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男人吃飯賽如虎。形容的是男人吃飯動作快,有男子漢的氣派。不過,家住南京夫子廟的周先生可嘗足了吃飯快的苦頭,差點送了性命。
5月的一個周末,剛下班的周先生就接到“麻友”的電話,說晚上來4圈。放下電話,看看電飯煲內(nèi)老婆已煮好了干飯,也顧不上燒萊,將中午吃剩的紅燒魚連湯帶水一股腦兒倒在飯里,三口并作兩口往嘴里扒。吃到一半,只覺喉頭一陣刺痛,周先生知道是魚骨鯁喉。于是,周先生先試著用飯團強咽,沒用,又喝了二兩陳醋,也沒管用,最后用手指摳壓咽喉,一陣嘔吐,吃進去的飯是吐出來了,用水漱了漱口,喝了半杯溫水,感覺魚骨還鯁在咽喉,不過疼痛似乎好了一點。這時,麻友的電話催來了,周先生也顧不上那么多了,一溜小跑坐上了麻將桌。幾圈下來,戰(zhàn)果輝煌,周先生己把疼痛丟到了腦后。以后的一個星期里,為了糊弄妻子,周先生推說咽部發(fā)炎,但喝稀飯、吃消炎藥也沒見咽喉疼痛緩解,只好和妻子實話實說。妻子一聽便慌了神,立即帶著周先生到南京八一醫(yī)院看急診。急診大夫仔細詢問了病情經(jīng)過,并急診做了內(nèi)鏡檢查,發(fā)現(xiàn)一根魚骨橫刺在食管壁,食管已經(jīng)穿孔。細心的內(nèi)鏡專家花了整整半個多小時才取出了魚骨,術(shù)后為了防止食管穿孔增大,醫(yī)生為周先生留置了胃管,囑其禁食,并子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經(jīng)過3個星期酌治療,周先生才轉(zhuǎn)危為安。
食管異物的診斷并不困難,但了解異物的種類和判定異物停留的部位對取出異物十分重要。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常人一日三餐,食管是食物的必經(jīng)之路。因此,食管異物以動物類的骨為最常見,其次如老人的義齒、咀嚼不全的肉團、硬果之類,兒童中以玩具等多見。異物停留的部位多在食管的三個生理狹窄區(qū),即食管的入口處、主動脈壓跡處、由胸腔進入腹腔的膈肌裂孔處。一般異物又以卡在第一個狹窄區(qū)為多見。小的異物有部分是可以隨著吞咽動作或粗纖維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下咽進入胃,不造成危險,但大的不規(guī)則形食管異物停留在食管可造成進食哽噎,若刺破食管可造成食管穿孔、縱隔感染,尤其是停留在食管的第二狹窄部位(食管緊鄰主動脈這個大血管),若刺破主動脈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那么,發(fā)生食管異物應該如何處理呢?①在處理中老年者的異物時要仔細詢問異物的種類,弄清楚異物的部位,異物對食管損傷酌程度,病人的全身情況,準備好監(jiān)護儀器和急救器械。②請麻醉科大夫會診,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一般異物可選擇局麻,復雜的、術(shù)時長的則要選擇全身麻醉。③食管異物大多形態(tài)特殊,一端或兩端嵌頓,因此,對魚刺、禽類的骨頭等銳利的異物要先將刺入食管壁的部分輕柔鉗出,然后順著食管腔取出;取老人義齒時要反復觀察義齒的鋼絲爪位置,鉗取困難者可考慮切開頸或腦腔直視取出。④食管穿孔的處理。食管異物停留時間過長,病人有難以忍受的頸部、胸骨后疼痛,發(fā)熱,頸部或縱隔氣腫,造影劑外泄者應考慮食管穿孔,盡快想法取出異物,同時應給予禁食、置入胃管吸出胃液、抗感染、給予補液和腸外營養(yǎng)。若發(fā)生縱隔、胸腔膿腫者,應及時剖胸探查、引流等。
(編輯 李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