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衛(wèi)搏擊的基本姿勢
側身是女子自衛(wèi)與遭遇其他不測時必須注意的。道理很簡單,只有側身,才可能盡量少的暴露易遭攻擊的部位。這種側身是兩腿一前一后,屈膝、腳掌著地,兩手握拳一前一后(圖1)。
2.拳是主要武器
手是最靈活的,在攻防格斗中,手的威力又最大,而手的攻擊形式以拳為主。
(1)直拳。又稱沖拳,主要是直線用拳直接攻擊對方面部和胸部(圖2)。
(2)勾拳。又稱抄拳,主要走弧線或直線,由下方用拳面擊打對方腹部、下頦等(圖3)。
(3)劈拳。由上往下,以拳外背棱或指棱攻擊對方面部(圖4)。
3.女子防身手的用法
拳需要在實戰(zhàn)中變化運用。如手可變成虎爪、撮勾、單指、金剪指、雙指、金鏟指、倒夾等,可用來戳擊對方眼睛、咽喉、腋下等要害部位(圖5)。
4.掌、爪攻擊面部、眼睛的技法
被歹徒按壓時,如手未被按壓,可張開手掌,以掌根猛擊歹徒鼻梁,輕者鼻血長流,重者可致昏厥。這一掌在武術中叫迎面掌(圖6)。
迎面掌到位后,張開的五指以指甲貼其面抓下,輕則抓破眼瞼,淚流不止,眼睛睜不開,重則傷及眼球。這一招叫“迎面貼金”,又叫“洗臉炮”(圖7)。這一招雖不致命,但使用方便,乘歹徒一時喪失施暴能力,自衛(wèi)者可及時逃脫。
以一指或二指叉眼的方法在武術中叫“單放”、“雙放”或“二龍戲珠”(圖8)。在被歹徒按壓時,因為距離極近,歹徒又不防范,使用單指叉眼、雙指叉眼的技法是非常有效的(圖9)。事實上,只要能叉中歹徒眼睛,并不拘泥于用單指還是雙指,用五指亦可,用雙手雙指亦可,前提是要視使用的熟練程度和當時兩手自如情況而定。
用大拇指勾托住對手下巴,以食指、中指尖壓插進對手眼球上部,掏斷其雙目,是娥眉派僧門絕技,稱為“鴻門設宴”(圖10)。使用此招的前提是:暫時封住對方雙手,最好利用地形環(huán)境等使其身體被控制住,雙手不能救,身體不能脫逃,頭部被大拇指固定跟隨,給也要給,不給也要給。這一招被稱為“鴻門設宴”,是毒中之毒的招法,但對兇狠的歹徒不必慈悲。
坐姿時,被抓、被抱,甚至主動攻擊,這些招法都可以使用,站姿時,只要高差不大,不致夠不到歹徒面門,也可以使用。
5.用肘攻擊
肘法屬于近距離擊打的技法。由于肘部的生理構造特點,擊打力量較之其他手法(掌、拳等)要重、要狠,比較適合女性用于自衛(wèi)。
(1)頂肘。肘部平抬,屈臂,肘尖向前,發(fā)力時蹬腿、送髖,同時另一手大臂向另一側也產生一股伸張力。蹬腿、送髖、大臂猛伸張,三股力用好了,頂肘動作就完美了。頂肘是以肘尖攻擊,女性自衛(wèi)時用以頂擊對方腋下,效果最好。頂肘發(fā)力距離短,又無旋轉助力,練習時難度大些(圖11)。
(2)挑肘。前臂回收彎屈,肘尖由下向前上挑擊。發(fā)力時蹬腿、旋轉身體要領同直拳、勾拳。挑臂動作同勾拳、挑肘可用于擊打對方胸腹部(圖12)。
(3)橫肘。橫肘動作主要是兩股力,一是蹬腿,二是旋轉身體。大臂向前橫移,實際上也是旋身之力的延長。橫肘是以肘尖擊打對方,適于攻擊對方太陽穴、后腦、耳門、頸部以及胸肋等(圖13)。
(4)砸肘。手臂上抬,肘尖朝前上,砸擊時身體迅速下沉,肘由上往下砸擊。身體下沉與手臂砸擊兩股力合而為一。砸肘多用于對方抱腰、腿時砸擊其后腦、腰部(圖14)。
