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乃禮儀之邦,酒之國度,宴會之國度,各種宴請名目繁多,不一而足。早年我有幸享受過一次放排工人們在水上舉行的宴會,另有一番情趣,令人終生難忘。
遠(yuǎn)安素有湖北林海之稱,木材資源十分豐富,我年輕時曾在一個伐木場工作過幾年,經(jīng)常和放排工人打交道。一年夏天,我們在黃柏河放木排,排行至一處緩流的地方靠下來,大胡子排長興致勃勃地對我說:“今天我們打牙祭,歡迎你這個知識分子坐我們的排。”我很詫異:“這排上哪有什么好菜?”大胡子答道:“有!山上有、河里有,包你吃了還想吃。”于是,7個排工和我共8個人,兵分4路去采集山珍野味。不到兩個時辰,4路人馬都滿載而歸。
我是隨大胡子去捉魚的,他既不用網(wǎng),也不用鉤,只叫我提個小竹籃,他自己拿個8磅錘,到附近河汊水中,見石就砸一錘,然后翻起石頭一看,總有一兩條小江魚被震暈,我只用手揀到籃子里就是了。只一會兒,就揀了小半籃子。我們把小魚去鱗去臟,放到青石板上曬一下,拿回排上用小火慢慢煎。黃柏河是高山峽谷的清流,河中的魚沒有土腥味,魚兒們吃的是石頭上的清苔,因此,魚肉特別鮮美、豐肥,下鍋煎時根本不用放油,只靠魚自身的油慢慢煎,魚在鍋里煎出“茲茲”的聲音,香氣隨之散出,好聞極了,待小魚煎到兩面金黃時,再用春天收藏的香椿芽燴炒。大胡子說,這叫“春天炒江魚”,當(dāng)?shù)厝税严愦粯溲拷写禾臁N蚁葒L了一條,只覺得此味應(yīng)是天上才能有,與其他河里的魚味道確實不同。
第二道菜是柏枝烤兔肉。夏天,野兔常在黃豆地里出沒,最好獵取,這次獲得兩只1.5 kg多重的灰毛兔。排上炊具簡單,沒有蒸煮的條件,我們把野兔去皮、去臟,放到火上烤,不過烤肉的柴禾最有講究,必是柏樹枝,這樣烤出的兔肉特別香。
第三道菜是火烤地豬肉。地豬其實就是刺猬,刺猬剝皮后狀如小豬娃,故名地豬。夏天,刺猬最喜歡跑到花生地去偷吃花生,也是最好捉它們的時候,這次,兩名排工捉回八只刺猬。先將刺猬殺死,用稀黃泥糊滿放進(jìn)火灰中燒,待刺猬燒熟后,將泥巴連皮一起剝下來,再去內(nèi)臟,用手撕著蘸醬吃最過癮。
第四道菜是野韭菜炒土蜂蛹。土蜂又名長腳蜂、葫蘆蜂。土蜂把蜂巢建在林中的高樹上,遠(yuǎn)遠(yuǎn)望去像一個大葫蘆,既引人注目,又令人生畏。土蜂愛螫人,毒性大,但它們的蛹很好吃,同時也最難得。排工們膽大心細(xì),經(jīng)驗豐富,他們穿上帶帽的長雨衣,先用火把蜂子趕走,然后用一個布口袋把整個葫蘆(蜂巢)裝回來,取出蜂蛹炒野韭菜,其美味比蠶蛹還勝一籌。
以上是4道葷菜,還有4樣小菜,全都是野菜,這里不一一贅述。
開宴時,先傾3碗包谷酒祭河神,祈河神保佑我們安全行排,然后一律打著赤膊對著青山、綠水、藍(lán)天、白云、紅日縱情吃喝,放聲唱山歌,真是野趣橫生,酣暢淋漓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