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豐富了我的人生,也希望我的歌聲能溫暖各位一路走來的歲月。\"——費玉清
費玉清并不是上海人,但是他多年來西裝筆挺、小分頭的打扮,卻像足了老上海的洋行小職員。去年他在上海大劇院連開4場個人演唱會,場場爆滿,如此盛況讓他連連對觀眾稱謝:“又讓大家破費了,真是不好意思……”
聞此言我總是忍俊不禁。如果費玉清是蘇州人,他一定是唱評彈的,長衫三弦功架十足,開口的第一句肯定是:“各位老聽客……”
費玉清的聽眾也真的是老聽客,有的,他演唱會開到哪里就跟到哪里;有的,他一開演唱會,便會號召全家老小一起捧場,把小輩也培養(yǎng)成了費玉清的歌迷。12月5日,上海大舞臺的“石庫門·上海老酒 穿越歷史盡顯時尚費玉清2004款款深情上海演唱會”,必然也會再次遇到這樣的老聽客。
一共見過費玉清3次,兩次是在國際飯店附近的金門大酒店,另一次則是在百樂門大舞廳,——都是有歷史感的地方。古老的建筑懷舊的陳設,坐在那里,聽費玉清侃侃而談,清茶一杯,如沐春風。
我是非常喜歡聽費玉清講話的,他有點冷幽默,往往在不動聲色之間抖出了包袱。更重要的是,他說著說著就會唱起來。比如,為了說明老歌的歌詞有味道有畫面,他會念一句,唱一句,說得文縐縐,唱得也文縐縐。別人輕易不肯在發(fā)布會上清唱,即使唱了也是意思意思不成腔調(diào),但是費玉清順口一句,卻是綿長厚實,仿佛他的嗓子就是一把天生的樂器似的;別人開了幾十幾百場演唱會還是要忘詞,費玉清的腦袋里卻裝了上百成千首歌詞,自己的,別人的,一律張開就來。——單憑這兩樣天賦,就足以證明費玉清是天生的歌者。
因此費玉清非常懂得感恩,感謝的話語,由他說起來,并不是只有“謝謝”這兩個字。比如,說到他這么多年來一直是那么受歡迎,他會說:“來往的歌手很多,這么多年來,費玉清一直受到大家的厚愛,真是,何德何能……”;說到他的演唱會場場精彩,他會說:“如此的褒揚,真的不敢當,希望諸位能多多給我指教。唱得好的人太多了,我想,主要歸功于我輕輕淡淡的曲風,能夠受到成年朋友的喜歡。好的歌曲有利于沉淀心情,那些不朽的情歌,都是經(jīng)過了感情和歲月的沉淀,是開啟人們心靈的鑰匙……”
費玉清多年來在臺灣的電視臺擔任綜藝類和音樂類節(jié)目主持人,閱人無數(shù),當問到他一個歌手成功的要素時,他認為首推音質(zhì)的與眾不同,在聽眾的記憶點上首先就占了便宜。“新一代的歌手中,如阿杜先生,楊坤先生;內(nèi)地的田震小姐,孫楠先生,孫楠先生的聲音,始終好像是一位18歲的少年;還有孫燕姿小姐,聲音像是鄰家少女。還有那英小姐的高亢……不勝枚舉。內(nèi)地的音樂界藏龍臥虎,更有許多聲樂家,我在他們面前,便好像是花拳繡腿?!?/p>
來聽聽別人是怎么來評價這位“花拳繡腿”的:“華人世界最被推崇的抒情歌手之最,女聲首推鄧麗君,而男聲除了費玉清外,不作第二人想”,——其實有特色有成就有影響力的歌手還有很多,但是能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始終能以傳承和發(fā)揚華語經(jīng)典老歌為己任,去蕪存菁、溫潤蘊藉者,男聲中當推費玉清為最。
費玉清演唱會的曲目場場不同,但是格局大致相同。在約摸兩個半小時的演唱會中,費玉清將演唱:上個世紀30年代的老歌如“鳳凰于飛”、“小親親”等;中國民歌如“草原之夜”等;臺灣80年代的電影插曲如“我是一片云”等;費玉清自己的成名曲“夢駝鈴”、“一剪梅”等;還有費玉清演唱會的特色欄目——模仿歌星的段子……
大浪淘沙,這個大時代中無數(shù)歌手留下的經(jīng)典,經(jīng)過了費玉清幾十年來的去蕪存菁、精雕細琢,不但見證了費玉清本人的藝術(shù)軌跡,同時也將留存在歷史的萬千長河中,歷久彌新。
費玉清·軌跡
1973
參加臺灣中視舉辦的“星對星”歌唱比賽,以一曲“煙雨斜陽”獲得第四名。
1977《我心生愛苗》
得到知名詞曲作家兼導演劉家昌的賞識, 與海山唱片簽約,出版的首張個人專輯,收錄了電影《日落北京城》、《深秋》的主題曲。
1978《白云長在天》
為電影《白云長在天》同名專輯,收錄該電影主題曲“白云長在天”。
1979《一襲青紗萬縷情》
家喻戶曉的“晚安曲”即收錄于該張專輯。
1979《舊時情》
收錄多部電視連續(xù)劇主題曲。
1980《金曲輯》
收錄“中華民族頌“、“彩云微風”兩首新曲,及10首歷年精選好歌。
1980《知音人》 (海外版) 、《漁唱》 (海外版)
重唱“曠野寄情”、“龍的傳人”、“漁唱”、“今山古道”等當時臺灣紅極一時的民歌,而此兩張專輯也只于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發(fā)行。
