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將軍能征善戰(zhàn),是毛澤東最為欣賞的將領之一。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王震將軍總是在關鍵時刻勇挑重擔,先后完成了四次遠征任務,不僅為我軍積累了豐富的行軍作戰(zhàn)經驗,也為我軍鍛煉出一支又一支餓不死、嚇不倒、拖不垮、打不散、能戰(zhàn)又能跑的英雄部隊。
第一次遠征———小試牛刀,為中央紅軍探路
1934年,中央紅軍在反對蔣介石第五次“圍剿”的軍事行動中陷入被動。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開始醞釀進行戰(zhàn)略轉移,并派紅六軍團向西探路和吸引敵軍。7月23日,中央正式命令紅六軍團放棄湘贛蘇區(qū),突圍到湖南中部去發(fā)展新的根據地。經過充分準備,8月7日,軍團政委王震告別已經身懷六甲的妻子,和中央代表任弼時、軍團長肖克率領紅六軍團9000多人從湘贛根據地的永新一帶出發(fā),踏上西征之旅。
8月12日,紅六軍團已經突破了敵人布置在井岡山周圍的四道封鎖線,到達湖南桂東縣寨前圩。經過短暫休整,紅六軍團以每天行程50多公里的速度,按計劃向湘江疾進。紅六軍團的勝利突圍震撼了湘桂兩省軍閥,敵人加強了湘江防務。紅六軍團只好向陽明山方向轉進。為減少部隊傷亡,王震親自帶領一支偵察隊。在當地老鄉(xiāng)的引導下,順利通過了陽明山。桂湘兩省敵軍又四面圍攏。在王震的建議下,六軍團放棄在陽明山建立根據地的計劃,乘敵人還未對我完全形成包圍之際繼續(xù)前進。9月1日,六軍團采取聲東擊西的戰(zhàn)術,順利進入廣西灌陽,又巧使“回馬槍”,殲滅尾追之敵8個團,取得西征以來最大的勝利,迫使桂軍回防廣西老巢。紅六軍團乘機在界首突破湘江防線,然后和湘軍兜起了圈子,弄得湘軍一時摸不著頭腦。湘軍頭子何鍵在大罵部下無能的同時,也不得不表示對紅軍“時而聲東擊西,行蹤飄忽”兜圈子戰(zhàn)術的佩服。
10月初,六軍團在甘溪遭到人稱“小諸葛”白崇禧部的襲擊,部隊損失500多人,形勢十分危急。王震當即率53團在一位獵戶的帶領下,在荒山野嶺中披荊斬棘,硬是砍出一條小路。肖克率主力沿小路迅速跟進。此后,“追剿”紅六軍團的桂湘黔敵軍仍然保持在20個團左右。六軍團決定分路突圍,向紅三軍建立的黔東根據地靠攏。這時中央紅軍于10月12日開始突圍長征,一下子打亂了敵軍對六軍團的“追剿”計劃。24日,紅六軍團終于在黔東印江木黃與紅三軍會師,不久又和紅三軍(后恢復紅二軍團的番號)合作創(chuàng)建了湘鄂川黔根據地。
在這次遠征中,王震和任弼時、肖克等指揮紅六軍團歷時近80天,跨越敵境2500多公里,沖破了敵人一道又一道封鎖線,突破了敵軍一次又一次的圍堵,探明了沿途敵人兵力的虛實,查明了地情、民情,實際上為中央紅軍的長征起到了偵察和探路的先遣隊作用,沿途撒滿了革命的火種,與紅三軍會師后仍保留了3300多人的骨干力量。其中王震在長征中一直走在隊伍最前面,具體負責偵察和開路工作,為西征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他以后的遠征積累了經驗。
第二次遠征———英雄本色,創(chuàng)造奇跡中的奇跡
1935年9月紅一、四方面軍已經轉移到川西北,堅守湘鄂川黔的紅二、六軍團就成為堅守長江以南紅軍的主力部隊。為拔掉這個“眼中釘”,蔣介石調集130多個團向二、六軍團發(fā)起進攻。二、六軍團吸取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經驗教訓,決定主動進行戰(zhàn)略轉移。11月19日晚,王震首先帶領紅16師在前面開路,相繼渡過澧水和沅水,向湘東進發(fā),從而拉開了紅二方面軍萬里長征的序幕。
