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M72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25)21-0105-04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DCtransmision technology,theresearchonDCbusvoltage stabilizationtechologyhasbecomeincreasinglyimportant.Existingvoltagestabilizationstrategiesgenerallyhaveproblemssuchas lowintellgencelevelslowresponseseedandinsuffcientmonitoingaccuracywhichisdificulttomeettherequrntsof modernpowersystemsforeficientandstablevoltagecontrol.Aimingattheseshortcomings,thispaperproposesavoltage stabilizationstrategyforDCtransmissonlinesbasedonthee-leveluninteruptedpoweroutage,high-precisioncalibrationstatus andtravelingwavefaultlocation,aimingtoimprovethefaultresponseabilityandvoltagestabilizationcontroltechnologyofthe powersupplysystem.Throughreal-timemonitoringofvoltageconditions,analysisoftravelingwavecharacteristics,andcombined withadvancedalgoriths,anewvoltagestabilizationcontrolschemefortransmissionliesisdesignedtofectivelyiprovethe voltagestabilizationpeformanceofDCbuses.Experimentalresultsshowthattheresearchinthispaperachievesexcellntcircuit voltagestabilizationefectsinvariousaplicationscenariosandprovidesimportantsupportforthestableoperationoftheDC transmission system.
Keywords: power transmission; voltage control; traveling wave; voltage stabilization; fault location
隨著現代社會對高可靠性供電需求的不斷增長,直流供電系統(tǒng)在數據中心、通信基站、電動汽車充電站、可再生能源接入和工業(yè)自動化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直流母線是這些供電系統(tǒng)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其電壓穩(wěn)定性對系統(tǒng)的運行效率、可靠性和設備壽命具有重要意義。直流供電系統(tǒng)通常運行在復雜的動態(tài)電網環(huán)境中,受到負載快速切換、電網波動、儲能設備老化和外部干擾的影響,導致直流母線電壓容易產生劇烈波動或長期偏離目標值,最終導致供電故障的頻頻發(fā)生。為應對上述客觀問題,電力從業(yè)人員提出一種三級不間斷供電方案設計,當直流母線供電發(fā)生異常,通過設置多層級的換電方案,能夠在母線故障的瞬間,快速切換到備用供電,保障電力傳輸安全穩(wěn)定。本文根據現有的3級不間斷供電穩(wěn)壓策略展開研究,分析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三級不間斷供電的應用局限性和待解決問題,提出一種高效率、高精度的直流輸電線路穩(wěn)壓策略。
1直流輸電線路穩(wěn)壓控制策略設計思路
直流母線供電系統(tǒng)可能出現多種故障,如短路、接地故障、過載和設備老化等。每種故障的特征和影響不同,導致故障定位的復雜性增加。因此,需要構建一種基于實時采集電路參數信息分析、根據結果實現智能切換的供電系統(tǒng)排障方案,做到快速定位、靈活切供電的電路穩(wěn)壓控制效果,下文針對上面2點展開深人探究。
