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連儒
評白求恩的傳記
“任何時代英雄都是這樣一種人:他們以驚人的忠誠,決心、勇氣和技能完成了那個時代放在人人面前的重要任務。今天這些任務是世界性的,因此當代英雄——無論是在本國或外國工作——也是世界英雄,非但歷史上是如此,而且現(xiàn)在也是如此?!?宋慶齡副委員長對白求恩的贊語)白求恩,不愧這英雄的稱號,他屬于加拿大、美國、西班牙、中國……。他的一生跨過了全世界。
白求恩典型的藝術再現(xiàn)
白求恩,“穿一身八路軍的灰軍裝,胳臂上掛著‘八路的臂章,腰間扎著一條寬皮帶,腳下穿一雙草鞋;身材魁梧、碩壯,面孔健碩,但有點清瘦,濃眉下面,深藏著一對炯灼的眼睛,那里面飽含著無邊的慈愛,顴骨微高,寬大的嘴犄角上,常浮著意味深長的微笑,嘴上撅起的短髭和他的頭發(fā),都已灰白了。是的,他已經(jīng)快五十的人了;但他的精神,卻很矍鑠,象一個活潑健旺的青年。有時候,還流露出純樸的天真。見到熟人,他就高高地舉起右手:行西班牙禮。不過,也有時候,他緊緊地握著你的手,使你感到一股摯愛的熱力在交流。在西班牙的時候,大家叫他:‘老少年;中國許多醫(yī)務工作者,帶著崇敬的感情稱呼他:‘老頭子;老百姓則親昵地叫他:‘大鼻子。這就是諾爾曼·白求恩博士?!?/p>
這一幅濃筆重彩的肖像畫的作者是中國作家周而復。他的這本特寫《諾爾曼·白求恩斷片》是在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日寫的。作者從一九三九年是以八路軍總政治部派赴晉察冀軍區(qū)文藝小組組長的身分,來到晉察冀抗日前線的。他在大量調(diào)查、訪問和搜集的資料面前,沒有以《諾爾曼·白求恩斷片》為滿足,他把自己對抗日戰(zhàn)爭的深刻體驗和謳歌白求恩的激情,全部傾注在一九四六年寫的傳記小說《白求恩大夫》一書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感受越來越深,一九五三年又對《白求恩大夫》作了重要的修改和加工。二十幾年來,這本書數(shù)次再版,并被譯為多種外文。
《白求恩大夫》這本書,沖破了真人真事的樊籬,忠實而大膽地對白求恩及其周圍的人物進行典型化的塑造。作者敘述了白求恩在中國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但更著意描寫那些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事件。在第一節(jié)中,作者抓住白求恩給傷員送被子這一細節(jié),生動地刻畫了他細微體察傷員的冷暖和嚴格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從這個典型事件里還可以看出:白求恩在不負責任的事情面前,不管你的年齡、職務和經(jīng)歷如何,他都敢于進行直率的批評;當他知道事實真相后,又是那樣嚴于律己、虛心自責??谷諔?zhàn)爭期間,敵人給我們造成的物質困難是歷史上少見的。白求恩在三五九旅衛(wèi)生部不得已拿起工兵用的鋸子來為一位重傷員截肢時,他開始是很難接受的,甚至說過:“我不用?!钡?,在十分急迫的情況下,他還是忍著內(nèi)心的劇痛完成了這個搶救階級兄弟的任務,并慷慨地為這位傷員獻出了三百毫升寶貴的鮮血。這些事跡,在現(xiàn)實中是白求恩的,但并不是如此強烈而集中,經(jīng)過作者的藝術概括,顯得更真實、更生動,使白求恩的“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的精神,躍然紙上,深刻感人。
