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自是至理名言。誰說的呢?
《孫子兵法》也說過“兵之情主速”,但“兵貴神速”四字,首出曹操的名謀士郭嘉?!度龂尽す蝹鳌防?,曹操征袁尚與烏桓,到易,郭嘉勸他:“兵貴神速!”接著就是一段至理名言:
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千里奔襲作戰(zhàn),輜重多,難以獲得有利的時機,不如把糧草留在這,輕裝出發(fā),出其不意。曹操聽從了,于是急出盧龍塞,白狼山一戰(zhàn)斬蹋頓。
曹操極其知道速度與決斷的重要。畢竟此前七年,在官渡,他與袁紹相持良久,下決心襲烏巢,一戰(zhàn)而勝。耗得久了,軍疲氣墮,則易生變,財用糧秣都會不足。有機會一擊制勝,曹操總樂意賭一把。定了北方后,又襲荊州;曹操又一次放棄輜重,輕軍到襄陽;聽說劉備過去了,曹操親將精騎五千急追,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在當陽長坂追上了劉備軍。雖說成就了趙云救阿斗的傳說、張飛踞橋的威名,但這一仗終歸是曹操的閃擊戰(zhàn)贏了:曹操是真的快。
都說諸葛一生唯謹慎,其實諸葛亮也很快。諸葛亮首次北伐是228年春天,大張旗鼓,由趙云與鄧芝走東線斜谷道取嵋,吸引了曹真的注意力;諸葛亮自己走隴右?!段郝浴氛f得明白:劉備逝后,蜀漢幾年沒動靜,曹魏沒戒心;“卒聞亮出,朝野恐懼”,于是隴右三郡一起響應諸葛亮。這一下先聲奪人,漂亮之極。可惜之后便是著名的街亭之戰(zhàn),馬謖敗北,諸葛亮退兵,一伐到此為止。馬謖應對失當固然是原因,但曹魏的大將張郃也來得太快了。
張郃擅長計算諸葛亮的速度,讓諸葛亮頗為忌憚他。諸葛亮二次北伐,是輕兵襲陳倉??旃倘皇强?。曹叡緊張地問張郃,張郃計算說,諸葛亮孤軍深入,大概沒太多糧草,掐指算來,撐不過十天。果然后來張郃援軍到達時,諸葛亮已經(jīng)退兵了。
所謂速度,往往建立在放棄輜重的基礎上。軍隊的活動范圍與補給密切相關,所以《三國志·諸葛亮傳》寫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很明白地說:“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食充足,來去自如,打了司馬懿一個“甲首三千”。糧盡退兵時,又射殺了張郃。這一次,既是兵法的成功,也是科技的成功:木牛,連弩??萍际堑谝簧a(chǎn)力。
張郃死了,但司馬懿算到諸葛亮必得過三年才出。果然諸葛亮這三年認真屯糧,然后走斜谷,“以流馬運”,到了五丈原。所以連老版《三國演義》電視劇都安排司馬懿垂涎木牛流馬,找機會去騎一下……
曹操精騎五千,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到當陽追殺劉備,真快。那曹家最快的是誰呢?曹魏士兵歌謠曰:“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庇幸馑嫉氖?,這么快的夏侯淵,早年戰(zhàn)績并不多。《三國志·夏侯淵傳》記載,他第一次在戰(zhàn)役里露臉,是昌豨反叛,于禁獨自搞不定,夏侯淵去幫忙。那時官渡之戰(zhàn)都過去七年了。七年里夏侯淵主要在干嗎呢?“紹破,使督兗、豫、徐州軍糧;時軍食少,淵傳饋相繼,軍以復振?!毕暮顪Y一直在忙著運軍糧。大概他卓越的速度,在運糧時也體現(xiàn)得很快吧。曹操征戰(zhàn)期間后續(xù)糧草多重要,看曹家屯田、官渡大戰(zhàn)時自然懂得。
夏侯淵孜孜不倦地運糧,是曹家的命脈。這份運糧本事終于有兌現(xiàn)的一天。公元214年春,馬超在西北鬧事,圍攻祁山,夏侯淵令大將張郃率精銳馬步軍五千為前鋒出陳倉,走小道出其不意地奔襲。要快,怎么保證?夏侯淵親自統(tǒng)領中軍督運糧草隨后出發(fā),迅速增援祁山。韓遂得知夏侯淵突襲馬超,嚇得丟棄糧草輜重逃跑。夏侯淵收其軍糧后,繼續(xù)追擊韓遂,直至略陽城。從春天出師到十月基本結(jié)束,夏侯淵轉(zhuǎn)戰(zhàn)千里,連克強敵,威震涼州。
這一切都得益于夏侯淵的補給速度,又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保證補給不間斷。于是曹操給夏侯淵假節(jié),也就放心由他統(tǒng)諸將討宋建,是所謂“虎步關右”。宋建割據(jù)三十年,他所在的枹罕是祁山再往西,今甘肅臨夏,去長安一千五百里。夏侯淵只花一個月時間就搞定了宋建。有這樣的補給優(yōu)勢在,夏侯淵打起來自然沒有后顧之憂,四處牽著敵人走。
當補給充足了,才可以掌握整個戰(zhàn)局的節(jié)奏。
(摘自《三國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