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郁
貴州省最南端的望謨縣,位于一片峰巒起伏連綿不斷的大山里。在這萬山叢中,大麻山又異峰突起,巍然兀立在群山之上。高高的峰頂直指蒼天,山腰白云繚繞,崖下雄鷹盤旋。周圍盡是原始森林,到處出沒著豹子、野豬和狼,還有那成群結(jié)隊偷莊稼的猴子。這里離山城望謨縣有一百二十多里,隔著四架大山,是個極其偏僻的所在。在這號稱“離天三尺三”的大麻山上,住著一些世世代代和其他兄弟民族很少往來的苗家人。
整個大麻山上,總共才有四十四個苗寨,二百多戶人家,卻散居在幾十條大山溝里。在高山之顛,在山坳坳里,有的僅僅一戶人家,也算是個寨子。寨與寨之間往往隔著十幾里的山路。解放以前,由于深山密林極端偏僻,加上地主的壓榨和國民黨反動派的摧殘,苗家的經(jīng)濟文化水平,和山下其他兄弟民族地區(qū)幾乎相差幾個世紀!十冬臘月,苗家窮得無衣少被,只能靠房間中央那團晝夜熊熊燃燒的火堆取暖。大麻山上的苗家,沒有自己的文字,沒有一架算盤,算起賬來,就一顆一顆地數(shù)苞谷粒。1951年春天,剛剛解放不久,一個雙腿癱瘓、不懂苗語的布依族青年,毅然決然地來到這高聳入云的大麻山,他在深山苗寨里,埋頭苦干默默地工作了十一年,辦起了苗家歷史上的第一所小學,讓適齡兒童都上了學;培養(yǎng)出許多能寫會算的會計員、記工員,適應了山區(qū)合作化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需要,苗家人民永遠結(jié)束了用苞谷粒算賬的時代!
這個布依族青年就是黃冠民。
一
1948年一個嚴冬的夜晚,呼嘯著的尖風直往陰濕的山坳里吹來,躲藏在山里的黃冠民,拖著兩條麻木的雙腿,開始跌跌撞撞下了山。為了躲避國民黨反動派抓壯丁,他在山里已經(jīng)熬了三十幾個寒夜了?,F(xiàn)在,風聲大概過去了,但是,家里會有會么樣的命運等待著他呢?……
從他記事起,他們一家橫遭地主、反動派多少次殘暴的迫害?。〖依锔F得連衣服都穿不上。還得給偽鄉(xiāng)、保長出去出款,稍有怠慢,便遭偽鄉(xiāng)長木棒的毒打。小小的黃冠民看著父親被打得遍體鱗傷的樣子??薜孟駛€淚人。他那幼小的心靈里,怎也弄不明白,為什么窮苦人這樣受人凌辱?也許讀書識字懂得些道理,就不再受人欺侮了吧。他決心要念書??墒歉F得連嘴都糊不上,哪里有錢上學?于是,他就把家里僅有的苞谷粒分出一些。炒成茍谷花去賣錢,維持自己的學費。有時肚子餓極了,就抓幾顆沒開花的茍谷粒塞在嘴里充饑。拚死拚活地好容易才敖到小學畢業(yè)。黃冠民覺得有了希望,但是偽保長卻硬叫他在偽保公所當“書記”——實際上就是充雜著這個偽保長革朝弼派他到窮苦人家去逼收稅款。他死也不肯。終于跟偽保長大吵一頓,一用手跑掉了。偽保長對這個意敢反抗的布依族少年恨入骨髓,便串通國民黨匪軍,搜遍了整個寨子,一定要抓他去當壯丁。黃冠民無處躲避,才鉆進了大山,藏在一個山洞洞里??蓱z的父親每隔一二天,就悄悄地給自已的獨生兒子送點干糧來。但是,中間忽然有四、五天父親沒來送飯了。這一天,正當黃冠民不安地扒著洞口往外張望時,突然發(fā)見山谷里出現(xiàn)無數(shù)火把!哎呀,這一定是國民黨匪兵來搜山了。黃冠民顧不得饑餓、寒冷和疲憊,跌跌撞撞地,翻山越嶺,一口氣爬上了另一座山。這座山連個洞也沒有,他只好躲在山坎坎里避風。餓了,就摘些野果野菜果腹。下雨時,就割些芭茅草頂在頭上,下半截卻淋得精濕,泡在泥水里。在冷雨凄風中又熬了十幾天,估計風聲已經(jīng)過去,現(xiàn)在他決心下山回家。
當他勉勉強強掙扎到家時,一躺到床上,就再也爬不起來了。他的兩條腿完全癱瘓了。
黃冠民撫摸著兩條直挺挺的大腿,新仇舊恨,一下涌上心頭,不禁淚如雨下??抻惺裁从茫繎摪堰@刻骨的仇恨深深地埋在心里!他揩干了眼淚,開始和癱瘓頑強地斗爭,請求父母來回屈伸他的兩腿關節(jié)……
二
解放大軍,浩浩蕩蕩,跨過黃河,越過長江……。
接著,貴州省邊境的大山區(qū)也全部解放了!
