說:“那你幫我看看?!彼屑毘蛄税胩?,緊皺著眉頭說:“嗯,不錯,你的排球事業(yè)一定會非常順利?!?/p>
14年后,再回想起這句話,心里有些感觸。順不順利究竟該用什么標準來評判呢?
代表中國在排球場上拼搏了10年,參加過三屆奧運會、兩屆世錦賽、兩屆世界杯,卻沒有拿到過一個世界冠軍,作為一名運動員,我無疑是不順利的;然而當我離開賽場后,還有那么多朋友記得我的微笑,記得我的眼淚,在偶爾看到我的時候,會若有所思地說一句“那是孫玥”,并勾起一段遠逝的回憶……這個時候,我又覺得自己是最順利,最幸福的……
其實幸福就是這么簡單。
在文章的最后,我要感謝很多人,盡管這有點像明星領獎時千篇一律的感言。
感謝我的媽媽,小時候最無助時,是她的堅強給了我一個避風港;遇到困難動搖時,是她的堅定支撐我不曾放棄。
感謝我的愛人,不開心時是他在電話一端耐心地聽我嘮叨,孤獨時是他捧著一大束郁金香奇跡般地出現在我身旁……
感謝我的球迷們,他們幫我建網站,幫我寫歌,得意時他們會為我搖旗吶喊,失意時他們會第一時間送來信任與安慰……
感謝所有讀完這些文字的朋友,抱歉我無法回報什么,也許唯一能為你們做的只有——讓自己幸福,讓大家想到孫玥時,浮現在腦海的還是那一抹熟悉的,網那邊的微笑。
(全文完)
整理/王津津 責編/王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