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衣缽真?zhèn)鳌肥且槐九c《紀效新書》、《萇氏武技書》一樣,對我國傳統(tǒng)武術(shù)有著深遠影響的古譜著作。只是由于近代形意、太極武術(shù)流派的興盛,而該譜又一直流傳于螳螂門中,所以研究者極少。因筆者素來喜于螳螂拳史、拳理、拳功的研究,所以對該譜多有涉獵,以下為筆者一愚之見,希望能拋磚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少林衣缽真?zhèn)鳌犯艣r
《少林衣缽真?zhèn)鳌芬嗝叮ǜ>樱┝_漢短打拳譜》、《短打秘鑰》,該譜是由升霄道人收集整理并流傳于山東螳螂門中的一份拳譜史料。該譜除對山東螳螂拳、羅漢短打等武術(shù)流派有著深遠的影響外,對流傳于華北的少林、太祖、秘宗、長拳、通臂等武術(shù)流派也有影響。他與《萇氏武技書》所影響的萇家拳、心意六合拳、太極拳、梅花樁拳及《紀效新書》所影響的太極拳、太祖拳等共同構(gòu)成了我國北方武術(shù)流派理論及武功體系。
(一)《少林衣缽真?zhèn)鳌返乃姆N版本
近年來,由于筆者一直從事對螳螂拳史的考證,所以陸陸續(xù)續(xù)接觸到的《少林衣缽真?zhèn)鳌啡V也有近十種,依筆者之見,這近十種《少林衣缽真?zhèn)鳌罚梢苑譃橐韵滤姆N版本:
1.《福居羅漢短打》拳譜。筆者手中所得到的這個本子是筆者拿《短打秘鑰》交換得來的,是在萊陽、萊西一帶流傳的一份古譜。
其譜分為:羅漢短打序論歌圖、十戒、諸家手法、行功積力、捶掌功夫等幾部分。這份拳譜從整體上給人的感覺就是古意昂然。其中的文字多為歌訣形意,且旁有配圖。
2.《短打秘鑰》拳譜。這本譜子系筆者家傳拳譜中的一種。因保管不利,原本已不知去向,現(xiàn)在所存的是筆者的抄本。該譜分上下兩卷,上卷是拳理、下卷所述的是一種拳法招式的譜訣及略說等。家傳精手螳螂以上卷為本門的拳理,下卷則為參考內(nèi)容。與這份拳譜理論相近的有滄州通背螳螂拳譜、霍瑞亭先生的少林螳螂拳譜以及天津國術(shù)館副館長王毅夫先生的《我的拳術(shù)經(jīng)驗談》(刊發(fā)于民國二十三年四月由天津國術(shù)館創(chuàng)刊的《國術(shù)月刊》)。
3.《少林衣缽真?zhèn)鳌匪木肀?、五卷本。這個版本的拳譜,是在煙臺七星螳螂拳系中流傳的一份具有指導性作用的主要拳譜,該譜有四卷、五卷本兩種版本。其中《少林衣缽真?zhèn)鳌匪木肀镜拇笾聝?nèi)容為:卷一《少林衣缽真?zhèn)鳌窞槿V的總論部分;卷二《繪象羅漢短打變式》講解羅漢短打拳法;卷三《繪象羅漢兵刃全式》講解各式器械;卷四《繪象羅漢行功全譜》則是講解與羅漢短打相配套的“羅漢功”。
五卷本的譜子流傳于煙臺七星螳螂門,在煙臺,此譜叫作《少林真?zhèn)鳎咝求肴V》由范旭東手錄,并傳于其弟子林景山先生,林景山先生傳于其弟子鐘連寶先生。在香港,此譜就稱為《少林衣缽真?zhèn)鳌?,系由范旭東傳于其弟子羅光玉,羅光玉先生作為精武體育會的三大教頭,南下傳拳至香港的。這就是這個譜子的來源。
4.《少林短打拳譜》。這譜子有兩種版本,民間的拳譜叫作《少林短打拳譜》,記錄了十九路短打招式;而少林寺的則稱為《交手十六勢法訣》,記錄了十六路短打招式。觀其中的譜訣內(nèi)容,其理論及總綱部分是與羅漢短打拳譜相同的。而招法術(shù)語,也是同于羅漢短打拳譜的,所以這份拳譜是羅漢短打拳譜的另一個版本。
(二)《少林衣缽真?zhèn)鳌匪涗浳涔?nèi)容
四個版本的少林衣缽真?zhèn)?,拳譜內(nèi)容彼此之間都略有差異。
1.《福居羅漢短打拳譜》這個版本所記載武功的是羅漢短打,所記錄的是各種單勢的羅漢短打及對打樣的羅漢短打。此外尚有行功積力及捶掌功夫的練習法門。