這株被舊杜會嚴霜逼得將要枯萎的幼苗,像遇到甘露一樣,又開始更生了。清匪,反霸,每一個消息都使得黃冠民興奮得在床上躺不下去。他躍躍欲試,想和大家一起,共享這翻身的歡樂;想和窮伙伴一起,參加這火熱的斗爭。哪怕是能為窮人翻身做一點點事也好??!可是。腿,兩條癱瘓的腿,卻無情地把他牢牢釘在床上。聽說,那些大惡霸偽鄉(xiāng)保長被群眾斗倒了。黃冠民情不自禁拍著手,又情不自禁捶著床:自己能為窮兄弟干些什么呢,難道就這樣袖手旁觀嗎?他整天在床上折騰著,嘆著氣。父母親見了,更加緊地幫助他不停地屈伸著他的兩腿的關節(jié),還買來了一些草藥給他醫(yī)治。慢慢地,雙腿居然可以活動了。
一天,黃冠民家里突然來了兩位苗家客人,麻山鄉(xiāng)的農(nóng)會主席王樹成和干事楊光榮。王樹成和黃冠民的父親是老相識。當年王樹成在麻山抗丁抗糧打游擊時,下山聯(lián)絡,黨住在黃老漢家,如今天樹成當了麻山農(nóng)會主席。區(qū)里不斷有文件送來,他卻一個大字不識。困難啊,每逢收到文件,就得連夜下山找區(qū)委面談。要是通知各寨到鄉(xiāng)上開會,他就只好在白紙條上蓋上個私章,派人送去。有時,送條子的人說不清楚,寨里接到這無字的紙條,誰也猜不透究竟是啥意思。怎么辦呢,想來想去,想起了黃老漢那個雙腿癱瘓的兒子。于是,他便和楊光榮親自前來,邀請黃冠民到麻山擔任鄉(xiāng)文書工作。
黃冠民乍一聽,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正發(fā)愁找不到為窮兄弟翻身出力的機會呢。既然麻山苗家兄弟這親迫切需要一個識字的人,自己就是連滾帶爬,也要爬上麻山?。∷拥脻M臉通紅,猛地站了起來說:“那太好了!”可是,兩腿立刻疼得鉆心,身體搖晃了一下,又頹然跌在床上。他遲疑起來了。心想,麻山盡是懸崖峭壁,一上就是二三十里,會不會工作做不了多少,自己這殘廢的腿,反倒成了人家的負擔呢!他想到這里不免露出失望的神情。王樹成同志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連忙說:“冠民兄弟,麻山太需要你啦。你的腿,我們給你醫(yī);爬不了山,我們就把你背上去!”
“那……”黃冠民感動得一時不知說什么好。還有什么可猶豫的呢,他把手一揮說:“去,就是再高的山也去!”
上山那天,黃冠民說什么也不肯叫人背。王樹成他們只好扶著他,一步一步向前挪動。一到陡崖下,王樹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黃冠民搶到背上,一口氣背到大山頂上。
附近幾個塞子的苗家,聽說有個識字的布依族兄弟來到麻山工作,紛紛跑來探望。解放不久的苗寨,生活還相當苦??墒?,他們卻送來了粑粑,有的還送來豬肉。當他們發(fā)現(xiàn)黃冠民兩腿有病時,又爭著采集了各種草藥送來,不久,竟堆滿了一屋子。苗家大夫楊義庭老漢,爬了幾個山坡,親自來給黃冠民煎藥治腿。日久天長,煎過的藥渣在屋后都堆成了一座小山!在舊社會飽受凌辱的黃冠民,一下子接觸這種熾熱得像火一樣的階級友情,真是百感交集。盡管民族不同,語言不通,窮苦階級兄弟卻心連著心。苗家父老待自己比親生兒女還親,自己又怎能不捧出一顆火熱的心呢!無論是念文件,看信,寫報告,開證明,發(fā)放人民政府貸款,凡是他能干的,他都包了下來。盡管一天到晚忙得頭昏腦脹,黃冠民卻總是樂呵呵的,因為在窮人翻身的斗爭中,他也盡了一份力量呀。但是,當他熟悉了這些工作之后,便又不安起來,整天催王樹成鄉(xiāng)長,多多給他事情干!
