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洲人
編者按:毛主席曾經(jīng)在“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中指出:在我們國家里,“社會主義因素每日每時都在增長,……群眾中涌出了大批聰明、能干、公道、積極的領導人物”。下面我們所介紹的董全蓉同志就是這些聰明能干的,公道積極的領導人物中的一個。董全蓉同志是湖北省新洲縣鳳凰公社民主管理區(qū)第九生產(chǎn)隊的黨支部書記。她在群眾中很有威信,大家都親切地稱贊她是:“黨的好女兒”、“人民的好勤務員”,從這篇報導里,我們可以看到,董全蓉同志之所以能夠勝利地完成黨交給她的任務,受到人們的稱贊,最重要的是在于她樹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毛主席教導我們說:“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我們團的干部和共青團員,應鼓遵循毛主席的教導,學習董全蓉同志的優(yōu)良品質(zhì),處處為群眾的利益著想,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湖北省新洲縣鳳凰人民公社民主管理區(qū)第九生產(chǎn)隊的黨支部書記董全蓉同志,是一個普通的基層干部,也是一個出色的人民勤務員。十年來,她忠心耿耿、踏踏實實、不聲不響地為群眾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情,群眾很擁護她,說她是“黨的好女兒”“人民的好勤務員”。她的事跡在湖北省的干部中傳開以后,許多干部深受感動,把她當作一面鏡子,對照自己的思想,掀起了學習董全蓉、改進思想作風的熱潮。許多干部在學習董全蓉以后,先進的變得更加先進,一些在思想作風上有缺點的同志也有了很大的轉(zhuǎn)變。董全蓉同志究竟有些什么事跡這樣感染人呢?她的思想作風有些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呢?
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
去年春天的一個夜里,在隊委辦公室,黨支部正開會討論如何把幾個小隊的生產(chǎn)全面領導起來,爭取平衡增產(chǎn)的問題。提到平衡增產(chǎn),大家都把話題落在三小隊。三小隊是個有名的“落后隊。那里不僅自然條件差,工作基礎也很薄弱。小隊長程綱義工作鬧別扭,群眾意見很多,加上連年生產(chǎn)任務完成得不好,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生產(chǎn)情緒不高,工作推不動,看上去今年又要完不成包產(chǎn)任務了。如何使三小隊的生產(chǎn)趕上去,這是平衡增產(chǎn)的關鍵,支部決定派人去幫助。
“哪個到三小隊去 ?”當時的黨支部書記程紀榮問。
開始,沒人吭聲。大家心里都明白,到這樣一個隊去工作是很艱苦、很困難的。
當時,擔任生產(chǎn)隊婦女主任的董全蓉同志,沒有考慮這一些,她只有一個想法:黨培養(yǎng)我就是為的給群眾辦事,群眾有困難不去幫助解決,那還算什么干部?于是,她打破了沉寂說:
“我去!”
她一開口,有的同志就關切地提醒她:“同志呀!到那里可困難哪!你身體又不好,會累得你吐血的?!币灿袀€別同志信心不足地說:“要是能把三小隊搞好就算你真有本事!”
“這不是顯本事!”董全蓉堅定地說?!包h說過哪里群眾有困難,就需要黨員去幫助,就是天大的困難,我也要去盡自己的一分力量?!?/p>
支部書記程紀榮同志贊揚了她這種自告奮勇到困難地方去的精神,并教育她只要堅決依靠群眾,任何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支部書記的這些話,給董全蓉同志增添了無窮的力量。
堅決按照階級路線辦事
董全蓉剛到三小隊,小隊長程綱義就向她告起狀來:“六姐一貫勞動不積極,是個落后分子,程天順愛調(diào)皮,應該整一整?!?/p>
“黨教育我們干部要當人民群眾的好長工,應該‘整一整這是什么話?而這話為什么會出在隊長的口里?水有源,樹有根,得把原因調(diào)查清楚?!岸芈犕瓿叹V義的話后這樣想著。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到劉六姐家串門子,六姐一句話也不說,倒真有點象“落后”的樣子。全蓉沒有簡單地對待這個問題,她想,莫不是她有意見不敢提?莫不是還有別的什么顧慮?于是,她決定先和六姐在生活上建立感情。她幫助引小孩、燒火,……一天、兩天,六姐覺得全蓉比自己的親妹妹還親,終于把真心話掏出來了。
原來,六姐是個貧農(nóng),丈夫早死了,剩下四個孩子,家務全靠她一人操持,洗呀,漿呀,燒火做飯……,一天忙到黑,參加生產(chǎn)的時間當然就不多了,加上工具不全,勞動效率自然就不高。生活富裕的老上中農(nóng)小隊長程綱義那會體貼到她這些困難,只是一味地指責她,說她“懶”,動不動就“整”她一頓。因此,她才變得“落后”起來。接著,董全蓉又分別了解了程六順等幾個貧農(nóng)和下中農(nóng)的情況,他們也都是因為類似的原因,落得一頂“調(diào)皮”的帽子。董全蓉同志了解了這些情況以后,很難過。她說:“貧農(nóng)有困難,我們沒有幫助解決,還說他們落后、調(diào)皮,這怎么行?”