2.《短打秘鑰》這個版本所記載的武功是十八羅漢短打拳(亦名螳螂拳)。其中的拳法內(nèi)容,亦即短打九九八十一變化的內(nèi)容。包括了前七后九十六趟(前七趟后九趟)、硬崩實砸、扣手翻車、螳螂打六趟、翻車打四趟、九轉(zhuǎn)十八跌二十趟、破骨打八趟、撩陰腳十二法等內(nèi)容以及羅漢功、鐵沙掌練法部分。
3.《少林衣缽真?zhèn)鳌匪木肀尽_@個本子是咸豐年間進行的重訂增補。所以里面的內(nèi)容較前兩種要豐富的很多,最大的區(qū)別是多出了兵器部分那卷的內(nèi)容。
4.《少林短打拳譜》所載的是:回馬連環(huán)轉(zhuǎn)、鐵牛耕地、夜行擂身、金雞獨立、轉(zhuǎn)身搏虎、騎馬變勾、騎馬提鋼、高吊背弓、撲腿扶巨、跨馬大刀、撤馬大刀、撲腿盤跌、攛錘幅檔、夜行回手雙趕月、崩腿攔心、長拳入手、撲腿鞭掌、閉手入掌、挑手通臂等十九路招式組成的武功。
《交手十六勢法訣》與《少林短打拳譜》所記的十九路短打相比,不知是何原因少了三路打法。但《六手十六勢法訣》在少林寺中顯然有著很重要的位置。似乎并不低于現(xiàn)在傳說中的少林心意把。因為在《少林武術(shù)百科全書》第十二卷拳術(shù)實戰(zhàn)技法對《交手十六勢法訣》的描述為:\"上述十六招,是少林寺歷代武師名將經(jīng)過千百年辛苦研練的攻防經(jīng)驗勢招,前起救唐李世民的大將軍曇宗和尚,后至近代名將妙行、許世友、德根及近代武僧素喜、永祥和尚等,都是以此招為練功之本,交手之訣,此十六招勢又是從拳術(shù)精華,著手學習槍刀劍戟等兵器的特技母法,因此武術(shù)愛好者,應以此十六招勢為根本,天天練,堅持不懈,由生到熟,由熟到活,轉(zhuǎn)靈,逐步提高,不斷創(chuàng)新,提高實戰(zhàn)技能\"。
總起來講,少林衣缽真?zhèn)鞯奈涔?nèi)容是以羅漢短打、羅漢功為基礎(chǔ)的拳法,雖然各版本的武功名稱及路數(shù)都有差異,如羅漢短打、十八羅漢短打拳(前七后九十六趟螳螂拳)、交手十六法訣等。但究其根本則仍是出自一脈的武功。
(三)《少林衣缽真?zhèn)鳌返奈涔碚?/p>
從以上四種版本的《少林衣缽真?zhèn)鳌非闆r來看,該拳譜應當有一個核心的理論部分,那就是《羅漢短打序論》、《十戒》、《短打要論》、《手法綱目》。
《羅漢短打序論》主要是講了這份拳譜的來源問題,我們可以從中考證其年代及作者。
《十戒》則是羅漢短打的戒律。
《短打要論》則是羅漢短打的拳理:進退虛實、躥跳出入、閃賺騰挪、開合收閉、長短起落、剛?cè)彳浻?、各有所長、學者慎勿疏忽,知此門路,方可入手,亦可變化無窮矣。
《手法綱目》則是羅漢短打的總綱:翻車轆轤錘,六六三十六,八打八不打,八剛十二柔,七勢集連拳,總是十八湊,全身十二錘,閃賺雙手扣。
《少林衣缽真?zhèn)鳌返母靼姹舅d的武功或有不同,但其內(nèi)理則均是如此。而且雖然各版的武功不同,但從拳術(shù)口訣來看,彼此之間的術(shù)語則是相通的。
這四個版本的近十種《少林衣缽真?zhèn)鳌啡V,顯然應當有一個源本。那這個最早的本子的作者是誰,該譜創(chuàng)譜于什么年代,來源是什么?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學術(shù)問題,因為他關(guān)系到中國明代未年及清代初年北方地區(qū)武術(shù)的一次重大總結(jié),他的拳理內(nèi)容,已成為中國當代九大傳統(tǒng)武術(shù)流派之一\"螳螂門\"的重要理論著作。并且也是羅漢短打的重要著作。還影響著北方有著攸久歷史的太祖門、秘宗門、長拳門等武術(shù)流派。其影響力之大,顯然是不弱于《萇氏武技書》、《紀效新書》。與萇氏武技書的拳術(shù)理論所影響了太極、心意六合、梅花樁武術(shù)流派?!都o效新書》所影響的太極拳、太祖拳等武術(shù)流派一起,三者構(gòu)成北方中國傳統(tǒng)的三大理論支柱。這三種明未清初的武術(shù)著作,影響了近代中國北方傳統(tǒng)武術(shù)的格局。