1.1 量化電壓參數值
供電線路中實時監(jiān)測供電電壓值是確保電力供應穩(wěn)定和安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如果供電線路電壓值的監(jiān)測準確度低,將導致對線路電壓穩(wěn)定性判斷出現偏差。當電壓波動較大時,監(jiān)測設備可能無法及時捕捉到這些變化,導致系統(tǒng)判斷電壓仍然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其次,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濕度和電磁干擾等也可能影響監(jiān)測設備的性能,進一步加劇了數據的不確定性。此外,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延遲或丟包現象也會導致實時監(jiān)測信息的失真,使得運維人員無法及時做出反應。針對上面提出的問題,本文從監(jiān)測實時供電電壓、具象化電壓傳輸狀態(tài)出發(fā),做到瞬時狀態(tài)和周期性電壓分析,提升對供電線路的狀態(tài)監(jiān)控水平,根據分析結果,實現3級不間斷電源的準確切換電,最終確保供電線路電壓穩(wěn)定的目的。
1.2輸電線路故障定位解決方案
現有常規(guī)電路排障技術研究現狀將排障方案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故障分析法、智能測距法和行波法。當中的故障分析法根據電路分析源切入,又細分成單端分析和雙端分析。故障分析法主要采用構建微積分方程,采用數據參數量化分析,如果采集參數誤差較大,使得結果脫離實際精度標準,進而影響到故障定位的準確性。智能測距法依托人工神經網絡構建模糊專家系統(tǒng),引入概率和統(tǒng)計策略,從根本原理提升輸電線路故障定位的準確率。但是復雜的神經網絡算法,帶來新的數據量大、運算負荷呈指數型上升問題,效率較低。最終,本文選擇了利用故障線路的電流行波特性進行問題分析的解決方案,監(jiān)測線路接收的行波信號,采集線模和零模分量信息,使其應用于最后的排障定位技術方案。
23級不間斷電源線路穩(wěn)壓控制方法
2.1 監(jiān)測電路電壓圖示
1實時采集3級供電的電路區(qū)間電壓值,將采集的持續(xù)區(qū)間電壓值和對應時刻生成折線圖輸出。
2)設置圖像分析時刻點, t1,t2,…,ti. 其中 t2-t1=t3-t2= …=ti-ti-1 ;基于圖像分析時刻點獲取以 t1±Δt 為觀察時閾的折線圖像,其中
3)遍歷觀察時域的所有采集電壓值,獲取任意的 t11 時刻和 t12 時刻電壓差和對應電壓值。
若 t11 時刻和 t12 時刻的電壓差在穩(wěn)定閥值 Δ 穩(wěn)內,標記為一次穩(wěn)定;否則標記為一次波動,記錄為 Δ 波。
若 t11 或 t12 時刻的電壓差與普通電壓的電壓差在安全閾值 Δ 安內,標記為一次安全;否則標記為一次危險,記錄為 Δ 危。
4)重復1)一3),直至采集完成 t1±Δt 觀察時閥內的所有電壓值和標記完所有采集電壓值狀態(tài)。
電壓監(jiān)測狀態(tài)圖如圖1所示。
2.2實時電路電壓波動狀態(tài)標定
在完成一個周期的觀察時閥電壓值標定后,本文將展開詳細的線路電壓狀態(tài)分析,具體參見下列描述。
如果檢測任意時刻電壓值與普通電壓的電壓差處于△安,持續(xù)獲取當前時刻的次時刻: ① 若檢測次時刻處于 Δ 穩(wěn)、 Δ 安,標定電路安全。 ② 若檢測次時刻處于Δ 危,進一步獲取次二時刻狀態(tài):若檢測次二時刻處于Δ 穩(wěn)、 Δ 安,標定電路安全;若檢測次二時刻處于 Δ 危,標定電路預警;若檢測次二時刻處于△波、 Δ 安,標定電路可接受波動。 ③ 若檢測次時刻處于 Δ 波、 Δ 安,進一步獲取次二時刻狀態(tài):若檢測次二時刻處于 Δ 安,標定電路安全;若檢測次二時刻處于 Δ 穩(wěn)、 Δ 危,標定電路可接受波動;若檢測次二時刻處于 Δ 波、 Δ 危,標定電路預警。
基于所有的可接受波動情況統(tǒng)計,計算任意相鄰的被標記為可接受波動的時間差:若該時間差小于預設閾值,則新增 ξt1±Δt 觀察時閥內所有的電路預警次數1次。
設以 δt1±Δt 為觀察時閥的時間范圍內,被標記為電路預警的次數超過穩(wěn)定電路限制范圍,則標記 ξt1±Δt 觀察時閾內,當前觀察時閾電路電壓不穩(wěn)定,存在大波動。
