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五一的名字源于他的出生時間——1953年5月1日。在1996年之前,他還默默無聞。但從1996年起,他的一寸黑白照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一系列新建公司的工商登記表上。就在這一年,他注冊了一家名為“北京普爾斯馬特會員購物企業(yè)集團”(下稱北京普馬集團)的公司。
這一讀來拗口的公司名稱,源自美國Price Enterprises,Inc.公司(PEI)旗下注冊的“PriceSmart”商標。PEI當年計劃將這一商標用于其在海外開設的倉儲會員店;但在美國,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xiàn)過一家PriceSmart會員店。
將近十年間,劉五一把他的“中國普馬”擴張到了19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其擴張以美式普馬會員店(僅向持有會員卡的客戶服務,下稱會員店)先行;2001年后,又以自創(chuàng)洋名“諾瑪特超市”(N-Mart,面向所有顧客的超市大賣場,下稱諾瑪特)開疆拓土。業(yè)務最高峰時,劉五一的“中國普馬”在全國的年銷售總額達到40億元人民幣;至2004年夏季,其店面達到約48家。
但也正從2004年初夏起,“普馬王國”開始以極快的速度崩潰——大潰退自長沙店的倒閉開始加速,2005年元旦剛過,普馬在中國的首家會員店——堪稱劉五一“發(fā)跡地”的北京海淀店正式關門。1月,重慶、昆明、瀘州、攀枝花、沈陽等地的普馬店也相繼關閉;次月,南京、南充等地的普馬店相繼關門;3月4日,北京玉泉店關門。至此,遍布全國的近50家普馬店無一幸存,“中國普馬”全軍覆沒。來自19個省區(qū)市的數(shù)以千計的供貨商、銀行、法院乃至普馬員工都在苦苦找尋他——據(jù)估算,普馬在全國欠債至少有20億元之巨。但是,這位51歲的“傳奇人物”宛如人間蒸發(fā)。
盡管外界一向以為北京普馬集團是號稱“美國超市第三強”的美國普馬的發(fā)揚光大者,但《財經(jīng)》獲悉,當年獲得授權(quán)使用的“PriceSmart”,不過是美國Price Enterprises,Inc.(PEI)旗下的一個注冊商標。國人大多視中國普馬為外資零售商,但中國普馬從頭至尾都是一家“百分之百的民營企業(yè)”,未曾有過一分一毫的外資投資,其持有人一直是劉五一及其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