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飲食方式上是聚食制,聚食制的長期流傳是中國人重視血緣親屬關系和家族家庭觀念在飲食方式上的反映;而餐具一般都是用筷子。一雙筷子在手,運用自如,既簡單經(jīng)濟,又很方便。許多歐美人看到東方人使用筷子,嘆為觀止,稱贊這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實際上,東方各國使用筷子多源自中國。中國人的祖先發(fā)明筷子,確實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筷子文化源遠流長,看似平淡無奇的筷子,卻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中國人歷來有討口彩的習俗,筷子就有快生貴子,快快樂樂,五子登科等好意頭;十雙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
“筷子筷子,快生貴子”,這是清代末年流傳非常廣的說法;而筷子是成雙成對的,結婚時作為定情之物,兩根筷子在一起,意為“白頭到老,永不分離”。另外,江南鬧新房的時候,會把筷子從窗戶扔進去,一把筷子落在地上,“嘩”地一聲響,大家就都會說:“筷子筷子,快生貴子?!?/p>
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用筷有許多忌諱,比如:在吃飯的時候不要敲打碗盆。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有人以為這種忌諱是跟乞討有關的,也就是說,只有乞丐討食時才會用筷子敲打碗盆。平常生活中如果將筷子豎插在碗或盆上,也是犯了忌諱。因為只有祭品的碗盆上面才豎插筷子。
現(xiàn)如今,很多筷子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工藝品,有的在上面鑲金鑲銀,有的在上面雕龍畫鳳。
我們一般的筷子是一面刻,或者是兩面刻,但也有的是四面刻,物盡其用。正好一根筷子上可以刻一首詩。
很多竹筷一般是雙面刻。例如一雙竹筷,竹皮刻有對聯(lián)“金玉之心,芝蘭之氣;仁義為友,道德為師”,反面竹心刻的是唐明皇游月宮圖。還有的竹筷正面刻“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反面刻的是諸葛亮借東風圖。“游月宮”和“借東風”都是戲文,這就是聞名中外的嘉定竹刻。
還有一種筷子,用南方一種叫“留青”的手法,把竹皮留在上面刻山水,它刻的字就是微雕了。有一雙筷子后面還有一副對聯(lián),這副對聯(lián)是“酸甜苦辣都嘗盡,為誰辛苦為誰忙”。這個對聯(lián)是什么意思呢?它實際上是歌頌筷子的品質是忘我的、無私的,下油鍋也在所不辭。不怕燙,不怕死,這副對聯(lián)就是筷子精神最好的寫照。
筷子是人類兩根手指的延伸。您想過簡簡單單的一雙筷子有著這么豐富的文化內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