董全蓉通過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找到這個隊落后的根子,在于富裕中農(nóng)當權。隊長程綱義根本不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他一心只顧自己搞“副業(yè)”,發(fā)展資本主義,不好好領導生產(chǎn),也不關心群眾的生活。問題的根子找到了,董全蓉同志感到信心百倍,她相信這個小隊雖然暫時問題還比較多,但是只要貧雇農(nóng)真正站起來了,就什么困難都可以解決,落后面貌就可以改變。她首先召開了貧雇農(nóng)會,啟發(fā)他們覺悟,給他們撐腰,要他們把腰桿子挺起來。同時,黨支部和生產(chǎn)隊又預支了二百四十元,幫助社員解決生產(chǎn)和生活上的困難。接著,她又串建十一戶貧農(nóng),帶頭辦起了食堂和托兒所。
食堂剛辦不久,富裕中農(nóng)就暗地里挑撥:“食堂里有人偷米”,“干部吃小灶”。董全蓉聽了,一面發(fā)動社員展開辯論,分清是非,批判富裕中農(nóng)的言論;一面整頓食堂,克服缺點,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又挑選了貧農(nóng)當炊事員。為了表示長期辦好食堂的決心,董全蓉還動員自己家里的人到三小隊的食堂里來吃飯,把家里的水缸,囤,盆等家俱都借給食堂。在她的帶動下,大家都關心食堂了。大家積極想辦法種菜、摸魚、砍柴。食堂越辦越好,生活越過越甜。過了些時,幾戶在外面“看風色”的富裕中農(nóng),也要求加入食堂了。
困難解決了,生活搞好了,群眾干勁越來越大。不到一個月,“落后分子”劉六姐被選 為婦女小隊長,“調(diào)皮分子”程天順被選為生產(chǎn)小隊長。經(jīng)過一年的苦戰(zhàn),這個小隊戰(zhàn)勝了一百三十多天的大旱災,不僅完成了全年包產(chǎn)任務,此一九五八年還增產(chǎn)15%,增加付亞收入200多元。落后隊變成了紅旗隊。
關心群眾的疾苦
處處關心群眾的痛癢,真心實意為群眾打算,把群眾的困難看得比自己的困難還重,這是董全蓉同志的特色。
去年冬天,董全蓉所在的公社展開了治山戰(zhàn)斗。有一天,她正在工地上開會,討論治山工程為什么出勤率不高的問題。忽然,有個人給她送口信來,說她的孩子不見了。治山戰(zhàn)斗團的團長程友祥同志叫她立即回去找孩子。她放心不下那里的工作,不愿回去。挨到天黑,友祥同志又來催她去,她才走了。在路上,全蓉同志老想著為什么有些社員不出勤的問題。想著想著,路過女社員歐有梅家的門前,她就進去了。一見歐有梅在屋里坐著,她劈頭就問:“別人都在大躍進,你怎么不出勤?”歐有梅卻哭了起來,指著自己的三個孩子說:“你看吧!”她一看,三個孩子都病了,有一個病勢沉重。歐有梅的丈夫又出門搞付業(yè)去了,怎么辦呢?這時,天已漆黑,而且大風大雨,打雷閃電。董全蓉早已忘記了自己的孩子,毫不猶豫地對歐有梅說:“不要急,我去請醫(yī)生!”說著就走。她冒著風雨雷電,摸著泥濘小道,翻過重重迭迭的大山崗,跑到五里多遠的衛(wèi)生所去了。等到接來醫(yī)生,雨水和汗水已把她的棉衣滲得透濕。
醫(yī)生診斷后,全蓉又轉(zhuǎn)去買藥??墒牵瑲W有梅手頭一元錢也沒有,她又哭起來了。全蓉安慰她說:“你莫哭我去給你想辦法。”其實那時她也沒有什么辦法。出得門來,她想到自己的孩子還有點項圈和手鐲等銀器,就拿出去賣掉了,給歐有梅的孩子買了藥吃。就這樣,歐有梅幾個孩子的病都治好了。她的丈夫回家知道這件事后,撲通地向董全蓉跪下來說:“真虧了你!”歐有梅也感動得流淚,說:“毛主席??!難為你給我們教出了這樣的好干部?!睆拇耍瑲W有梅也成了積極分子。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今年春節(jié),社員們都在歡度節(jié)日,可是董全蓉同志卻想起了食堂的炊事員們:“他們一年忙到頭,今天過年,應該讓他們休息休息。”腦子里閃起這個念頭,兩腿便走到廚房里去了。走進廚房,她對炊事員程開貴和程紀忠說:“快回去洗洗臉,換換衣服,玩玩去!今天的飯由我來做!”兩個老程無論如何不肯走。可是,全蓉不管三七二十一,奪下鍋鏟、火鉗,圍上圍裙,挽起袖子就干起來,簡直不讓別人動手。于是他們只好走開。
出得門來,程開貴和程紀忠越想越不安:“玩吧,怎么對得起董書記?不玩吧,做什么呢?”最后他們想到平時光忙著做飯,還沒沾過水庫的邊,趁此機會,到水庫工地推車土去。
炊事員一上陣,群眾也不愿閑著。等到全蓉做好年飯,走出食堂時,吆喝聲、車子聲已把整個工地鬧翻天了。
