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溪
序
親愛的讀者朋友啊,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讀者朋友,現(xiàn)在我想帶你遠離塵囂,到一座山上去看看。我是說,我要給你講一個山上的愛情故事了。這樣的故事,或許是你未曾經(jīng)歷過的,也不一定聽說過。我知道,時下關(guān)于城市里的愛情故事,大概你已經(jīng)耳聞目睹,或親身體驗得很不算少,甚至可能有些膩味了,我來為你講個發(fā)生在山上的愛情故事,換一換口味,好么?
愿意聽的,就聽一聽吧。
頭部
1
眼看春天就要溜走了,詩人譚訓(xùn)跨了個大大的箭步,緊緊抓住了它的尾巴,悄悄潛人到了一座山上。這座山,名曰浮戲山,聽上去就很有些詩意的,事實上也是如此:哪座山上,不鮮亮亮地生長著一行又一行的詩呢?譚訓(xùn)喜歡這座山的名字,更喜歡那山上無處不在的好風(fēng)景,然而這并不是他此次踏上浮戲山的主要原因。說得好聽些,詩人是來浮戲山療養(yǎng)的,更真實地說,他是出逃來到了浮戲山上。
2
近一段日子,詩人譚訓(xùn)那一向還算健壯的身體狀況出了點兒問題,失眠癥像只頑皮的小精靈,一到要睡覺時就找上門來,跟他糾纏個沒完沒了,夜間暈暈乎乎,白日無精打采,弄得他整天一臉憔悴的樣子,為此他十分焦慮。或許就是因為過多的焦慮才招來了失眠這鬼東西,而失眠無疑地加重著他的焦慮。其實他很明白,這一切全是因為他的個人生活出了點兒問題。準確地說,是他的情感生活出現(xiàn)了問題。說白了,眼下他的婚姻和愛情同時出了些問題,紅燈,黃燈,綠燈,一陣陣地變幻著,在他眼前亂閃爍。于是,半個月前的那天晚上,他找了個比較勉強的借口,在妻子的默認之下,離開了臥室里那張柔軟的雙人床,躺到書房里那個硬梆梆的沙發(fā)上去了。盡管兩個人分了床,但他們都相當(dāng)謹慎地躲開了分居這個詞兒,至于是不是要真的分開呢,兩個人都不想輕易地說出口來,至少誰也不愿先開這個口,好像已經(jīng)臨近了這道門坎,又似乎還未到這步田地,也許還得再等一等,看一看再說,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等信號燈那樣。他躲進了書房里去,焦慮照樣腳跟腳隨著他進來了,以往這個足以使他寧靜下來的空間,現(xiàn)在也一樣地讓他坐臥不安了。來自于情人那邊的聲聲呼喚,他看到了,聽到了,那是她用手機短信發(fā)送過來的,從她的心坎里傳遞出來的,來吧親愛的,快來吧,離開你那張快要腐朽了的婚床,到我這張?zhí)撐灰源碾p人床上來吧。我等你,我在等著你呢,我會一直等著你的。這些話語,雖不是直白道出的,但他想,她心里是這么想的。對此,他既沒有爽快地應(yīng)答,更沒有明確謝絕,連婉拒也沒有,而是用那些詩一樣模糊或曖昧的言語回應(yīng)著,或者以他詩人固有的那種緘默方式,訴說著自己那紛飛的心跡,猶如停留在中心島邊上注視著交通形勢,他一動不動,不朝前走,也不后退,不向左邊去,也不往右邊行,騎在了墻頭上觀看風(fēng)景一樣,他打算原地待上一會兒再說。在此地,在此時,他再次意識到,法律意義上的婚姻已經(jīng)弄得你滿負疲憊,而婚姻之外的愛情也令人心生煩惱。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他一時無法化解,平衡不好,哪一個他也拿它(她)沒主張,沒辦法。哦,有啦!忽然就有啦。那是春夜窗外拂面而來的一陣清風(fēng),脅裹著一股淡淡的花香氣息,仿佛飄然而至的一縷靈感,催生出一行美妙無比的詞句,沒來由地,那座曾經(jīng)讓他留戀過的浮戲山閃現(xiàn)在眼前,他禁不住喜出望外了,自言自語道,是啊,看來我現(xiàn)在又該出門去旅行了。三十六計,走為上?,F(xiàn)在我的確是無計可施了,那就出去走一走吧。對!就去一趟浮戲山,我要去山上療養(yǎng)一段時間。得承認啊,你是有病了,總是焦慮,總是失眠,好像應(yīng)該出去療養(yǎng)療養(yǎng)了。是啊,前幾天,那個心理醫(yī)生朋友不是還勸我最好到某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療養(yǎng)一陣子么?而浮戲山正好是這樣一個所在啊。他想,只要我一到了浮戲山上,無論是那沉悶而累人的婚姻,還是那太過麻煩的愛情,我都會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拋到腦后去的,哪怕只是暫時的妮。等我從浮戲山療養(yǎng)歸來,我就知道該如何面對它們了,或許到那時有些事情就會像風(fēng)一樣吹過去了,像水一樣流走了。
差不多算是逃出來的,或可說是離家出走了。
其實就是逃離出來的,他要逃離的是婚姻和愛情。因而,他自然也就不想跟妻子說個清楚,同樣也不會向情人吐露明白的。不過,出門前他還是給妻子留了個字條,放在了客廳的餐桌上:我要出趟遠門,歸期不定,不必找我。出了家門,他給情人發(fā)了條短信息說,我出門旅行去了,請允許我不說地點和歸程。隨后,他就關(guān)閉了手機,短時期內(nèi)他不打算再啟用這件靈敏得嚇人的工具了,他甚至考慮要不要故意丟了它。自從有了它那天起,他就不怎么喜歡這小東西,還是妻子好說歹說硬給他配上的,當(dāng)時他倒是新鮮了幾天,覺得它還挺好玩兒,但很快地就煩它了,因為它很麻煩,很煩人,總是把那么多他不想聽見的話語傳遞過來,總是把他不想遇到的事情插入他的生活節(jié)奏里,再者他總覺得這小物件怪別扭的,覺得一個詩人整天佩戴著手機這玩意兒很有些滑稽,他甚至有點兒害怕這家什,就像有時候他這個詩人會害怕太過現(xiàn)實的生活一樣。詩人一想到他曾經(jīng)看到的那個BP機的廣告就很害怕:無論你走到哪里……它都能找到你。天哪,這還得了?那不是太可怕了么?對于詩人譚訓(xùn)來說,很多時候他就是不想讓人知道他在哪兒,在做什么,哪怕是他最親近的人,哪怕他就呆在自己的書房里。
現(xiàn)在;他的妻子,他的情人,誰都不知道他去了哪兒,更不知道他何時能夠回來,尤其是后一點,連他自己也是心里沒底兒的。
雖說是匆忙決定出門遠行的,可他的準備工作卻做得相當(dāng)充分,該帶的東西都帶上了。其實也就是攜帶了一個大旅行箱,還有一個大旅行包,里面除了些衣物和日常用品,還有一架尼康數(shù)碼相機,剩下的便是他所喜愛的詩集了,而且大多是些外國人的,像里爾克的,惠特曼的,葉芝的,荷爾德林的,艾略特的,米沃什的,布羅茨基的,蒲寧的,也有幾本中國人的詩歌,比如李白的,王維的,海子酌,等等,這次他坐長途汽車到浮戲山上去,也邀請他們一道同行,讓這些詩人的亡靈陪著他在浮戲山上度過些時日。他當(dāng)然知道,他們生前都曾經(jīng)去過許多地方,但他們肯定從未來過浮戲山,現(xiàn)在把他們請到這個屬于伏牛山山脈的小山上來看看,不也是挺有趣的一件事情么?他呢,在他所居住多年的關(guān)城,在他自己的書房里,一遍遍地傾聽過他們的心聲,現(xiàn)在,他要到浮戲山去朗讀他們的詩篇了,要在山巒峰嶺上與他們的靈魂說說話了,那定是另一番妙不可言的情景了。
哦,多么好啊!他感嘆道。我又一次出門旅行了。不過,這次旅行將要變成旅居。這一點,詩人譚訓(xùn)事先就想到了,因為他已經(jīng)打定主意,要在浮戲山住上一段日子了。沒錯兒,我就是要在山上結(jié)結(jié)實實地住下來生活,而不是跑馬觀花游玩幾天就走。
3
說來話長,詩人削,,這次離家出走來到浮戲山,居然是跟一種花開得很特別的植物有關(guān)的。
去年初夏時,譚訓(xùn)碰巧到浮戲山游覽過一回。那
次的確是去游玩兒的,在山上轉(zhuǎn)悠了兩三天就回來了。與他結(jié)伴同行的,是關(guān)城市文聯(lián)的兩位朋友,一位是小說家石向騫,一位是畫家梁東方,其實是人家邀請他一道去的。那天上午,譚訓(xùn)正站在一條路口張望著,打算穿過馬路到對面的郵局去寄信,一輛紅色桑塔納滋地一聲停在他面前,車窗打開,探出一顆亂蓬蓬造型很別致的大頭來,那是車主梁東方,副座上的石向騫也側(cè)過身子招呼他,相互之間問候了幾句,他們告訴譚訓(xùn)說,現(xiàn)在他們是要去浮戲山的,到山上去看一種俗名叫做牛筋樹,學(xué)名叫柳蘇樹的植物,他們誘惑譚訓(xùn)說這可是一種十分稀有的樹種呢,它開的花非常漂亮,也很香,這幾日正是開花期,如果你愿意而且正好沒事兒的話,就跟我們一道去開開眼吧。哦,浮戲山,會開花的柳蘇樹,譚訓(xùn)像吟詩一樣輕聲感嘆著。浮戲山他倒是多次聽人說起過,主要是說到那兒有個雪花洞,他也曾經(jīng)想抽個時間去看看,可能是因為它距離關(guān)城不算遠吧,反而一直未能成行(往日出門旅行時,他喜歡到那些更為遙遠的地方去),現(xiàn)在一個機遇恰好與他照了面,何不順手抓住它呢?再者,三兩個朋友,開著車到山上,去看一棵樹,他覺得這類行為挺有趣的,與他的秉性很吻合,于是就毫不猶豫地上車隨他們?nèi)チ恕?/p>
