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賽德斯-EQ系列來到中國市場已有幾年時間,除了被拉低的品牌溢價外,似乎與國產(chǎn)電動車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毫無關聯(lián)。于是,我們注意到了一款零百加速達到3.8秒的中大型豪華AMG,裸車價格從86.2萬元直接優(yōu)惠到了60萬元以內(nèi),如果單純從零百加速中找尋性價比,那在國產(chǎn)品牌中都可以購買兩臺了。很顯然,作為一款地道的AMG,在動力、操控、配置等方面,皆可以碾壓的態(tài)勢挑戰(zhàn)傳統(tǒng)燃油車以及絕大部分純電動車的頂點。
梅賽德斯EQE與EQS一樣建立在EVA平臺之上,得益于該平臺的模塊化設計,軸距、輪距和系統(tǒng)組件均可進行隨意調(diào)整和匹配,在研發(fā)與調(diào)校方面可與老大哥一樣保持高度一致性。以至于,它們具有極為相似的智能化、電驅動技術以及外形設計。
說到設計,主觀來說我個人并不太喜歡這種造型,就好似放大版的A級,全然不見豪華車所應具備的氣派與豪華感,不過與EQS相比,EQE則表現(xiàn)得要流暢很多,極度傾斜的A柱與C柱配合極短的前懸,與弓形車頂一起形成了極為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機翼邊緣的水滴造型。配合幾乎沒有一點縫隙的車燈、前格柵、底部主動開合式進氣格柵、隱藏式車門把手以及經(jīng)過空氣動力學優(yōu)化的20英寸輪圈,讓EQE擁有了極小的迎風面積,風阻系數(shù)達到0.22Cd。
車尾部的設計很符合AMG的運動訴求,尾燈采用了時下流行的貫穿式設計,配合頂部熏黑色的小尾翼、中央的奔馳LOGO以及底部大尺寸的氣流擴散器,似乎都在極力地渲染著這輛EQE的與眾不同。
走進車內(nèi),不得不說奔馳的設計總是在做引領,即便大屏幕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兒,也能夠令人從中感受到新意。被稱作MBUXHyperscreen的超級屏幕貫穿于整個中控臺,集成了12.3英寸數(shù)字儀表盤、17.7英寸中央觸控屏和12.3英寸副駕娛樂屏。在使用過程中,屏幕的抗反光處理、分辨率、UI設計和操作體驗都表現(xiàn)非常出色,OLED屏幕顯示細膩,配合強大的MBUX,操作起來也行云流水。尤其是Zero-layer(零層級)菜單設計的引入,讓操作變得信手拈來,導航地圖、收音機、電話、車輛狀況等常用功能排列在菜單底部,作為老牌車企,在人機交互設計方面似乎找回了在傳統(tǒng)汽車設計領域中的自信。
但是,受到風阻表現(xiàn)極為友好的弓型車身所致,儀表臺總是呈現(xiàn)上揚的角度,當調(diào)整方向盤和坐姿至合適位置時,配合傾斜角度較大的前風擋,視野面積又會變小,這在EQS上也是一樣的,當然可以通過提升坐姿高度來減少視野盲區(qū),但是又會侵占到頭部空間,對于我個人來說,EQE的表現(xiàn)要好于EQS,只是對于AMG而言,高坐姿總是令我感覺違和。
EQE 53 4MATIC+搭載經(jīng)由阿法特巴赫工程師團隊參與研發(fā)的高性能三電系統(tǒng),搭載前165kW、后295kW永磁同步電機,總輸出功率為460kW,最高扭矩達到950Nm。0至100公里/小時加速僅需3.8秒,極速高達240公里/小時,配合AMG動態(tài)增強版組件和彈射起步模式,可瞬時輸出505kW功率和1000Nm扭矩,僅需3.3秒即可將車輛從靜止加速至100公里/小時。
在核心技術方面,永磁同步驅動電動機采用兩個3相定子繞組。相比于傳統(tǒng)3相電機,隨著相數(shù)的增加,每相繞組的永磁體磁鏈或反電動勢會成比例地降低,可實現(xiàn)低電壓輸入高功率輸出。同時,通過注入適當比率的低次諧波電流與相應的諧波磁場作用產(chǎn)生恒定轉矩,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電機的功率密度,還可以實現(xiàn)更加靈活的控制策略。在舒適性上,隨著相數(shù)的增加,空間諧波次數(shù)增加,轉矩脈動頻率提高、幅值下降,進而降低了電機在運轉時的噪聲和振動。
