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教科版語文“實驗教材”第六冊第十二課。
教學重點:
1.通過自主閱讀,體會捉蜻蜓的感受。
2.培養(yǎng)學生保護益蟲的情感。
3.抓住重點詞句,積累語言,為寫作打好基礎。
一、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導入
師:今天我和大家共同上一節(jié)語文課,同學們高興嗎?聽說我們班的同學特別喜歡做游戲,那我們做個游戲好不好?游戲的名字叫“猜猜看”,我說同學們猜,展開你們的想像,看我說的是什么事物。
師:空中飛的。(生答飛機等。)
師:是一種昆蟲。(生答蝴蝶等。)
師:模樣像飛機,薄薄的翅膀,愛吃蚊子。
生:蜻蜓。
師:同學們真聰明。你們喜歡蜻蜓嗎?誰捉過蜻蜓?這么多同學都捉過蜻蜓,寫過以捉蜻蜓為內容的文章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一篇課文,課文的題目叫《捉蜻蜓》。
[評析:小學生對游戲有著特殊的感情,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以游戲導入,上課伊始便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自主選擇,合作學習
師:課文主要寫了捉蜻蜓和放蜻蜓兩部分,那你喜歡哪一部分呢?
生:捉蜻蜓這一部分。
生:放蜻蜓這一部分。
師:下面由同學們自主選擇,你喜歡哪一部分,你就學習哪一部分。學的時候要先讀一讀這部分內容,想一想你認為哪寫得好,為什么?或者想一想學了這部分你知道了什么?同學可以根據(jù)學習內容的不同自由組成學習小組,一會兒老師找同學匯報學習情況。
[評析:這一片段教學體現(xiàn)了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一是教師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有了學習的主動權。二是教師提示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三、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師:誰愿意讀一讀捉蜻蜓的句子?(找一生讀,但讀得不理想。)
師:看來,我們還需要再體會一下,同學們再練習讀一讀,體會體會該怎么讀。(又找一生讀。生讀得聲音很大。)
師:同學們說這么讀能行嗎?能捉到蜻蜓嗎?
生:他這樣讀非把蜻蜓給嚇跑了不可。(生笑。)
師:那你給大家讀一讀。要注意“表弟”的表情和動作。(生朗讀。)
師:下面我們換一種方式來讀,我找一個同學表演,一個同學讀,演個雙簧怎么樣?誰愿意來?(生讀并表演雙簧。)
師:他們讀得怎么樣?表演得好不好?
生:我覺得很好,他們讀得生動,表演得也很生動。
師:讓我來問問這兩個同學,你們是怎么讀的,怎么演的?
生1:我一面體會人物的表情,一面讀。
生2:我抓住了人物的動作,所以才表演得這么好。
師:作者也是因為抓住了人物的動作和表情才把表弟寫得生動形象、活靈活現(xiàn)。所以我們在描寫人物時也要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表情來寫,這樣才能把文章寫好。
[評析:為了激發(fā)讀的興趣,更為了從讀學寫,教師換了一種讀的方式——雙簧表演。學生興趣盎然,又一次將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
四、想像對話,引申升華
師:假如你是那只被放掉的蜻蜓,你會對表弟說些什么呢?表弟又會對蜻蜓說寫什么呢?請戴上蜻蜓頭飾與同桌說一說。
師:誰愿意到前邊表演一下?
蜻蜓:“小朋友,希望你告訴更多的小伙伴保護我們,謝謝你!”
表弟:“對不起小蜻蜓,我不該捉你。我一定告訴小伙伴不再捉蜻蜓,我們還要制作一張海報,宣傳蜻蜓對人類的貢獻?!?/p>
……
師:你想對蜻蜓說些什么?
生:我想對蜻蜓說:“對不起小蜻蜓,我很后悔,以后我再也不會捉你了,我還要告訴其他小朋友保護你們,保護有益生物。”
師:不錯,我們應該像表弟一樣,做一個保護環(huán)境、保護動物的好孩子。
[評析:語言文字的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通過對話情境的創(chuàng)設,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使學生能“我口說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