三
王鄉(xiāng)長給了黃冠民一個新的任務:要他幫助麻山苗寨登記戶口。王鄉(xiāng)長背著黃冠民走遍了整個麻山,每當他在戶口薄上寫下一個名字的時候,內(nèi)心就引起一障激動。原來,多少年來,苗寨有許多人竟連名字都沒有,從現(xiàn)在起,在全國的總戶口名冊中,才開始有了麻山苗家的姓名!他發(fā)現(xiàn)自己正在干著一件多么有意義的工作??!在登記戶口的過程中,苗家兄弟又紛
粉向他述說舊社會沒有文化的營楚。楊卜月貴背著小豬下山趕場,買主竟把一角當作一元給了他?;氐郊依?,夫妻兩人為此吵得不可開交,弄得全家不睦……。黃冠民越聽心里越沉重,原來文化落后和經(jīng)濟貧困一樣,像一座大山似地壓得苗家透不過氣來。要搬掉這座大山,該是多么不容易!光自己一個人,又能有多大力量?只有苗家有了自己的讀書人,才能鏟平這座大山!對,應該在苗寨辦起學校來。王鄉(xiāng)長聽了黃冠民的建議,高興地說:“好啊,我早就有這個打算,咱們兩人竟想到一塊啦。于是他便親自去動員學生。沒有房子,向老鄉(xiāng)借,沒有桌椅,就搬來了木板和石頭;買不到正式課本,就用農(nóng)民識字課本代替。就這樣,1951年7月13日,麻山苗寨里的第一所小學成立了。
開學那天,十六個苗家兒童一排排地坐在石頭上,一雙雙好奇的眼睛,直瞪瞪地盯著黃老師。第一課是講生產(chǎn)。黃老師用漢話講完了課文,孩子們卻木然地坐在那里,沒有反應。寨子里有些男人倒是能講幾句漢話,但這些孩子卻一句也不懂。黃冠民指著書,說:“你們把課文讀一遍!”孩子們望著他,也學著說:“你們把課文讀一遍!”
黃冠民看著這群可愛的孩子,一點辦法也沒有,不同的語言把他們隔開了。
這天夜里,黃冠民說什么也睡不著。心想要教好這些苗家兒女,只有下決心學會苗語??墒?,苗家沒有文字,既無課本可讀,又沒有字典可翻。從哪里學起呢?坐在火坑旁邊,他苦苦思索,想不出一點辦法來。于是索性起來,撥旺了火,望著那跳蕩的火舌出神。
這時,鄉(xiāng)長王樹成推門進來,說:“黃老師怎么還不睡?”