書中為了塑造白求恩的這個典型,還寫了我軍一批醫(yī)務工作者的形象。其中方國禎這個形象的塑造幾乎貫穿全書。白求恩與方國禎的相識是從一場不負責任的事情或者說是誤會開始的。當時,白求恩簡直不能相信這樣一個不稱職的人能為傷員服務,能培養(yǎng)成為一個醫(yī)生。但就是這個方國禎,從沒上過一年學的放牛娃卻當上了軍醫(yī)。小說激化了這場矛盾,通過矛盾的解決充分展示了白求恩的性格本質,集中地反映了白求恩對中國的人民軍隊和人民戰(zhàn)爭的認識的深化和提高。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表明,白求恩不僅解除了與方國禎的誤會,而且對他進行了精心的培養(yǎng)和教育,使他很快成長為一個相當出色的醫(yī)生,以至最后結為知己的戰(zhàn)友。臨終時,把他使用了二十五年的最心愛的手術刀贈給了方國禎。白求恩對方國禎的認識過程,體現(xiàn)了他對我軍醫(yī)務工作干部認識的過程。當時我軍的醫(yī)務工作者,從正規(guī)學校畢業(yè)出來的很少,絕大多數(shù)是在人民戰(zhàn)爭和人民軍隊這所大學校里的實際工作中逐步鍛煉成長的,從西方來的一個醫(yī)學博士對這種情況不甚理解是難以責怪的。至于方國禎這個藝術形象的原型,就是三五九旅衛(wèi)生主任兼政委潘世征同志,他解放后第一批出國深造,很快就獲得了醫(yī)學博士學位。
書中對白求恩的語言也進行了加工和提煉,使其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得到了升華,這對于一部傳記小說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正因為作者在典型環(huán)境、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和語言上匠心獨運,所以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感人形象,真正做到了忠于現(xiàn)實而高于現(xiàn)實。
一部出色的白求恩全傳
周而復的傳記小說《白求恩大夫》主要描寫了白求恩在中國晉察冀邊區(qū)的英雄事跡,但讀者對此還不滿足,因為白求恩是加拿大人,是個著名的胸外科專家,他有著游歷北美、西歐、赴蘇聯(lián)考察和支援西班牙反法西斯戰(zhàn)爭等豐富經(jīng)歷。他的思想發(fā)展還有一個曲折的過程。對此,加拿大作家泰德·阿蘭和塞德奈·戈登滿足了讀者的這種渴望。他們兩人一九五二年合寫的《外科解剖刀就是劍——白求恩大夫的故事》,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報道了白求恩的一生,是目前相當出色的一部白求恩全傳。泰德·阿蘭今年六十三歲,他與白求恩相識后即結成戰(zhàn)友,都是共產(chǎn)黨員,他們一起到過西班牙,并肩參加了反法西斯的戰(zhàn)斗,曾一度擔任過白求恩所在部隊的政委。阿蘭曾先后三次應邀到我國訪問。一九七五年他向我們生動地介紹了他與白求恩的第一次見面。當時他是一個年青的記者,報上發(fā)表了他寫的一篇關于同情窮人街悲慘生活的報道。沒想到,當天晚上,他意外地收到白求恩的電話,請他周末到他家一坐。在他一走進白求恩的房門時,就接受了一篇熱情的歡迎詞。還沒等坐下,白求恩迫不及待地把他帶到衛(wèi)生間去,這個舉動使他大為詫異。白求恩指了指一個盛著顏料的盤子,讓他張開右手的五指,往盤子里蘸上顏色,然后向衛(wèi)生間的墻壁上按去,一個深深的手印留在墻上。白求恩高興地告訴他:“這是我對知己朋友的特殊待遇。請你把你的大名簽在手印掌心的空白處,以留作紀念?!碑斔ь^往墻上一看,發(fā)現(xiàn)已印上了許多知名人士的手印,同時他還看到白求恩把自己的學歷文憑和各種學位、學會證書也貼在這里。這些都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阿蘭十分驚訝地喊了一聲。白求恩笑著說:“如果那些頭銜不能造福人民,它們又有什么用呢?對名利不能癡情,那些東西只配擺在這里……”。