11月底,二、六軍團已經占領了湘中大片富裕地區(qū),擴大隊伍3000多人。這使蔣介石坐立不安,調動12個師向我撲來。二、六軍團決定放棄湘中向貴州進軍。1936年2月初,以畢節(jié)為中心的黔滇川根據地初步形成。敵人又糾集了80多個團撲來。賀龍和肖克負責率主力迎敵,王震負責建立革命政權和地方武裝。在黔西北的一個月多里,王震不僅和當地少數民族群眾打成一片,還爭取到了開明紳士周素園和兩位德國傳教士的支持,紅軍的隊伍在繼續(xù)壯大。3月底,二、六軍團接到紅四方面軍要求北上的電報后,決定兵分兩路,向云南進軍。4月底,又順利渡過金沙江,終于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5月,二、六軍團分別編為兩個縱隊,進軍康藏高原。王震為六軍團軍事委員會主任,負責右路縱隊行動。6月初,六軍團好不容易克服了種種困難,翻過雪山,到達西康甘孜和四方面軍的32軍勝利會師。沒料到,等待紅軍將士的是張國燾企圖分裂紅軍、分裂黨的陰謀。在留在四方面軍的朱德總司令和劉伯承參謀長的指導下,王震一面對張國燾表示:“我們這個部隊是井岡山的,是毛主席領導成長的,不能反毛?!币幻婧蛷垏鵂c周旋,避免紅軍的分裂和內訌。7月5日,中央軍委正式授予二、六軍團“紅二方面軍”的番號。接著,二、四方面軍并肩北上,開始經過荒無人煙的草地。這時王震和六軍團又擔任后衛(wèi)任務。路邊連野草也被先前開進的部隊吃光了,饑餓奪去了一個又一個紅軍戰(zhàn)士的生命。王震含淚殺死了跟隨自己多年的戰(zhàn)馬。9月初,六軍團終于到達哈達鋪,擺脫了死神的威脅。10月初,六軍團改為二方面軍的先頭部隊,繼續(xù)北上。王震又率16師走在軍團的前面,在羅家堡和敵人展開一場血戰(zhàn),終于沖破了敵人的圍堵。10月18日,六軍團在老群鋪和前來迎接的紅一方面軍五軍團勝利會師。
后來,毛澤東專門接見了王震等二方面軍將領,并給予高度評價:“出貴州,過烏江,我們付出了大代價,二、六軍團討了巧,就沒有吃虧。你們一萬人,走過來還是一萬人,沒有蝕本,是個了不起的奇跡,是一個大經驗,要總結,要大家學?!碑敃r中央紅軍出發(fā)前有8萬余人,到陜北后不足萬人,這已經被國內外稱為“奇跡”;二方面軍出發(fā)前是1.7萬人,陜北后仍然保持了1.3萬人的有生力量,更是奇跡中的奇跡。當然,這和王震在長征前期注意發(fā)動軍隊,擴大紅軍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第三次遠征———南征北返,孤軍深入如出入無人之境
1944年,日本敗局已定。毛澤東決定派一支主力部隊南下,擔當發(fā)展華南的任務。三五九旅旅長王震主動請纓。毛澤東對王震說:“如果國際反法西斯戰(zhàn)爭迅速勝利,蔣介石決不允許你們這把刀子插在他的咽喉,他會首先集中力量吃掉你們。這樣,你們孤軍深入,沒有根據地,斗爭將十分殘酷,你們的處境會極其困難,甚至可能全軍覆沒,包括你本人在內。”王震當即表示:“有毛主席和黨中央的領導,不管發(fā)生什么情況,我們都堅決完成任務。”毛澤東又指示王震:“你們要準備迎接這場嚴重斗爭,發(fā)揚不怕犧牲、英勇奮斗的精神,爭取光明的前途。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你們還能回到鄂豫邊李先念同志那里,那也是一個很大的勝利。”
11月10日,王震率南下支隊第一梯隊5000人馬日夜兼程南下。大軍迅速東渡黃河,穿過日軍嚴密封鎖的同蒲路,翻過呂梁山,又南渡黃河,進入河南。其中12月7日晚,南下支隊跨汾河,過同蒲路,一夜連闖敵人的五道封鎖線,行軍90公里,打破了步兵史上的行軍紀錄。1945年1月下旬,南下支隊和李先念領導的新五師在湖北大悟山勝利會師,只休整了半個月又踏上南下的征程。國民黨頑軍得知我軍要南下后,和日偽暗中勾結,加強了長江防務,阻止渡江。王震指揮部隊出其不意地從敵人防守最嚴密的田家鎮(zhèn)一帶順利渡過長江天險。2月下旬,部隊進入鄂南,并在大田畈殲滅來犯日偽軍400多人,推動了鄂湘邊的革命斗爭。3月,南下支隊開進平江、瀏陽地區(qū),革命烈火迅速傳遍湘贛邊。平瀏地區(qū)是王震和許多南下將士的老家,王震以大敵當前,經過家門而不入,最后在戰(zhàn)友的勸說下,只是派了一個同鄉(xiāng)代他探望了母親。4月,敵人撲了過來。王震指揮部隊與薛岳的六萬大軍周旋兩個多月,然后返回鄂南,進行休整。這時,毛澤東指示王震率主力繼續(xù)前進,到達到湘粵邊與華南部隊配合,開辟新根據地。
7月初,王震率主力再次冒暑南征。8月中旬,部隊到達湘南八面山地區(qū)時,果然出現(xiàn)了毛澤東預料的嚴峻情況:由于日本迅速投降,蔣介石決心絞殺這支孤軍。八面山很快陷入敵人重重包圍之中,山下的五條通道全被封死,糧也斷了,天又下起了大雨,將士們又冷又餓。在危急關頭,王震親自在前面探路,決心率將士們殺出一條血路。半路上遇到一個曾經當過赤衛(wèi)隊員的獵戶,在獵戶的帶領下,部隊終于沖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沖出八面山后,王震終于因積勞成疾病倒了,胃又開始出血。戰(zhàn)士們抬著他繼續(xù)南進。8月下旬,部隊終于進入五嶺地區(qū),但是敵軍已經在南雄一帶布置了口袋。東江縱隊雖然也北上接應,卻無法為部隊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8月29日,中央指示王震可以“自己選擇路線,北上與五師靠攏”。南下支隊又從大庾嶺北返。國民黨軍卻不想放虎歸山,繼續(xù)進行尾追堵截。一個月后,這支英雄部隊終于到達江北,脫離了險情。中央軍委專門來電表示祝賀。10月初,南下支隊和新四軍勝利會師。
