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敏
每當我們將要告別嚴冬,步入那一刻抵千金的春天時;每當我們遭逢挫折,恨不能插翅躍入處處舒心的順境時,經(jīng)常要為那一種不可名狀的期待所煩擾,總覺得自己今天的時刻無足輕重,而“來日方長”,只在那時才會有著無限的風光。對于這種未來決定一切、現(xiàn)在只是“賒賬”的觀念,任何人只消認真思索一番,便會感到它是多么荒謬可笑。
仔細想來,春天固然可以制定一年之計,然而虛置了冬日,豈不使前一年的計劃虎頭蛇尾?順境雖然能使風帆遠行,但人生中的挫折不正猶如鋼鐵的鍛煉,可以鑄造你堅強的精神作為征服困難的準備?沒有此,何談彼?在我們意想中的“明日”畫卷上,需要匯集多少“今日”的色彩?而這若干的“今日”本身,不也就是絕妙的一筆又一筆嗎!
在每個人的生命長河里,都泛著分分秒秒光陰的波浪,它們稍縱即逝卻又“法力無邊”,能推你駛向成功的彼岸,也會引你觸礁覆沒在險灘。文學大師托爾斯泰在日記中寫道:“我們時常追趕著時間。這就是:時間是我們的知覺形式。我們要從束縛我們的這一形式里面解放出來?!币虼艘部梢哉f,命運就在你自己手中,障礙也往往是你自己所造成。
自然,與自己的弱點作斗爭,清除自設(shè)的障礙,是件不愉快的事,它要求我們修正自己的習慣、性格以至某些習以為常的觀念。但這種表面上“與自己過不去”的做法恰恰能達到真正的自我滿足,同時也有利于包容著更多人的社會。例如一個學生不注重每時每刻的知識積累,而隨意把時間浪費掉,那么,雖然他在此時是自由的,但在即將接踵而來的社會取舍面前卻很可能不自由一一由于他不恰當?shù)睾鲆暳藭r間的整體性,就會喪失某些原本會屬于他的機遇。對于自然賦予我們的這一珍寶,逢時就該索取,失卻了便會后悔莫及。難道我們想追捕的時光還少嗎?沒有太過,也沒有不及,這就是智慧。
我們不能盡善盡美,但可以力求把握自己,這把握的力量首先存在于今日的努力之中。朱光潛先生在談修養(yǎng)時曾說過: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別人;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這話很有道理。是的,我們只有一種現(xiàn)實性,這就是此時,此地。一個人若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每一個“今日”,他就會以一種新鮮的目光看待周圍的一切。因為在價值觀念中,最重要的是生活于注入了理想的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