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況
棘球呦?。‥chinococcosis),又稱包蟲?。℉ydatiddisease),是由棘球絳蟲幼蟲(棘球蜘)寄生于人和動物肝、肺等臟器所致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蟲病。該病在全球牧區(qū)廣泛流行,其中青藏高原是我國疫情最為嚴重的特高發(fā)區(qū)。需特別指出的是,人類雖可感染發(fā)病,但作為終末宿主并不參與病原體傳播循環(huán)1。作為我國法定報告?zhèn)魅静。蛑┎∫驯涣腥胫攸c防控寄生蟲病名錄2。為此,國家相繼出臺多項中長期防治規(guī)劃,其中2010年由衛(wèi)生部等14部委聯(lián)合頒布的《防治包蟲病行動計劃(2010—2015年)》具有里程碑意義,這是我國首個國家級包蟲病專項防治規(guī)劃,為科學防控提供了政策依據(jù)[3]。在防控技術研究方面,朱興全等4和哈江等5采用六鉤排泄分泌(ES)抗原免疫羔羊的攻毒試驗顯示,其免疫保護率分別達 96.04% 和9 7.30% ;犬類驅蟲干預研究也證實了顯著防控效果?;谶@些研究成果,本研究通過評估那曲市重點流行區(qū)犬驅蟲聯(lián)合羔羊EG95疫苗接種的綜合防控效果。
2材料與方法
2.1材料
第一,試驗樣品。
2020—2023年樣本(牛羊免疫前,犬驅蟲前):每年采集牛、羊血清樣品各2500份(合計每年5000份);每年采集犬糞樣品2500份;驅蟲5d后額外采集犬糞樣品1000份;免疫后血清:二次免疫21d后,采集牛、羊血清各3000份(合計6000份)。
2024年樣本(牛羊免疫后,犬驅蟲后):試點采集牛、羊血清樣品各3000份(合計6000份)。
第二,實驗室檢測試劑盒。
細粒棘球絳蟲犬糞抗原ELISA檢測試劑盒、羊棘球呦(包蟲)病間接ELISA檢測試劑盒、牛棘球(包蟲)病間接ELISA檢測試劑盒、牛/羊棘球呦病EG95蛋白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牛、羊專用)均購自。
2.2方法
第一,重點感染縣包蟲陽性率檢測(2020—2023年)。
采樣區(qū)域:西藏那曲市申扎、安多、色尼、嘉黎、尼瑪縣5個重點感染縣;
樣本量:每年隨機采集牛血清、羊血清、犬糞樣品各2 500份;
檢測方法:分別使用對應的間接ELISA試劑盒(牛、羊血清)和犬糞抗原ELISA試劑盒,嚴格按說明書操作。
第二,犬驅蟲及糞便檢測。
驅蟲處理:采用北京中農(nóng)華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吡喹酮驅蟲藥,與肉或糟粑混合制成餌劑,對家犬進行集中驅蟲;驅蟲后5d內(nèi)的糞便進行無害化深埋處理。驅蟲5d后采集的犬糞樣本,使用細粒棘球絳蟲犬糞抗原ELISA試劑盒檢測。
第三,牛羊免疫及抗體檢測。
羊:使用羊棘球(包蟲)病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按1頭份/只劑量頸部皮下注射;牛:按5頭份/頭劑量頸部皮下注射;首免28d后分別相同劑量加強免疫1次。二免后21d采集血清,使用牛/羊棘球蜘病EG95蛋白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檢測。
第四,重點感染縣包蟲陽性率檢測(2024年)。
樣本量:牛、羊血清各3000份;檢測方法:分別使用牛、羊棘球蜘病間接ELISA試劑盒檢測。
3結果
3.1重點感染縣牛、羊和犬包蟲陽性率檢測結果
對2020一2023年西藏那曲市申扎、安多、色尼、嘉黎和尼瑪縣5個重點感染縣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牛、羊和犬棘球蜘?。òx)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圖1)。具體結果如下:犬:平均陽性率為 6.88% (范圍: 0.95%~26.95% );羊:平均陽性率為 39.82% (范圍: 13.50%~53.09% );牛:平均陽性率為 15.50% (范圍: 1.00%~26.52% )。
3.2犬驅蟲后包蟲陽性率檢測
驅蟲5d后,5個重點感染縣的犬糞棘球蜘抗原平均陽性率降至 1.20% ,較驅蟲前的 16.88% 顯著降低了 5.68% (圖2)。
3.3牛羊血清EG95抗體水平檢測結果
檢測結果顯示,5個重點感染縣二免后牛羊血清抗體合格率均達到較高水平,其中羔羊血清(3000份)抗體合格率為 86.67% ,牛血清(3000份)抗體合格率為 88.57% (圖3)。
3.4重點感染縣2024年牛羊包蟲陽性率檢測結果