阿蘭是做為白求恩相知甚深、共嘗苦難的戰(zhàn)友來為當代世界英雄白求恩樹碑立傳的。這本傳記的材料是他付出千辛萬苦,到過許多國家,用了十一年的功夫,廣為搜集而來的,許多材料是第一手的,十分珍貴的。作者的筆觸生動、熱情、深刻,敘述猶如行云,議論頗顯警策,評價不失分寸。全書的布局完整、結構嚴謹。從白求恩的死寫起,最后又歸結到死。由第二次“死”引出第一次“死”,而后寫“生”。白求恩的“敵人”是誰?作者認為,第一次是“肺結核”;第二次是“法西斯主義”;第三次是“制造創(chuàng)傷的人們”。這樣的回答是十分堅定而明確的。
《外科解剖刀就是劍——白求恩大夫的故事》這本書的最大特點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就是第一次大量引用了“很多生動的回憶錄、日記、書信以及其他遺著,因此對這書的風格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加上該書排印時用的字體,使這些珍貴的資料排列其間,格外醒目。據(jù)初步統(tǒng)計,該書中直接引用的報告、文章、講話和書信就有十四件,直接引用或摘引或概述的日記有二十九件。因此作者說:如果查問“書中的敘述、談話和文件出處的時候,我們的腳注多得幾乎可以構成另外一本書了”。這種說法并不言過其實。該書的這個特點并沒有使人讀來枯燥、乏味,而是更增加讀者要讀完這本書的濃厚興趣。作者善于運用獲得的第一手材料,精煉地敘述其背景,深入地開掘其思想,巧妙地補充其原始材料的不足,往往情趣橫生,幽默含蓄。該書寫了他和夫人法蘭西斯的悲歡離合,真實可信。作者對白求恩為什么不能與法蘭西斯生活在一起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舉出了非常典型的事例,說明了“白求恩驚人的獻身事業(yè)的熱情”使他們不能不分居兩處,只能作為朋友,而終究不能維持家庭。不是法蘭西斯長得不美,白求恩認為:“女人的智慧比美觀更引起他的興趣?!卑⑻m等的這本書頗受讀者歡迎,已多次再版,印行達上百萬冊,以十幾種文字在世界各地發(fā)行。
眾多各具特色的書
新中國成立三十年來,我國先后出版過多種宣傳白求恩英雄事跡、為白求恩樹碑立傳的書。主要有:《白求恩大夫》(王天心著,一九五○年開明書店版)、《白求恩》(外國歷史小叢書之一,唐樞編寫,一九六四年商務印書館版)、《白求恩大夫》(章回體革命故事,胡奇改編,一九六四年廣東人民出版社版)、《偉大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白求恩》(革命回憶錄,一九六五年中國青年出版社版)、《白求恩的故事》(少兒文藝讀物,孫瑛著,一九七六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白求恩在中國》(傳記性政治讀物,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yī)院《白求恩在中國》編寫組編著,一九七七年人民出版社版)、《白求恩》(少兒故事,章學新編著,一九七八年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版)等。其中《偉大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白求恩》一書,由聶榮臻同志作序,收輯了十一位原在晉察冀軍區(qū)衛(wèi)生部與白求恩一起戰(zhàn)斗和生活過的老戰(zhàn)友的回憶錄。親切、真實、純樸、豐厚是這本書的最大特點。書后載有白求恩的日記六則和三件遺稿,與前面回憶文章互為補充,相得益彰。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栋浊蠖髟谥袊?一九七九年增訂本)這本書也是比較有特點的。它較為全面、詳盡地記述了白求恩在中國各階段的主要思想和活動,突出地介紹了白求恩會見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同志以及與聶榮臻、賀龍、王震、關向應等同志的交往。