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施大櫻桃栽培是實現(xiàn)櫻桃反季節(jié)上市、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要達成優(yōu)質高產的目標,需掌握科學的栽培技術并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本文圍繞設施大櫻桃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展開,詳細闡述了園地選擇與規(guī)劃、品種選擇與搭配、栽培管理等方面的要點,同時深入分析了常見病蟲害的種類及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旨在為果農提供全面且實用的技術指導,推動設施大櫻桃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設施大櫻桃;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方法策略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設施大櫻桃栽培逐漸成為果農增收的重要產業(yè)。而設施栽培環(huán)境相對封閉,與露天栽培有所不同,在栽培過程中若技術運用不當,易出現(xiàn)產量低、品質差等問題,且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也更為復雜。因此,深入探究設施大櫻桃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要點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設施大櫻桃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
1.1 品種選擇
五蓮縣潮河鎮(zhèn)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6℃,土層深厚,肥沃疏松,pH在6.5~7.5,給大櫻桃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綜合考慮潮河鎮(zhèn)的自然條件以及設施栽培的特點,適宜選擇早熟、優(yōu)質、抗逆性強且需冷量較低的大櫻桃品種。如‘美早’‘魯櫻5號’等都是比較合適的種類[1]。
1.2 設施建設與規(guī)劃
1.2.1 設施建設
從設施類型來看,塑料大棚較為常用,其結構通常是拱圓形,可以分散風力,提高大棚的穩(wěn)固性,抵御潮河鎮(zhèn)可能出現(xiàn)的大風天氣。大棚的跨度一般設計為8~12 m,長度可根據(jù)地塊實際情況確定,常見的在50~100 m;高度方面,肩高在1.8~2.2 m,頂高3~3.5 m,如此既能滿足大櫻桃樹生長的空間需求,又便于日常的農事操作,如修剪、采摘等。在材料選擇方面,骨架可以用熱鍍鋅鋼管,其具有優(yōu)秀的防銹蝕性能,能夠在潮河鎮(zhèn)的氣候條件下長期使用,一般可保證10~15年的使用壽命;覆蓋材料采用長壽無滴塑料薄膜,不僅透光率達85%~90%,充分滿足大櫻桃光合作用對光照的需求,而且具有防霧滴功能,能夠防止棚內霧氣和水滴對光照的阻擋以及對樹體的不良影響,降低病害發(fā)生概率。
1.2.2 設施規(guī)劃布局
首先是場地選擇,種植人員應挑選地勢高燥、平坦以及排灌方便的地塊。潮河鎮(zhèn)部分區(qū)域地勢存在一定的起伏,選擇高處建棚能夠避免雨季積水對大櫻桃根系造成損害,且高處通風條件更好,有利于調節(jié)棚內溫濕度;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富含有機質。其次,大棚朝向以南北向為宜,可使大棚內各部位受光更加均勻,避免光照差異導致櫻桃樹生長不一致。大棚間要留出一定的作業(yè)通道以及排水渠道,作業(yè)通道寬度往往是1~1.5 m,方便人員和小型農機具通行;排水渠道深度在0.3~0.5 m,寬度0.5~1 m,確保雨季能夠及時排除積水[2]。
1.3 苗木定植
1.3.1 定植準備
