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美國教師做過這樣一個試驗。
她讓三個分別為5歲、7歲和10歲的中國孩子玩一個小游戲。她拿出一個瓶子,瓶口很小,但瓶身很大,里面裝著不同顏色的三個球,每個球上系著一根線。
教師對三個孩子說,這三個球代表你們?nèi)齻€人,而這個瓶子代表一座井。你們在井底玩,突然間水從井底冒出來,你們拼命地逃跑??墒牵@個井口每次只能容一個人出來。
三個孩子露出來十分惶恐的神情。
美國教師對著孩子們說:“開始?!敝灰娔俏?歲的孩子一下拉出了球,接著,7歲的孩子也拉出了球。最后,那位10歲的孩子也把球拉出來了。前后時間用了不到5秒鐘。
這個實驗,這位教師在許多國家做過,許多孩子都紛紛拉自己的球,結果,誰也拉不出來。
美國教師問這幾個中國孩子,為什么不爭先逃命。7歲的小男孩說:“她最小,應該讓她先走,這是媽媽說的。”最大的孩子說:“我最大,應該走在最后,這是老師對我說的。”
美國教師淚流滿面。
在一本關于越南戰(zhàn)爭的回憶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小女孩受了重傷,失血過多,需要輸血。救治她的外國醫(yī)生打著手勢對小女孩的伙伴們說:“誰愿意幫助她?”
許多孩子都沉默了。過了許久,有一個孩子把手伸向了醫(yī)生。醫(yī)生核對了血型后,把針扎進孩子的血管。
鮮血隨著針管流向針筒。突然間,孩子露出十分恐懼的精神,隨即又傷心地器了。
醫(yī)生十分不解。
這時有一位越南醫(yī)生過來,向他解釋原因,原來小男孩以為他的血要被抽完。
醫(yī)生感動不已,問他,既然知道自己的血要被抽完,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小男孩說:“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這塵世上有了這樣的情感,即使烏云密布,荊棘滿路,也不會讓人類迷途。 M
(責編 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