(5)反手頂肘。手臂略上抬,身體迅速下沉(但幅度沒有砸肘大),同時兩肘向后頂擊,力達肘尖。頂肘主要用于攻擊背后之敵肋部或腹部(圖15)。
(6)反手橫肘。手臂平抬,蹬腿,身體旋轉發(fā)力,同時手臂隨旋轉方向向后橫向猛擊,力達肘尖。反手橫肘主要用于攻擊背后之敵面部、太陽穴等(圖16)。
6.用膝法攻擊
膝的力量極大,用力量極大的膝攻擊男性毫無承受打擊能力的要害部位襠部,可說是殺雞用了牛刀。以膝攻擊襠部還有另外兩個好處,一是距離短,這就保證了攻擊瞬間完成;二是角度小,攻擊準備和攻擊過程都可以很隱蔽。
用膝攻擊距離一定要近,因為用膝與用腿不同,不到位或勉強到位,對手稍微彎腰一弓身就化解了。
(1)提膝。又稱頂膝,要領是膝腿上抬,動作要猛,并以雙手拉住對方幫助發(fā)力(圖17)。提膝是女性用以攻擊的利器。
(2)側撞膝。側撞膝分為左側撞膝和右側撞膝。左側撞膝是左膝上抬,由左向右側撞擊。動作要領是,微轉身,兩手可抓住對方幫助發(fā)力,右側撞膝動作與左側撞膝相反。
7.女子防身的適宜腿法
腿法可分為屈伸性腿法和直擺性腿法。直擺性腿法(如擺腿、后掃腿等)難度較大,未經長期特殊練習,不會有任何威力。
(1)蹬腿。蹬腿時,一腿支撐,一腿上抬,同時向前蹬出。蹬腿要領是腳尖要勾,力達腳跟。蹬腿時身體不可前后俯仰,要脆快有力,蹬出后迅即收回(圖18)。
(2)彈腿。一腿支撐,一腿提膝,同時膝關節(jié)由屈到伸,向正前方彈踢出腿。腳背繃直,力達腳背。彈踢時要脆快有力(圖19)。彈腿又可分為正彈腿、側彈腿、低彈腿、中彈腿、高彈腿等。女性自衛(wèi)一般多用正彈腿攻擊襠部。
(3)踹腿。踹腿又可分為正踹、側踹。正踹時,一腿支撐,一腿提膝稍上抬,上抬之腿腳尖外擺,向前下方猛力踹擊,力達腳跟。正踹腿一般用于攻擊對手脛骨(小腿骨)(圖20)。
側踹時,先轉體,一腿上抬,屈膝,勾腳尖,由屈到伸向前踹擊,力達腳跟。低側踹腿可用于攻擊對方脛骨(圖21)膝關節(jié);中側踹腿可用于攻擊對方襠部、腹部(圖22)。
8.用頭部攻擊
以額頭為武器攻擊對手,在武術中被稱為頭鋒。頭部雖然最多要害薄弱部位,但頭部也有堅實的區(qū)域,這就是前額。有人做過試驗,人的前額能承受一千公斤的壓力。徒手對前額的攻擊,如無特殊功力,一般都是攻擊一方受傷。而以頭鋒擊人,卻頗見威力。
頭鋒攻擊,主要用于撞擊對手面部和胸部,一般而言,撞擊面部效果較好。撞擊面部要瞄準鼻梁處三角區(qū),千萬不能撞在對方前額上,形成互傷(圖23)。
9.仰臥被按壓時可采用的技法
倒地后成仰臥姿勢,被歹徒按壓。這時歹徒可能站著,可能跪著,可能坐著,也可能趴著,可能騎在女性身上,也可能臥靠在旁邊,僅以上身壓著仰臥者;可能抓領,可能抓肩,可能摟脖,也可能掐喉。但是不管處于上述哪種情況,都要盡可能地采取攻其要害、一招制敵的抬腿蹬擊襠部方法。這時可能采取的直接攻擊的方法如:如對方是分跨于仰臥者身體站立,而俯身抓、掐、壓制仰臥者,仰臥者可抬腿蹬擊其襠部。要領是要抬起腰、臀,用出將身體送出去的力量猛蹬(圖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