最后,收方員一算賬:這一天出勤一百四十人,完成四百六十七個標工,平均每人達到三點四個標工!創(chuàng)造了六十年代第一個春天的開門紅。
勞動打頭陣、吃苦在人前
董全蓉同志不僅是一個出色的指揮員,同時還是一個帶頭苦干實干的模范戰(zhàn)士。
去年冬天,大規(guī)模的治山運動展開了,董全蓉是治山戰(zhàn)斗團第四營的營長。治山工程十分艱巨,加上當時調(diào)了一大部分勞動力去治水,使她的隊伍中有百分之六十是婦女。鑿巖石、挖魚鱗坑這類活,婦女們干起來是比較吃力的。起初,不少人情緒很不穩(wěn)定。這時董全蓉同志身體有病,吃不下飯,渾身沒勁,但她仍舊帶病堅持勞動,起五更、熬半夜,事事站在前頭:早晨上工,她是頭一個,晚上收工,她是末一個;哪里工程最艱巨,她就到那里去。有一次,她揮舞著笨重的大洋鎬,使勁地接著堅硬的巖石,一下子把洋鎬柄震脫了,右手的血泡震破了,鮮血直流。她擦去手上的血,安好洋鎬柄,繼續(xù)往下干。
董全蓉同志這樣不畏艱苦帶頭苦干的精神,深深地鼓舞和教育了治山工地的社員們。女青年雷嬌秀干了幾天,有些吃不住了,一天下午,她沒有出工,要求下山去。全蓉聽說,當天晚上就從指揮部背上行李,來到雷嬌秀的營房??匆娦±缀鸵露?,她就輕輕地幫她脫下衣服:“這樣睡,會受涼的?!苯又纸o小雷打來一盆水,給她抹了臉,洗了腳,蓋好了被子,自己才攤開鋪蓋,睡在一旁。
“她是個婦女,我也是個婦女,她白天那樣勞累,晚上還這樣照顧我,我還象個積極分子嗎?”小雷睡在床上越想越不是滋味。
這時,董全蓉睡在床上,又和她攀談起來:“治山這工程,就是艱巨呀!可是,不吃一時苦,怎得萬年甜呢?你莫看現(xiàn)在光是石頭,明年、后年你再來看看,可就成了黃花山、果木山、萬雞山……,滿山是寶,那才好看哩!”
雷嬌秀聽著,心里越來越甜,也更加感到慚愧。
第二天,她就串連了十二個姑娘,成立了一個劉胡蘭突擊隊。不避風霜雨雪,帶頭猛干苦干,連鑿石頭、抬石頭這類重活,她們也都包下來了。就這樣,董全蓉領導的第四營,兩次評比都得了紅旗。
今年春天栽早秧的時候,遇到一場霜陳,五小隊的秧苗爛了許多。董全蓉立即召集各小隊長開會,確定由四個小隊給五小隊支援秧苗。秧苗的來源問題解決了,可是五小隊勞動力不足,還需要大家去幫助扯秧。什么時候去呢?當時已是深夜,有些干部猶豫著,想第二天再去。那時全蓉正在害病,但是她想到,俗話說:“頭秧分晝夜,晚秧分時刻,遲栽一天,不僅影響早稻的生長,而且這片田水源很好,可以種雙季稻,如果誤了早稻季節(jié),還會耽誤栽晚秧。為了贏得農(nóng)時,最好連夜就去。”在這個時刻,全蓉同志不是光布置干部和群眾去作,而是首先自己帶頭干。干部和群眾看到她害著病還帶頭去,很受感動,都爭著去。這一夜,四個小隊出動了一百多人,一直干到天亮,終于扯齊了秧苗,使五小隊缺秧的三十畝早稻田都及時種上了。董全蓉同志就是這樣一個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遇事同群眾商量,和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好干部。為什么她能夠這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呢?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是由于黨給了她三次生命:在舊社會,她孤苦伶仃,受盡苦難。四歲時,父親在地主家當長工被折磨死了,十二歲又死了母親,出嫁后,婆家也是負債累累,常年無隔日糧。她在舊社會受了二十多年苦難,新洲縣解放了,黨救了她的命。解放后,在黨的教育下,經(jīng)過革命斗爭的鍛煉,使她由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逐漸成長為一個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士,一個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黨給了她政治生命。1959年,她害了重病,耽心家里的工作,堅持不進醫(yī)院,病越來越重,一直到不省人事。黨支部的同志們把她送到醫(yī)院,病治好了,她感激黨又救了她的命。她常說:“沒有黨,早就沒有我董全蓉”。所以,她和黨、和人民,有著血肉相連的感情。她把黨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對黨的事業(yè)赤膽忠心。這就是董全蓉同志所以具有這樣優(yōu)良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