黃冠民一見王鄉(xiāng)長,便把自己的煩惱一股腦兒傾吐出來。
“好兄弟,你莫慌,只要有決心就好辦。咋學?向群眾學嘛,先從吃飯穿衣這些眼前的事兒學起……”
“對呀,向群眾學。”黃冠民心里一下子豁亮了。
當學生來到學校時,黃冠民劈頭就問:“這是啥?”學生奇怪地瞅著老師指點自己的書包,不知是什么意思。黃老師又用手比劃了半天,同學才明白老師是想學苗話。他們笑著用苗話指給老師說:“書包”、“桌子”、“石頭”……黃冠民就不住口地叨念起來。下課以后,黃冠民又要求年齡大的學生把自已背到他家里去。苗家父老看見黃老師到自己家里來學苗話,都很感動,誰不熱心教呵!走路的時候說“拉嘎”,吃飯的時候就告訴他:碗是“地”,筷子是“德”。黃冠民呢,見到什么就學什么,口里總是念念有詞,像得了神經(jīng)病似的。夜晚,就睡在群眾家里。受過國民黨長期摧殘的苗家,解放初期相當窮苦。寒冬臘月,不僅沒有棉被,高山又不能種水稻,連稻草簾子都蓋不上。他們不是睡在裝滿苞谷殼殼的大簸箕里,就是睡在火坑旁邊。黃老師和群眾一樣,睡在苞谷殼殼堆里,或是睡在火坑旁邊。苗家兄弟有時半夜醒來,常常聽到他在夢中還在說苗話哩。
經(jīng)過半年多頑強的學習,黃冠民開始能用些苗語輔助教學了。當講到向日葵時,他就指著黑板上的三個大字說:“向日葵;‘漢努瓢斯(用苗話說),‘臺弄弄?!睂W生們笑著念著:“向日葵——臺弄弄?!边@樣一來,連年紀最小不懂一句漢話的學生都聽得一清二楚了。學生一下子增加到六十多個。黃冠民的勁頭更大了,每當夜深人靜,他仍然點著“松明子”,給學生寫字帖和“紅模子”。為的是讓苗家兒女不僅會讀會講還會寫。一年以來,和群眾密切相處的黃冠民,深知苗家最敬愛各族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于是他就手把手教苗家兒女先學會寫“毛主席萬歲”五個大字。
以后,黃冠民再訪問苗寨時,發(fā)現(xiàn)許多人家的門板上、壁頭上,都貼上了“毛主席萬歲”、“共產(chǎn)黨萬歲”的字條。盡管那些童稚的筆體歪歪扭扭的不夠端正,然而,這畢竟是苗家人自己用筆寫出的他們的心聲!黃冠盡好像看不夠似的,長久地凝視著這些字條,滿面流露出幸福的微笑。
1953年春天,山區(qū)開始了合作化運動。
一個傍晚,黃老師正在房里備課。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剛剛當了互助組長的韋老糯氣急敗壞地闖了進來,叫嚷道:“不行。黃老師,簡直弄不成。”說完就要背著黃冠民走。黃冠民莫明其妙,忙問發(fā)生了什么事。韋老糯這才斷斷續(xù)續(xù)地說:“唉?;ブM鬧起來了,我們都不會算工分。只好用老辦法,每人一個竹簡筒,得了幾分,就丟進幾顆苞谷粒。今天我們攤在地上數(shù),幾只母雞見了就啄,我一攆,可壞了,它們忽答忽答一拍翅膀,苞谷粒全給弄亂了?!?/p>
深夜,黃冠民幫助韋老糯清理完工分賬回到鄉(xiāng)政府后,心里仍在激烈地翻騰著:用苞谷粒算賬,這怎么能把互助組辦好,怎么能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呢!不用問,其他各寨的互助組,一定跟韋老糯一樣,把工分賬弄得一塌糊涂。想到這里他越發(fā)感到,光讓苗家有自己的讀書人還不夠,還得培養(yǎng)出苗家自己的記工員,會計員,各種各樣的人材,他埋怨自己為什么
沒有更早地想到這些……。第二天,天一亮,他就托下山趕場的人,把自已家里的算盤帶上山來。立即在學校里新開了珠算課,并且重點培養(yǎng)年齡大的學生當記工員。
孩子們回到家里,歡欣雀躍地比劃著告訴父母:“黃老師教我們學打算盤啦!”
“哎呀呀,黃老師為咱苗家想得多周到,咱們正發(fā)愁算不清工分賬哩……”當他們弄明白算盤是怎么一回事兒之后,都禁不住裂開嘴笑了。
黃老師第一個重點培養(yǎng)對象,便是韋老糯的兒子韋文通。他白天教了一天課,夜里又來到韋老糯家里?!叭挛宄保职咽值亟添f文通打算盤。火把燃盡了,換了一支又一支,韋文通手下的算盤漸漸撥不動了,最后歪在一旁打起鼾來??墒?,黃冠民卻抖擻精神,自己打起算盤來,因為他只會加、減、乘法,得加緊練會除法??!全寨子的火光全熄了,而韋老糯的房里仍透出火把的亮光,噼嚦啪啦的清脆的算盤珠聲,在寂靜的夜空里飄蕩……
不久,這種清脆的算盤珠聲,又不斷地在鬼洞寨、卡王寨、龍拿寨的夜空里蕩漾……
五
黃冠民日夜渴望的社會主義,沒想到竟來得這樣迅速。在農(nóng)業(yè)合作化運動高潮中,剛剛建立初級社不久的麻山,馬上又成立高級農(nóng)業(yè)社。在這深山苗寨里也搞起社會主義建設啦,貧窮、落后的麻山正在一天天地改變。一想到麻山的美好前景,黃冠民是那么興奮和激動。盡管鄉(xiāng)文書和小學教師的工作已經(jīng)相當繁重,他卻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精力,又主動地把高級農(nóng)業(yè)社總會計的擔子挑了起來。