若不超過穩(wěn)定電路限制范圍,標記當前觀察時閾電路電壓穩(wěn)定。電路波動狀態(tài)標定詳見表1。
3基于行波定位法準確判斷故障點
3.1采用線模和零模分量的復雜電路交合故障點監(jiān)測
假設A端表示為直流母線主供電,B級由分組蓄電池通過雙向DC/DC并聯電源模塊將12V電壓升壓至220V 進行輸出帶載,D級由多個蓄電池單體串聯構成的供電體系,直流母線到負載的檢測段為C;其中當A、B和連接負載端線路故障點分別表示為 ErrA,ErrB 和ErrC。
任意故障在供電系統(tǒng)的零模和線模分量傳輸速度分別為Vli和 Vze ,T1li和T1ze分別為交合故障點基于傳輸速度Vli和 Vze 傳輸電能到A級消耗時間,T2li和T2ze分別為交合故障點基于傳輸速度Vli和Vze傳輸電能到B級消耗時間,T3li和T3ze分別為交合故障點基于傳輸速度Vli和Vze傳輸電能到C級消耗時間,交合故障點圖示如圖2所示。
計算任意交合故障點基于傳輸速度Vli和 Vze 到不同檢測端的時間差為
3.2采用線模和零模分量的復雜電路區(qū)間故障點監(jiān)測
假設TAli和TAze分別為任意區(qū)間故障點基于傳輸速度Vli和Vze到A級消耗時間,TBli和TBze分別為任意區(qū)間故障點基于傳輸速度Vli和Vze到B級時間,TCli和TCze分別為任意區(qū)間故障點基于傳輸速度Vli和Vze到C級時間。
計算任意區(qū)間故障點基于傳輸速度Vli和Vze到對應檢測端的時間差為
δErrA=TAze-TAli;δErrB=TBze-TBli;δErrC=TCze- TCli。
構建ErrA故障點基于傳輸速度Vli和Vze到不同檢測端的時間差計算式
δErrA=TAze-TAli=(T1ze-TErrAze)-(T1li-TErrAli) =(T1ze-T1li)+(TErrAli-TErrAze)
SErrB=TBze-TBli=(T2ze+TErrAze)-(T2li+TErrAli) =(T2ze-T2li)+(TErrAze-TErrAli)
δErrC=TCze-TCli=(T3ze+TErrAze)-(T3li+TErrAli) =(T3ze-T3li)+(TErrAze-TErrAli) 式中: TErrAli 和 TErrAze 分別為 ErrA 基于傳輸速度Vli 和 Vze 到交合點的時間;由于任意線模速度大于零模速度,因而其分量也同樣遵循該規(guī)則,即TErrA-TerrAze必定小于 05]"0
基于TErrAli和TErrAze的參數大小,獲取任意區(qū)間故障點與任意交合故障點的時間差的關系式,為
ErrA:δErrAlt;δ1;δErrBgt;δ2;δErrCgt;δ3∣
重復上述步驟,分別構建 ErrB 和 ErrC 故障點基于傳輸速度Vli和 Vze 到不同檢測端的時間差計算式,再基于計算式分別獲取在 故障點對應的任意區(qū)間故障點與任意交合故障點的時間差的關系式,為
區(qū)間故障點圖示如圖3所示。
4結論
通過實時監(jiān)測直流母線的供電狀態(tài),時刻獲取其輸電電壓值,并根據線路的輸電狀態(tài)和電壓值,啟用智慧型供電策護,實現了高效率、高準確度的故障用電切換設計,保障了電力系統(tǒng)在配電輸電過程中高效穩(wěn)定運行。根據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的調查,每年因輸電線路老化、物理損壞等因素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 2%~4% ,我國每年因輸電線路故障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達2000億元?;诒疚牡?級不間斷供電穩(wěn)壓策略,對現有的輸電線路系統(tǒng)改造升級后,可減少因供電電壓不穩(wěn)定導致輸電線路故障的問題,節(jié)約費用約1500億元。
參考文獻:
[1]程杰,李吉鵬.特高壓輸電線路狀態(tài)監(jiān)測分析[J].光源與照明,2023(1):210-212.
[2]公東生,蔡富東.輸電線路在線監(jiān)測裝置供電電源的研究與設計[J].電子質量,2022(6):205-208.
[3]王振杰.智能電網輸電線路綜合性故障診斷算法研究[D].淮南:安徽理工大學,2024.
[4]孫建華,黃沈峰.輸電線路故障檢測與故障定位技術分析[J].集成電路應用,2024,41(11):126-127.
[5]石學雷.兼容多種交流供電制式的不間斷電源研究[D].電氣傳動,2024,54(9):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