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轟轟烈烈的官方外交相比,民間外交更親和、更樸實、更易接受;恰如唐詩所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從中美乒乓球外交、中日民間外交的經典案例來看,這些從民間獲得的靈感都在當時推動“大球”、震撼世界,成為中外外交史上的空前杰作。作為民間外交的領導者、組織者,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會長陳昊蘇在出訪前接受了《中國報道》的采訪。
中國報道:在去年聯合國峰會上,胡錦濤主席提出了構建“和諧世界”的倡議,中國外交也在國際社會中推行“和平外交”新戰(zhàn)略;請問對外友協(xié)在新的一年中有何新動作?
陳昊蘇:中國外交歷來遵循“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宗旨,為通過協(xié)商與對話解決各種復雜的國際爭端盡到了最大的努力。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的紀念大會上發(fā)出構建“和諧世界”的積極倡議,代表了中國人民為和平正義的世界一貫奮斗的立場,對整個世界走向繁榮和進步發(fā)揮了積極的影響。中國的民間外交堅持為世界和平的全局服務,在新的一年將努力做到“求友誼之真,務合作之實”,廣泛開展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活動,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理解、信任和友誼,消除相互猜疑乃至彼此敵對的情緒,為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提供鞏固的社會群眾基礎。對外友協(xié)將更加熱誠地在國內外宣傳和平文化的思想理念,與世界各國的民間友好組織一道,共同建設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強陣地。在2006年,我們要積極參加“俄羅斯年”、中印友好年等活動的組織工作,以及其他雙邊和多邊的友好交流活動,目的都是在于加強各國人民之間的團結和友誼,共同為創(chuàng)造永久和平的新世界而奮斗。
中國報道:民間外交、公眾外交一直是我國外交的有力補充,針對“中國威脅論”和中日關系的惡化,您認為對外友協(xié)如何向世界“講述一個真實、客觀的中國故事”,以使國際社會堅信中國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
陳昊蘇:所謂“中國威脅論”是國際上一些勢力對中國的發(fā)展作出片面和錯誤反應的結果,這里面顯然存在著對中國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敵意。也有一些人是出于對中國的誤會而陷入“中國威脅論”的泥坑。我們寧可相信多數人還是對中國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要努力通過友好往來介紹中國的真實情況。根據我們的經驗,許多外國朋友到中國來看一看,就馬上感到耳目一新,發(fā)現與他們原來想象的中國不一樣。我們到世界各國去訪問,不追求任何別的東西,就是誠心誠意的去交朋友。要實事求是,不夸大中國的成就,更注意虛心學習各國的經驗。對中日關系出現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民間友好溝通來加以化解。我們不希望延續(xù)歷史上的仇恨,愿意在新的平等的基礎上實現兩國人民的世代友好?!熬\所至,金石為開”,相信中國人民事業(yè)的正義性加上我們交友的真誠能為我們國家爭取到更多的朋友。說我們的朋友遍布全世界,這絕不是夸大之辭,經過努力是能夠做到的。
中國報道:去年一年中,您印象最深的民間外交活動有哪些?
陳昊蘇:2005年,我們積極參加了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了數百名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的各國老戰(zhàn)士訪華,他們大多數年事已高,都是八九十歲的老人,到中國與我們共同回顧為了正義的事業(yè)并肩作戰(zhàn)的經歷,并決心把這種友誼繼續(xù)發(fā)揚光大。按照胡錦濤主席所強調的“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在新世紀努力做好民間外交工作,我們的信心更足了。我們還舉行了世界市長論壇、中美關系第二次高層討論會、中法地方政府合作會議,在拉美參與對華友好組織第三次大會等有影響的民間外交活動。我們支持哈爾濱電視臺拍攝大型電視系列片《睦鄰》,把以鄰為伴、與鄰為善這個中國外交的首要問題當成重大主題,運用電視手段做淋漓盡致的表現。這些都是成功民間外交活動,希望能夠得到國內外朋友的熱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