這時,各個生產(chǎn)隊里雖然有了自己的記工員,但作為總會計仍要經(jīng)常到生產(chǎn)隊去核算工分,公布賬目。黃冠民的腿經(jīng)過苗家多年的醫(yī)治和自己頑強鍛煉,已經(jīng)能扶著拐杖走路,但上坡下坎,仍要跌交。到生產(chǎn)隊去,還得叫王鄉(xiāng)長背。在攀登峭壁陡坡的時候,王鄉(xiāng)長背著黃冠民,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黃冠民的前胸緊貼著王鄉(xiāng)長的后背,似乎感覺到王鄉(xiāng)長那顆急劇跳動的心。他眼瞅著王鄉(xiāng)長的汗水順著脖子往下淌,禁不住眼睛發(fā)潮了。人家王鄉(xiāng)長過去跟敵人打游擊,出生人死,不怕流血犧牲;現(xiàn)在又日夜辛勞,汗水灑遍了大麻山。為的什么?還不是為了麻山人民。自己呢,正在爭取入黨,可是和王鄉(xiāng)長一比,差得多么遠啊,為會么不能像王鄉(xiāng)長那樣赤膽忠心,千方百計為麻山人民謀幸福呢?如果自己能夠鍛煉得獨立爬山,不僅能及時到隊里清賬,還可以幫助社員提高文化,動員更多的孩子讀書。而且,自己還可以經(jīng)常下山學習請教,把更豐富的知識帶上麻山來!只要麻山農(nóng)業(yè)社辦得越來越好,苗家的人材越來越多,社會主義不就來得更快嗎。于是,黃冠民下定決心鍛煉爬大山。
可是,談何容易,癱瘓后遺的跛足,要登峭壁,爬陡坡,該是多么困難!黃冠民悄悄試了幾次,都失敗了。
一天夜里,他翻閱新買來的學生課外讀物——連環(huán)畫冊,突然被一本描寫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萬水千山》吸引住了。老紅軍那種頑強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他彷佛置身在那荒無人煙的水草地上,看到李教導員拖著重病的身體,寧肯嚼野菜,也不讓領導上為他殺戰(zhàn)馬,高喊著讓革命騎著快馬前進,迎著狂風暴雨,艱難而又頑強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他責問自己,現(xiàn)在建設的重擔,落在青年人的肩上,自己為什么不能像李教導員那些革命前輩一樣,頑強地一步步地前進?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的麻山,非得攻克攀登高坡這一關不可!
第二天黎明,在學校前面的山坡上,一個黑影拄著拐杖,一跛一跛艱難地往上爬,跌倒了,起來再爬,又跌倒了,喘口氣,又爬……
太陽爬上了山頭,王鄉(xiāng)長又要背他到生產(chǎn)隊里去,一看到他跌得鼻青臉腫的樣子,不由憐惜地說:“何苦呢,能走些緩坡就不錯了。來,我背你到隊里去。”
“不,我再也不叫你背了!”黃冠民說得斬釘截鐵。
“我可以背,也應該背。”王鄉(xiāng)長在堅持。
“我要走!我要鍛煉我的腳;你再背下去, 我就永遠不能用腳走路了?!?/p>
王鄉(xiāng)長覺得黃冠民那股倔強勁兒蠻可愛,便答應在一旁護著,看著他艱難地往上爬。一到險要地方,王鄉(xiāng)長又把他搶背起來。
讓人扶著走,和叫人背著走,又有什么不同!黃冠民并沒有滿足,非要自己能獨立爬山不可。不論清晨、傍晚,或是課間休息,他總是口里數(shù)著“一二三……”地鍛煉著,學生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望著老師頑強地爬山,一見他跌倒,便一擁而上把他扶起來,沒有一個孩子譏笑他。星期天對黃冠民來說是最寶貴的,他趁著這個空閑,一個人獨自練習翻山到各寨子里去。開始,一天只能走一個寨子,爾后,兩三個寨子也能在一天之內(nèi)往返了。在一個彤云密布的星期天,他已經(jīng)走完了三個寨子,估計時間尚早,又鼓起勁來向第四個寨子前進。誰知剛走到半路,天漸漸陰暗了。他趕緊往回走,越走越黑,夜幕終于籠罩了一切,黃冠民不時跌倒在亂石窩中。最后只好匍匐著身體,用手摸索著向前爬。等他爬回家時,已是夜闌人靜了。僥幸竟沒有發(fā)生意外。黃冠民氣惱地捶著大腿暗暗地責問自己:這算什么?難道這是勇敢嗎?不,這叫蠻干……。從此,再也沒有發(fā)生深夜爬坡的事了。四個、五個……一天能跑的寨子不斷地增加。到了1958年大躍進掃盲時,黃冠民一個人幾乎跑遍了麻山苗寨,大麻山上四十四個苗寨中,四十二個寨子都有了他的足跡……。由于堅持鍛煉和耐心治療,他逐漸恢復了健康。