按下啟動按鍵,用駕駛傳統(tǒng)奔馳的方式撥下?lián)醢阎罝擋位,緩慢前行。電驅系統(tǒng)表現(xiàn)極為靜謐,無論是踩下油門還是踩下剎車,即便是在強動力回收模式,都不會有以往純電動車那種高頻電流聲的侵入。作為梅賽德斯-AMG中的一員,EQE 53整體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動力響應性,油門踏板的踩踏深度與動力的呈現(xiàn)與傳統(tǒng)燃油版奔馳很像,每一寸的抬起或下探都會得到不同的動力反饋,十分細膩??梢哉f是奔馳的駕駛風格在這款純電動車上得到了更加極致的展現(xiàn)。
3.8秒,甚至是3.3秒的零百加速成績對于內(nèi)卷過度的純電動車來說并不算亮眼,但是在握穩(wěn)EQE 53的方向盤并踩下“電門” 踏板的那一刻,我便可瞬間感受到酣暢淋漓的駕駛激情,這種激情是建立在高度信任和安全感基礎之上的,我可以在做出每一個動作前,預判到會發(fā)生什么樣的結果,并且在90%的日常情況下是可控的。
不知不覺已達到120km/h的最高限速,此時EQE 53表現(xiàn)的極其穩(wěn)定,即便反復松開或踩踏油門踏板、并線避讓前方慢車,我也絲毫不會感受到左搖右晃或動能回收系統(tǒng)所帶來的前仰后合,這里要感謝帶自適應可調(diào)減振功能的AMG行駛控制增強版(AMG RIDECONTROL+)懸掛,可在幾毫秒內(nèi)調(diào)節(jié)減振力度,無論高速過彎亦或迅猛加速,均可為車身保持重心平衡,維持良好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另外,得益于完全可變的AMG 4MATIC+高性能四輪驅動增強版,通過電機提供高達10000次/分的輪上扭矩監(jiān)測,實現(xiàn)迅捷響應。在“運動”和“運動增強” 模式下,扭矩分配偏向后軸,以達穩(wěn)定的加速性能。不過,此時前風擋A柱位置會有少許風噪聲,考慮到該車極低的風阻系數(shù),我堅信是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所標配后輪主動轉向系統(tǒng)具備雙向最大轉向角度各可達3.6度,除了慢速停車入庫時可以極大減少轉彎半徑外,在高速并線或山區(qū)路段過彎時,超過2.5噸的體重基本可以靠該系統(tǒng)和上述的懸架系統(tǒng)來掩蓋了。因為前者可以為駕駛者營造溫馨且友好的操作氛圍,建立信心,增強轉彎循跡性以緩解轉向不足。后者與四驅系統(tǒng)一起為每一次的沖刺和過彎提供有力的支持。依據(jù)不同的駕駛1 模式進行高度調(diào)節(jié),既可以舒適越過坑坎,也可以在加、減速或高速過彎時有效地抵抗G值。
當然,作為合格的性能車,不僅加速快,停下也要快。EQE 53 4MATIC+搭載陪耐力Pzero前265/40 ZR20和后295/35 ZR20輪胎以及前輪6活塞制動卡鉗,并配合I-Booster電動制動助力系統(tǒng),實現(xiàn)動能回收。
盡管同樣來自于EVA平臺,但是相比于EQS更短的軸距,EQE 53只能布置下96.1kWh的三元鋰電池組,結構采用袋式電池布局,由10個電芯模塊組成,綜合電壓為400V,采用以性能為導向的優(yōu)化設計。另外,阿法特巴赫工程師團隊自主研發(fā)的AMG專屬電池管理系統(tǒng),以及AMG專屬設計的電機冷卻系統(tǒng),令激烈駕駛時的動力系統(tǒng)“保持冷靜”,在CLTC工況中,電耗量為18.5kWh/100km,滿電續(xù)駛里程為568km。
最后想問,這樣一輛中大型高性能豪華純電動車60萬元以內(nèi)即可擁有,你是否會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