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不會寫一篇文章的開頭,于是我的文章便如我的人,給人第一印象極壞,我表面隨和,實際個性高傲,又傻乎乎的,固執(zhí)得不一般,下面我想說的是——心愛。
咖啡店——真鍋
我媽嘲笑我是從小即喜歡資產(chǎn)階級小情小調(diào)的丫頭,5歲時由姥爺領(lǐng)著去巴黎面包房,我首先愛上了那里高雅的氣氛,姥爺買了面包要帶回家,我急急忙忙用尚不連貫的話語表達對店里鋪著紅色格布桌子,若有若無的悠揚音樂的深切熱愛?!叭绻茉谶@吃該有多好???”我兩眼冒光地說。姥爺無法理解,“面包都一樣,在哪兒吃有什么分別?”我只好灰溜溜地跟回了家。
換做現(xiàn)在的我,當然會接著說下去:“當然有分別,氣氛不同、心情不同、感受也不同?!苯?jīng)常在一些小資的文章里看到“真鍋”、“星巴克”、“哈根達斯”,精致而優(yōu)雅,可是哈爾濱只有滿街的烤羊肉串,所以聽說真鍋開了分店,我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周六,我和一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真鍋坐了一下午。
淡淡的音樂,濃郁的咖啡香。店里的人不多,隱約傳來的女侍的嬉笑聲。門外的人透過落地窗向里面張望,我們觀察路上行色匆匆走過的人,不知誰成了誰的風景。
我們點的是卡布其諾和拿鐵,因為它適合,或是說相稱兩個女孩子的精彩心情,檸檬般悠閑,牛奶般優(yōu)越,人們說具有小資情節(jié)的人是自戀的。
我不否認,我的確自戀。
記得一句話:自戀的人是孤獨和驕傲的,他們有著自以為代代相傳的挺拔,世事曲折的掌紋,有著拒絕污染的高尚而堅韌的情操,他們膜拜自己的思想,只向生命妥協(xié)并且向生命誠實。
誠然,我知道自戀的弊端,過于在意自己就難為別人著想,過于疼惜自己就無法承受壓力,這終究是件無奈的事。
坐在咖啡店里,兩個女孩聊著過往,聊著未來,都熱愛上海,繁靡與純粹,3年后也許會去那里。
慢慢地,天暗淡下來了。
電影——《蘇州河》
每次看到《蘇州河》,總覺得畫面是潮濕的。薄霧中,普通的人們來來去去面無表情,沒有表情的臉最為空白也同樣豐富。馬達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很少說話,偶爾露出笑容,他的臉不美,他的欲望如陰暗的水溝,然而我為他落淚。
周迅飾演的女孩問男友: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像馬達一樣地找我嗎?
會啊。
會一直找嗎?
會啊。
會一直找到死嗎?
會啊。
你撒謊。
周迅微微抬起下頜,眼神凌厲,在凜冽的寒風中露出對愛情的絕望。我們相信上天,上天欺騙我們;我們相信愛情,愛情欺騙我們。女孩終于跳進了骯臟的蘇州河,手里握著馬達送她的美人魚,最后的表情是純凈的笑容。馬達眼睜睜地看著,無法挽救。
我們這些同樣骯臟的人有什么資格斥責馬達呢?畢竟,他用了一生尋找這個消失的女孩來彌補他的錯誤,雖然我不知尋找的原因是愛還是內(nèi)疚。
他找到了女孩,女孩原諒了他,可知女孩說出“原諒”二字用了多少年???他們重逢說了好多話,喝了好多酒,最后的結(jié)局是他們死了,蘇州河畔的竹席里卷著他倆濕漉漉的尸體。
一切都過去了。
音樂——《立秋》
校園民謠的熱潮在1995年興起,可是那年我剛剛上小學,于是,錯過了中國人浪漫的年代。
當我告訴某人我喜歡校園民謠時,他們往往有兩種反應(yīng):“校園民謠是什么?《同桌的你》?”或是露出鄙夷的神色:“你怎么這么老土!”