三個人漫無邊際地聊著天兒,不知不覺就到了浮戲山。其實,路程也并不遙遠,也就是行駛了兩個小時左右吧。進了山,他們并沒有馬上去尋找那種開花樹,而是沿著曲里拐彎的山中小道,一蹦一跳,左搖右擺地駛進了一處綠蔭掩映著的山里人家,一個三十多歲名叫根保的山民迎接了他們,一見面,他們之間就問長又問短的,熱火得不得了,親兄弟一樣。后來譚訓(xùn)才知道,石向騫和那山民根保竟是干親家呢。這已經(jīng)是幾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小說家石向騫與畫家梁東方結(jié)伴同行,深入到浮戲山上來搞創(chuàng)作,老實憨厚而待人熱誠的山民根保便成了他們的房東,此后,每到山上風(fēng)景最好的春秋季節(jié),石向騫就像上頭派下來扶貧蹲點的工作隊一樣,都要來山里住上一段時間,一來二去的,便和根保成了好兄弟,也就成了根保之子小江的干爹。譚訓(xùn)相羨慕石向騫的這段經(jīng)歷,以及他跟山民的那種情同手足的關(guān)系。其實,那山民根保兄弟待他譚訓(xùn)也一樣地親熱,盡管當(dāng)時是初次見面,就一口一個哥地叫他,讓他心里也頓生出一股熱乎乎的感覺。那天,他們是在根保家吃過味道鮮美的雞蛋蕃茄撈面條之后,才‘去看藏在山坳里的流蘇樹的,山民根保兄弟當(dāng)然是導(dǎo)游了??伤麄儎傄怀鲩T,山上就飄起了毛毛雨,于是他們就撐上幾把油布傘,沿著濕滑的石頭小路朝深山里攀登,一路上盡是好看的山花野草,還有那叢生的低矮植物,他全不知道它們的名字。滴滴嗒嗒的細雨落在它們身上,發(fā)出那種類似輕音樂的聲響。詩人譚訓(xùn)的心潮涌動著,他想,無論將要看到的那流蘇樹花開得漂不漂亮,能夠由山民兄弟帶領(lǐng)著,和友人一道,走在這初夏的山雨里,走在這風(fēng)景像畫一樣好看的山間小路上,去探望一種開花的樹,就已經(jīng)是一個足夠詩意的故事了。事實上,終于看到了那種會開花的流蘇樹時,他并沒有發(fā)出太過驚喜的感嘆。那種名字很好聽的樹,也就只有三棵,被一大片高大的橡樹包圍著,很瘦小的樣子,果然是開了花的,遠看有點兒像槐花,細看上去區(qū)別還是不小的,那一枝枝如線狀的繁花,在柔風(fēng)細雨中動搖著,宛若一縷縷白流蘇,好看倒是挺好看的,但也算不上特別地好看,只是此前不曾見過這種植物,就覺得它們很新鮮。小說家石向騫用那種有些夸張的語言,贊美著眼前的流蘇樹花,聽上去有些像是當(dāng)年茅盾先生的“白楊禮贊”,這或許是他石向騫內(nèi)心的聲音,也可能是他想讓山民根保兄弟更高興些吧。畫家梁東方則咔嚓咔嚓為流蘇樹照開了相,換了好幾個角度拍照,細心的根保兄弟亦步亦趨跟著他,為他撐著傘,怕的是雨點打濕了鏡頭。若不是正下著雨,投準兒畫家梁東方要為這幾棵流蘇樹來幾張速寫的。后來,他們四個男人又以三棵流蘇樹為背景,以各種不同的組合方式,作了些留影紀念,譚訓(xùn)覺得這也很有趣。
看望了流蘇樹,那天他們并沒有趕回關(guān)城,而是滯留在浮戲山上,就住在了根保家。第二日,他們陪著譚訓(xùn)游了那桂林蘆笛巖一樣的雪花洞,還攀登到險峻的牛頭峰上,看了那座古老而壯觀的石頭城堡,它們都很奇妙,至少各有妙處。這浮戲山啊,可看的地方真是太多了,它無處不是好風(fēng)景呀,石向騫向譚訓(xùn)感嘆道。是啊譚哥,山民根保兄弟添油加醋道,沒有個十天半月的功夫你是看不完咱浮戲山的。哦,譚訓(xùn)應(yīng)答道:,那就等我下次來了,再好好地看它們吧,我想我會再來浮戲山的。
這次即興而至浮戲山的經(jīng)歷,日后不僅僅成了譚訓(xùn)意味盎然的回憶,也為他自己的人生故事埋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伏筆。不是么?現(xiàn)在他又來到了浮戲山上,當(dāng)然是住進了根保兄弟家的。事實上,自從去年夏天到過浮戲山后,他時常想起那個地方,想起那座半山腰上的小院落。要說起來,這些年他是游覽過不少名山的,可為何總是念念不忘這個貌不驚人的浮戲山呢?這就有點兒說不清了。其實,很多事情都是說不清的。
4
根保兄弟,這回我可要在山上多呆些日子啦。剛?cè)俗∧翘欤T訓(xùn)就這么跟他的房東說,我可能要比石向騫他們住的時候更長些。他知道,過去石向騫上山住在根保家,每次最長的時間也就是二十多天。而他則暗自決定,我這回來浮戲山至少要呆上一個月,在天數(shù)上得超過他石向騫。這多少就有些與人較勁兒的味道了。
好啊,譚哥,你想住多長時間,就住多長時間吧。根保兄弟說,譚哥啊,跟向騫哥一樣,你就把這兒當(dāng)成自己的家好啦。
家?我自己的家?譚訓(xùn)心頭猛地一痛,像是被什么蟲兒蜇了一下。哦,我悄悄地離開那個居住了多年的城市里的家,來到了這浮戲山上,是想找到一個可,以稱之為家的地方,能夠把人家的家當(dāng)成你自己的家么?我不知道,此前也沒有這么想過。但又有什么不可以,不能夠的呢?處處無家處處家。在你比現(xiàn)在年輕得多的時候,不是曾經(jīng)很有些悲壯地寫下過如此的句子么?那就把這浮戲山,把山民根保兄弟的家,當(dāng)作是你的家吧,哪怕它只是暫時的。不是么?在這個半山腰上的山民家里,他有了一間不是他的,現(xiàn)在卻屬于他的房間。房東一家三口住在樓下,他一個人在在樓上。你有了個足以棲身的房間,也就算是個臨時的家了吧。其實,整個的二樓都屬于他一個人,另外的幾間房子全空著,甚至很多時候整座院子都是他一個人的。天一亮,房東一家就出門了,根保每日開著他那輛三天兩頭得修理的破解放牌汽車往山下送石頭,山村民辦教師馬蘭帶著他們的兒子小江到學(xué)校去上課,直到太陽落山時他們才回來。在這一個個顯得特別漫長的山中白晝里,譚訓(xùn)時?;腥挥X得此處就是自己的家,至少他也算是個護院看家人吧,他替山民根保兄弟看守他們的這個家院。
事實上,眼下他所居住著的這個家還是挺好的,甚至很好,從某種意義上說,從更多的角度上看,一點也不比他那個城市里的家差。瞧瞧吧,四面八方全是青翠的山巒,隨處可聞淙淙溪流,鳥兒歡歌,目光
所及之處盡是綠色,樹木,山花,野草,和莊稼;根保家就處在綠色的世界之中,院墻是由那木籬笆圍成的,房前一畦綠油油的菜地,房后有一大片風(fēng)吹枝葉嘩啦響的竹林。早晨,眼看著鮮紅的朝陽一點點地從對面的山峰上冒出來,升上去,黃昏時,目送著夕陽戀戀不舍地落人西邊的山坳里,到了夜晚,仰望著滿天的繁星和皎潔的月亮(這時候,吟味著普希金的“幻想家”,那真是再合適不過了:月兒悄悄溜上天空,山崗上一片朦朧,寂靜落在那汪水面上,山谷里吹來一陣風(fēng)……我用一只手托著腦袋,臥在孤獨的床上,進入了深深的幻境,沉醉于甜蜜的想象,充滿了隱秘的憂傷,心兒插上翅膀在夜空里飛翔……哦,寧靜撫慰著我的心靈,不,我將不再去追逐榮光……),詩人譚訓(xùn)居住在這樣的地方,坐在走廊上,面對著青山,手握一卷詩書,有時會覺得自己身處一個童話的天地,甚至干脆把它當(dāng)成了畫境。現(xiàn)在,他這個城市里的詩人生活在山上了,卻好像回到了童年,也像是回到了遙遠的故鄉(xiāng)。那就把這里當(dāng)成自己的家吧,這里就是你的家了。
的確也就像是在家里一樣啊,住于斯,食于斯。早晚兩頓飯,和根保一家人一起吃。飯是那種熬得噴香的玉米糝兒,里面飄著光滑可口的山榆葉兒,或者是那種煮得稀爛的綠豆粥,上面浮著青滋滋的嫩竹葉兒(可以清熱敗火),主食是那種用柴火燒、用鐵鍋蒸出來的大饃頭,或者山野菜餡兒的大包子,譚訓(xùn)和根保家三口圍坐在大楸樹下的水泥臺子前,享受著這油水不多卻散發(fā)著山野香氣的晚餐,邊吃飯邊拉呱,其樂融融,像是一家人似的。過了幾天,就更像一家人了。不是么?連稱呼都悄悄地發(fā)生了變化,剛來時根保稱他為譚哥,現(xiàn)在叫他訓(xùn)哥啦,有時候干脆直呼他一個哥字(作為山村民辦教師的馬蘭畢竟文化些,則稱他為譚老師,其實并無絲毫生分的意味;他們的孩子小江喊他伯伯,小家伙的嘴很甜,口口聲聲地叫他伯伯,叫得他心里一動一動的),這些稱呼,這種稱呼上的更換,使得他和根保兄弟一家更親近了,他一點兒也不覺得自己是個房客、外來者、異鄉(xiāng)人,真的就像他這個哥哥,他這個伯伯出門在外多年,現(xiàn)在又回到了家一樣。
根保兄弟一家人早出晚歸,午飯就得譚訓(xùn)自己想辦法對付了。好比是其他家庭成員都出去了,你一個人不也得做飯吃么?那就自己動手吧,反正根保家的一切東西都是現(xiàn)成的。做什么呢?當(dāng)然是山韭菜炒家雞蛋了,幾乎每頓午餐都是如此。山韭菜是從山澗草叢中挖來的,雞蛋是根保家的雞生的。根保說,訓(xùn)哥呀,咱這山韭菜可是種好東西啊,都上《本草綱目》啦,老中醫(yī)說它有散瘀止痛的功效,作菜吃可健脾養(yǎng)血,強筋壯骨,聽說還能滋陰壯陽呢。譚訓(xùn)信這些,他喜歡吃這種纖細得像節(jié)節(jié)草一樣的山韭菜,倒不是因為它有著如此這般的功效,而是覺得它味道好,對他的口味,辛辣,刺激,有濃郁的韭菜味兒,不像菜市場上賣的那種所謂的韭菜,徒有個韭菜樣兒,而沒有多少韭菜的味道。他就是喜歡吃這種山韭菜,根保家的飯菜他都喜歡吃,如同回到了老家,母親和奶奶做的飯都是很好吃的。家啊,我的家!還是家里好啊,現(xiàn)在我十分喜歡浮戲山上的這個家。
正是因為當(dāng)初就喜歡上了它,譚訓(xùn)才要來浮戲山的。到了以后,他就更喜歡浮戲山了。眼下,這里就像一個家,成了他的一個家了,這是多么地好啊。很多時候,他簡直想像林子里的鳥兒那樣快活地歌唱,想像吃草的山羊那樣歡蹦亂跳。
在這個他所喜歡的家里,或坐在長長的走廊上,面對著青山,朗讀詩篇;或盤桓在房后那片嘩啦作響的竹林里,朗誦詩篇;在房前那畦綠油油的菜地邊上兜著圈兒,朗誦詩篇;朗誦詩篇,朗誦詩篇,這差不多是剛到山上那幾天所做的最多的事情了。他就想這樣。他就要這樣。當(dāng)然啦,有時候他也沉思默想,或者凝神聆聽整個浮戲山上大自然的聲音。他想,他覺得,眼下這樣的日子真好,這樣的生活真好啊。
