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72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5.04.011
Analysis of Ardisia mamillata Sowing Effects Under Different Rooting Agent Treatments
Wang Qi,Lai Jiajun,Chen Jia,Zhang Longhui,Yu Fangchun (Fujian Sanming Forestry School,Sanming 365ooo,China)
AbstractTaking Ardisia mamillata seeds collected inLushan City,Jiangxi Province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the efects of different rooting agents and diferent mass concentrations of the same rooting agent on the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and seedling growth of Ardisia mamillat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di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AA rooting agents 25mg?L-1 showed the best effect andthe rooting agent 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had the best soaking effect among different rooting agents. The average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was 92.87% ,the average ground diameter was 0.34cm ,the average seedling height was 5.83cm ,the average main root length was 9.17cm ,the average number of lateral roots ?5cm was 7.67,and the average lateral root length was (20 5.77cm .The treatment of rooting agent could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seeds and seedlings of Ardisia mamillata. The effect of soaking seeds with the mass fraction of 25mg?L-1 NAA rooting agent for 12 hours is the best.
Key words Ardisia mamillata ;sowing effect;rooting agent
虎舌紅(Ardisiamamillata)又名毛地紅、肉八爪、豺狗舌,為報春花科(Primulaceae)紫金牛屬(Ardisia)多年生矮小灌木[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和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等中草藥書籍、文獻中均有記載虎舌紅的藥用功效、現(xiàn)代藥理分析表明,虎舌紅含有黃酮、槲皮素、三萜皂苷等藥用成分,進一步佐證了虎舌紅的藥用價值[2-5]?;⑸嗉t經(jīng)過人工培養(yǎng)塑形后極具觀賞價值,其葉片外觀和枝頭簇生的鮮紅果實組成虎舌舔珠的喜慶、獨特樣式。1999年,虎舌紅作為新興的觀賞藥用植物,在中國舉辦的首屆專業(yè)類世博會“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為主題的“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中榮獲室內(nèi)觀葉植物大獎第一名[?;⑸嗉t分布范圍廣,我國福建、江西、貴州和廣東等地均有分布,國外在越南亦有其種源被發(fā)現(xiàn)。但虎舌紅野生種源自我更新能力較弱,屬瀕危珍稀植物[7-8]。經(jīng)查閱,國內(nèi)在虎舌紅種子生根劑浸種處理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為此,本試驗通過采用不同生根劑類型及不同質(zhì)量濃度生根劑浸種處理進行虎舌紅播種育苗試驗,研究生根劑對虎舌紅種子出苗率及苗木生長的影響,以期為虎舌紅播種育苗的種子處理提供技術(shù)參考。
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qū)莘口鎮(zhèn)樓源村花木中心虎舌紅種苗繁育試驗基地,地處 117°27′24′′E,26°09′29′′N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試驗圃地地勢平坦開闊,于播種前1周進行整地作畦和土壤消毒處理。
2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024年3月下旬,以采集于江西省廬山市的虎舌紅種子為試驗材料。種子置于清水中揉搓后去除種皮,并清洗浸泡篩除漂浮的種子。將種子置于陰涼處晾干后,選取完整、飽滿的種子為試驗材料備用。試驗容器采用 10cm×10cm 的無紡布育苗袋,以山地紅壤為播種育苗基質(zhì)。
2.2 試驗設(shè)計
試驗1:萘乙酸(NAA)不同質(zhì)量濃度浸種比較試驗。采用NAA生根劑,設(shè)置 100,50,25mg?L-1 3個質(zhì)量濃度處理,以清水處理(CK)為對照,種子浸泡 12h 后播入育苗容器袋內(nèi),覆蓋約 1cm 厚的山地紅壤,再用塑料地膜覆蓋育苗容器,待種子萌芽后揭去地膜。
試驗2:不同類型生根劑浸種對比試驗。以25mg?L-1 作為配制質(zhì)量濃度,設(shè)計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3種生根劑,并與清水處理(CK)進行對照比較?;⑸嗉t種子處理及播種方法同試驗1。
2項試驗均采用完全隨機設(shè)計,每個處理50粒種子,重復(fù)3次。
2.3 調(diào)查及統(tǒng)計分析
于2024年12月下旬虎舌紅苗木停止生長后,對每個處理(50株)的種子出苗率、地徑、苗高、主根長 .?5cm 側(cè)根數(shù)和平均側(cè)根長進行調(diào)查檢測。試驗數(shù)據(jù)使用 DPSv9.50 版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3結(jié)果與分析
3.1同一生根劑不同濃度處理對虎舌紅出苗率及苗木生長的影響