2024年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5個重點感染縣實施免疫措施后,牛羊棘球蜘病感染率均顯著下降(圖4)。具體表現(xiàn)為:羊群平均感染率降至 10.70% ,較2023年降低 31.18% ;牛群平均感染率降至 2.39% ,較2023年降低 15.54% 。
4結果分析
2020—2023年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西藏那曲市申扎縣、安多縣、色尼區(qū)、嘉黎縣和尼瑪縣5個重點疫區(qū)呈現(xiàn)以下流行特征:一是感染率持續(xù)攀升:牛羊犬三類動物年平均感染增長率分別為 9.58% 、 3.84% , 15.70% ( Plt;0.05 );二是區(qū)域流行顯著:重點縣平均感染率較周邊地區(qū)高出15%~20% ;三是傳播風險突出:犬類作為終末宿主,其6.88% 的基線抗原陽性率構成主要傳播風險。通過犬驅蟲聯(lián)合牛羊免疫接種措施后,防控效果顯著。實施“犬犬投藥、月月驅蟲”策略后犬糞檢陽性率由 6.88% 降至 1.20% (降幅82.6% )。疫苗免疫后抗體水平,羊群: 86.67% ( 95% CI:85.3-88.0),牛群: 88.57% (95%CI:87.2-89.9)。免疫后羊、牛感染率顯著降低,羊群降低 31.18% ( P=0.002 ),牛群降低15.54% ( P=0.015 )。
結語
羊棘球?。òx)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在西藏那曲市牛羊群體中顯示出良好的免疫保護效果。根據(jù)上述的研究數(shù)據(jù),實施犬驅蟲聯(lián)合牛羊免疫接種后,那曲市重點流行區(qū)羊群免疫抗體合格率達 86.67% ,感染率從3 39.82% 降至10.70% ;牛群免疫抗體合格率達 88.57% ,感染率從 15.50% 降至 2.39% ,這一結果表明,羊棘球蜘病(包蟲)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對牛羊均具有顯著保護效果。鑒于:一是包蟲病防控已納入國家強制免疫計劃;二是該疫苗在牧區(qū)推廣應用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降低人畜共患病風險)、經(jīng)濟效益(減少畜牧業(yè)損失)和生態(tài)效益(阻斷傳播鏈);三是西藏自治區(qū)作為重要牛羊養(yǎng)殖基地的區(qū)位特點。那曲市的成功實踐為全區(qū)推廣提供了科學依據(jù)。建議在西藏自治區(qū)范圍內(nèi)推廣應用羊棘球蜘?。òx)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并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將牛納入免疫計劃,參考那曲市“5頭份/頭”的免疫方案;二是建立免疫效果監(jiān)測體系,定期開展血清學檢測;三是保持犬只驅蟲與疫苗免疫的協(xié)同防控策略。
圖3西藏那曲市重點感染縣牛羊免后抗體合格率
圖12020—2023年間西藏那曲市重點感染縣犬、羊和牛棘球(包蟲)病感染率(A:犬陽性檢測結果;B:羊陽性檢測結果;C:牛陽性檢測結果)
圖42024年西藏那曲市重點感染縣羊牛棘球(包蟲)病陽性率檢測
參考文獻:
[1] 賈萬忠,才學鵬,陳煥春,等.棘球蜘病[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15.
[2] 何界生.何界生副部長在全國包蟲病防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1989,2(4):235-238.
[3] 張曉紅.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防治包蟲病行動計劃(2010-2015年)終期評估結果分析[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6,10(07):560-561.
[4] 朱興全,竇蘭清,史曉紅,等.細粒棘球絳蟲排泄分泌抗原研究一六鉤蜘排泄分泌抗原的免疫原性[J].中國獸醫(yī)科技,1991,21(9):8-11.
[5]哈江,吐爾洪,張壯志,等.棘球(包蟲)病的預防研究[J].草食家畜,1994,(增刊):28-31.
收稿日期:2025-05-07
作者簡介:格桑卓瑪(1988—),女,藏族,碩士,高級獸醫(yī)師。研究方法:動物疫病診斷、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