盡管這個家已經(jīng)是足夠美好了,但譚訓(xùn)也并不只是每日每時窩在家中朗誦詩篇,不只是再在附近的山嶺上轉(zhuǎn)游,也翻山越嶺去了一些更高、更深、更遠的地方。
詩人譚訓(xùn)背上行囊,帶著吃的(自己煮好的茶鹵雞蛋,從根保家菜地里摘下來的嫩黃瓜;喝的就不必帶了,山上到處都是泉眼,泉水清冽而甘甜,味道遠勝于城市里出售的礦泉水),帶上照相機,當(dāng)然也帶著他心愛的詩集,他要到遠山那邊去看風(fēng)景,到那大山深處去朗誦詩篇。雙腿跟從心兒游著走,心兒隨著眼睛朝前行,看到好景致就拍照,渴了就喝山泉水,餓了就吃點兒東西,熱了就脫件衣服,甚至赤裸著上身,累了就歇歇腳,歇著的時候就抽支煙,抽著煙的時候就念幾頁詩歌,困倦了就在橡樹下、在巨石上、在山花野草叢里假寐一陣子,或者真的睡上一小覺兒,然后繼續(xù)漫游,他時而吹著口哨,時而哼起小曲兒,時而大聲朗誦著。這種時刻,他就是山上的一棵草,一棵樹,一只鳥,一只蝴蝶,一撮泥土,一方石頭,而完全忘記了城市,忘記了愛情,忘記了這個家和那個家,忘記了這些人和那些人,忘記了這樣的事情和那樣的事情。
一連幾日,譚訓(xùn)像只羚羊那樣撒著歡兒,像個背。著包到處亂跑的游客,又像個很有想法的考察者那樣,攀了棋盤山,登了五子嶺,上了牛家寨,游了月牙湖,進了峽峪溝,鉆了納水洞。累啊,很累,痛啊,腰痛,腿痛,腳痛,渾身上下全都痛,這都是些很自然的身體現(xiàn)象,而興奮,快樂,享受,這些一樣自然的精神現(xiàn)象,也就同時抵達了他的每一根神經(jīng)末梢。
很忽然地,不,是很自然地,詩人譚訓(xùn)發(fā)現(xiàn)那簡直是要命的失眠癥像鳥兒—樣飛去了。哦,不失眠啦,真好啊,我的失眠癥消失了。夜晚一挨上床,就安靜地躺在無邊無際的黑暗里,枕著天籟,聽著山風(fēng),聽著松濤,聽著狗吠,聽著蟲鳴,聽著夜鳥的吟唱,進入了那幽深而遙遠的夢鄉(xiāng)。是的,現(xiàn)在他睡得很香甜,睡著了也做夢的。那是些很好的夢,很美妙的夢,比如青春的夢,比如愛情的夢,比如懷鄉(xiāng)的夢,夢里有藍天,有白云,有鮮花。是啊,他只做了些溫馨或傷感的夢,沒有做過那種嚇得夜半醒來一身冷汗之類的噩夢,一次噩夢也沒有出現(xiàn)過。
5
問題還是出現(xiàn)了,還是出現(xiàn)了些問題。問題出現(xiàn)在他的心理上,當(dāng)然也有身體方面的。
再明顯不過了,一陣美妙和新鮮之類的感覺過去之后,另外一些思念開始涌動了,猶如一汪山泉那樣壓抑不住,呼呼啦啦直往外冒,一股子又一股子的。他得承認,他想念城市了?想念城市生活了,他想念城市里的書店,商場,郵局,廣場,電影院,音像店,咖啡屋,戲曲茶座,報刊零售亭,等等(其實,在城市里生活時,這些公眾場所他也并不怎么光顧)。星光暗淡或陰天下雨的黑夜,他想念城市里那輝煌絢麗的夜晚,想念起城市里的燈光,尤其是那些絢麗的霓虹燈,他想念起城市的一條條林蔭大道,甚至想起了街道上那些形狀很講究的垃圾箱;他開始想念城市里的朋友和熟人,包括那些他平日不愿看見或想起的人與事;他想念城市里那些花枝招展的女人們了,當(dāng)然包括他的妻子和情人,其實主要的也就是她們
吧,真的,真的想念,真的很想念她們了,心里頭想子,身體上也想了,唉,他一次次地搖頭嘆氣,喃喃自語,在某種意義上說,你正是為了暫時地離開她們一下,才來到這浮戲山上的,可現(xiàn)在你卻又是如此刻骨地想念起她們了。呵呵,我真是太沒有成色了呀,他自嘲道。
終于,在山上居住了整整十天的那今夜晚,他打開那個關(guān)閉了多日的手機,一一跟她們說了話,不過他并沒有把全部真相泄露出來。他說他現(xiàn)在是在一座山上呆著呢,這里的一切都很好,請她們不必擔(dān)心,再過一段時間他就會回去了。她們當(dāng)然會問他究竟在哪座山上,還要在那里呆上多久,具體什么時間回來,這些問題他全部回避,硬是給搪塞了過去,尤其是還要在山上呆多久這樣的問題,眼下他自己也是沒有多少把握的,好在她們并沒有執(zhí)意地去追問他。畢竟她們是他的親人,他的愛人,她們知道他,理解他或者說寬容他,順著他或者說慣著他,她們知道他就是這樣一個男人,去就隨他去吧,回就隨他回吧。他當(dāng)然也知道她們,更深深地感謝她們。與她們通話的時候,他并沒有說到想念之類的詞語,但傳遞過去的分明是那想念了的信息。
在山上,他想念山外邊的關(guān)城(在關(guān)城里生活著的時候,他覺得這座城市與他是無關(guān)的)。他的這些想念,大多發(fā)生在夜晚。白日的浮戲山那么地絢麗多彩,有那么多美妙的景色要看,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可做,他哪有功夫想念城市?也沒有這個心思啊??墒堑搅艘雇恚榫熬痛蟛灰粯恿?,尤其是陰天下雨的黑夜里,那真是伸手不見五指呢,一如滿天的烏鴉統(tǒng)治著大地上的物事,廣闊的寂靜,巨大的空曠,無邊的思念,簡直讓他受不了,不禁生出那種莫明的恐懼,恨不得馬上逃離這黑壓壓的天地,插翅飛回到他的關(guān)城去,很有些歸心似箭的意味了。等到天亮了,天晴了,他再次盤桓在山嶺上時,又覺得自己昨夜的念頭太可笑,太沒有出息了。
實話說,直到他這次最后離開浮戲山,那些煩人的思念還時常找到他頭上,闖入他心里,但他硬是一回回克服了它們,就像喝斥不爭氣的孩子那樣訓(xùn)誡著自己,把它們一一轟走了。他看著那些念頭猶如撲楞著翅膀的鳥兒飛去了,再飛回,它們在林子里飛,在天空—卜飛,它們飛過去,飛過來。
鳥兒的翅膀就是這樣,它想飛到哪兒,就飛到哪
6
到底他還是留了下來,留在了山上。支撐詩人譚訓(xùn)留下來的,有一個似乎是無可爭辯的理由。他跟自己說,如果可能的話,詩人就應(yīng)該過各種各樣的生活。他問自己,一生之中,你在山上居住或生活的時候,會有很多嗎,以后還會有很多嗎?
留住詩人的,不僅僅是這種理由。就在他那些思念快要泛濫的時候,在浮戲山上,他又找到了一樁可以施展一下手腳的工作。當(dāng)時他就意識到了,這樁工作將使他心安理得地在浮戲山呆上更長一段時日。
當(dāng)然啦,再到底他還是要離開浮戲山,回到那還有他的一個家的關(guān)城去的,但那就得等到他大致完成一樁挺有趣的工作之后了。
7
原本,這回他來浮戲山是想在此專心讀些詩歌的,他把這當(dāng)作一種或許效果良好的心理療養(yǎng)方式,當(dāng)然也一樣是那種寶貴的精神營養(yǎng),他知道,知道自己需要這些。事實上,在山上的這些天他也的確讀了很多詩篇,或默默吟味,或大聲朗誦。我就是要在浮戲山上盡情而盡興讀些詩的,并不打算寫詩,他想,在山上,我只讀別人的詩,自己決不寫詩,真的不寫,連一首詩也不要寫??墒聦嵣希@一點他并沒有做好,也就是沒能夠做到。說是不寫詩的,可他還是寫了;說是一首詩也不寫的,其實是差不多每天都寫出了一首詩。對此,他并沒有埋怨自己,這可不能怪我譚訓(xùn)啊,他想,不是我要寫詩,而是詩自己像松鼠那樣活蹦亂跳著來到我跟前的,像清清溪水——樣流到我指間的,你躲也躲不過的。我沒有去找詩,是詩來找我的。瞧,我坐在山嶺上,坐在溪水旁,坐在林子中,坐在月光下,坐在夕陽下,坐在走廊上,坐在房間里,那些詩句就像山上的云兒飄了過來,像那撲楞著翅膀的鳥兒一樣飛了過來:
密林啊,你這自由的寂靜,
是我在夢鄉(xiāng)生活過的地方。
此時我坐在你的華蓋下邊,
享受著你這友好的綠蔭……
彎彎的眉月在烏云的縫隙間,
以寧靜的憂郁俯視著塵寰……
山花啊,樹葉啊,野草啊,
你們在我眼前婆娑起舞,
我愿將你們一一飲下,融入體內(nèi),
我愿成為一棵樹,一塊石頭,一片湖……
這些句子,都是詩么?是你寫出來的詩么?不,不太像他寫的,至少不像他先前寫的那些詩,詩風(fēng)很不一樣了呀。他是個被稱為現(xiàn)代派的詩人,詩寫得總有些朦朦朧朧的,可在浮戲山上流淌出來的這些詩句,卻是如此地清澈,有點兒像是普希金的詩,也有點兒像是蒲寧的某些詩,還有點兒像是黑塞的詩,也許就是他們的詩呢。在山上的這些天,他可是沒少朗讀他們的詩篇,不知是他們的魂靈附了身,還是他們賜下了靈感,抑或是他們的那些詩句徑直流入了他的血液里,然后稍微發(fā)了一下酵,就又咕嘟咕嘟地流淌了出來,誰知道呢,管它呢,反正是那么多詩句出現(xiàn)在他的筆記本上了,反正他也沒想把在山上寫下的這些詩篇拿出去發(fā)表,只當(dāng)是在寫他那堅持了數(shù)年的日記呢。他想,就這樣,讀讀詩,寫些詩,在這浮戲山上度過一段日子,應(yīng)該說還是挺美好的,至少很有趣?;蛘哒f,是美好而又有趣的。
情景陡然就發(fā)生了變化,使他自愿中斷了這種詩歌的朗讀和寫作,至少讀得不那么多了,寫的也就更少了。他的心思和日常工作轉(zhuǎn)移到別的地方去了。這—切,都與根保領(lǐng)著他鉆了一回“老君洞”有關(guān)。
老君洞位于根保家對面的香爐峰下,洞穴深邃寬敞,曲折起伏,洞長二三百米,里面有太上老君的坐像和睡像,有鬼君床,老君湖,老君爐,還有什么百藥池啦,太極陰陽圖啦,青牛伴主啦,這些景觀看上去很自然,很獨特,也很形象。訓(xùn)哥,好看吧?根保兄弟問他。開了眼的譚訓(xùn)頻頻點頭道,好看,好看啊,想不到浮戲山上竟有如此奇妙的所在。
根保擺功似地說,訓(xùn)哥呀,這可是道教鼻祖老子潛身修道,著書立說的地方啊。
可能么?譚訓(xùn)笑了笑說。
山民兄弟根保一口咬定道,就是的呀!大伙都這么說,老輩人都這么說!