實際上,這是一種清澈如水,炫美如秋葉的音樂。
聽到筠子的《立秋》是在一個下午,陽光慵懶地把屋子涂成燦爛的黃色,和暖的空氣中飄動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感嘆,筠子的聲音就這樣飄過來。
你坐在椅子上看著窗外流過的光
你伸出雙手摸著紙上寫下的希望
你說花開了又落像是一扇窗
可是窗開了又關(guān)像愛的模樣
你舉著一支花等著有人帶你去流浪
你想睡去在遠方像一個美麗的童話
那本書合了又開飄落下夢想
我們倆和了又分像一對船槳
總要有些隨風 有些入夢 有些長留在心中
有時瘋狂 有時迷惘 有時歌唱
莫名地,我掉下了淚。我想:我丟失了自己、丟失了一塵不染的微笑,淡漠了那些細小而纖長的感動,忘記了曾經(jīng)皎若琉璃的夢想。
現(xiàn)實面前,我無路可退,時光那么殘忍,它推著我向前跑去,我散落了一地的花朵卻無力拾起,回頭張望時它已被風吹走消失不見。
那個時代的愛情
我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出生,熱衷愛情電影,喜歡言情小說,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貼一些關(guān)于“愛情是個偽概念”這樣似是而非的帖子。偶爾與14歲的妹妹通電話,聽她講她與同班男生的愛情故事。
愛情,在這個年代,像塑料制品一樣泛濫。
回家時,看見姥爺戴著花鏡在桌前寫什么,我打趣道:“作詩了?”姥爺笑:“這是秘密啊,不許告訴你姥姥。”我拿過那疊紙,心里暗暗笑他難道會寫情詩?
那時候,姥爺16歲,是劇團的戲劇演員。他認識了團里長他兩歲跳舞的女孩子。兩個人閑下來時,常常在一起聊天。女孩有烏黑的長長的辮子,牙齒像潔白的小貝殼。姥爺有明亮的眼睛和寬闊的肩膀。在一起的時候,時光像水一樣流過,清澈而安靜。在早晨第一縷陽光中,傍晚最后一絲彩霞里,她的嬌媚笑容填滿了無數(shù)個蒼白的日子。
姥爺說那是個很可愛、活潑的女孩子,每當姥爺稱贊她的辮子時,她就高興地唱起來:達坂城的姑娘辮子長啊,兩只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我……她的樣子很干脆也很純真。也許是年少,姥爺把她當作伙伴和姐姐,他們在一起的日子里很安然,卻忽略了她羞澀和甜美的心事。
直到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姥爺去當兵了。當他穿上軍裝背上挎包時,街道兩旁是熱烈歡送的長長隊伍。人民的歡呼交織著內(nèi)心的自豪,人民的慰問信塞滿了軍布包。當車緩緩開動時,他看見人群中一個迅速向他跑來的身影,她穿著紅色的最好看的棉襖,兩條辮子被擠得凌亂不堪了,她竭力推開一個又一個人向他跑去,手里舉著一封信,車越來越快了,他笑著對她喊:不用送了,我有很多慰問信了……他甚至舉起軍挎包給她看。她停下來了,呆呆地站在那,望著他,手里握著已被汗水濡濕卻沒有遞給他的信,眼淚一串串地掉下來……
在無數(shù)個戰(zhàn)火紛飛的日子里,在無數(shù)個不眠之夜,他年輕的心跳得愈發(fā)有力。是哪一天他忽然意識到:也許,那不僅僅是一封普通的慰問信。也許,心中飽含著她的思念與等待。也許是一個女孩子無數(shù)的蹙眉,羞澀得如飛霞般的臉頰。他突然懂了曾經(jīng)談天時,她突如其來的沉默;在唱“一定要嫁給我”時嫵媚的眼神。他想起她的淚水,就如一朵花錯過了盛開的季節(jié)。突如其來的心痛一次次敲打著他。幾年來,他試著給她寫信,杳無音訊。組織上知道了這件事,昏天黑地的批斗接踵而來。
8年后,姥爺結(jié)婚了。我看過姥姥姥爺?shù)慕Y(jié)婚照片,印象最深的是姥姥又黑又粗的麻花辮。我明白,姥爺追尋著曾經(jīng)失卻的東西。
50歲的時候,姥爺無意間得知了這個女孩子的消息,她過得不是很好。而終究,他打消了去看看她的念頭。也許,長長久久留在他心間的,在無數(shù)個硝煙彌漫的日子里,安慰他心靈的,是那個永遠不變的烏黑辮子的18歲女孩。
我看著姥爺?shù)脑姡鼪]有絢爛華美的文辭,甚至,作為一首詩有些生硬和蹩足,可我還是忍不住流淚。想起白居易的一句詩:老來多忘事,惟不忘相思。姥爺今年70歲了,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一道道皺紋。姥爺再也不是那個眼睛明亮的17歲少年,而內(nèi)心深處,在那些瑣碎的日子身后,永遠有初戀女子的一抹羞澀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