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元
楚漢相爭,劉邦正被項羽追殺得惶惶不可終日。這時,韓信卻差人來要求封自己為齊國假王。劉邦一聽氣不打一處來,正要發(fā)作,張良立即不動聲色地悄悄在桌下踢了踢他的腳,提醒他:現(xiàn)在可不是發(fā)火的時候。極聰明的劉邦心領(lǐng)神會地迅即改口道:“韓信立了汗馬功勞,封什么假王,現(xiàn)在我就封他為正式齊王!”試想,當(dāng)時若沒有張良的及時提醒,或劉邦不善聽提醒,結(jié)果激反韓信,就憑韓信過人的本事,這天下的江山是誰的還不一定呢。一個提醒竟然改變了歷史進程——足見“提醒”的意義大矣!
軍政大事需要提醒,日常生活中也少不了提醒。親友之間、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鄰居之間,都需要互相及時提醒,互相關(guān)照。行車途中,老師傅提醒新司機不要開英雄車:十次肇事九次快;酒席宴上,長輩提醒小輩:莫貪杯,酒多傷身傷和氣,何必一定要醉呢?出差旅游,常見車站機場碼頭用多種方式提醒:謹(jǐn)防扒手,不要把行李交給不認(rèn)識的人看管!風(fēng)云突變,電視里不忘提醒大伙兒:寒流逼近,大風(fēng)降溫,增加衣服,注意保溫。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人們秉性各異,提醒的形式也可多種多樣。張良偷偷踢劉邦一腳,那是用動作來提醒;“路邊的野花你不要采”,是用歌曲來提醒;“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是用名人格言提醒;“沒有苦中苦,哪來甜上甜”,是用俗語民謠提醒;“抽煙有害健康”是用公益廣告來提醒。
如果說批評是長鳴的警鐘,那么提醒如同拂面的春風(fēng);如果說批評能挽狂瀾于既倒,提醒就是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二者即可互補,又缺一不可。愛聽提醒的人,就能與人為善,從善如流;善聽提醒、虛懷若谷的人,就可少走彎路,少犯錯誤,不犯大錯誤,危難時也易化險為夷。反之,聽不進提醒,剛愎自用,固執(zhí)錯誤的人,勢必出問題,摔跟頭,甚至毀己、誤國、誤民。例如那個與劉邦爭天下的楚霸王項羽,就是一個不聽提醒吃了大虧的典型。
就現(xiàn)實而言,公仆們能否善聽提醒,雖說不見得與“得失天下”都有必然聯(lián)系,但卻和個人品德、黨風(fēng)、廉政有極大關(guān)系。時下而論,機會多誘惑也很多,坦途多坎坷,陷阱也不少,金錢酒色賭毒,一旦沉溺其中,弄不好就會一失足而釀成千古恨!因而,同事戰(zhàn)友親朋鄰里之間,更需要互相及時提醒:“多學(xué)習(xí)少應(yīng)酬;多干實事好事,不說大話空話。”“不喝非分之酒,不要不義之財”。“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傊?dāng)事者昏,旁觀者清。工作、生活中有人提醒,是你難得的福氣,至于能否珍視提醒且引以鑒戒,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眼下,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jié)將至,這既是放長假愉悅的時候,同時也是行賄受賄的危險期,筆者想給公仆們提個醒——過節(jié)守“節(jié)”莫失“節(jié)”。婚喪嫁娶,過生日和節(jié)假日,都是一失足而釀成千古恨的高發(fā)期,要倍加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