哦。譚訓(xùn)輕輕地點了點頭。他當(dāng)然明白這是傳說,這就是所謂的民間傳說了。
又是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啊!譚訓(xùn)暗自感嘆了一聲。此前,根保兄弟在無意之中就跟他講過好幾段類似的民間傳說了,只是詩人沒把它們太當(dāng)回事兒,至少沒把這些傳說看作跟他譚訓(xùn)有什么相干的事情,聽了也就是聽了,耳朵聽了心未聽,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聽到心里頭去。電許是老君洞里太陰涼了,此時譚訓(xùn)的心驟然顫動了一下:我干嗎不把根保兄弟講的這些民間傳說記錄下來呢?
出了老君洞,享受著洞子里冒出來的陣陣涼爽的風(fēng),望著四面的青山,譚訓(xùn)的心思忽然又發(fā)生了變化,一個靈感就從山間吹了過來:我不再讀詩和寫詩了,干脆去搜集搜集這個浮戲山上的民間傳說吧!
對,就這么干,我就要這么干!卡爾維諾,那位他很喜歡的意大利作家,就這么干過,他曾經(jīng)搜集整理過一部流傳甚廣的《意大利童話》。我也要這么干!當(dāng)然啦,我跟卡爾維諾比不了,他是大作家,我不過是個詩人,他干的那可是一樁大工程啊,我想做的不過是一件小工作,他整理的是整個意大利的童話,而我想搜集的,不過是這座浮戲山上的傳說,現(xiàn)在我想做的只是這個,或者說我能夠做的只是這個,但我想這也應(yīng)該是一樁很有趣的工作吧?;蛟S我可以摘出一小本《浮戲山傳說》呢。
想到這個,想到這些,詩人譚訓(xùn)竟很有些激動了。他很激動地把自己這個念頭說了出來。好啊,根保兄弟十分歡喜地應(yīng)對道,訓(xùn)哥啊,兄弟我支持你,咱浮戲山人都會支持你的!
就這么定了。就這么決定了。
此時,譚訓(xùn)已經(jīng)預(yù)感到,這樁工作將會耗費上他不少時日的,但是值得,他想:至少我愿意,他跟自己說。
8
玉仙湖的水有多清,你不走近看就不知道;玉仙湖的水有深,你不跳下去就不清楚。根保兄弟這么跟詩人譚訓(xùn)說過,他也聽到另外一些山民說過這樣的話,甚至山民們在擺事理時也會這么講。譚訓(xùn)這才明白,如此的話語,事實上已經(jīng)成為一條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拿裰V了。他還知道,在浮戲山上,類似的民諺,比山上居住的人民總數(shù)還要多,也許還會像山本身一樣古老了。
玉仙湖,是浮戲山上的一條大湖,藏在一條山坳里。它的清澈,它的幽深,譚訓(xùn)早就領(lǐng)教過了,他時常坐在湖畔的大青石上,或呆呆地望著湖水出神,或默默地吟味詩篇,也曾多次或自己,或有根保兄弟作伴跳到湖里,撲撲騰騰游起水。
現(xiàn)在他迷上了浮戲山上的民間傳說,又想起了如上那句民諺,深入下去之后,他發(fā)現(xiàn)這里的民間傳說像山頭一樣多,像山泉一樣多,像溝壑一樣多,像水潭一樣多(是啊,數(shù)一數(shù)吧,這座浮戲山上只說水潭,就有日月潭啦,黑龍?zhí)独?,小白龍?zhí)独?,黃龍?zhí)独?,仙女潭啦,老君潭啦,臉盆潭啦,老龍窩潭啦,撲墩潭啦,等等),像瀑布一樣多(光瀑布就有百米瀑、雙虹瀑、多孔瀑等幾十條),像洞穴一樣多(光山洞就有雪花洞、流錢洞,、天窗洞、鑼鼓洞等上百孔),像廟宇一樣多(廟宇簡直可說是浮戲山的一大奇觀了,光廟殿它就有上百座呢),像山上的石頭一樣多,甚至每座山頭,每個山泉,每方潭水,每條瀑布,每孔洞穴,每座廟宇,每塊石頭,都有著它的民間傳說,一個或好幾個,即一個版本,或幾種版本的民間傳說,它們一個個全都是那么美麗而動人。
其實這樣的現(xiàn)象不難理解,浮戲山畢竟太古老啦,在很久很久以前,它就叫老廟山,傳說還跟秦始皇有關(guān)呢。說來話長,信不信由你啦。傳說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不但干下了焚書坑儒這等絕事,而且還拆毀了全國所有的廟宇。這一年,他游罷中岳嵩山,暮色茫茫時分又帶著近身侍衛(wèi)數(shù)人登上了浮戲山,適逢云霧四起,大雨傾盆,只好慌忙尋到一個正在紡線的老婆婆家中避雨投宿,老婆婆倒是愿意幫他這個落難人,但面露難色道,男女有別啊,俺只有這一間石頭房,怎么住呢?秦始皇靈機一動說,你比我大,我認你作姐姐;這下子就行了吧?老婆婆呵呵笑道,客宵哪,論年歲呀,俺可算得上是你的長輩人啊。秦始皇臉一紅,心想,反正也就是借宿一晚,拜她為長輩也不過是一錘子買賣,,于是就不太情愿地認了老婆婆為干娘,因此就順當(dāng)?shù)刈∷蘖艘煌怼R钊?,雨過天晴,秦始皇別了他那個臨時的干娘,一大早就行他的路去了,走過—道山坡,回頭顧望他借宿的那座石頭房子時,哪還有一絲蹤影?只見綠樹掩映之中,露出一座輝煌的廟宇,秦始皇心頭一驚,原以為普天之下的廟宇都拆掉了呢,不料此處還有一座如此壯觀的神廟,看來昨晚那個干娘定是神仙所化,就折回頭去,看到高大的橫額,方才知道此處是玉仙圣母廟,走進廟內(nèi),只見玉仙圣母神態(tài)安詳?shù)囟俗诘钐蒙?,四壁是玉仙圣母協(xié)助嫘祖養(yǎng)蠶取絲,制作衣裳的圖畫,于是便撮土作爐,插草為香,對他的干娘——王仙圣母跪拜了二番,此廟也就當(dāng)然地獨自保存了下來。后人就把玉仙圣母廟稱為老廟,喻其年代久遠,這座山便叫作老廟山了。
在這樣古老的一座深山上,有多少美妙的民間傳說都算不上稀奇。可是,詩人譚訓(xùn)覺得它們都很稀奇;現(xiàn)在他對它們很好奇,于是就像一個好奇的孩子在海灘上撿拾貝殼那樣,去搜集那些民間傳說了,一連好幾個日夜,他翻山越嶺,沿著一條條羊腸小道,走訪了數(shù)十家老山民,還有些老郎中,還有老牧羊人,甚至還到廟里去尋訪過幾個老道土,他們每個人都能繪聲繪色地給他講上好幾段傳說,往往是講的同一個段子但出入很大,這時候他意識到了,這浮戲山的民間傳說既是豐富多彩的,又是蕪雜粗糙的,他想,看來還是要我這個傾聽者(搜集人,記錄員)去歸納,去整理,去提煉,去完善。是嘀,傳說就像山上的石頭,眼下你就好比一位石匠,想讓石頭成為一個更像樣的物件時,就得去一下一下地打磨它們。譚訓(xùn)當(dāng)然也明白,這是很需要些耐心和功夫的。我會有這種耐心的,他想;你一定要舍得下這個功夫啊,他跟自己說。
浮戲山民間傳說猶如一口深不見底的仙女洞,詩人譚訓(xùn)撲嗵一聲就跳了下去,他心甘情愿,而且快活;享受。這個時候,譚訓(xùn)顯然忘記了他的那座城市,忘記了他城市里的那個家,忘記了他的妻子和情人,也忘記了他的詩歌。當(dāng)然啦,他知道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又有什么不是暫時的呢),只是他不清楚這個暫時的長度究竟是多少。
9
一個天空游動著火燒云的傍晚,詩人譚訓(xùn)從環(huán)翠峪搜集傳說歸來時迷了路,他攀沿在一片樹木蔥溪水一樣悅耳的聲音了吧。
牧羊女的家是—口寬敞而明亮的山洞,里面有幾個檀木制成的屏風(fēng)隔擋,八仙桌上燃燒著一只玉米穗那么大的紅蠟燭。
詩人譚訓(xùn)望著燭光下那么美麗的牧羊女,心口撲撲騰騰亂跳著,感覺口渴得要命。他四處打量了一番說,就你一個人?
