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已經有了“臺獨”一條路走到底的圖謀,只不過現(xiàn)在要“潛伏爪牙忍受”,悄悄地,漸進式地走。
臺灣政壇對陳水扁“5·20”演說內容的反應呈兩極化:民進黨及臺聯(lián)等親扁團體認同阿扁的主張,但也抱怨陳不夠大膽;而國親陣營認為陳言不及義,尤其對于“四不一沒有”,及兩岸三通等問題,均權謀式地含糊回避,沒有明確表達其兩岸主張,令人失望。
至于“5·20”演講內容本身,確也反映出阿扁的“無奈”、油滑以及內心強烈的圖謀。
——族群議題。在選戰(zhàn)中,扁陣營是將臺灣族群撕裂的最兇狠的“殺手”;選戰(zhàn)結束后,族群課題本來沒有利用價值了,但陳水扁在促進族群和諧上仍缺乏誠意。陳水扁的“5·20”演說表示“沒有本土和外來之分”,說了非常多煽情的空話;但在選戰(zhàn)期間他不斷以“中共同路人”、“愛臺灣或不愛臺灣”等政治語言來撕裂臺灣,已經暴露了他的兩面派作風。在野陣營指陳水扁說話和行為往往是分開的,說歸說,做歸做。陳水扁的就職演說內容無異是在搞他自己的“強本固基”,為日后圖謀鋪路。
——兩岸關系議題。在兩岸關系上,陳水扁講了很多和平的話,但顯得很空洞,仍在鼓動民粹,讓人民感到非常害怕。加上演說內容雖然降低“臺獨”語言、“一中”問題仍是不明確。由此可以預見未來兩岸難以和平,會有諸多事端。
——憲改議題。國民黨副主席王金平表示,陳水扁提及的兩階段憲改程序,符合現(xiàn)行憲政體制,而不是公投制憲,比較會被大家所接受;王金平說,若是公投制憲,不僅島內無法認同,國際社會也不能接受。至于陳水扁談到的如果人民同意、兩岸不排除任何發(fā)展的可能性,其中所謂的“人民同意”,就是要繼續(xù)透過“公投”等機制來表達民眾的選擇。由此觀之,筆著認為陳水扁己經有了“臺獨”一條路走到底的圖謀,只不過現(xiàn)在要“潛伏爪牙忍受”,悄悄地、漸進式地走。
而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章孝嚴指出,演說內容顯示,美國及中國大陸這段時間以來嚴重關切的壓力,已產生一定程度的效用;依現(xiàn)行程序修憲而非制憲,也化解某些立即的沖突,對于這一點可能最高興的是快要在中東忙不過來的美國。然而,演說中拖著一條公投入憲的尾巴,這對臺海和平仍是重大隱患。
綜觀陳水扁就職演說,他的重心是希望化解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壓力。毋庸置疑,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壓力對主張“臺獨”的陳水扁產生了實質影響,尤其大陸國臺辦在5月17日聲明中措詞強烈要陳水扁選擇兩條路,陳水扁幾乎被逼到墻角。踩在“臺獨”鋼絲繩上的陳水扁在認清局勢后,只好選擇讓中美都能接受的講詞,不敢妄然挑起兩岸戰(zhàn)火。
除了憲政改造、促進族群和諧共處等島內事務,兩岸進一步交流甚至建構“歷史性的互動關系”,都是陳水扁必須面對的議題(在“5·20”演講中均有所提及)。但大家也很清楚,“臺獨”議題仍是陳水扁的核心議題,所以,陳水扁是在一個高陡的鋼絲繩上玩弄平衡術,其結果可能是他一個人摔下來,但也可能是全臺灣人民也跟著卷入災難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