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
我出身于一個中農家庭。父親在我十三歲時就去世了,留下了母親和哥嫂弟妹侄兒等十五口人。記得當我小的時候,母親送我上學時,她常常囑咐我說:“孩子,好好地念書,看你能掙碗飯吃不能!”
參加革命工作后,我背著一個思想包袱,覺得自己沒有很好地對家庭盡到責任。母親曾寫信給我說:“把你養(yǎng)活大走了,也不問家事了。你上了學,弟妹們在家不能上學,你就不管了?!边@時,我的思想包袱更重了。當時我覺得母親的話是對的,弟妹們上不起學,自己該給想個辦法??墒?,我是一個包干制干部,每月的津貼有限,雖然自己想節(jié)省一些,叫弟弟來跟我上學,但只能顧上他吃的又顧不上他穿。有什么辦法呢?要求組織補貼嗎?但同志們家里困難的不是我一個。左思右想,總是不能解決,因此采取了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而思想上卻仍是很苦惱。
后來我參加了各種運動,思想上有了一些變化?!冻r通訊》中許多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跡對我有很大的教育。
如劉奎基同志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貢獻了自己寶貴的鮮血,半個身體殘廢了,可是在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號召下,他英勇地參加了人民志愿軍,不辭勞苦地為傷員服務。我想,人民志愿軍的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床幌热フ疹欁约旱募?,而要到朝鮮去工作呢?難道他們沒有家嗎?沒有個人打算嗎?不是的,他們都有可愛的家庭,他們?yōu)榱吮Pl(wèi)祖國,保衛(wèi)更多的家庭(包括自己家庭),為了保衛(wèi)我們祖國光輝燦爛的前途,也是我們自己無限光明的前途和理想,才到戰(zhàn)場去過艱苦而又光榮的戰(zhàn)斗生活的。我又想到,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努力工作,把國家的生產提高一步,國家建設搞好了,人民生活水平就會提高,而我弟妹上學的問題也就會得到解決。同時我還認識到,對家庭采取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也是不對的,應該積極地教育家庭。于是我就把這些道理寫信告訴家里,說今天國家是我們人民自己的,要他們眼光看得遠些,別看眼前苦一點,我們國家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去年,我們家鄉(xiāng)的淮堤修好了,沒漲水。于是我就抓住了這一點,對家庭進行教育,說明人民政府是為人民辦事的,只要自己積極生產勞動,是能過好光景的。我的信給家庭很大的影響。我的三哥蔡如璧,過去因為身體有點病,干活很不積極,曾經想脫離勞動。但看了我寄去的信和書籍后,思想就有了轉變,生產也積極了,并參加了一些政治活動,擔任了本鄉(xiāng)民兵大隊的工作,學習也很積極,過去他一天學都沒有上過,今天能寫信給我了。
去年,我們家鄉(xiāng)得到了豐收。我家的生活也轉好了,小弟弟也上了村民小學。我有時把自己節(jié)省的津貼,也寄一些回家里,補貼他們的學費等用途,有時還買了一些富于政治意義的小書畫寄給他們閱讀?,F在母親已經基本轉變了過去那種依賴思想,她寫信來說:“自從淮堤筑成后,沒有水災了?,F在家鄉(xiāng)的土地改革已經完成,騎在人民頭上的蔡玉早今天已向人民低了頭,全村的人民都翻了身,現在家庭生活基本上沒有什么問題了。你的小弟弟妹妹都上了學,你妹妹還加入了青年團。你的津貼不多,不要往家里寄了,除買書看外,應保養(yǎng)自己的身體,好好努力工作?!彼詈笳f:“這一切都是毛主席給我們的。明兒:望你好外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