剛在路上不是跟你說過了么?牧羊女玉屏笑道,我父母去老廟那邊走親戚去啦,過會兒我跟你一起去那邊接他們回來。詩人,你累了吧,先坐下歇會兒吧,她指了一下鋪著大紅綢緞被子的小床,我給你弄點兒吃喝的東西去。
先不忙那些吧。坐到床上的譚訓(xùn)朝玉屏招了招手說,你也先過來坐會兒吧。
玉屏有些羞怯的樣子,但卻乖乖地走過去,坐到了他身旁。這時候,他再也忍受不住了,一把抓緊了她的小手。她頭一低,拱到了他的懷里。他輕輕地撫弄了幾下她的秀發(fā),慢慢地將她放倒在床上……
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一陣激烈聒耳麗持續(xù)不斷的狂叫之聲(是根保家的狗發(fā)現(xiàn)了情況吧),把正在睡午覺的譚訓(xùn)驚醒了。哦,原來是個夢,一場白日夢啊卜場春夢,一場夏日里的春夢啊!他十分沮喪地揉了揉眼睛,罵道,狗東西,你真不是個東西呀!媽的!至少也等我把這個美夢做圓滿了你再叫喚啊。
腰部
10
如果說,詩人潭訓(xùn)和牧羊女玉屏的相遇是場夢幻的話,那么,此后他與玉靈的相愛則要真實得多,
就可以說是一個現(xiàn)實化的愛情故事了。
如果說,此前的一切全是鋪墊的話,那么,接下來便要抵達高潮部分了。
說實話,鋪墊是太多了些,也太長了些,而高潮的到來顯得太緩慢了。比較而言,高潮的階段還往往是簡短的。其實,生活就是如此,人生的故事就是如此。
盡管高潮像一位貴夫人那樣姍姍來遲了,但是不管怎么說,詩兒譚訓(xùn)在浮戲山上的生活故事,也就是他的情與愛,終于要有一個高潮了。
11
故事發(fā)生在口頭??陬^是個地方,說鎮(zhèn)不是鎮(zhèn),說山不是山,說村不是村,它就是一個集市,也只是一個買賣場所,它就在浮戲山的入口處,山民們都要到此地去趕集,買或者賣,或者不買也不賣就只是來這兒看一看,轉(zhuǎn)一轉(zhuǎn),就只是來趕趕集。
那天午后,陽光很好,詩人譚訓(xùn)的心情也不錯,于是他就靈機一動,到口頭趕集去了,是根保兄弟順便把他捎下來的,他坐在根保那輛往山下拉石頭的破解放牌車的副駕駛艙里,唧哩咣啷就到了口頭。很多年沒有趕過鄉(xiāng)村的那種集了,到山溝里的集市上去看—看,也許是挺有趣的,他是這樣想的。二大爺趕集——隨便溜。想起年少時聽到家鄉(xiāng)人常說的這句俗語,詩人譚訓(xùn)不禁嘿嘿笑出了聲。是啊,今天我也要到口頭這個集上隨便溜溜去。
口頭呈現(xiàn)出一副市場繁榮的景象,至少看上去很像那么回事兒,一街兩行全是店鋪,店鋪門前是一個挨一個的攤位,賣什么的都有,吆喝聲此起彼伏,趕集的山民很稠密,買賣進行得熱鬧紅火,像詩人譚訓(xùn)這樣只想來這集上溜達的并不多,他像觀察者那樣(此時他也就只是一位觀察者),微笑地看著這個山鄉(xiāng)里的集市和集市上的人們,同時還像個攝影記者那樣,時不時地掏出挎包里的尼康相機,抓拍了些他認為很有意趣的鏡頭。那些店鋪他也逛了逛,隨便瞅了幾眼,但卻什么也未買,因為那里沒有他特別需要的東西。他發(fā)現(xiàn),自從住到了浮戲山上,生活所需一下子變少了,欲求之物不那么多了,胃口也更清素單純了,只要很少的東西便可以生活了,便能夠生活得很好了。
就要逛到集市的盡頭時,詩人的腳步滯留了下來。不,是深入了進去。那是一個在譚訓(xùn)看來很有些特別的店鋪召喚了他:玉靈文具店。畢竟是個文人啊,看見文具這兩個漢字就眼睛發(fā)亮,就像到了家,就像見到了親朋,就像無產(chǎn)者聽到了國際歌—樣。其實呢,此店也真的很有些特別,那是因為店里有個一眼看上去就很特別,就特別悅目,也可以說是特別招眼的女子。當(dāng)然啦,這種特別是相對而言的,相對于這個口頭這個山鄉(xiāng)集市來說,甚至相對于他所見過的浮戲山女性來說,眼前的這位女子的確是足夠特別的了。作為一個詩人,譚訓(xùn)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和那樣的特別。
眼前的這位女子的特別之處還在于,她一點兒也不像其他店主那樣,你一進去他們就熱情地招呼,恨不得硬要把東西塞給你,你不給錢也行似的。看見譚訓(xùn)走進來,她只是微笑了一下,很甜的樣子,很燦爛的樣子,既不忙著介紹商品,也不積極推銷什么東西。
詩兒譚訓(xùn)送給她的也是微笑,但這微笑里帶著些別樣的意味,比如驚訝的神情,比如豁然的心動,比如打量的目光,而根本就沒去注意貨架上或柜臺里的商品(商品有什么好看的呢,無非是些筆墨紙硯之類的東西)。是啊,他只是看人,不看物,眼里只有她,而沒有它們。
除了相互的微笑,詩人還挺有禮貌地說了聲你好,那女子也微笑著還了他一禮:你好!然后,詩人就佯裝看店里的東西,其實是在看她。好在這會兒店鋪里沒有別的顧客進來。
這位女子人了詩人的眼,詩人的眼里只有這位女子。看上去,她大約二十五六歲的樣子,不知她是個少婦,還是一位大姑娘,然而這并不重要,一點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那么好看,說她美麗,說她漂亮,都一點兒也不算過分。看著她,看著她,詩人心中一時無語,也找不到那種創(chuàng)造性的詞語來形容她,感覺到的就是那些其實很難得的俗語了:肌膚像雪般晶瑩,面容若嫣然的桃花,眼睛好比潭水一樣清亮幽深,長發(fā)如瀑么?眉毛彎彎似月么?胸乳挺挺如峰么?哦,天啊!她怎么有點兒像我夢中見到的那個牧羊女呢?她們簡直就像是親姐妹啊。哦,不一樣的。不一樣的是衣裳。眼前女子一身絳紅色繡花蠟染衣,樣式既古典又現(xiàn)代,看上去很特別的。一個微妙的細節(jié),就出現(xiàn)在她這身很特別的衣裳上,下身是寬松的長褲,上身是短而窄的無袖衫,她不經(jīng)意間就若隱若現(xiàn)出一段腹部,以及上面的小肚臍兒,詩人朝她那兒瞅了幾眼,可能是她感覺到他看她那兒了,就有意地扯了扯衣裳,本來她是想掩飾一下的,卻反而更顯露了另外一種東西,那便是一抹風(fēng)隋,在詩人看來她就越發(fā)迷人了。
已經(jīng)進來兩三分鐘了,已經(jīng)看了人家好幾眼了,好像再不說點兒什么就不太像話了。當(dāng)然啦,這并不是問題之所在,眼下的問題是他很想跟她說話,甚至覺得有很多話要跟她說??墒且粡埧诰筒荒敲吹皿w:你的衣服很別致的,很漂亮啊。一點兒也不像個詩人要說的話,也不是他最想說的話。
是么?她淡淡一笑道,謝謝。
詩人覺得她的話更得體,也更有意味些。于是,他就直抒胸臆道,當(dāng)然,你人更漂亮,真的很漂亮!這倒是發(fā)自他內(nèi)心的贊美,但未免太直露了點兒,還是不太像一位詩人說出的話。
謝謝。她還是那么淡然一笑,還是那么得體。
你不是浮戲山人吧?詩人間道。
是啊!她答道,我就是浮戲山人呀。
不像,不像啊。詩人搖了搖頭,你不像浮戲山人,倒是很像個江南女子,像城市女子,就是不像浮戲山人。
可我就是浮戲山人啊。她似喜似嗔地笑道。
哦。詩人點了點頭,輕輕地嘆了口氣說,好像,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
不會吧?她吃驚地望著眼前這個陌生的男人,你在哪兒見過我?
唔,記不清了。詩人搪塞道。其實他記得太清楚了,他是在夢里,在夢里見過一位跟她很相像的女子,只是眼下他不好意思說出口來。
呵呵,大概是你記錯了人吧?她微微一笑,像是理解,又像是嘲諷,也許世界上相像的人很多吧,或者你見過的人太多了吧,記錯記混也很正常的。
不,不是。不是這樣的。詩人搖著頭,很肯定地說,我的確好像見過你。
她不再理會跟這個陌生男人的話茬兒了,開始反問他,先生你才不是浮戲山人吧,你哪兒的?
哦,我是關(guān)城的。詩人急忙向她匯報道,但我現(xiàn)在就住在浮戲山,已經(jīng)在山上住了將近二十天啦,還可能再住更長一些時間呢,當(dāng)然啦,這得看情況了。他似乎有意地強調(diào)了最后一點,不知為什么。
那你在山上干什么呢?她似乎對這個男人感了點兒興趣。
你覺得呢?猜猜看!詩人故意賣了個小關(guān)子,其實也就是想跟她多說些話。
我看你不像個來山上扶貧坐隊的于部。她那雙幽深的大眼睛打.雖著他,看你像個作家,要不就是個畫家吧。
差不多吧,你挺有眼光的。詩人笑道,我是個詩人。啊詩人!她的眼睛閃亮了一下,上中學(xué)時我還寫
過不少詩呢,那時候我特別喜歡席慕容的詩。
是么?詩人興奮地問道,現(xiàn)在呢,還寫詩么?
不寫啦。她晃了晃頭,苦笑道,早就不寫濤了。
哦。詩人沉吟了一下,忽然就轉(zhuǎn)移了話題,朝外走了幾步,站在店前朝門額看了一眼,又走了進來,念道:玉靈文具店,玉靈,玉靈是你的名字么?
是的。女子不好意思地笑道,名字不好聽,有點兒俗是吧?
不,不。詩人用詩的語言反駁或解釋道,其實很好聽啊。玉,有晶瑩,潔白,美麗之意嘛;靈,靈秀,機靈,靈敏嘛。玉靈,多么好的名字,多么好聽的名字啊。
玉靈那張好看的臉上飛過一抹緋紅;頭一低,很有節(jié)制地笑道,瞧,什么一到你們詩人的嘴里,那就不一樣了。你真不愧為詩人p阿。
贊揚,有時候就是一種鼓勵,眼下詩人就是這么想的。于是,他就想朝再前走上一步:我可以叫你玉靈么?
