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禮
林老師家中的小藥箱,是在中醫(yī)院做大夫的女兒給準備的。小藥箱里有不少常用藥和急救藥品,但林老師最喜歡用、用得最放心的還是那些小小的六神丸。別看那藥丸只有菜籽粒兒大,可用起來卻挺得力的,效果真不賴。林老師可是個樂善好施的老太婆,平時鄰里有個小病小痛,都愛往她這兒跑,討幾粒不要錢的藥片兒吃。
那天王老師的五歲小外孫著涼感冒,咽喉腫痛,還有些發(fā)熱,沒精打采的。王老師趕緊去向林老師求助,林老師慷慨地給了她兩瓶六神丸。王老師見六神丸點點兒大小,又是中成藥,以為多吃幾粒不礙事。求治心切的她,一下子就給小外孫吃了15粒。哪知道半個多小時以后,小外孫開始頭暈、嘔吐,而且還四肢濕冷,王老師一下慌了手腳,趕緊叫了出租車到人民醫(yī)院急診。經(jīng)過十幾個小時的搶救治療,終于化險為夷,總算未鬧出人命來。診斷結(jié)果為六神丸服用過量導致中毒。
顧名思義,六神丸是由牛黃、冰片、珍珠、雄黃、麝香、蟾酥等六味中藥組方而成,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對咽喉腫痛、扁桃體炎、口角糜爛、牙周炎、痛疽瘡癤和無名腫痛等癥都有很好的療效。此外,它還有強心、鎮(zhèn)靜、抗驚、增強免疫力作用,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內(nèi)、外、婦、五官、皮膚等臨床各科,也是普通家庭常備用藥之一。由于六神丸貌不驚人,人們不了解它的藥理和毒性,甚至錯誤認為“中藥無毒副作用”,亂用、濫用、過量使用六神丸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以致于常鬧出嚴重的后果來。
那么,六神丸怎么會有毒性呢?導致六神丸急性中毒的是其中的蟾酥成分。它是蟾蜍(俗稱癩蛤?。┑钠ゐ喾置诘亩疽杭庸ざ傻?,具有抗炎消腫、強心、止痛等功效,但是一次服用過量或多次服用蓄積后,則易造成蟾酥中毒。蟾酥主要損害心肌組織,中毒反應快有的只要20分鐘就可出現(xiàn),多數(shù)在2小時內(nèi)出現(xiàn),少數(shù)在12小時以后出現(xiàn)。病人常有頭暈、心悸、心動過緩、心血下降、發(fā)紺、四肢及口唇發(fā)麻等表現(xiàn),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水電解質(zhì)紊亂等癥狀,嚴重者可出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心電圖可見心房顫動、房室傳導阻滯等心肌損害的表現(xiàn)。
另外,六神丸中含有異種蛋白,服用后還有可能出現(xiàn)過敏反應,它與用藥劑量無關(guān)。表現(xiàn)為藥疹、皮膚瘙癢,甚至出現(xiàn)喉頭水腫、吞咽困難、呼吸不暢等,嚴重者可導致過敏性休克。
六神丸中的雄黃是有毒的砷化物,長期使用有可能發(fā)生慢性砷中毒,損害肝臟和腎臟,引起皮膚角化、皸裂、色素沉著。因此有肝腎疾病的患者應慎用。
可見,六神丸并非是人們心中想象的“太平丸”,使用時應嚴格把握適應癥和使用劑量。從中醫(yī)角度來看,只有肺胃熱盛、熱毒內(nèi)熾的熱癥,才適宜使用六神丸。若肝腎陰虧、虛火上炎,或肝氣郁結(jié)之咽喉病癥,均非本品所宜。
為了防止六神丸中毒,在無應用指征時不應濫用。需要服用時,一定要按醫(yī)囑或說明書服用,不要過量。小兒的生理特點與成人有許多不同。通常認為新生兒禁用六神丸,小兒慎用。如要服用可按下述方法:每日2~3次,開水吞服,1~3歲每次1~3粒,4~8歲5~6粒,9~15歲8粒,成人10粒。對于瘡癤癰腫等,除可內(nèi)服外,還可取丸十數(shù)粒,用冷開水或米醋少許調(diào)成糊狀涂于皮膚紅腫處,每日數(shù)次。如瘡癤將出膿或已潰爛,切勿再敷。孕婦忌服。此外,由于蟾酥有局部麻醉作用,如果含化時間過長,可損害軟腭部神經(jīng)。
如果不慎服用過量或出現(xiàn)中毒過敏反應,應及時去看醫(yī)生。輕度中毒者,癥狀一般會在1~6小時內(nèi)逐漸消失;中重度中毒必須到醫(yī)院急救,大多數(shù)病人是可以治愈的。當然中毒過深搶救不及時也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是生命脆弱的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