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育苗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植物繁殖方式,在綠化樹種培育中具有顯著優(yōu)勢。相較于種子繁殖,捍插育苗能夠完整保留母本的優(yōu)良性狀,確保苗木遺傳品質的一致性,這對于一些具有特定觀賞價值或優(yōu)良抗逆性的綠化樹種而言至關重要。同時,扦插育苗技術操作相對簡便,成本較低,繁殖速度快,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提供大量苗木,滿足城市綠化快速發(fā)展的需求。此外,該技術還能有效利用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進行繁殖,對于一些種子繁殖困難或種子資源稀缺的樹種,扦插育苗成為其主要的繁殖途徑。
1選擇處理插穗
1.1優(yōu)選適宜的綠化樹種
渭南地區(qū)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土壤類型多樣,在選擇扦插育苗的綠化樹種時,需充分考慮當?shù)刈匀粭l件。木質疏松且扦插成活率高的樹種是理想選擇,像柳樹、楊樹,它們的適應能力強,在渭南地區(qū)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下能快速生根、生長。柳樹耐水濕,對于渭南部分降水較多、土壤濕度較大的區(qū)域十分適宜;楊樹生長迅速,能在較短時間內(nèi)形成綠化景觀?;ɑ茴愔参锶缭录?、薔薇,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其扦插繁殖也相對容易。月季色彩豐富,花期長,可用于城市公園、道路隔離帶等景觀布置;薔薇花繁茂,常被用于庭院、圍墻綠化。此外,考慮到成本因素,對于一些容易用種子繁殖且生長速度較快的植物,如常見的草本花卉波斯菊、硫華菊等,不建議采用扦插繁殖。種子繁殖成本低、操作簡單,能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大量幼苗,更適合大規(guī)模綠化種植。
1.2采集與保存方法
插條采集時間對扦插成活率影響顯著,在渭南地區(qū),樹木通常在秋季落葉后到春季萌芽前進入休眠期,此時采集插條最為合適,一般在11月至次年2月期間進行。采集時,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木質化程度高的枝條,以保證插條有充足的養(yǎng)分和較強的生命力。采集后的插條需妥善處理與保存,將插條兩端用蠟或傷口愈合劑進行封閉,防止水分流失和病菌侵入。沙藏是常用且有效的保存方法,在背陰、排水良好的地方挖一個深50\\~80厘米的坑,坑底鋪一層10\\~15厘米厚的濕沙,將插條成捆直立擺放于沙中,插條之間用濕沙填充,然后在插條頂部再覆蓋15\\~20厘米厚的濕沙(沙藏坑內(nèi)每間隔1米或1.5之間設置一個通氣孔)。沙藏期間,要定期檢查沙的濕度和插條狀況,沙的濕度保持在 60%~70% 。若發(fā)現(xiàn)插條有霉變或腐爛現(xiàn)象,需要及時處理。沙藏后的插條可用于來年4月份扦插,此時渭南地區(qū)氣溫回升,土壤溫度適宜,有利于插條生根發(fā)芽。
1.3扦插前的預處理
首先,對于一些難生根的樹種,如紫薇等,進行激素處理能顯著提高生根率。在渭南地區(qū),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有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使用濃度一般為100\\~200毫克/升的吲哚丁酸溶液,將紫薇插穗基部浸泡12\\~24小時。激素能刺激插穗細胞的分裂和分化,誘導不定根的形成。其次,生根粉也是促進插穗生根的有效手段,可選用市場上常見的ABT生根粉,按照說明書配置合適濃度的溶液。將國槐、側柏等插穗基部浸泡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時間根據(jù)樹種和生根粉種類而定,一般為3\\~6小時。生根粉中含有多種營養(yǎng)元素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能為插穗生根提供必要的養(yǎng)分和刺激,增強插穗的生根能力。除激素和生根粉處理外,還可采用一些輔助措施,如在插穗處理后適當蘸取草木灰,草木灰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能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同時防正水分過度蒸發(fā),尤其適用于渭南地區(qū)春季干燥的氣候條件。
2選擇扦插基質與容器
2.1容器的類型與規(guī)格