這次遠征,王震指揮部隊孤軍深入,歷時329天,行程1.3萬多公里,不僅擺脫了國民黨軍隊的尾追堵截,還相繼殲滅了大量日偽軍,開辟了一系列游擊根據地,如出入無人之境,再次顯示了將軍能征善戰(zhàn)的英雄本色。
第四次遠征———寶刀不老,進軍新疆,再創(chuàng)軍事史上的奇跡
1949年春,解放戰(zhàn)爭即將取得全國性勝利。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決定調兵遣將向大西北等還沒解放的地區(qū)繼續(xù)進軍。時任解放軍一野一兵團司令兼政委的王震再次找到毛澤東,主動要求率部進軍最艱苦的新疆。毛澤東也認為王震不僅有三次遠征的豐富經驗,而且又有開墾南泥灣的成功經驗可用于新疆的經濟建設方面,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5月中旬,一兵團隨一野揮戈西進。一路上,大軍如風卷殘云般消滅盤踞西北多年的胡宗南部和西北馬家軍主力。為了將殘敵消滅在河西走廊內,以免他們逃到新疆后繼續(xù)作亂,王震決定親自率第二軍從西寧北上,取捷徑越過祁連山向張掖進軍。當時,王震已經40多歲了,身體狀況也大不如以前。一野司令員彭德懷建議他隨第六軍沿蘭新公路走,王震卻說:“紅四方面軍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都翻過了祁連山,今天又有汽車坐,還有什么要緊。在勝利后的今天,再走走當年西路軍戰(zhàn)友們走過的險路,會長精神添力量的?!保乖拢保叭眨诙婇_始翻越海拔三四千米、終年積雪的祁連山。由于正趕上雨雪交加的惡劣天氣,數百名指戰(zhàn)員被凍死凍傷。王震將自己乘坐的吉普車讓給傷員,堅持和戰(zhàn)士們一起在雨雪中步行。他還即興賦詩一首,為部隊壯行:“白雪罩祁連,烏云蓋山巔。草原秋風狂,凱歌進新疆?!痹谒玖顔T的鼓舞下,部隊始終保持著昂揚的斗志。六天后,二軍終于征服了祁連山,突然出現(xiàn)在敵人面前。剛潰逃到這里的國民黨各路殘兵敗將還沒喘過氣來,只好舉手投降。9月27日,二軍和隨后趕來的兄弟部隊完成解放河西走廊的任務,兵臨玉門關,直叩新疆大門。駐新疆的國民黨軍在我軍的強大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下,也宣布起義。于是王震坐鎮(zhèn)酒泉,一面和國民黨起義將領商談部隊改編事項,一面醞釀建設新新疆的宏偉藍圖。
10月10日,人民解放軍正式向新疆天山南北同時開進。當時蘇聯(lián)支援了40架運輸機供第二軍進駐北疆使用,王震卻把飛機讓給了兄弟部隊,命令二軍徙步開進。10月20日,一兵團戰(zhàn)車營首先開進新疆首府迪化(今烏魯木齊)。12月下旬,第二軍主力先后進駐南疆的哈密、焉耆、喀什等重鎮(zhèn)。其第五師第15團于11月28日步行到阿克蘇后,得知敵特正在和闐陰謀策劃武裝叛亂,遂決定取捷徑穿過被稱為“死亡之?!钡乃死敻纱笊衬?,向和闐迅速推進。15團將士連續(xù)15晝夜急行軍750公里,于12月22日到達和闐,一舉粉碎了敵人的陰謀。解放軍總部得知后,特通電全軍進行嘉獎,稱之“創(chuàng)造了史無前例的進軍紀錄”。到1950年1月20日,在王震的指揮下,各路大軍相繼到達指定地點,同時接收了千里邊防,完成了進軍新疆的任務。
在軍事史上,清朝名將左宗棠收復新疆費時兩年多;1943年8月,國民黨軍隊七萬人進疆,準備了三年,又花了兩年半才到了迪化、喀什等地。而王震指揮七萬大軍,冒著嚴寒,只花了六個月的時間就全面接管了新疆各重要城市、軍事要地和千里邊防,再次創(chuàng)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跡,為他的革命征程又添上了精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