作者真實而具體地表現(xiàn)了白求恩對中國、對延安、對晉察冀邊區(qū)的認識過程,客觀地介紹了白求恩對中國人民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切身體會,講述了不少在邊區(qū)軍民中廣為傳頌的生動事跡,如“群眾是我們的血庫”、“‘蘆溝橋的誕生”、“一個八路軍醫(yī)生的成長”、“尹創(chuàng)參軍”、“我們都是革命同志”等。作者聯(lián)系他們做過的調(diào)查研究,從白求恩的思想實際出發(fā),努力探索白求恩若干書信、日記、報告和講話的意義,盡量去挖掘其思想深處的東西,力圖做出客觀、中肯的評價。他們認為:《在晉察冀邊區(qū)模范醫(yī)院開幕時的講話》全面深刻地展示了一個國際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的襟懷;《傷口》形象地闡述了白求恩的馬克思主義戰(zhàn)爭觀;《給路易斯的信》述說了他對“日本法西斯永遠不能征服中國”的堅定信念以及他為了實現(xiàn)偉大理想寧愿拋棄自己個人的一切的高尚情操。
白求恩這位當代世界英雄,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尊敬。為了表彰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加拿大政府于一九七六年九月在白求恩的故鄉(xiāng)建立了“白求恩紀念館”。作為加拿大白求恩紀念館顧問的加拿大歷史學家羅德瑞克·斯圖爾特近年來曾寫過兩本研究白求恩生平和思想的書?!栋浊蠖鳌?一九七三年加拿大多倫多新出版社版)一書,對白求恩的家世作了考證;對白求恩在醫(yī)學上的進取精神作了詳盡的分析和介紹;引用了不少白求恩接受馬克思主義、從事黨的宣傳活動的調(diào)查資料,對白求恩的思想發(fā)展做了有益的探索。更可喜的是,作者試圖對白求恩為什么要來中國這個問題進行客觀評價和說明,不少見解是有根據(jù)的。如作者引用了白求恩給馬克思·斯科特的信,信中說:“你要明白我為什么要到中國去?請讀一讀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史沫特萊的《紅軍在長征》和貝特蘭的《中國的第一步行動》?!弊髡哌€認為:“白求恩要到中國去的這一決定,是白求恩一生事業(yè)中最成熟的一個決定?!边@些材料對研究白求恩是很有價值的。此書還第一次引用了與白求恩同來中國的那位加拿大護士瓊·尤恩的回憶錄,記述了白求恩與朱德同志會見的情景。白求恩的思想》(一九七六年加拿大出版)一書,主要是通過大量引用已有的和新發(fā)現(xiàn)的白求恩的文章、書信、報告等來闡述和探討白求恩的思想發(fā)展。書中附有一百多幅有關照片,有的資料和照片是第一次發(fā)表。作者為研究白求恩花了大量的心血,用了三年的時間,訪問了加拿大、美國、英國、中國、西班牙、墨西哥等國家的一百五十多位人士,發(fā)出近四千封信,對白求恩生平事跡進行廣泛的調(diào)查,特別是與白求恩的生前友好和親屬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獲得了不少文物和資料。作者對我國很友好,兩次到中國進行訪問,給我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對白求恩思想發(fā)展的探索
對白求恩思想及其發(fā)展的研究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有些人認為白求恩是個“不穩(wěn)定的叛逆者,向傳統(tǒng)挑戰(zhàn)純系受一種美化自己的愿望所驅使而采取的行動”;有些人認為“他是一個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寬宏大量、才能橫溢的人,是個超時代的人物;他對自己的專業(yè)的熱誠是無與倫比的”。在中外為白求恩樹碑立傳的各種書中,作者們從各自角度出發(fā),根據(jù)自己所掌握的材料,進行了大膽的探索。