當(dāng)然。玉靈很大方地微笑應(yīng)答道,本來這就是我的名字嘛。
姓呢?詩人問道。
她遲疑了一下,吐出一個字:林。
玉靈!詩人很有點兒抒情意味地叫了聲這個名字,望著她說,我們可以認識一下么?玉靈怔了一下,我們不是已經(jīng)認識了么?不,我是說更多地認識,真正地認識一下。詩人沉吟道,現(xiàn)在只能說我認識了你,但你還不認識我。比如,你還不知道我的名字呢。
玉靈格格笑道,你也沒有告訴我呀。
哦。詩人語氣和神情都有些嚴肅子,我叫譚訓(xùn),什么呢?但她還是尊重他的意思,將那張寫有譚訓(xùn)的名字和手機號碼的紙,放進了抽屜里。
這下子,詩兒譚訓(xùn)似乎就放了心。其實,剛才他的擔(dān)心也不是多余的,玉靈剛把那張紙放進抽屜,一個胖乎乎的中年婦女就闖了進來。玉靈叫著來人嫂子,問她今天的鞋子賣出去了幾雙,那胖女人盯著譚訓(xùn)看了一眼,然后開始抱怨今天生意的冷清。
玉靈與那胖女人笑嘻嘻說話的時候,譚訓(xùn)就裝作只是看貨架上的東西,但眼神和心思都還在玉靈身上呢,甚至想到一些現(xiàn)在距離他還很遠的事情。
13
玉靈,可以為你照張相么?或者說,請允許我為你照張相吧。胖大嫂剛一離開,譚訓(xùn)就掏出挎包里的照相機,提出這樣一個要求。他想把她攝進去,洗出來,想看她時就能看到她了。
干嗎要給我為照相呢?玉靈推辭道。
我呀,詩人譚訓(xùn)想了想,輕輕拍打了一下相機說,這次來浮戲山,我可是拍攝了很多美景啊,凡是山上的美景,我都想拍攝下來。你呢,當(dāng)然也是浮戲山美景之一嘛。
玉靈甜蜜地微微一笑,還是別拍我了吧。言語像是拒絕著的,但身姿卻似乎是在配合了:她站在柜臺里,若無其事地歪著頭,托著腮幫,若有所思地向外望著。一副大大大方,慵慵懶懶,自自然然的樣子,看似沒擺任何形態(tài),其實這正是一種很好的姿式。
攝影師譚訓(xùn)捕捉進了這一瞬間,—連咔嚓了三下。
玉靈,走出來一點兒好么?譚訓(xùn)進一步請求道,我想照張你的全身相。
大方的玉靈沒有言語,而是微笑著搖了搖頭,姿態(tài)悠然地步出了柜臺,當(dāng)她下意識地抬手去攏那披散的長發(fā)時,身上那件剪裁得較短的上衣跟著上升幾寸,(對于拍攝者譚訓(xùn)來說)一個寶貴的,難得的,美妙的亮點,刷地一下就呈現(xiàn)了出來:一段光潔的腰腹,還有那像是會開口說話一樣的好看的小肚臍。
心明眼亮的拍攝者譚訓(xùn)迅速按動了快門,只一下,輕輕地。
玉靈似乎警覺到了,但她并未嗔怒,也沒有趕緊去掩飾,只是很自然地將手放了下來,可臉頰上到底還是飛出了一絲不易覺察的緋紅。
這一切都并沒有逃過詩人譚訓(xùn)的目光,他細致入微地觀察到了。然而,像是什么也沒有發(fā)生一樣,他還是像個專業(yè)攝影師師那樣照她的全身相,也就只是照了一張。本來他想多拍幾張的,可是拍下一張之后,玉靈就不再配合了,說什么也不讓他再照了,甚至背了臉去,話也不說了。
女子的心啊,浮戲山的云。詩人譚訓(xùn)暗自感嘆著,知趣地收起了家什,把照相機裝到了挎包,氣氛忽然就有些沉悶了,有些凝重了,這是他沒想到的,也是他不想要的,得打破它,得讓她喜笑顏開,他想,他要這樣。玉靈,他輕輕地叫了她一聲說,女老板,你不想讓我要點兒什么東西嗎?
玉靈回過頭,露出了笑容,你這人啊,真有意思啊,我想讓你要的,你就會要么?
那當(dāng)然了,如果你想讓我要什么,我肯定會要的。他一臉嚴肅的樣子,看不出是想開個小小的玩笑,倒像個不在乎錢財而只在乎的商品的買主了。
玉靈伸出纖細的指頭劃了個圈兒,笑道,反正就這些東西,想要什么隨你好啦。
詩人譚訓(xùn)這時候才當(dāng)真開始看貨架及柜臺里的東西,他打量了它們一圈,最后捏出了一只中華牌120紅藍鉛筆(只有這個小東西才是他需要的,所想要的,在他讀過的書籍上,無一例外地布滿了紅道道,藍道道的標(biāo)記),像掂起了一根大棒似地晃到玉靈文化用品商店女老板的面前,面容莊重地說,我決定了,就要它!老板,多少大錢?
玉靈一下子就被他這種故意夸張的表情逗笑了,就這個呀,不要錢!
為什么?他故作驚訝地問。
因為它不值錢嘛,才五大毛,玉靈微笑著伸了一下手,我也決定了,我決定把它送給你這個詩人啦。
那怎么好意思呢?詩人譚訓(xùn)一副受之有愧的表情,但他顯然是想接受她的這種饋贈。
你要是覺得不好意思啊,玉靈挑了一下眼睫說,那就等你下次再來時,把你的詩集送我一本好啦。
好啊!詩人譚訓(xùn)愉快地答應(yīng)道,我出過兩本詩集,一本算是抒情的,一本是敘事的,我愿意把它們都送給你。
先謝啦。玉靈說,那你不想再要點兒什么了?
嗯。本來是想不要什么了的,可玉靈這么一問,仿佛是提醒了他,忽然就靈機一動,指了指貨架上的東西說,不,我還要,還要要。
好啊,想要什么就自己去拿吧。
他真的就再去要了。而且一下子要了很多:一個牛仔布雙肩背書包,十本作文本子,十本練習(xí)本,三本塑料皮筆記本,一支新華牌鋼筆,一瓶英雄牌藍黑墨水,一個很漂亮的文具盒,圓規(guī)尺子三角板各一支,還有一只充好了氣的足球,等等,搜羅了一大堆,這回當(dāng)然是要付錢的,她不收錢都不行的,況且這下子她也沒有再贈送的意思了,結(jié)賬時,玉靈當(dāng)然會這么說的,你這個爸爸真細心啊,孩子多大啦,上幾年級?
爸爸?孩子?詩人譚訓(xùn)怔了一下,趕緊澄清道,我沒有孩子啊,這是給我的房東的兒子買的呀。其實,此時他并不知道那個口口聲聲,甜蜜甜蜜叫他伯伯的小家伙是不是需要這些東西(他想他會需要的),但是眼下他需要,他需要買這些東西,他就要這么做。
哦,是這樣啊。玉靈說,那孩子一定會很高興的。
呵呵。詩人譚訓(xùn)說,我愿意讓他高興,其實我也很高興啊……
這時候,兩位女子嘩嘩啦啦笑著闖進店里,其中一位還端著一盤東西,她們一進來就嚷叫道,玉靈姐,咱們下跳棋吧。
玉靈不得不去笑臉相迎她的姐妹,同時還像對
一般顧客那樣招呼著譚訓(xùn),好像是要送客的樣子了:你還想要點兒什么?
哦,謝謝,不要啦。詩人譚訓(xùn)明白了眼前的形勢,她們不會很快就走的,那他就不好意思再逗留下去了,便心有不甘地往包里裝好那些東西,做出了要走的姿態(tài)。
其實,他也該走了。
玉靈站到了門口,熱情而友好地跟他道別:歡迎你再來!
再見!詩人譚訓(xùn)回過頭來,輕輕地說了聲,我會再來的,會再來看你的。
不知她聽清楚了沒有,但他看見了她的點頭致意。
14
由于在玉靈文具店逗留的時間太長了些,譚訓(xùn)錯過了與根保兄弟的約定。倆人本來說好了的,兩個小時之后,也就是下午五點鐘左右,在分手的路口上相等著,可等到他走到那個路口時,已經(jīng)是快七點了,事后根保說以為他等不及早就坐別的車先回了呢,其實,他也就是坐上一輛塞滿了山民的破昌河車回去的。
坐在顛蕩得像條行舟的破車上,暮色蒼茫里的滿山美景他視而不見,晃蕩在他眼前的只有玉靈,她的眼睛,她的樣子,她的笑,哦,還有她那段光潔的腹部,想著自己跟她說過的話,想著她說過的活,想著他們的對話,回味著,甄別著,發(fā)揮著,聯(lián)想著,懊悔著——有些話還沒有來得及說啊,有些話說得還很不到位啊,有些話忘記說了啊。這時候,詩人勸慰自己說,沒關(guān)系啊,我會再去看她的,她不也是說歡迎我再來么?當(dāng)然啦,我—定會再去口頭見她的。哦,我和她似乎已經(jīng)有了約定,有了默契,也許就會有故事的,至少一個故事所必需的情節(jié)已經(jīng)展開了,我有把握讓它良好地進行下去,至少我有這種愿望。
是啊,詩人想,一個或許很美妙的愛情故事就又這樣來到了我身邊,至少走進我的心里了。這個故事是由我創(chuàng)造出來的,或者說在我不經(jīng)意的時候撞上了它。當(dāng)然啦,我得抓住它,我要再進一步地接近她,我想緊緊地抓住她。
15
這幾日,詩人譚訓(xùn)滿腦子里都是那個玉靈的身影,尤其是到了夜晚,玉靈就會像一只鳥兒撲騰著翅落棲到他的床前,陪著他說話,陪著他做事,當(dāng)然是在他的盛情邀請之下,當(dāng)然是在他想象之中的邀請之下,她才會來到他身邊作陪的。在想象之中,他輕輕地摟抱著她,愛撫著她那光潔的腹部,撫弄著那個令人憐愛的肚臍兒,揉摸著她那雙峰—樣的胸乳,悉聽著她的呢喃之語,柔情地呼喚著她的名字,玉靈,好玉靈,玉靈妹妹,玉靈好妹妹,我想你啊,我喜歡上了你啊,我愛上了你啊,我想要你啊……于是,一股股旺泉之水噴濺而出。潺潺流人了一片芳草地,然后,詩人酣然入夢。
不。我不是在自瀆。清晨起床時,詩人為自己辯護道,也沒有褻瀆了我心中的玉靈妹妹,我愛上了她,眼下我只想這么做,也只能這么做啊。
是啊。詩人譚訓(xùn)只能這么做,也只有這么做了。他住進浮戲山已經(jīng)二十天了,作為一個精力還很旺盛的男人,他身體里一定積蓄了豐盈的生命汁液,的確是該疏通疏通了,那就讓它們快活地流淌出來吧,你總不忍心讓他憋出什么事兒來吧?況且,他是愛上那個美麗的玉靈,這是真的,詩人愛上一個人總是有原因的,詩人愛上個女子其實是不需要理由的。而且,愛上了浮戲山上的玉靈之后,他不再為生活在關(guān)城的那兩個女人(妻子和情人)而痛苦了。這也算是一種“以毒攻毒”吧,或者說成是“以夷制夷”,也許說是“以伊制伊”更恰當(dāng)些?管它怎么說呢,反正是詩人愛上了玉靈,反正現(xiàn)在他心里只有浮戲山上的玉靈了。
盡管是這樣了,但詩人并不打算最近就再去口頭看望玉靈,眼下他還有另外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繼續(xù)搜集整理浮戲山民間傳說。譚訓(xùn)是那種一根筋的男人,認定的事兒非干好它不可。他想等自己這樁工作進行到一個理想的地步時,再到口頭去看望她——他心愛的,也就是心里愛上了的玉靈。你就這樣一邊日夜想著她,一邊干著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這不是挺好的么?過了一山又一山,更美的景色還在山那邊。他想,我和玉靈更美妙的情節(jié)還在后頭呢,那就應(yīng)該讓它慢慢地到來。