在潮河鎮(zhèn),大櫻桃苗木定植時間的選擇要考慮當?shù)氐臍夂驐l件。一般來說,春栽是在土壤解凍后至苗木萌芽前進行,大約在3月上中旬,地溫開始回升,加快苗木根系的生長和傷口愈合,減少凍害風險;秋栽則在櫻桃苗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進行,差不多在11月中下旬,苗木根系可以在冬季前有一定的生長時間,來年春季緩苗時間短,生長勢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季寒冷且風大的地區(qū),秋栽苗木就一定要做好防寒,包括培土、包裹防寒物等,防止抽條。
定植前的準備工作至關重要,種植人員要對苗木進行嚴格挑選,選擇優(yōu)質苗木,如果苗木根系存在損傷或病蟲害,應及時進行修剪處理,去除受損根系和病枝,并用殺菌劑對苗木進行消毒處理,可將苗木根系浸泡在多菌靈或惡霉靈溶液中30~60 min。
1.3.2 定植方法
在定植方法上一般用挖穴定植,根據(jù)苗木根系大小,挖出一個直徑和深度為60~80 cm的定植穴。挖穴時將表土和底土分別放置,在定植穴底部填入20~30 cm厚的有機肥約20~30 kg,然后將表土與復合肥混合后填入穴中,復合肥每穴0.5~1 kg,再將苗木放入定植穴中央,使根系舒展,扶正苗木后填入剩余表土,邊填土邊輕輕提苗,使根系與土壤接觸,最后踩實并澆透水。同時,為了提高地溫,加快苗木根系生長,種植人員還可以在樹盤周圍覆蓋黑色地膜,地膜覆蓋面積以樹干為中心,直徑1~1.5 m。
1.3.3 定植密度
根據(jù)潮河鎮(zhèn)設施栽培的實際情況以及大櫻桃品種的生長特性,株行距一般采用(2~3)m×(3~4)m。對于生長勢強且樹冠大的品種,可以增大株行距,采用3 m×4 m的密度,保證樹體有足夠的生長空間,防止后期樹冠郁閉,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對于生長勢相對較弱、樹冠較小的品種,株行距可以縮小到2 m×3 m,提高單位面積的種植數(shù)量以及早期產量。
1.4 土肥水管理
1.4.1 土壤管理
在潮河鎮(zhèn)設施大櫻桃栽培中,土壤改良是首要任務。由于部分地塊存在土壤板結、肥力不足問題,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改良措施。其中,對于土壤板結,可以在秋季或早春進行深翻,深度在30~40 cm,促進根系向縱深生長。同時結合深翻增施有機肥3 000~5 000 kg,為大櫻桃生長提供長效的養(yǎng)分支持。其次是中耕除草。在大櫻桃生長季節(jié)定期進行中耕,深度為5~10 cm,避免損傷根系;及時清除園內雜草,減少雜草與大櫻桃樹爭奪養(yǎng)分、水分和光照,還能降低病蟲害的滋生和傳播環(huán)境。除此之外,起壟栽培在潮河鎮(zhèn)設施大櫻桃栽培中應用較多,高度一般在20~30 cm,壟寬1~1.5 m。起壟栽培能夠增強土壤透氣性,防止雨季積水導致根系缺氧腐爛,尤其是在地勢較低洼的地塊,起壟栽培效果非常明顯,在起壟時可以把表土和有機肥混合后堆于壟上,為根系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1.4.2 施肥管理
在幼樹期(1~3年生),促進樹冠擴大和樹體生長是主要的目標,施肥應以氮肥為主并適量配合磷鉀肥,每年每株施入尿素0.2~0.3 kg,過磷酸鈣0.2~0.3 kg,硫酸鉀0.1~0.15 kg。用環(huán)狀溝施或放射狀溝施,在樹冠投影邊緣處挖溝,溝深20~30 cm,將肥料均勻施入溝內后覆土。
到了初果期(4~6年生),樹體開始結果,施肥要在保證樹體生長的同時重視花芽分化和果實發(fā)育,把氮磷鉀的比例可調整為1.5∶2∶1。在花前追施高氮復合肥15~20 kg/667 m2;果實膨大期追施高鉀復合肥20~25 kg/667 m2,促進果實膨大,增強果實品質;采果后追施一次三元復合肥,用量15~20 kg/667 m2,補充樹體由于結果消耗的大量養(yǎng)分,促進花芽分化。