在渭南地區(qū)進行綠化樹種扦插育苗,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多種類型的容器。營養(yǎng)缽是較為常用的一種,它方便移動和管理,且能較好地保持根系的完整性。營養(yǎng)缽有塑料和紙質兩種材質,塑料營養(yǎng)缽耐用,可重復使用,但透氣性相對較差;紙質營養(yǎng)缽透氣性好,成本較低,但使用次數(shù)有限。對于一些大型綠化樹種扦插,如國槐等,可選用育苗袋,其空間較大,有利于根系伸展。育苗袋一般由無紡布制成,透水透氣性良好。此外,穴盤也是常用的扦插容器,適合大規(guī)模扦插育苗,便于機械化操作和管理,不同規(guī)格的穴盤能滿足不同樹種插穗大小的需求。容器規(guī)格的選擇需依據(jù)樹種特性和插穗大小而定3]。對于國槐、紫薇等中小型綠化樹種,使用直徑8\\~12厘米、高度10\\~15厘米的營養(yǎng)缽較為合適,這樣的規(guī)格既能保證插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又便于擺放和管理。對于側柏等針葉樹種,由于其根系相對較小,可選用直徑6\\~8厘米、高度8\\~10厘米的營養(yǎng)缽。若使用穴盤,國槐、紫薇等可選擇50\\~72孔的穴盤,側柏可選擇72\\~128孔的穴盤。育苗袋的規(guī)格則可根據(jù)樹種生長速度和預期生長周期來確定,一般寬度為15\\~20厘米,高度為20\\~30厘米。
2.2基質與容器的消毒管理
對于以砂壤土、腐葉土等為主的混合基質,日光暴曬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消毒方法。在扦插前1\\~2周,將基質攤開在陽光下暴曬,厚度為10\\~15厘米,每天翻動1\\~2次,連續(xù)暴曬3\\~5天,利用紫外線殺死部分病菌和蟲卵。蒸汽消毒也是常用的一種手段,通過專門的蒸汽消毒設備,將蒸汽通入基質中,溫度保持在 70~ 80°C ,持續(xù)30\\~60分鐘,能有效殺滅大部分有害微生物。此外,還可使用化學藥劑消毒,如用 40% 福爾馬林溶液,按1:50的比例稀釋后噴灑在基質上,然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2\\~3天,揭膜后通風7\\~10天,待藥味散盡后使用。對于重復使用的塑料營養(yǎng)缽和育苗袋,在使用前需進行徹底清洗,去除殘留的基質和雜物。然后用 0.1%~0.5% 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備用。對于紙質營養(yǎng)缽和穴盤,由于其具有一次性使用的特點,可在生產(chǎn)過程中采用消毒后的原材料,確保容器本身無菌。在扦插前,可對擺放好的容器進行噴霧消毒,使用 75% 酒精或 0.2% 多菌靈溶液均勻噴灑,進一步降低病菌感染風險。
3扦插環(huán)境條件控制
3.1溫度濕度
不同樹種在扦插生根操作中對溫度的要求各異,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綠化樹種適宜的扦插溫度為 15~25% 。在春季扦插時,如國槐、紫薇等樹種,由于早晚溫度較低,可搭建塑料大棚進行保溫。大棚內(nèi)可設置溫度計,密切監(jiān)測溫度變化。當白天溫度過高時,打開大棚兩端或側面的通風口進行通風降溫,避免溫度超過30% ,否則會對插穗造成傷害;當夜間溫度較低時,可在大棚上覆蓋草簾或保溫被,保持棚內(nèi)溫度處于適宜范圍內(nèi)。對于夏季扦插的樹種,如部分常綠樹種或二次扦插的落葉樹種,由于氣溫較高,除了搭建遮陽網(wǎng)降低光照強度外,還可通過在大棚內(nèi)安裝噴霧裝置,利用水分蒸發(fā)吸熱來降低溫度。對于以砂壤土、腐葉土等混合的基質,可采用滴灌或小水勤澆的方式保持濕潤。在扦插前,將基質澆透水,扦插后根據(jù)基質表面干濕情況進行澆水。在判斷基質濕度時,可用手指插入基質2\\~3厘米,感覺土壤濕潤但不粘手為宜。也可使用土壤濕度計進行精準測量,將基質濕度保持在 50%~60% 。
3.2光照遮陰
綠化樹種在扦插后的不同階段對光照的需求不同。扦插初期,插穗尚未生根,光合作用較弱,且自身儲存的養(yǎng)分有限,此時過強的光照會導致插穗水分過度蒸發(fā),影響成活率。因此,捍插初期需嚴格遮陰。隨著插穗逐漸生根,根系開始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光合作用能力增強,可逐漸提升光照強度。在渭南地區(qū),常用遮陽網(wǎng)進行遮陰。對于大多數(shù)綠化樹種,扦插初期遮陰度應為70%~80% 。可根據(jù)樹種對光照的敏感程度選擇不同規(guī)格的遮陽網(wǎng)。例如,側柏等針葉樹種相對耐陰,初期遮陰度可適當偏高;紫薇等對光照需求相對較高的樹種,初期遮陰度可稍低。遮陽網(wǎng)一般搭建在捍插苗床上方1\\~1.5米處,既能有效遮擋陽光,又便于操作和通風。隨著插穗生根,可逐漸減少遮陽網(wǎng)的層數(shù)或更換遮陰度較低的遮陽網(wǎng)。當插穗生根后,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4點后,可逐漸讓插穗接收自然光照,促進光合作用和苗木生長。但在夏季高溫時段,即使插穗已生根,仍需適當遮陰,避免強光灼傷苗木。