二、《少林衣缽真?zhèn)鳌费芯?/p>
鑒于《少林衣缽真?zhèn)鳌匪木肀镜挠绊懽畲螅覂?nèi)容充實。這里就以四卷本為突破口,參照其他版本,對該譜的歷史問題作一些考證:
(一)《少林衣缽真?zhèn)鳌返脑幢緫獮椤读_漢短打拳譜》
1.從序上講
《少林衣缽真?zhèn)鳌分杏袃善蜓?,即《羅漢短打序論》、《十八羅漢詮功序》。大家都知道,序論都是對應著書本的內(nèi)容及名字來的.《羅漢短打序論》、《十八羅漢詮功序》自然也是這樣,顯然,拳譜的源本,就是稱為《羅漢短打拳譜》
2.從武功內(nèi)容上講
在武功上,雖然各版本的記錄內(nèi)容都略有差異,但他們的動作術(shù)語上,則是一致的.從理論上看,也有一脈相傳的痕跡,這種跡象表明,他們原出一體,升霄道人最初所集的武功內(nèi)容,應當羅漢行功短打。即然其所載的武功內(nèi)容為羅漢行功短打,那其源本的名稱就應當為《羅漢短打拳譜》。
3.從四卷本卷目上講
《少林衣缽真?zhèn)鳌?、《繪象羅漢短打變式》、《繪象羅漢兵刃全式》、《繪象羅漢行功全譜》除卻第一卷的卷目是名為《少林衣缽真?zhèn)鳌窞?,其他幾卷均有羅漢兩字。從這方面也可以判斷《少林衣缽真?zhèn)鳌返脑幢臼恰陡>恿_漢短打拳譜》。
4.從其他的版本來看
四種版本中,有一種版本拳譜名稱即為《福居羅漢短打拳譜》或是《羅漢短打拳譜》,這說明,上面三個論點對應的《少林衣缽真?zhèn)鳌啡V的源本,確實應當是《福居羅漢短打》。
所以四種版本的《少林衣缽真?zhèn)鳌烦霈F(xiàn),顯然是后人不斷充實新的內(nèi)容而成,所有才有\(zhòng)"重訂增補\"之說。其源本,理應是《羅漢短打拳譜》。
那《少林衣缽真?zhèn)鳌返降资遣皇浅鲎陨倭炙碌囊吕徴鎮(zhèn)鳎?/p>
這于這一點,程大力先生在其論文《<少林衣缽真?zhèn)?gt;考證》中,用以下觀點證明了《少林衣缽真?zhèn)鳌凡⒎莵碜杂谏倭炙?。筆者認為是很有道理的:
1《少林衣缽真?zhèn)鳌分杏写罅康澜谭椒ê托g(shù)語的痕跡;
2《少林衣缽真?zhèn)鳌分杏胁簧俜恐心酥良兇庖C用語;
3十八羅漢勢\"也應是來源于道教導引;
4《少林衣缽真?zhèn)鳌肪硎资思腋柙E,實際上來源或模仿于明代武術(shù)典籍記載的當時的拳法名家。
即然并非是少林寺的嫡傳,那《羅漢短打拳譜》為什么在不同的版本中會稱為《少林衣缽真?zhèn)鳌??其實這個問題并不難解釋:自清中期以后,少林武術(shù)的名聲越來越大,從原來的護寺武術(shù)演變成為\"天下功夫出少林\",嵩山少林寺也一越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武林圣地。于是在山東民間就冒出了以少林為名的武術(shù)流派,作為明未清初的山東民間武功寫照的羅漢行功短打,正是由于這個原因被包裝而成為《少林衣缽真?zhèn)鳌?。但少林寺的《交手十六勢法該》從何而來。因資料及調(diào)查的不足,則是無法考證的事情了。
(二)《羅漢短打拳譜》的作者及產(chǎn)生背景
《少林衣缽真?zhèn)鳌飞鲜鹩猩龅廊酥丶读_漢短打拳譜》的日期為“乾隆二十七年”?!抖檀蛎罔€》中也署有“清乾隆升霄道人重集”的字樣。從這方面斷定,升霄道人重集羅漢短打拳譜的時間應當是在乾隆年間,其人也應當是乾隆時人。
依弗遑道人的《十八羅漢詮功序》所載:“惟吾邑云花觀升霄道人”,按譜中所述弗遑道人是盧鄉(xiāng)人。盧鄉(xiāng),在漢朝班固所著的《漢書.地理志第八上》中有記載:“盧鄉(xiāng),陽樂,侯國?!笔菨h朝的縣名,屬東萊郡,后廢止。其具體的地理位置在今山東省平度市西北。升霄道人與弗遑道人即是同鄉(xiāng),自然升霄道人也應是山東省平度市人。(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