六
黃冠民從十八歲來到深山苗寨,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整十一年了。在那里,他度過了自已的青春時代;在那里,他鍛煉成為一個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在那里,他把自己的文化貢獻給麻山苗家人民。
如今,大麻山里的四十四個苗寨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黃冠民的學生。他們有的在麻山商店、信用社工作,有的擔任民辦小學教師,有的當了解放軍,還有十六個人是麻山公社生產(chǎn)大隊和生產(chǎn)隊的會計,也有的參加了生產(chǎn)。在每個生產(chǎn)隊里,都有不少能寫會算的人。自從黃冠民把第一架算盤帶上麻山以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二十三架算盤,有三十六人能粗通珠算(小學生不算在內(nèi)),苗家永遠結(jié)束了用苞谷粒算賬的時代。在每個大隊里,都有幾個人能讀貴州日報,過去與外界幾乎隔絕的苗家,如今也能經(jīng)常知道國家大事了。
現(xiàn)在,大麻山的面貌正在起著深刻的變化。深秋的大麻山,樹木蔥蘢,翠竹茂密,芭蕉叢生。大山頂上正在秋耕的社員追趕著白云,穿著美麗苗裙的婦女,忙著磨豆腐、作甜灑。綠蔭深處,人們正在砍竹伐木,準備蓋新房子。到處是一片興旺的景象。
黃冠民仍然戰(zhàn)斗在這深山苗寨里。他決心在這里干一輩子,和苗家社員一道在麻山建設社會主義,把大麻山打扮得更加麗!編后記
一個雙腿癱瘓,僅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布依族青年——黃冠民同志,竟然能到深山苗寨,把全付力量獻給人民,十數(shù)年如一日,長期堅持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難,為苗族兄弟的文化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作出了可貴的貢獻。這種崇高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堅強不屈的向困難做斗爭的革命意志,是值得廣大青年學習的。
黃冠民和千百萬勞動人民的子女一樣,在舊社會備受摧殘,窮困、凌辱、逃亡、饑餓、殘廢……無一不落到他的身上;而有解放以后,他卻得到關懷,愛護和施展自己的才能的廣闊天地。這一鮮明的對比,怎能不使他產(chǎn)生痛恨舊社會熱愛新社會的強烈感情,怎能不使他階望為階級兄弟的解放事業(yè)盡自己一份力量。黨和毛主席向全國人民指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目標,他又怎能不為光耀的理想所鼓舞,而欣然獻身于這個壯麗的事業(yè)呢!正是由于這一切,使黃冠民具有了一顆真誠為人民服務的紅心,并由此而產(chǎn)生出巨大的力量。
我們從黃冠民同志和其他許多革命青年身上,都看到這樣一條真理:一個人,只要他把全身心貢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他就能夠在任何工作角落,生出力量!使困難變成容易,危險變成坦途,把任何工作都做得出類拔萃。黃冠民正是由于具有了這樣的赤膽忠心,才使他主動地去承擔艱巨的任務,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意志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也正是在這十分困難和極有意義的斗爭中,使他得到最好的鍛煉和成長,政治上大大進步了,文化知識迅速提高了,身體的疾病也大大減輕了。他在工作和斗爭中,排除了一切個人的煩惱、苦悶、灰心、失望……,而體會到為人民造福的無窮樂趣,體會到克服一個個困難的歡欣。
黃冠民的先進事跡與先進思想對我們各個戰(zhàn)線上的青年都有教育作用。我們每個青年都應樹立這種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自覺地到祖國所需要的地方去。愿每個革命青年在建設社會主義的艱巨偉大的斗爭中,像黃冠民同志和其他英雄人物一樣,放射出青春的最大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