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上的佛得角地扼美、非、歐、亞四大洲的海上交通要沖,埃及蘇伊士運河開通前,它是從歐洲繞道非洲去往亞洲的海上航線必經(jīng)之地,也是大西洋航行必須??康闹修D(zhuǎn)站,著名航海家達·伽馬、哥倫布等都曾經(jīng)到過此地。佛得角迄今仍是各洲遠洋船只及大型飛機過往的補給站,被稱為連接各大洲的“十字路口”。從19世紀開始,普拉亞的貿(mào)易日益繁榮,城市初具規(guī)模,1858年正式建成普拉亞市。
郵輪??吭谖鞣菎u國佛得角首都普拉亞(Praia)的港口,“Praia”在葡萄牙語中是“海灘”的意思。這是我第一次來到西非,溫暖的海風拂面,我看著大西洋沿岸長達一公里的海灘,山坡上五顏六色的房屋、整潔的街道,還有當?shù)厝擞焉频奈⑿?,這地方比我想象中的還要更好,難怪被譽為“西非的天花板”。
佛得角群島的十幾個島嶼均為火山島,首都所在地圣地亞哥島是主島,面積也最大。1462年,葡萄牙航海家諾利登陸圣地亞哥島之后,就把該地命名為大里貝拉(Ribeira Grande,葡萄牙語意指大河),18世紀末更名為舊城(Cidade Velha),以區(qū)別于佛得角另一個島嶼上的同名城市。因其是歐洲在熱帶地區(qū)的第一個殖民地,見證了歐洲在非洲的殖民統(tǒng)治和奴隸史,大里貝拉歷史中心舊城(Cidade Velha, Historic Centre of Ribeira Grande)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也是佛得角唯一的世界遺產(chǎn)。
首批葡萄牙殖民者抵達佛得角70年后,大里貝拉初具城鎮(zhèn)規(guī)模,良好的戰(zhàn)略位置,使其成為販運非洲黑奴的集散地。海邊的皮洛里廣場是當時奴隸受刑的地方,他們被當眾綁在大理石柱上,這個1512年立起來的華麗石柱,見證了葡萄牙殖民者把圣地亞哥島變成販賣非洲黑奴轉(zhuǎn)運站的歷史。從幾內(nèi)亞海灣沿岸販運來的黑人,在這里經(jīng)“教化”、恢復(fù)體力后,再由紛至沓來的黑奴船運載,橫渡大西洋,販賣到南美洲的種植園去。由于當時黑奴買賣盛行,這里成為葡萄牙帝國的貿(mào)易重鎮(zhèn)。
走在當年殖民者建起的街巷里,街道的格局依舊保持著500多年前的樣子?!斑@里被稱為香蕉街,因為當年的房屋屋頂都是用香蕉葉做的?!毕?qū)蛭覀兘榻B著。這條街道不長,一拐彎,就到了玫瑰圣母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of the Rosary),這座教堂建于1495年,是佛得角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如今,教堂在西班牙相關(guān)機構(gòu)的資助下得以維修重建。進入教堂里面,大殿很樸素,能夠看到的舊物就是一處小拱頂。而另一處是殖民時代最具象征性的大教堂,破損更嚴重,僅留下殘垣斷壁,據(jù)說正在等待西班牙修復(fù)資金到位。
我們驅(qū)車來到山頂?shù)氖シ评逡斈甏罄镓惱侨諠u繁榮,逐步積累起巨額財富,使其成為海盜船攻擊的目標。為了守護城池,1593年當?shù)厝诵藿诉@處要塞,但最終沒能阻擋海盜船的攻擊。1712年,赫赫有名的法國海盜雅克·卡薩特(Jacques Cassart)攻克要塞,將大里貝拉城夷為平地,迫使人們遷移到普拉亞,而大里貝拉則淪落為“舊城”。我們登上經(jīng)過維修后的城堡,視野非常開闊,下面的建筑和港灣一覽無余。遺址除了修復(fù)的圍墻,還保留著瞭望臺、垛口、銅炮、兵營地基、儲水的水井等。
佛得角從1495年淪為葡萄牙殖民地,作為熱帶地區(qū)的第一個歐洲殖民前哨,舊城見證了歐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歷史和奴隸制的歷史。1951年成為葡萄牙的海外省,由總督統(tǒng)治。1956年,在幾內(nèi)亞和佛得角非洲獨立黨領(lǐng)導(dǎo)下,開展爭取民族獨立的群眾運動。終于在1975年7月5日,佛得角正式宣布獨立,成立佛得角共和國。
午后的陽光炙烤著,這座赤道附近的小城進入了一天中最炎熱的時刻。于是我們來到海邊的咖啡廳休息。這片地區(qū)是當?shù)刈罘比A熱鬧的區(qū)域。因為長久的民族融合,佛得角人的顏值都很高,女孩漂亮,男孩帥氣??Х葟d里的樂手用當?shù)胤窖詮棾?,似乎大西洋的海風的確催生出許多詩意的歌曲?!胺鸬媒浅隽撕芏嘁魳芳?,音樂就像是流淌在我們身體的血液一樣。然而在殖民統(tǒng)治時期,人們?yōu)榱朔纯?,用音樂傳遞情報,被當局發(fā)現(xiàn)后就禁止人們唱歌?!毕?qū)蛭覀兘榻B著本土音樂和音樂家的故事。
然而,這個小小島國的音樂不僅沒有被禁錮,竟然還誕生了格萊美獎得主——國寶級歌手西莎莉亞·艾芙拉。我隨便點開一首她的歌曲便被吸引了,她那深沉的音色帶有強烈的感染力、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濃濃的思鄉(xiāng)情緒:“你是天空的明星,你是多沙的海底,你是個貧窮的國家,卻充滿愛意”……這首歌是佛得角的真實寫照。
海邊的小廣場上,昔日的“奴隸柱”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周圍售賣手工藝品的攤販熱情地推銷著商品,不遠處的美麗海邊,幾個打扮時尚的佛得角姑娘正在自拍……大西洋的海風逐漸吹散了歷史的陰霾,如今的這個前葡萄牙殖民地,猶如它的音樂一般——陽光、溫暖又純凈。
至此,我的大西洋史詩航行落下帷幕。
(責編: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