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每個人都難免想過:以后,我會變成怎樣的人呢?在命題作文里不也成天寫著這些嗎?我的志愿、我的將來、我的理想……總是記得讀小學(xué)四年級時,有一日放學(xué),我踢著路面上的小灰石走回家,陽光灑下,心中忽然起了萬分狐疑:我現(xiàn)在才10歲,卻感覺已經(jīng)活了好久。再過10年,20歲時我會變得怎樣?30歲時我會變得怎樣?那時我會不會記得這一天?我會有什么感受?當時無解,只能寄希望于明天會更好,只要我長大,長大便是解決方案。
后來才發(fā)現(xiàn),事情不是這樣的。事情往往不是我們“變成了什么人”,而是“沒有變成什么人”。命運與世界一路使用消去法做著一日又一日的習(xí)題,而我們是一道又一道被鉛筆輕輕畫過杠的選項。即使在這一道題里符合正確文法,一旦換張考卷,甚至,只要換個問句,我們又不對了。像演一場戲,你勤勤懇懇,演了好久,忽然發(fā)現(xiàn)主角根本就是別人。你出現(xiàn)只是為了慶祝他人的勝利,你活著只是為了成就別人的喜劇。
我們沒有變成快樂的人。其實我們都過得還好(有時,甚至可以說是很好),沒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但我們?nèi)匀粵]有變成快樂的人?!笆遣恢恪⒉桓卸靼?。”教育家說?!笆遣欢松嫖栋 !眲钪緯姓f?!耙M入光與愛里啊?!膘`修者說。他們好喜歡一再強調(diào):“快樂不難,快樂很簡單。”仿佛在以粗體字加底線的方式強調(diào)??墒请y道你沒發(fā)現(xiàn),任何被一再強調(diào)的事情都有問題,就像你并不需要天天提醒自己:“今天太陽從東邊升起?!?/p>
我們沒有變成聰明的人。有些時候,眼一睜就看見那個從小擁有各種成就,并將這些成就如積木一般隨手堆積上去的男孩或女孩,最后“坍塌”了。有些時候,我們表面倒是靈巧,都知道最好的手段、最理想的方式與最有利的抉擇,可永遠還是在最關(guān)鍵的時候,做出最愚蠢的決定。
我們沒有變成坦白的人。忽然有一天就學(xué)會了騙人。一開始騙別人,等到實在騙不了別人,只好傻得回頭騙自己。輸?shù)臅r候說是自己不玩了;被棄絕時說是自己不要的;而那個永遠不被愛的人(是的,即使聽來悲傷得不像真的,世上也終究有人不被任何人愛。你不能怪他,但也不能怪任何人),便告訴自己,世人都看不出我有多美。旁觀的人或許心生鄙夷,可是,如果現(xiàn)實讓他活不下去,若不顛倒事實或保留夢想,還能叫他怎么辦呢?
真能直說一句“你也就這樣了吧”,倒也罷了。問題是我們總是不敢變成惡人,也不能變成善人。有時會感覺自己身后發(fā)著光,其實只是手里毫無籌碼,只好說一句:“因為我善良?!鄙屏歼@東西真的很善良,總是愿意成為一無所有者和一無所長者最后一個廉價的臺階。而有時候,當你自愧是不是壞心多了點兒,過分了點兒時,反而是善良的。
大多時候,我們沒有變成那樣的人——沒有變成自己厭惡的人,也沒有變成自己信服的人。倒是從前以為“長大就好了”的那些小事,例如近視眼、青春痘、壞脾氣,長大后變得更不好了。最后,只好發(fā)明了一個詞——“小確幸”。抱著它,在生活偶然綻放慈悲的一瞬里,終于有個機會,暫時忘記這件事——我們沒有變成幸福的人。
(映 晨摘自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感覺有點奢侈的事》一書,凌鴨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