1981《萬里長城》
加盟東尼唱片后發(fā)行的首張專輯,唱腔已不同于之前劉家昌式風格。
1981《刮地風》 (海外版) 、《夜半歌聲》 (海外版)
只于星馬地區(qū)發(fā)行。
1981《送你一把泥土》
唱出了無數(shù)游子心聲。
1981《費玉清精粹》
重新詮釋“夢中人”、“愛神的箭”、“夢里相思”等經(jīng)典老歌。
首度獲選為臺灣“金嗓獎”十大最受歡迎歌星,此后年年蟬聯(lián)此一獎項至1986年。
1982《走過我自己》
1982《水長流》
雅音新篇系列一,重新詮釋“水長流”、“岷江夜曲”、“蘇州河畔”等1930-1960上海、香港及臺灣的經(jīng)典華語老歌。
1983《長江水》
收錄中視連續(xù)劇《一剪梅》主題曲,此曲紅遍華人世界。
1983《我在你左右》
雅音新篇系列二,延續(xù)前一張老歌重唱的曲風,精挑“我在你左右”、“綠島小夜曲”、“南屏晚鐘”等經(jīng)典老歌重新詮釋。
榮獲臺灣“金鐘獎”最佳男歌星獎。
1984《夢駝鈴》
創(chuàng)下費玉清演唱生涯的另一個高峰,不僅專輯空前熱賣,更蟬聯(lián)華視《綜藝一百》歌曲排行榜冠軍長達13周。而其中“夢駝鈴”、“挑夫”更是經(jīng)典傳唱的名曲。
1984《明日天涯》
雅音新篇系列三,重新詮釋“明日天涯”、“心聲淚痕”、“我要為你歌唱”等經(jīng)典上海老歌。
1985《楚留香新傳》
收錄中視連續(xù)劇《楚留香新傳》主題曲。
1985《只為你清清的夢》
1985《星夜的離別》
雅音新篇系列四,重新詮釋演譯“星夜的離別”、“今宵多珍重”、“桃花江”等經(jīng)典老歌。
1986《憶芙蓉》
1986《凱旋》
歷年專輯曲風最為多元化的一張,收錄中視連續(xù)劇《揚子江風云》主題曲“蘆花舟”。
1987《甲人作伙》
出道以來首度推出閩南語專輯,但專輯中最后還是有收錄幾首國語歌曲。
1987《跟著地球旋轉(zhuǎn)》
收錄中視連續(xù)劇《長江一號》主題曲“我愿隨你飛”等。
1988《從前》
精選國語老歌“郊道”、“想當年”、“夕陽西沉”等經(jīng)典名曲。
1988《古早》
精選閩南語老歌“走馬燈”、“難忘的愛人”、“碎心戀”等經(jīng)典名曲。
1989《莫言醉》
民歌創(chuàng)作專輯。收錄中視連續(xù)劇《一世情緣》、電影《晚春情事》、中視連續(xù)劇《陳圓圓》、中視連續(xù)劇《胭脂扣》的主題曲及片尾曲等。
1990《長發(fā)的女郎》
收錄電影《她從對岸來》主題曲“長發(fā)的女郎”。
1992《情深往事 直到永遠》
加盟飛碟唱片后推出的首張專輯,并以一曲“相思比夢長”榮獲金鼎獎最佳男演唱人獎。
1993《一生的朋友》
哥哥張菲特別為費玉清擔任MTV的男主角。收錄電視劇《梅花三弄》插曲“你我曾經(jīng)走過紀元”。
1994《金曲集》
重新演繹“多情總為無情傷”、“花心”、“晚安曲”、“塵緣”等90年代流行樂壇的代表作。
4月起和張菲一起主持臺灣臺視周六晚間綜藝節(jié)目《龍兄虎弟》,造就出當時最受歡迎的綜藝節(jié)目,長居收視冠軍。
1995
主持臺灣華視深夜音樂節(jié)目《今宵花月夜》;
以“晚安曲”榮獲臺灣“金鼎獎”最佳男演唱人獎;
以《金曲集》專輯榮獲臺灣“金曲獎”最佳演唱專輯獎;
以《龍兄虎弟》節(jié)目與哥哥張菲一起榮獲臺灣“金鐘獎”最佳綜藝節(jié)目主持人獎。
1996
和葉璦菱一起主持臺灣中視周二晚間歌唱節(jié)目《金嗓金賞》。不久葉璦菱因懷孕而請辭,搭檔改為羅時豐。節(jié)目中說說唱唱、妙語如珠的精彩畫面日后結(jié)集出版為《小哥愛說笑》系列光盤。
1997
和鳳飛飛一起主持臺灣臺視周日晚間綜藝節(jié)目《飛上彩虹》;
《金嗓金賞》節(jié)目與羅時豐一起榮獲臺灣“金鐘獎“最佳綜藝節(jié)目主持人獎。
1998
和哥哥張菲一起主持臺灣華視周六晚間綜藝節(jié)目《龍虎綜藝王》。
1999
主持臺灣東森電視臺音樂節(jié)目《費玉清時間》。
2002《風華再現(xiàn)—情系百樂門》
加盟華納唱片,重新演繹上海時代經(jīng)典歌曲,開啟了歌壇新一波的懷舊風潮。
2003《何日君再來》
整張專輯傳唱12首經(jīng)典名曲,舊感情里帶有新味道。
主持臺灣中天電視綜合臺音樂節(jié)目《費玉清的清音樂》。
7月在新加坡室內(nèi)體育館舉辦兩場個人演唱會,在歌迷的掌聲中歡度48歲生日。稍后在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舉辦之“亞洲人氣偶像50強”票選活動中亦雀屏中選,名列第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