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張勇手這個名字,而今年輕的“追星族”們或許有些陌生,但年齡在40歲以上的廣大電影觀眾們對他非常熟悉。這位“八一”電影制片廠的著名演員兼導演,享有“中國影壇的巴頓將軍”之美稱,曾經(jīng)在《林海雪原》、《地道戰(zhàn)》、《英雄虎膽》、《海之魂》、《平原游擊隊》、《奇襲》、《南海風云》等眾多國產戰(zhàn)爭影片中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令整整一代人難忘的軍人形象,與著名演員王心剛一起,成為八一電影制片廠塑造軍人形象的一對“軍人名角”。
離休后,張勇手在北京懷柔縣神堂峪買了一套普通農舍,在農舍旁種了些果樹,打了一口“鋼管井”,還養(yǎng)了一大籠鸚鵡與幾只可愛的小狗。張老說,他與老伴一年中有大半年時間住在這山中的“世外桃源”,與當?shù)剞r民打成一片,真是其樂融融。2002年初,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歲月流金”欄目以《神堂峪中話“奇襲”》為片名,專門為張勇乎的晚年生活拍了一部專題片。那情那景讓人看了,真有一種“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的感受!
離休前,張勇于對釣魚毫無興趣,甚至連魚竿都不摸一下。沒想到離休以后,他卻自己“上鉤”了,當起了一個釣趣盎然的“漁翁”,開把這個愛好作為晚年生活的養(yǎng)生之道。說到“上鉤”的經(jīng)過,那還是幾年前的事情。那天,張勇手和朋友外出,休息時,大家人手一竿,一起垂釣,惟獨張勇手空手獨坐一旁。無聊之下,便盯著上下沉浮的魚漂看,看著看著便覺得怪有趣的,于是順手抓過身邊的一根魚竿準備也來找找感覺。誰知無意中把魚竿向上一拽,嘿,沉甸甸的!一條早就咬鉤、足有半斤多重的鯉魚被拖出水面,這可讓張勇于又驚又喜。從那以后,他對垂釣就一發(fā)不可收拾。每次外出拍片,魚具是他的隨身必帶物品。2002年.拍電視劇《夢斷紫禁城》時遭遇連綿大雨,劇組被困在外景地,這可把家里人急壞了??伞皾O翁”張勇手卻悠哉的打著雨傘,背著魚竿,四處找魚釣。后來回家,還連稱可過足了“釣癮”。老伴張家懋說:“這傻老頭子呀,真是讓魚迷了魂?!辈贿^,早已成了“漁翁”的他至今仍有著自己的“行為準則”:以漁為樂,只釣不吃。談到“漁翁”的好處,張勇手總結有4點:感受自然的田野芬芳,呼吸清新的河畔空氣,忘掉塵世的名利糾纏,培養(yǎng)超脫的晚年心境。
張勇于說,沒趕到掙錢的好時候,我覺得沒什么可遺憾的?,F(xiàn)在這一代電影演員拍片報酬多,再下一代的演員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報酬,這是社會經(jīng)濟不斷進步的一個標志,不要不服氣。他說,善于養(yǎng)生的人首先就要有好的心態(tài),要善于自我平衡,知足常樂,這是健康的第一要素。其實,換個心態(tài)想,我們那一代演員也有自豪和滿足的一面,雖然報酬很低,但所扮演的銀幕形象卻影響了一兩代人。從長遠看,這種精神上的收獲才是無價的啊!
張勇手說,會養(yǎng)生的人必然也會休閑,我們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好多同志只會玩命工作,不善于休閑和養(yǎng)生。但休閑還要做到休而不閑,完全閑著就容易沒精打采,無聊乏味。人要學會給自己找些輕松有趣的事情做,不求老有所為,但求老有所樂。從養(yǎng)生的角度,他想送給老年朋友幾句養(yǎng)生經(jīng):經(jīng)常吃素,堅持走路;處事樂觀,為人大度;廣泛愛好,適當糊涂;爭取活到3位數(shù)。
(編輯 李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