盛果期(7年生以上)的樹體產量已經達到高峰,對養(yǎng)分需求更大,所以施肥要保證樹體營養(yǎng)均衡,維持高產穩(wěn)產。氮、磷、鉀比例為2∶1∶2?;试谇锛静晒笾谅淙~前施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化肥。施入腐熟農家肥3 000~5 000 kg/667 m2,同時加入三元復合肥30~50 kg/667 m2。花前追肥以氮肥為主,施尿素10~15 kg/667 m2;果實膨大期追施高鉀復合肥25~30 kg/667 m2;采果后施三元復合肥15~20 kg/667 m2,為來年生長和結果奠定基礎[3]。此外,在大櫻桃生長關鍵時期還可進行葉面追肥,如花期噴施0.3%尿素+0.1%硼砂+0.2%磷酸二氫鉀,可提高坐果率;果實膨大期噴施0.3%磷酸二氫鉀,能促進果實膨大,提高果實品質。
1.4.3 水分管理
在大櫻桃萌芽期應澆足萌芽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0%~70%。花期對水分較為敏感,一般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間持水量的50%~60%,澆水過多會降低地溫,影響花粉萌發(fā)和授粉受精;過于干旱則會導致花朵萎蔫,影響坐果率。果實膨大期櫻桃對水分需求急劇增加,要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種植人員可以根據(jù)天氣和土壤墑情,每隔5~7 d澆一次水。果實采收后,樹體進入營養(yǎng)積累和花芽分化階段,這個階段要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間持水量的60%左右。
除此之外,在雨季一定要特別注意排水,潮河鎮(zhèn)夏季降水集中,設施內如果排水不暢,就會造成積水,導致根系缺氧腐爛。種植人員應提前疏通排水渠道,確保雨后積水能夠及時排出。一般在大棚周圍設置排水溝,深度在30~50 cm,寬度30~40 cm,并與園區(qū)主排水系統(tǒng)相連,為大櫻桃優(yōu)質高產創(chuàng)造良好的水分條件。
1.5 整形修剪
對于幼樹來說,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樹形骨架,擴大樹冠,為后期高產奠定基礎。在樹形培養(yǎng)方面常采用自由紡錘形,定干高度一般在80~100 cm,定干后在剪口下20~30 cm的整形帶內選留3~4個生長健壯、方位適宜的新梢作為主枝培養(yǎng),主枝角度開張至80°~90°,通過拉枝、撐枝等方法實現(xiàn)。進入結果期的大櫻桃樹,修剪重點是維持樹體結構,調節(jié)生長與結果之間的平衡,保證連年高產。在樹形保持上,繼續(xù)對中心干和主枝延長枝進行短截,同時控制樹冠高度,一般在2.5~3 m,避免樹冠過高影響設施內光照以及農事操作。
2 病蟲害種類
2.1 褐腐病
這種病主要對花和果實造成侵害,病菌通常在落地病果以及樹上僵果內越冬,等第二年春季4月—5月,孢子借助風雨傳播,侵染花果。當花受到侵染時,花瓣會迅速變褐枯萎,嚴重影響授粉受精過程;果實染病初期表面會出現(xiàn)褐色病斑,隨后擴展至整個果實,導致果實收縮,后期在病果表面還會生出灰白色粉狀物,果實完全失去商品價值。
2.2 炭疽病
在大櫻桃的整個生長期,炭疽病都能夠侵染芽、葉及果實,在采收后及運輸過程中果實也可能發(fā)病。芽被侵染后會出現(xiàn)枯萎壞死現(xiàn)象,影響植株生長;葉片發(fā)病時會產生褐色病斑,嚴重時葉片枯黃脫落;果實發(fā)病初期,表面出現(xiàn)淡褐色水漬狀小斑點,隨后斑點逐漸擴大,呈圓形或橢圓形,病斑凹陷,上面有同心輪紋狀排列的黑色小粒點,濕度大時病斑上會涌出粉紅色膠狀物,病情嚴重時可導致大量落葉,甚至使芽枯死,對樹勢和產量造成極大影響。
2.3 舟形毛蟲
這種害蟲還叫作蘋果天社蛾、紅毛蟲,在當?shù)孛磕臧l(fā)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7—8月是其幼蟲為害期,幼蟲群集到葉子的背面,把葉片吃成缺刻狀,嚴重時能夠將葉片吃光,只剩下葉脈和葉柄。9月上中旬,幼蟲老熟后入土化蛹越冬,舟形毛蟲的為害會嚴重影響大櫻桃樹的光合作用,削弱樹勢,影響果實的生長和發(fā)育。
2.4 櫻桃癭瘤蚜
在本地區(qū)每年發(fā)生多代,以卵在櫻桃幼枝上越冬,萌芽時孵化成干母。3—4月,干母在葉端部側緣形成偽蟲癭為害葉背,受害葉片向葉背縱卷,卷曲處組織肥厚,似蟲癭狀,葉片變形,光合作用受到嚴重阻礙。4月底會出現(xiàn)有翅雌蚜向外遷飛,10月中下旬有性蚜在幼枝上產卵越冬。櫻桃癭瘤蚜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葉片汁液,導致葉片生長受阻,嚴重時可造成葉片干枯脫落,影響樹體的生長和結果。
