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未來規(guī)劃,張彥奇堅定地表示,“堅持‘實現讓低溫環(huán)境、綠色能源、國家戰(zhàn)略資源、工業(yè)氣體保障自主可控’的初心和使命,中科富海一直在路上”。
燒錢、燒時間“燒”了60年,歷經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四代科學家、兩代院士,在中關村“燒”出一個“高冷”的獨角獸企業(yè)—中科富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富?!保?/p>
這個“高冷”,指的是在財政部兩期重大專項3.6億元專款支持下,中國科學院理化所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研發(fā)出大型低溫制冷技術。而作為中國科學院理化所科技成果孵化企業(yè),國內第一家、全球第三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超低溫制冷裝備制造與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中科富海的核心技術來源于此。
在此前結束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之全球獨角獸大會上,中科富海捧回“2025年度中國獨角獸企業(yè)”金字招牌。這家企業(yè)沒有前臺,沒有董事長辦公室導航指引,記者在中科富海見到了董事長張彥奇。
突破“卡脖子”困境
“多年來,我國在大型低溫制冷領域一直缺乏成熟的氦液化器產品,相關技術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睆垙┢嫦蛴浾哒勂鹆藙?chuàng)業(yè)的崢嶸歲月。
為突破系列“卡脖子”技術,打破國外壟斷,成就民族夢想,早在195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洪朝生回國后即帶領科研團隊開拓新中國的低溫事業(yè)。從洪朝生到中國科學院院士周遠,再到如今的中國科學院理化所低溫工程與系統應用研究中心,通過幾代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國產大型低溫制冷技術終于獲得突破性發(fā)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中國科學院理化所完成了國家財政專項Ⅰ期項目任務,研制出國內首套液氫溫區(qū)萬瓦級大型低溫制冷系統。2015年4月,國家財政專項Ⅱ期“液氦到超流氦溫區(qū)大型低溫制冷系統研制”項目啟動。經過5年多日夜奮戰(zhàn),科研人員在原有成果基礎上,不僅自主研制出了技術指標為“2500W@4.5K”和“500W@2K”的大型氦制冷機,還實現了包括大型低溫制冷系統整機設計體系構建及控制技術、系列化氣體軸承氦透平膨脹機技術等在內的技術突破。自此,在大型液氦到超流氦溫區(qū)制冷技術上,我國跨入國際先進行列。
針對大型低溫制冷裝備應用性強、產業(yè)需求迫切的特點,不同于以往率先實現實驗室突破而后經中試再產業(yè)化的成果轉化路徑,中國科學院理化所在該裝備研制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出“邊研究、邊應用、邊轉化”的發(fā)展模式。
2016年8月,依托于兩期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專項核心技術,在北京市政府和海淀區(qū)政府大力支持下,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所、技術團隊與管理團隊及社會資本共同發(fā)起,創(chuàng)立了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3億元(后更名“中科富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標鎖定實現大型低溫制冷裝備總體集成及應用。
“國家隊”的使命擔當
國家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曾長期在中國科學院理化所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張彥奇表示,“大型低溫制冷裝備雖然不在‘臺前’,但許多重要工作離不開它”。
張彥奇介紹說,航空航天特別是科研院所的大科學工程,如重離子加速器、散裂中子源、人造小太陽都會用到低溫技術,一些民用醫(yī)院的核磁共振設備(包括一些電子行業(yè)設備)也會用到低溫技術。
“現在,我們90%以上的低溫制冷產品實現了自主研發(fā)。”張彥奇說,在國內,中科富海是少數幾家能夠做到負269攝氏度低溫工業(yè)化技術的企業(yè)之一。
2017年11月21日,是值得紀念的日子。中科富海首套200W@4.5K大型氦制冷機系統出口韓國商業(yè)合同正式簽約。此前,韓國使用的K-STAR超導低溫系統,主要從全球領先的英國林德公司和法國液化空氣集團進口。
張彥奇表示,此次大型氦制冷機系統的成功出口,標志著中科富海依托中國科學院理化所多年積累的大型低溫制冷系統核心技術逐步走向成熟,得到了國際合作伙伴的肯定。
2019年11月15日,同樣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jié)點。中國首個以天然氣為原料、結合現有LNG工廠開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業(yè)化提氦項目—中科富海BOG提氦項目完成全工藝段調試,取得突破性進展。歷時3個月,中科富海與深燃眾源聯合調試團隊在現場緊張攻關,最終獲得突破性進展。2020年7月21日,國內首次實現BOG提氦生產線的產業(yè)示范運行。
朋友圈不斷擴大
“我們兩條腿走路,服務國家戰(zhàn)略是‘本分’,實現商業(yè)價值是‘本能’?!痹趶垙┢婵磥?,企業(yè)要想活下去和活得好,除了在技術和產品創(chuàng)新方面堅持長期主義,還要在商業(yè)化道路上不斷自我“造血”。
“2020年是一個收獲的小高峰。”張彥奇說,這一年,中科富海的成績單可圈可點。彼時,中科富海已生產/交付10余臺(套)大型氦制冷機、液化器,相關產品被應用于可控核聚變、粒子加速等大科學工程項目。其核心大型低溫制冷裝備已得到主流客戶的廣泛認可,市場份額逐步攀升。
這一年,中科富海先后簽約松山湖實驗室70L/h氦液化及低溫工程項目、南方光源低溫試驗系統850W@4.5K制冷機、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測試低溫系統1kW@4.5K、高能量密度平臺4kW@4.5K氦制冷機項目;這一年,中科富海與加拿大簽訂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5噸/天氫液化設備銷售合同,這是繼2019年首次出口大型氦制冷機產品至韓國后的第二筆海外訂單;這一年,由中金資本基礎設施基金領投,深創(chuàng)投等12家投資機構跟投的數億元A輪融資資金陸續(xù)到位,為中科富海的快速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推進力。
2022年1月20日,中科富海(中山)低溫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集成制造的1.5噸/天氫液化設備出口加拿大,實現中國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氫液化裝備出口,打破了以往液氫技術及核心裝備被國外“卡脖子”局面,實現了從被限制到自主研發(fā)再到亮相國際市場的華麗轉變。
“發(fā)展到今天,除了在北京總部設立研發(fā)基地與業(yè)務開發(fā)中心,我們還在國內其他地區(qū)成立了包括中科富海(杭州)氣體工程公司、中科富海(中山)低溫裝備制造基地等20余家分/子公司機構?!睆垙┢嬲f。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闭劦轿磥硪?guī)劃,張彥奇堅定地表示,“堅持‘實現讓低溫環(huán)境、綠色能源、國家戰(zhàn)略資源、工業(yè)氣體保障自主可控’的初心和使命,中科富海一直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