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的錢排鎮(zhèn)山嵐氤氳、溪流淙淙,每到初夏,李樹的枝頭便出現(xiàn)一抹胭脂紅,那是被譽為“季中之王”的銀妃三華李成熟的顏色。這種李子紅得很“跋扈”,外面覆蓋著一層銀霜,梅雨時節(jié),銀霜被雨水洗得愈發(fā)分明,像是美人哭花了妝容,故得名“銀妃”。
銀妃三華李除了好看,口感也不錯,果肉脆爽、無渣,酸甜可口且汁水豐富,堪稱“季中極品”。2012年,銀妃三華李被評為“嶺南十大佳果”;2015年,在廣東省果品品鑒會上榮獲“最佳特色產(chǎn)品”稱號;2018年,榮獲由中國園藝學(xué)會李杏分會授予的“中國優(yōu)質(zhì)李金獎”。
每年立春前后,漫山遍野的李樹開出雪白的花,就像給大山穿上了一層白色的衣服。果農(nóng)們在果園里培苗、施肥、剪枝、捉蟲,用勤勞換取來日的豐收。
五六月間,錢排鎮(zhèn)的李樹就悄悄換了“衣裳”。先是青果子躲在葉底,像一個個羞答答的姑娘,不肯見人。忽然某天早起,滿樹的果子都“漲紅了臉”,像是被山里的日頭灌醉了酒。最妙的是雨后,水珠子掛在紅李上,把那層銀粉洗得發(fā)亮,活像古畫里美人鬢邊的珠鈿。這時節(jié)的果香最濃,混著泥土的腥氣,在濕漉漉的空氣里游來蕩去,引得人垂涎三尺。
采摘李子的最佳時間是早晨,天剛蒙蒙亮,果農(nóng)們就踩著露水進山了。露珠壓彎了李樹葉,啪嗒啪嗒往下掉,打在竹笠上,像下著小雨。果農(nóng)們挎著竹籃子,籃底墊著幾片芭蕉葉,手指頭在枝頭輕輕一撥,那沾著銀粉的紅果子就骨碌碌滾進籃子里。這銀粉沾在手上,像抹了一層細鹽,對著日頭一照,竟閃著碎銀似的光。
待日頭爬到三竿,鎮(zhèn)上的交易市場就熱鬧起來了。鎮(zhèn)街兩旁擺滿了籮筐,紅艷艷的李子堆得像小山。賣李子的婦人系著藍布圍裙,一邊用芭蕉葉給李子扇風(fēng),一邊跟買主討價還價:“這可是頭茬果,您嘗嘗,保準(zhǔn)甜到心窩里去!”水果店鋪里,幾個后生支著手機搞直播,嘴里喊著:“老鐵們,這李子爽脆清甜、滿口留香,剛離枝頭便上舌尖,吃后保準(zhǔn)讓你銘記心間。”直播期間,其他工作人員不停地打包發(fā)貨,便捷的物流將新鮮的原產(chǎn)地銀妃三華李送進北上廣深的精品超市,甚至遠渡重洋去到海外。
盡管銀妃三華季鮮吃已經(jīng)很美味,但當(dāng)?shù)厝瞬桓视诖?,發(fā)明了更美味的吃法一年輕人偏愛蘸辣椒鹽,酸辣激蕩;老饕則鐘愛冰糖腌漬,甜潤生津;還有人家將李子釀成酒,待冬日啟壇,一杯暖身,兩杯暖心。
來自山間的銀妃三華李,用最艷麗的紅驚艷了世人,用最可口的滋味征服了消費者,它讓農(nóng)人的臉上綻放出了笑容,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