16
詩人譚訓(xùn)一邊繼續(xù)搜集整理著浮戲山民間傳說,一邊日思夜想著玉靈,與此同時,他還跟山上另外一個女人發(fā)生著一種特別親近的關(guān)系。其實,去口頭趕集之前,他就跟這個女人走得很近了,而在遇見了玉靈之后,他和這個女人的關(guān)系邁出具有決定性的一步:更加親近了。他想,也許這跟玉靈有關(guān)。
這個女人叫劉桂花,整六十歲啦,但看上去與實際年齡相比至少可以減掉十年,她身體硬梆得不像話,只說是健康都覺得不到位似的。剛住進山上那陣子,譚訓(xùn)時常在那個有座廢棄的石頭房子和一片菜園子的山坡上念詩,他也就是在這兒見到劉桂花的。好幾次,他看見她背著一布袋糧食或面粉,或背著一大筐青草或一大捆荊條,登,登,登,上山來,登,登,登,下山去,這女人怎么這么有勁兒啊,背上那么多東西好像只有一個輕字,于是就跟她打了招呼,他叫她阿姨,隨便問了她些什么,這山上的阿姨扛著東西跟他說了會兒話,便放下背上的東西,登登登走到菜園子里,麻麻利利摘下了幾只紅艷艷的蕃茄,幾根鮮嫩的刺黃瓜,塞到譚訓(xùn)的手里,爽朗地笑道,吃吧孩子,這都是我種的菜,知道你們城里人愛吃新鮮物,咱這菜無公害,沒打藥,你就放心吃吧。以后啥時候想吃了,你就自己來摘吧!反正我一個人也吃不了的,我這滿園子的菜呀,咱山上人誰愛來摘就來摘。此后,在這片山坡讀詩的譚訓(xùn),時常被這位腿腳麻利、待人熱火的阿姨叫到她家里去,吃她的手搟面條,烙大油餅,野韭菜包子什么的。阿姨就慢慢地變成了劉姨,大姨,后來干脆就成了他的姨了,跟親姨差不多,甚至比親姨還要親。
譚訓(xùn)的這個姨家,距離根保家有將近一里山路的樣子,也是一座被大片蔥郁樹木掩映著的小院落,房有五大間,說是家有九口,其實只有她一個人居住,老伴遠在青海的噶爾木市,早年他在那邊當(dāng)工人,現(xiàn)在退休了還呆在那邊,和她老伴一起生活在那邊的,還有他們的一群兒女子孫,他們都想讓她去那邊過日月,她也去住過好幾次,但是住了一段時間就得回來,不回來不行,在那邊總想著這邊,從十八歲那年嫁過來就一直住在這浮戲山上,她不喜歡噶爾木,那兒是城市,她住不慣,嫌那邊的空氣不好,人多,心煩,不舒服,她說還是咱這山上好,人少,空氣新鮮,吃啥覺得啥好吃,漫山遍野上走到哪都覺得心里透亮,覺得哪兒也沒有這山上好,她就愿意在山上住著,就守著這個家,看著這個家,哪里也不想去,該種啥就種啥,該收啥就收啥,她一個人全能扛下來,就是不種不收也餓不著她,老伴兒和兒女們寄的錢她也花不完啊。譚訓(xùn)曾開玩笑似地問過她這樣的話,姨啊,你還老伴兒長老伴兒短的呢,你們不在一起還怎么叫伴兒呢?姨哈哈大笑一陣子之后答道,俺們心里頭是伴兒啊。如今,她跟老伴還時不時通個電話什么的,但不說那種年輕人的情話兒,相互間只說這邊的事情,問問那邊的事情,早些年聯(lián)系只能靠打信互通消息,現(xiàn)在能通上電話了,多好啊,聽見他的聲音,也像看到他人一樣啊?,F(xiàn)在這樣,姨已經(jīng)心滿意足
了。
即使姨不來叫譚訓(xùn)去家里吃飯,譚訓(xùn)也每隔一天就要去看看他這個山上的姨,陪姨拉拉家常什么的,姨也陪著他遍山嶺上去認識那些野花野草的名字(當(dāng)然是在譚訓(xùn)的要求之下,他想認識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山花和野草)。慢慢地,譚訓(xùn)感覺到,她真的就像自己的親姨,他也像她的親外甥了。
但是,譚訓(xùn)似乎還不滿意目前這種已經(jīng)很親近的關(guān)系,他想跟這位慈愛的老人更親近一些;于是,從口頭趕集回來的第二天晚上,詩人忽然誕生了另外一個念頭:我要認她作干娘!他把這個請求(懇求)說給了姨聽,姨眉開眼笑著,當(dāng)即就答應(yīng)了。他叫了聲干娘,甚至還跪下腿去,給他的干娘作了一拜呢,干娘急忙將他拉起來,流著喜悅的淚說,孩子啊,姨我早就把你當(dāng)成個干兒子啦。
現(xiàn)在好啦,干娘有了(姨成了干娘),兄弟有了(根保就像他的親兄弟),朋友也有了(這些天來,他跟山上人熟了,有幾個厚道的山民兄弟成了他的朋友了),詩人譚訓(xùn)在浮戲山上建立一個親密的社會關(guān)系網(wǎng)了。這時候,他想,他當(dāng)然想到了,干脆再娶個山上的女子作媳婦(比如玉靈,當(dāng)然也只是玉靈,現(xiàn)在他只愿意是玉靈,只是他現(xiàn)在不知道玉靈那邊更具體的情況,也不知道和她有沒有這種可能,但眼下這么想一想總是可以的吧,他也就是這么想的),陪著干娘,住在干娘家,或者住到干娘家菜園前那座廢棄了的石頭房子里(那可是個好房子啊,全是大石頭、好石頭砌的,冬暖夏涼的,再費點兒功夫收拾一下,簡直可以當(dāng)成你一座山上的別墅呢),在這美麗的浮戲山上過日月,種種菜,種種莊稼,聽聽鳥叫,看看山巒,看看溪水,那是多么美妙的生活啊,至少可以在這里過上幾年日子,再至少,每年也能夠在這山上生活一段時間。哦,這是多么好啊,多么浪漫而美妙啊,多么浪漫而美妙的念頭啊……
17
很顯然,譚訓(xùn)是個想象力豐富的詩人(若是缺少了豐富的想象力,哪還會成為詩人呢),很多的時候,他都是靠想象而生活著的,或者說他是在想象中生活的,而他就愿意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想象之中。然而,盡管他的想象力豐富異常,但也沒有想到事情會是如此地美妙,他不禁感嘆道,哦,有時候生活真的就像夢一樣美妙啊!當(dāng)然啦,有時候夢境也會像生活本身一樣真實。而有些時候,你簡直弄不清楚哪個是夢,哪個是真。但是眼下詩人譚訓(xùn)卻真的知道,自己正在走近一場將會像夢—樣美妙的愛情,幸福仿佛觸手可及了。
天啊,玉靈接受了他,并且主動而含蓄地發(fā)出了一個約會的邀請。
現(xiàn)在,詩人就踏著如水的月光,沐浴著涼爽的山風(fēng),聽著雉雞求偶的晚唱,走在去往約會的山路上,他腳步輕捷,猶如飄浮在云霧里,行走在夢境中。
是這樣的,約會是這樣預(yù)定了下來的:在日思夜想了整整十天之后的這個下午,詩人譚訓(xùn)再也不想忍耐和等待了(他已經(jīng)忍耐和等待得足夠長久了),便再次搭乘上根保兄弟往山下送石頭的破解放牌汽車,第二次來到了口頭,當(dāng)然是去找他的心上人,他的夢中人玉靈的。借口是早就想好了的:來送她當(dāng)時提到的詩集。
詩人譚訓(xùn)攜帶著自己前幾年出版的兩本詩集,同時還懷揣著諸如希冀,盼望,茫然,憂慮,忐忑,慌亂,這些分量不輕的東西(就像初戀時一樣,詩人的每次戀愛都像是初戀)。就要走進那個他想望了無數(shù)次的店門時,他的心口撲通撲通狂跳著,腳都有些發(fā)軟了。
想不到啊,走進來時詩人卻出奇地平靜,更出乎他意料的是,一切竟然會那么地順利。
當(dāng)時,玉靈正托著腮,有些失神地朝外張望著什么,看見譚訓(xùn)走了過來,她的眼睛倏然明亮了,臉上似乎飛了一點緋紅,同時綻出一個燦爛的微笑。
玉靈,你好!譚訓(xùn),笑微微地說,我又來了,沒想到吧?
哦,想到了呀。玉靈低下頭說,我一直在想,想你還會不會再來呀?還以為你早就回關(guān)城了,再也見不著你了呢。
怎么會呢?我是專門來看你的,順便給你送來我的詩集。他機智地說,這兩句,你要哪一句?
玉靈怔了一下,羞澀一笑道,都要。
詩人譚訓(xùn)掏出他的詩集,捧著,像是捧著自己的一顆心,送給玉靈。
玉靈伸出纖細的雙手接了過來,一本放到柜臺上,捧起另一本,像是在翻看,又像是在思想著什么。
他看著看詩集的她。哦,她還是那身衣裳,她還是那么好看啊。不,她比上次見到時更好看了。
就在他想訴說思念的衷腸時,她猛然抬起頭來,問了一個似乎有些突兀的問題,你,帶手機了么?
帶了呀。詩人懵懂地掏出手機,遞給她。
不,我不用的,只是問你一下。她遲疑了一下說,是這樣的,現(xiàn)在我不能跟你多說什么了,馬上就有人過來找我說點兒事情。半個時以后,我打你手機,好么?我有話跟你說。
這場約會,就是兩個人在通了十多分鐘的電話上確定下來的,時間就在今晚八點半鐘,地點是桃花峪的巨石界碑附近。所以選定在這個地方,主要是考慮到此處標(biāo)志比較明顯,距離口頭不算遠,也就是三四里的山道,而這一帶的山嶺景色十分優(yōu)美,地理情況他也比較熟悉。附近的山坳里住著一位九十三歲的退休教師,前些天譚訓(xùn)曾拜見過這位老人,耳不聾眼不花的九旬老人記性很好,如數(shù)家珍地給他講了很多浮戲山上的故事,當(dāng)然大多都是些民間傳說。接到玉靈的這個約會電話時才四點多,到那兒干等著顯然太急人了,回住處又太遠了些(估計不下二十里路吧),于是詩人就靈機一動,沿著山路再次去尋訪那位老教師了,聆聽老人講述了好幾段故事(那老人很喜歡講故事的),并且是在老人家里吃了晚飯,才踏上了約會之路的。
詩人剛站定在那個石頭界碑旁邊,掏出香煙想抽上幾口,可剛打著火機,一襲黑色連衣裙的玉靈猶如一匹幽靈,從一棵大核桃樹下閃出身來,而且輕柔地,分明地叫了一聲哥哥。
玉靈!詩人驚喜地叫道,快步走向她,拉住了她的手就往高高的嶺上走。
她像個乖巧的小姑娘那樣,一聲不吭,跟著她的哥哥,抓緊哥哥的手,悄悄地去捉那藏在嶺上草叢里的夜鳥。
兩個人一前一后,手牽著手,沿著石頭小道,撥開攔路的灌木叢,終于登上了一片像開闊地一樣的山嶺。
詩人站在那兒,掃視了一圈兒,皎潔的月光灑在草地上,透過厚密的樹叢望過去,下邊是蜿蜒的公路,遠遠地還有車輛的燈光閃爍著,覺得這兒既安全又安靜,是個適宜于談情說愛的好地方。于是,就拉著玉靈的手,走到那片開花的荊條旁的一方大石頭上,坐下身來。
玉靈啊,詩人長長地感嘆了一聲說,真沒有想到啊,我和你,居然會是這樣的。
你是詩人,你什么想不到啊?玉靈柔柔地說,難道你不想和我這樣么?