由表1可知,NAA以質(zhì)量濃度 25mg?L-1 浸泡虎舌紅種子處理試驗效果最佳,其出苗率及苗木各項生長指標均最好,平均出苗率 92.87% ,平均地徑0.34cm ,平均苗高 5.83cm ,平均主根長 9.17cm ,其 ?5cm 側(cè)根平均數(shù)為7.67條,平均側(cè)根長達5.77cm 。其次是質(zhì)量濃度 50mg?L-1 處理,其平均出苗率為 90.10% ,生長效果在4個處理中只低于質(zhì)量濃度 25mg?L-1 處理;質(zhì)量濃度 100mg?L-1 和清水處理(CK的出苗率和苗木生長效果均較差,除生長指標中的地徑、苗高外,出苗率和苗木其他生長指標都明顯低于前2種處理。NAA不同質(zhì)量濃度處理對虎舌紅出苗率及苗木生長效果方差分析及顯著性檢驗結(jié)果(表2)表明,各處理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表1NAA不同質(zhì)量濃度處理虎舌紅種子的出苗率及苗木生長指標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 ?Plt;0.05 ;同列不同大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差異極顯著 (Plt;0.01) 。
表2NAA不同質(zhì)量濃度處理虎舌紅種子的出苗率及苗木生長指標方差分析及檢驗結(jié)果
注: F0.01(3,8)=7.59,F(xiàn)0.05(3,8)=4.07;?? 表示差異極顯著。
3.2不同類型生根劑處理對虎舌紅出苗率及苗木生長效果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類型生根劑處理對虎舌紅出苗率及苗木生長效果影響的對比試驗中,清水處理(CK)浸泡的效果最差,其出苗率顯著低于其他3個處理,苗木生長指標在4個處理中也均為最低;IBA和IAA生根劑浸泡的虎舌紅種子雖然苗木各生長指標無顯著差異,但IBA生根劑處理的出苗率明顯低于IAA處理,故IAA處理的效果優(yōu)于IBA處理;出苗率及苗木生長效果最佳的也是NAA處理,除地徑、苗高2項生長指標與IBA和IAA生根劑處理對比無顯著差異外,其出苗率及苗木其他生長指標均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不同類型生根劑處理對虎舌紅出苗率及苗木生長效果經(jīng)方差分析及顯著性檢驗顯示,各處理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見表4。
表3虎舌紅種子不同類型生根劑處理出苗率及苗木生長指標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 (Plt;0.05) ;同列不同大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差異極顯著( Plt;0.01) 。
表4虎舌紅種子不同類型生根劑處理出苗率及苗木生長指標的方差分析及檢驗結(jié)果
注 :F0.01(3,8)=7.59,F(xiàn)0.05(3,8)=4.07,? *表示差異極顯著。
4結(jié)論與討論
1)NAA不同質(zhì)量濃度處理對虎舌紅種子出苗率及苗木生長效果影響極為顯著。以NAA生根劑采用 25mg?L-1 質(zhì)量濃度浸種 12h 的出苗率及苗木生長效果最好, 50mg?L-1 質(zhì)量濃度效果次之,使用 100mg?L-1 質(zhì)量濃度和清水處理(CK)浸泡虎舌紅種子的效果均較差,出苗率和苗木生長量顯著低于 25mg?L-1 和 50mg?L-1 質(zhì)量濃度處理。究其主要原因是,雖然在種子的發(fā)芽和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使用生根劑能夠促進種子的發(fā)芽和根系的形成、生長,但過高質(zhì)量濃度的生根劑反而會干擾種子內(nèi)部生理活動,抑制種子發(fā)芽或致發(fā)芽失??;而過低質(zhì)量濃度則不足以達到促進種子發(fā)芽和生長發(fā)育的效果[9-10]。本試驗中虎舌紅種子以質(zhì)量濃度為25mg?L-1 的NAA浸泡 12h 試驗效果最好,但以更低質(zhì)量濃度的NAA浸泡虎舌紅種子能否有助于提升其出苗率及生長效果還須進一步試驗研究。
2)不同類型生根劑處理對虎舌紅出苗率及苗木生長效果影響極顯著。不同植物種子因其自身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激素受體基因的不同及內(nèi)源激素含量不同等諸多因素影響,導(dǎo)致對不同生根劑種類存在適應(yīng)性差異[11]。在本次不同生根劑處理的比對試驗中,以質(zhì)量濃度 25mg?L-1 生根劑浸泡虎舌紅種子 12h 的條件下,NAA所達到的試驗效果最優(yōu),IAA效果次之,IBA出苗率顯著降低,清水處理(CK)效果最差。由此可以看出,在 25mg?L-1 質(zhì)量濃度浸泡虎舌紅種子 12h 的條件下,虎舌紅種子對NAA的適應(yīng)性最高,能有效促進種子的發(fā)芽和苗木生長發(fā)育。
參考文獻:
[1]鐘開祥,聶河興.虎舌紅人工繁育技術(shù)[J」.南方農(nóng)業(yè)(園林花卉版),2008(1):70—72.
[2」婁麗,侯娜,李茂,等.虎舌紅不同類型葉黃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貴州科學, ,2016,34(6):10-13
[3」馬永強,邵金華,莊星光.超聲波提取虎舌紅根中槲皮素及其不同采收季節(jié)含量變化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7(12):62一71.
[4]凌育趙,劉經(jīng)亮,吳曉天,等.虎舌紅根莖三萜皂苷類成分的研究[J].中成藥,2019,41(9):2139—2144.
[5]熊興隆.虎舌紅人工繁育栽培技術(shù)總結(jié)[J].農(nóng)業(yè)與技術(shù),2013,33(2):120—121.
[6]陳際伸,袁貴明.虎舌紅人工繁殖與造型栽培技術(shù)研究[J」.寧波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4(6):84—85.
[7]張龍輝.不同催芽方法對虎舌紅種子發(fā)芽的影響[J].福建林業(yè),2021(5):46-48.
[8]張龍輝.虎舌紅播種育苗試驗[J].林業(yè)勘察設(shè)計,2024,44(1):79-80.
[9]高小峰,周曉靜,張秋月,等.4種不同濃度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突尼斯軟籽石榴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中國果樹,2025(3):82—86,112.
[10]高起,馬良,閆鈺,等.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牛至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影響[J/OL.草業(yè)科學,1—13[2024—12—2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2.1069.s.20241021.1405.006.html.
[11]黃建輝.不同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三葉木通扦插生根的影響[J]防護林科技,2024(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