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針對176家基金、保險、券商、信托公司以及投資公司等機構的問卷調查顯示,當前機構投資者對于2005年證券市場的判斷,箱體格局最為主流。但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心態(tài)依然謹慎,近50%調查者認為市場高點會在1600點以下。對于國有股減持、人民幣升值、新股詢價等影響市場的關鍵因素不確定性的預期,使機構都將采取謹慎操作的策略,時機抉擇的比例高于品種選擇。在機構對于2005年跑贏市場的行業(yè)判斷中:消費品行業(yè)、服務行業(yè)以及瓶頸行業(yè)最受關注。港口、機場、路橋、煤炭、航空、水運、造紙等被認為是2005年最具投資價值的行業(yè)。
歷史經驗顯示,機構統(tǒng)一的預期往往在短期內會對市場產生較強的影響。我們認為,當前在行業(yè)或公司選擇中需重點關注業(yè)績持續(xù)增長的明確性。不受增量資產供給沖擊、業(yè)績增長穩(wěn)定的公司將是投資預期集中的焦點。
2005年市場判斷:箱體仍是主流
| |
| |
| |
機構投資者對于2005年整體市場的判斷,以箱體格局最為主流,占到近3/4的比例。但其中對于是維持現(xiàn)有箱體,還是箱體下移,分歧較大。值得關注的是,只有很小比例的調查者認為今年的市場將創(chuàng)出新高。近50%調查者認為高點會在1600點以下(圖1),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謹慎心態(tài)顯而易見。
在機構投資者眼里,影響2005年市場的最值得關注的因素是:國有股減持試點、人民幣升值、新股詢價、以及業(yè)績波動(圖2)。 這種關注可以解釋之所以在新股詢價即將實行前,當前市場對此重大不確定性所持的謹慎態(tài)度。相信增量資產將成為2005年機構資產配置中的重要考慮。
國有股減持問題,不僅被機構投資者認為是影響2005年市場的重要因素,還被認為是2005年重要的投資機遇所在(圖3)。 近期關于非流通股必須通過交易所轉讓的問題,被市場理解為影響國有股減持補償的不利因素,我們認為國有股減持試點將階段性提升市場預期,但需要謹慎的是,市場可能對此問題的解決過度樂觀。
2005年操作策略:選時重于選股
調查結果顯示,機構在2005年操作策略的選擇上,都將采取較為謹慎的應對策略。但其中是選擇以時機抉擇為主還是品種選擇為主,有所差異。時機抉擇為主的選擇比例高于品種選擇(圖4)。 這說明除了自下而上公司優(yōu)選之外,機構對于倉位的控制也將更為靈活。在2004年的市場中,我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在機構化市場中,趨勢轉折的加快及市場單邊性的加劇,這種狀況將在2005年延續(xù)甚至加強。
在當前的市場狀況下,絕大部分機構并不悲觀。三成的機構選擇加倉,六成的機構選擇持倉、結構調整(圖5)。說明雖然在不確定性未明朗前,市場相對謹慎,但機構做空的動力也較為有限,更多在等待不確定性的消除。
2005年行業(yè)判斷 : 下游和估值標準受重視
機構對于2005年跑贏市場的行業(yè)判斷顯示:消費品行業(yè)、服務行業(yè)以及瓶頸行業(yè)最受關注(圖6)。雖然機構對于行業(yè)波動的判斷存在分歧,但對于消費和服務行業(yè)成為市場主流的認同卻較為統(tǒng)一(圖7)。 同樣在對2005年投資機遇的判斷中,下游消費服務行業(yè)的加速增長成為機構投資者重要的著眼點。歷史經驗顯示,機構預期在3-6個月內都會對市場產生影響。在投資者預期較為統(tǒng)一的基礎上,一旦受到某些行業(yè)爆發(fā)性增長的催化,可能會形成較強的市場效應。
在2005年行業(yè)投資價值的關注因素調查結果中,機構對于行業(yè)估值標準的重視特別引人注目(圖8)。在整體A股市場實現(xiàn)估值軟著陸,相當一批公司已經具有國際價值可比性的基礎上,估值體系的建立與估值差距的擴大將是2005年市場估值基礎的方向。投資者預期的統(tǒng)一,更將推動此目標的實現(xiàn)。我們相信,對優(yōu)勢企業(yè)的估值溢價,對分紅價值的關注,估值過程中對公司治理結構的考慮,都將在新的估值標準中受到重視。
港口、機場、路橋、煤炭、航空、水運、造紙等被機構認為是2005年最有價值的行業(yè)(圖9)。 其中業(yè)績增長的穩(wěn)定和明確,以及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影響是其中的兩大選擇因素。
作者為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研究員,問卷調查時間為2004年12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