3 病蟲害防治方法
3.1 物理防治
一是糖醋液誘殺,配方一般為糖∶醋∶酒∶水=3∶4∶1∶20,把糖醋液裝入開口較大的容器中,然后懸掛在離地面1~1.5 m高的樹枝上,懸掛5~8個/667 m2。
果蠅、金龜子等害蟲對糖醋液的氣味具有較強的趨性,會被吸引過來取食,從而落入糖醋液中被淹死。在大櫻桃果實成熟前1~2周開始懸掛糖醋液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果蠅對果實的為害,保證果實的品質和產量。二是在大棚的通風口、進出口等部位設置防蟲網(wǎng),目數(shù)為40~60目。在安裝防蟲網(wǎng)時要確保防蟲網(wǎng)與大棚骨架緊密貼合,不留縫隙,避免害蟲從縫隙鉆入。
3.2 生物防治
在潮河鎮(zhèn)設施大櫻桃栽培中,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害蟲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例如,七星瓢蟲、草蛉等是櫻桃癭瘤蚜的天敵,可在大棚內人工釋放七星瓢蟲或草蛉,一般釋放100~200頭/667 m2,它們能夠捕食櫻桃癭瘤蚜,控制其種群數(shù)量,減少蚜蟲對大櫻桃葉片的為害,保護葉片的光合作用,加快樹體生長。在釋放天敵昆蟲時,要注意創(chuàng)造適宜它們生存和繁殖的環(huán)境,避免使用對天敵昆蟲有害的農藥,確保天敵昆蟲能夠在大棚內發(fā)揮作用。
3.3 化學防治
在病蟲害發(fā)生初期,種植人員可以用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并按照使用說明控制用藥劑量以及使用次數(shù)。如,在櫻桃褐腐病發(fā)病初期用腐霉利、異菌脲等殺菌劑進行噴霧防治,一般每隔7~10 d噴1次,連續(xù)噴施2~3次,抑制病菌的生長,控制病害的蔓延。同時,對于病害,應在病原菌侵染前或發(fā)病初期施藥,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如櫻桃炭疽病在發(fā)病初期,病菌還沒有大量繁殖和擴散,此時施藥能夠有效殺滅病原菌,防止病害進一步加重;對于蟲害,要根據(jù)害蟲的生活習性和發(fā)生規(guī)律,選擇害蟲對農藥最敏感的時期施藥[4]。例如,舟形毛蟲幼蟲初期群集于葉背面,蟲體較小且抗藥性弱,是施藥防治的最佳時期。種植人員可以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殺蟲劑進行噴霧防治,能夠迅速殺死害蟲,減少其對葉片的為害。
4 結語
綜上所述,設施大櫻桃優(yōu)質高產栽培需要綜合運用科學的栽培技術和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五蓮縣潮河鎮(zhèn)種植人員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栽培技術和防治方法,不斷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實現(xiàn)設施大櫻桃的優(yōu)質高產,提高經濟以及社會效益。同時,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還應積極探索和應用新的栽培技術和防治手段,推動設施大櫻桃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宋紹東,張仁軍.泰安市設施大櫻桃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河北農機,2023(24):144-146.
[2] 劉翠玲,豆亞紅.陜西興平設施櫻桃優(yōu)質高產栽培關鍵技術[J].西北園藝,2023(4):14-16.
[3] 呂廷良.設施大櫻桃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21(6):203-204.
[4] 錢素娟,劉佃珍,王學陽.大櫻桃高產優(yōu)質高效設施栽培技術[J].煙臺果樹,2011(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