想啊。當(dāng)然想。夢里都想這樣啊。
詩人哥哥,你說我是不是很瘋啊?
不,不,玉靈妹妹,你很大方,很爽快,也很大膽,我喜歡,我喜歡你這樣的女子。
你不會覺得我是個壞女人吧?
哪里的話?怎么會呢?說著,詩人搬過她的肩,她可人地依偎到他胸前。
玉靈,天這么晚了,你出來沒事兒吧?你家里都有什么人,他們不會為你擔(dān)心,不會出來找你吧?譚訓(xùn)關(guān)切地問道。其實,現(xiàn)在他是想知道她的身份,比如婚戀狀況什么的。
玉靈掙出一點身子,抬眼望著他說,詩人哥哥,今晚我們不說對方那方面的私人問題,好么?你不問我的,我也不問你的,我們不說那些事情,別的說什么都行。
嗯。詩人點了點頭,好吧。他想,除了那個,說什么都行,那是不是做什么也都行啊?
再問你一遍,詩人哥哥,想過我么?
想啊,當(dāng)然想啊!玉靈;我想你想了二百四十多個小時了。我是說,自從看見你那天,到現(xiàn)在,整整十天了,我無時無刻不想到你。你呢,想過我么?
也想啊。我也想你啊,詩人哥哥,要是不想你,我能約你到這兒來么?哥哥你不知道,我從小就崇拜詩人,甚至想當(dāng)個詩人呢,說真的;那天聽說你是詩人,我的心一下子就動了。你呢,第一眼看到我時,你是怎么想的?
我呀,第一眼看到你,我就喜歡上了你,當(dāng)時我就想這樣!說著,他像做示范動作那樣用力抱緊了玉靈。
哥哥啊,你是個壞男人,你是個壞哥哥!你是好色的詩人哥哥啊。玉靈輕輕地拍打了一下他的臉頰,那天你一進來就一直看人家,看得我心里跳跳的,還有呢,你一上來就好像盯上人家這地方了吧。她拍了拍自己的腹部,聳了一下鼻梁兒,還撒嬌似地哼了一聲,意思好像是說現(xiàn)在你看不到了吧。現(xiàn)在她穿的是一身連衣裙。
呵呵,玉靈妹妹,這不能怪我啊。詩人耍賴一樣辯護道,誰讓你那么漂亮迷人呢?不是我要看你,是你逼著我看的。好色誰不好看呢?他把手放到她的腹部上,又指責(zé)起它來,也不是我盯上了它,是它當(dāng)時就像火苗,像電光一樣,在我眼前閃耀啊。
反正你壞,一看你就是個壞哥哥!
反正你好,一看你就是個好妹妹。
詩人不想再說別的什么了,而是捧起他的好妹妹的臉,她水汪汪的眼睛望著她的壞哥哥。
接下來,就是一個恨不得把對方吞吃了的長吻,與此同時是那密不透風(fēng)的纏繞,還有那慌不擇路的撫摸。
靈靈,詩人喘息著說,今晚,我想好好看看你。
看吧,哥哥。她理了一下頭發(fā)說,我就是來讓你好好看的。
我是說……詩人掀開她的衣裙,我想,我想全部地,徹底地,好好地看看你。說著,他試探著去脫她的衣裙。
只是看么?玉靈像風(fēng)中的小草一樣抖動著身子,哥哥,你就只是看看么?
是的,我只是看看,只是想好好看看你。
詩人的手顫栗著,在她的默許和配合之下,脫出了一具美妙的侗體,在寂靜的山嶺上,在如水的月光下。他輕輕地抱起她,把她放到鋪在下邊的衣裙上,跪下身去,像是品味著一首絕妙的好詩,像是鑒賞著一件寶貴的藝術(shù)晶,像是頂禮膜拜著—位女神。
看吧哥哥,今晚我是你的。
是的,現(xiàn)在你是我的,你是我的了。
哥哥,我好看么?
好看,好看極了。
哥哥,用你那詩人的語言形容一下我吧。
哦,現(xiàn)在我形容不出來,也許以后能夠。我的玉靈,你真美麗,真是太美了啊。不行啦,好妹妹,我要醉了……
渴急了,熱極了,詩人一頭扎到了那幽深而宜人的湖水里,淋漓盡致地暢游起來,湖水發(fā)出陣陣響聲,像風(fēng)吹,像下雨,像溪流……
風(fēng)去了,雨過了,濕漉漉地躺在岸上的詩人,仰望著天上那璀燦的銀河,喃喃道,真好啊,真美啊,簡直就像是一場美妙無比的夢。哦,此情此景,仿佛在我的夢境里出現(xiàn)過。
嗯。玉靈應(yīng)答道,是啊,我也覺得好像是在做夢。哥哥,夢里想到過我們會這樣么?
說實話么?想到過,不止一次……
哥哥,把我?guī)ё甙?玉靈忽然折起身子說,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問,就把我?guī)У侥銈冴P(guān)城去吧。
好啊。詩人咬牙切齒地發(fā)誓道,我愿意,我愿意把你帶到關(guān)城,還愿意把你帶到天涯海角去!
你能夠么?她盯住他問道。
我能夠,詩人說,我想我能夠。不過,我還想,要是我就在這浮戲山上生活了呢,你愿意跟我在一起么?
愿意啊,她定定地望著她的詩人哥哥,只要你愿意,我就愿意。
詩人感動地抱緊了他的玉靈妹妹,低下頭去親吻她,伸出手去愛撫她。
哥哥,先別這樣,我們好好說會兒話吧。哥哥,我有很多話要跟你說呢。我要在這兒,一直跟你說話到天亮。
好啊,我們就這樣,一直說話到天亮吧……
尾部
18
如上,算是一個圓滿或者美妙的愛情故事么?也許是,也許不是。你說它是它就是,說不是就不是。若不是,你說它又是什么呢?你想它是什么,那它就算是什么吧?,F(xiàn)在的問題是,詩人譚訓(xùn)的這個愛情故事還沒有真的就此完結(jié)呢;或者說,它的結(jié)果未必就是那樣的;或者說,它也許并不是那么一種樣子,還有可能會是另外幾種形式呢。
就像有些男人,他做愛時達到高潮之后,會出現(xiàn)一種譫語狀態(tài),而導(dǎo)致不知所云地亂說一氣,就像有些男人喝醉了酒會出現(xiàn)幻覺,幻覺甚至不止是一種,真與幻往往攪成一團亂麻,弄得他分不清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幻覺了。
19
有可能是這樣的啊:
詩人譚訓(xùn)在口頭集上,遇到了那個美麗的女子玉靈之后,倒是日思夜想了她好幾天,甚至還為她做過一場甜蜜的美夢。他不想再忍受著這種折磨了,于是就在一個午后,帶著他的詩集和憧憬,再次來到了口頭,當(dāng)然是去見玉靈的。
詩人也真的見到了她。她還是那么熱情而友好,于是他向她訴了衷腸,但她婉言拒絕了,說他想得太多了,她可沒有那么想,并且不失禮貌地表示,如果你愿意的話,我們就做個朋友吧。另外,她也拒絕了他的詩集,說自己早就不喜歡詩了。
哦。她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可愛,也不值得我喜歡啊。于是,詩人譚訓(xùn)只好悻悻而歸,從心里結(jié)束了這段根本就不像個故事的故事,此后便不再想她了,就像從未見過她這個女子。
20
也有可能是這樣的:
詩兒譚訓(xùn)在口頭集上,看到了那個漂亮的女子玉靈,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就愛上了,甚至神魂顛倒了好幾日,他一次次想再去看她,但卻總是一天天地忍耐著,拖延著,盼望著。他把她看作是一個可以遙望的目標(biāo),當(dāng)成一個加油站了,想等那樁民間傳說搜集整理工作有個眉目的時候,再去看望她,那樣更有意義些的,他就是這樣想的,也這樣做了。
多日之后,詩人攜帶著自己的詩集和希冀再次來到口頭時,那家玉靈文具店已經(jīng)轉(zhuǎn)讓,現(xiàn)在它是個咸菜店了。
詩人急忙向新店主打聽,原來的店主哪兒去了。那人搖了搖頭,說不知道。再向旁邊的店鋪打聽,他們?nèi)嫉芍之惖难凵?,一問三不知?/p>
這時候,詩人把腸子悔青了,你為何拖了這么久才來看她呢?一個或許很浪漫的故事,就這樣成了一個烏托邦。真是太遺憾了啊。
生活于此送給了詩人一個啟示:以后,你再遇到自己喜歡的女人,那就及早說吧,那就趕緊做吧,不管它結(jié)果(結(jié)尾)會是什么樣子的。
21
還有可能是這樣的:
詩人譚訓(xùn)遇到了口頭集上那個漂亮的女子玉靈之后,日思夜想,神魂顛倒了好幾日,他一次次想再去尋找她,再去看望她,但卻總是一天天地矛盾著,思慮著。
王子哈姆雷特的困惑:活著還是死去?這是一個問題。
困惑著詩人譚訓(xùn)的問題是:是去找她,還是不去?
就這么想著,就這么想了很多天。想過來,想過去,最后詩人終于決定了,不去見她了。
結(jié)束了浮戲山民間傳說的搜集整理工作之后,詩兒譚訓(xùn)回到了關(guān)城,繼續(xù)起他原來的生活,當(dāng)然地還要重新面對他的妻子和情人的那些問題。偶爾地,他會想起在浮戲山上的那段生活,也就當(dāng)然地會想起在頭口遇到的那位名叫玉靈的漂亮女子,這時候他就很有些后悔,當(dāng)初你為何不去再看望她一次呢?或許,你真的就錯過了一個浪漫而美妙的愛情故事呢。
22
想一想,還會再有另外的結(jié)局(結(jié)果)么?
或許……
跋
親愛的讀者,關(guān)于詩人譚訓(xùn)的故事,他的這個似是而非的愛情故事,看來我只能講到這里了。在此,我想順便問一下,這幾種結(jié)局,你喜歡哪一個,請告訴我好么?或許,我可以參照你的意見,重新寫一遍這個故事?請相信,作為這個故事的寫作者,我是誠懇的。哦,差點兒忘記說我的聯(lián)系方式了,現(xiàn)在將我的電子信箱給你:zzwanghao@vip.sina.com。如果愿意,就給我發(fā)寫電子郵件吧。
朋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