一九七五年我們曾與作家阿蘭討論過白求恩世界觀的形成及其思想發(fā)展。阿蘭告訴我們:這個問題他也正在研究。沒來中國以前,他覺得比較了解白求恩,但來中國訪問了白求恩的老戰(zhàn)友和當?shù)厝罕姡犃怂麄兩羁谈腥说幕貞浐?,他發(fā)現(xiàn)他并不十分了解白求恩。阿蘭深有感觸地說:我是努力按照毛主席的《紀念白求恩》這篇文章的精神去寫白求恩的,沒有毛主席這篇文章就沒有我這本書。我要搜集更多的材料,用大量的事實告訴西方讀者,不是中國人向白求恩學了什么,而是白求恩向中國學了什么,從而讓加拿大、美國以至全世界都了解中國、認識中國。
歷史學家斯圖爾特認為:“白求恩是個復雜而變化無常的人”;“白求恩特有的地位在他逝世四十年后的今天已經(jīng)得到完全確認”。他說他曾與加拿大歷史界的朋友們討論過白求恩的政治觀,他指出:“對于這個問題只能有一個答案,就是白求恩是個共產(chǎn)黨員,因此變?yōu)槊珴蓶|中國的英雄,而成為西方世界的叛徒。”
加拿大朋友們說的“加拿大給了中國一個醫(yī)生,而中國卻給了加拿大一個英雄”的話,是對中加兩國人民友好的稱頌的表示,確切地說,白求恩來中國以前就已經(jīng)是一位當代世界英雄。正如一家多倫多報紙評論中所說的:“一些加拿大人并非不知道白求恩是個共產(chǎn)黨員,但是他們早就明白白求恩醫(yī)生是一位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理想家,是一位徹底獻身而勇敢的人?!?/p>
白求恩從小形成的熱愛科學、勇于進取的精神是與他本人的刻苦學習和家庭影響分不開的。他在青年時代曾當過伐木工人,賣過報紙,在輪船上燒過火,在飯店當過侍者,這對于他后來能夠同情勞動人民,并為他們忠實服務的思想的形成有很大關系。在白求恩新世界觀未形成以前,有過苦悶、彷徨和探索,思想上和生活上也曾走過曲折的路,其中也不可能不受當時社會思潮的影響。他曾得過當時認為不治之癥的肺結核,這給他精神上和肉體上以重創(chuàng)。但是,他沒有在這沉重的打擊面前畏縮,在他不受傳統(tǒng)思想的羈絆、勇于進取的精神鼓舞下,終于征服了病魔,攻下了治愈肺結核的難關,創(chuàng)造了許多醫(yī)療器械,逐步成長為世界著名的胸外科專家。他曾經(jīng)做過醫(yī)療社會化的大膽嘗試。他與工人運動的結合和對當時蘇聯(lián)的考察,在他世界觀的轉變上發(fā)生了決定的影響。斯圖爾特認為:“他一直不斷地尋求一種表達自己心愿的方式,這種方式符合他那種想過有意義而且生動的生活的愿望。最后,他終于在馬克思主義——共產(chǎn)主義里尋找到了?!币痪湃迥昙尤牍伯a(chǎn)黨以后,他全身心地投入了社會斗爭,并以自己卓越的醫(yī)療實踐,參加了支援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第一個流動輸血隊。一九三八年又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直至把鮮血灑在中國的土地上。
白求恩來到中國以后的思想發(fā)展也沒有停止。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抗日戰(zhàn)爭,他是逐步適應、認識和熟悉的。這個過程,就是他的思想不斷提高的過程。白求恩一九三九年說過一句名言:“今天我們支援你們,將來你們勝利了,也同樣會支援我們?!泵珴蓶|同志充分肯定“白求恩同志是實踐了這一條列寧主義路線的”。這些都對我們分析和認識白求恩的思想給予了深刻而寶貴的啟示。我覺得:這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對白求恩的言論和行動作了最精確的歷史概括。
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永遠感謝為當代世界英雄白求恩樹碑立傳的敬愛的作者們,并希望出現(xiàn)更多更好的為白求恩這樣的當代世界英雄樹碑立傳的作品。
一九七九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