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今南京),一座江南之城,秦淮河從城中穿過。兩岸樓館林立,酒家云集,歷來是達(dá)官貴人們享樂游宴的場所。晚唐詩人杜牧夜泊秦淮,目睹豪門貴族笙歌宴飲,通宵達(dá)旦,如此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令詩人觸景傷懷,寫下了《泊秦淮》。下面,讓我們一起賞讀這首詩。
【詩歌先讀】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②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③
【注釋】 ① 秦淮:即秦淮河,經(jīng)金陵(今南京)流入長江。 ② 商女:以賣唱為生的歌女。 ③ 后庭花:即樂曲《玉樹后庭花》。南朝陳后主沉溺于音樂與美色,作此曲于后宮尋歡作樂,最終導(dǎo)致亡國。后世常把此曲看作亡國之音。
【讀詩思考】
詩中說“商女不知亡國恨”,詩人批判的是“商女\"嗎?
【妙語解詩】
詩人批判的對象并非商女。詩歌后兩句是曲筆,詩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別有一番興寄。
其一,用典抒懷,諷刺荒淫亡國的陳后主?!案艚倍郑谐隽钊送聪У氖穼?shí):隋朝大軍陳列江北,陳朝小朝廷與之唯有一江之隔,危如累卵,但陳后主依然沉湎于聲色歌舞之中,最終家亡國破。
其二,借古諷今,諷刺那些不以史為鑒、昏庸腐朽的晚唐統(tǒng)治者。商女是艱難謀生的底層人,她們強(qiáng)顏歡笑,唱什么歌曲,并無決定權(quán),詩人暗諷的是座中的王侯權(quán)貴。
唐朝晚期,外有戎狄侵犯,內(nèi)有藩鎮(zhèn)割據(jù),整個國家千瘡百孔。而那些貴族官僚,不恤國事,在醉生夢死中麻痹自己。一曲《玉樹后庭花》,曾使陳朝化作流水。如今,這靡靡之音又在秦淮河邊奏響?!蔼q唱”二字,飽含詩人深沉的傷痛與無限的感慨,意在提醒人們:不要讓陳朝滅亡的悲劇重演??上В瑳]有誰在意詩人的憂愁憂思,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大唐王朝日漸衰頹。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提升版2025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