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五歲了,凱仔還不會說話。
凱仔是真不會說話,就連咿咿呀呀的聲音也發(fā)不出來,更別說讓四嬸子翹首以盼的“媽媽’兩個字了。四嬸子急得失了常態(tài),她扯著凱仔的手,往她臉上拍,語無倫次地說:“凱仔,叫媽媽啊,媽媽在這兒呢,你叫媽媽,快叫媽媽啊!\"凱仔的眼光長久地落在那只立在牛筋草墨綠葉片上的蜻蜓上。蜻蜓扇動著翅膀,飛一會兒,停一會兒。
四嬸子時常把耳朵貼在凱仔的脖子上,卻只聽見凱仔吞口水的咕嚕咕嚕聲
四嬸子心里真急,一急,就亂投醫(yī)。四嬸子背著凱仔,先到縣里的醫(yī)院,后到市里的醫(yī)院,再到省里的醫(yī)院,西醫(yī)、中醫(yī)都看過,就連不該信的游醫(yī)也看了。診斷結(jié)果都一樣,凱仔先天性聽力障礙。四嬸子不死心,揣著一張中國地圖,帶著凱仔離開了村里,一年多,走遍了全國大大小小上百個城市,把家底都搭了進去。凱仔快七歲了,還是不會說話。
四嬸子只得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帶著凱仔回到村里。
沒過多久,四嬸子到鎮(zhèn)中心小學(xué)那兒租了一間房子。四嬸子讀過兩年初中,有些底子,她教凱仔識字、寫字。四嬸子想,凱仔雖然不會說話,但他可以認(rèn)字寫字啊!
四嬸子周末才會回一次村里。她每次都來去匆匆,自行車尾架馱滿了剛從地里摘下來的新鮮果蔬。她在自行車的橫梁上綁了一把藤條座椅,讓凱仔坐在座椅上,她騎著自行車飛快地回鎮(zhèn)里的出租屋
四嬸子打算讓凱仔在鎮(zhèn)中心小學(xué)讀一年級。她上門求過校長好幾回,校長每次都搖頭。她摸出那張皺巴巴的中國地圖,手指著一個個城市,凱仔一個個寫下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深圳…一字不差。校長不禁感慨:“這孩子小小年紀(jì)就胸懷祖國了,這些城市我都還沒去過呢。\"校長建議四嬸子把凱仔送去特殊學(xué)校,那兒的孩子都一樣。四嬸子低低地垂著臉,沒有說話。
四嬸子給校長提的果蔬,校長一個也沒有要。
四嬸子給凱仔買了一輛自行車。每天傍晚,四嬸子帶著凱仔繞著操場一圈一圈地騎自行車。這個時候,總會遇到在操場上散步的校長。四嬸子會停下來,指著凱仔對校長說:“校長你看,凱仔他多棒!”校長點點頭,應(yīng)著四嬸子的話說:“嗯,嗯,凱仔他很棒。”四嬸子的笑臉映在落日的余暉里,仿佛一朵盛開的向日葵。
騎完自行車,凱仔總會站在操場邊上,看一群小男孩踢足球。有時,足球會滾到凱仔身邊,他沖上去把足球捧在手上,有時也學(xué)著那群小男孩,一腳把足球踢過去。
凱仔喜歡踢足球
有一次,四嬸子告訴校長,說凱仔已經(jīng)認(rèn)了很多字,用紙筆和人交流完全不在話下。校長過來拉住凱仔的手,朝四嬸子點頭說:“凱仔,嗯,凱仔他真的很棒。
小學(xué)報名那天,四嬸子帶著凱仔去找校長報名。四嬸子拿出紙和筆,凱仔在紙上寫下了“我要讀書\"四個字。校長的目光長久地落在“我要讀書”四個字上,然后嘆了一口氣,伸出手撫摸著凱仔毛發(fā)稀疏的頭,點了點頭。
報完名,四嬸子帶著凱仔去文具店,給凱仔準(zhǔn)備文具。四嬸子給凱仔買了鉛筆、鉛筆盒、田字本和削筆器。凱仔指著一只足球,眼巴巴地望著四嬸子。四嬸子遲疑片刻,牙根一咬,買下了足球
凱仔把足球抱在懷里,快樂得手舞足蹈。
過馬路時,凱仔一不留神,足球從他懷里滑了出去,滾向馬路中央。凱仔撒開腿就追了上去。四嬸子撲上去緊緊拽住了凱仔,凱仔奮力地掙脫四嬸子的手,卻又被四嬸子一手給拉了回來。四嬸子索性抱住了凱仔。凱仔漲紅了臉,雙腳使勁地蹬著地面,一只手用盡全身力氣想推開四嬸子,另一只手指著眼看就要被汽車碾到的足球,嘴里第一次發(fā)出了聲音:“媽媽 ”這兩個字仿佛在他心里已經(jīng)憋了整整七年,終于喊了出來,似乎四嬸子就是那個滾向馬路中央的足球
突如其來的驚喜,讓四嬸子瞬間蒙了。回過神來,四嬸子滾燙的目光密集地打在凱仔的每一寸肌膚上,她緊緊地摟住凱仔,母子倆像久別重逢一樣。
好在有驚無險。汽車駛過,足球終于滾到了馬路牙子邊,完好無損。四嬸子拉著凱仔的手,信步向足球走了過去。凱仔撿起足球抱在懷里,四嬸子抱起了凱仔。許久,四嬸子才把凱仔放了下來。四嬸子側(cè)過臉,耳朵對準(zhǔn)凱仔的嘴巴,說:“凱仔,再叫一聲媽媽。
“媽媽!
“媽媽!
“媽媽!
四嬸子眼里的一汪清泉,肆意地氤氳著太陽五彩斑瀾的光芒
凱仔是我家堂弟。凱仔出生前,他爸爸因車禍身故,四嬸子的天塌了,一夜之間她流干了眼淚。送走了凱仔的爸爸,四嬸子仿佛重新活過來一樣,她撫摸著肚皮說:“孩子他爸,你就放心吧,我會撐起孩子的一片天!”
選自《回族文學(xué)》202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