3.3通風換氣
良好的通風換氣條件對于扦插育苗環(huán)境至關重要。通風可以調節(jié)溫濕度,避免棚內(nèi)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減少病蟲害滋生的風險。同時,保證棚內(nèi)空氣新鮮,為插穗提供充足的氧氣,促進插穗呼吸作用,有利于生根和苗木生長。通風方式主要通過大棚的通風口進行,通風口一般設置在大棚的兩端和側面,根據(jù)大棚的大小和形狀合理分布。通風時間需根據(jù)天氣情況和棚內(nèi)溫濕度靈活調整。在春季和秋季,當外界氣溫為 15~25°CH 寸,可在上午9點\\~10點打開通風口,下午4點\\~5點關閉。夏季氣溫較高時,通風時間可適當提前和延長,早上8點左右即可打開通風口,一直持續(xù)到下午5點\\~6點。冬季氣溫較低,通風時間宜選擇在中午氣溫較高時段,如12點\\~14點,通風時間不宜過長,以1\\~2小時為宜,避免棚內(nèi)溫度過低對插穗造成凍害。在通風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棚內(nèi)溫濕度變化,及時調整通風口大小,確保扦插環(huán)境適宜。此外,還可通過安裝排風扇等設備加強通風效果,尤其是在夏季高溫高濕或冬季通風不良的情況下,排風扇能有效改善棚內(nèi)空氣流通狀況。
4扦插后的管理養(yǎng)護
4.1施肥與營養(yǎng)管理
扦插苗在生根前,主要依靠自身儲存的養(yǎng)分維持生長,此時一般不需要施肥。當插穗生根后,根系開始吸收土壤中的養(yǎng)分,可逐漸進行施肥。在渭南地區(qū),春季扦插苗生根后,可在5\\~6月份開始施肥。初期以氮肥為主,促進苗木的莖葉生長,可使用尿素等速效氮肥,稀釋成 0.1%~0.2% 的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或澆施,每隔10\\~15天施用一次。隨著苗木生長,逐漸增加磷、鉀肥的比例,促進苗木木質化和根系發(fā)育。7\\~8月份,追施磷酸二氫鉀等復合肥,稀釋成 0.2%~0.3% 的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或澆施,每隔 15~ 20天施用一次。9\\~10月份,減少氮肥使用,增加鉀肥用量,增強苗木的抗寒能力,可使用硫酸鉀等鉀肥,稀釋成 0.3%~0.5% 的溶液進行澆施。
4.2灌溉與排水管理
渭南地區(qū)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分布不均,因此扦插后的灌溉與排水管理對于綠化樹種扦插苗的生長至關重要。灌溉方面,在扦插后的初期,由于插穗尚未生根,對水分的吸收能力較弱,但又需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來維持生理活動,所以應采用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一般每天早晚各噴水一次,保持苗床濕潤,空氣相對濕度維持在 80%~90% 。隨著插穗逐漸生根,可適當減少灌溉次數(shù),但要增加每次的灌溉量,以滿足苗木生長對水分的需求。例如,在扦插后的2\\~3周,當插穗開始長出幼根時,可改為每隔2\\~3天灌溉一次,每次灌溉要澆透,使水分滲透到插穗底部。在夏季高溫時段,水分蒸發(fā)快,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苗木因缺水而干枯??稍谥形缜昂笤黾右淮螄娝档兔绱矞囟?,同時提高空氣濕度。而在冬季,氣溫較低,苗木生長緩慢,對水分的需求減少,應適當減少灌溉量和頻率,防止因土壤過濕而導致根部腐爛。排水同樣不容忽視,在扦插苗床周圍要設置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如排水溝、排水管道等。苗床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便于及時排出積水。在雨季來臨前,對排水系統(tǒng)進行檢查和清理,確保排水暢通。
4.3病蟲害防治
渭南地區(qū)綠化樹種扦插苗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等,蟲害有蚜蟲、紅蜘蛛、殼蟲等。白粉病多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發(fā)生,會在葉片表面形成白色粉狀霉層,影響光合作用;炭疽病則會導致葉片出現(xiàn)褐色病斑,嚴重時葉片枯黃脫落。蚜蟲和紅蜘蛛以吸食植物汁液為生,會使葉片發(fā)黃、卷曲,影響苗木生長;殼蟲會在枝干上形成白色或褐色的玠殼,阻礙樹木的營養(yǎng)傳輸。在防治工作中,要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首先,加強苗床管理,保持扦插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及時清除病葉、殘枝等,減少病蟲害的滋生源。在藥劑防治方面,針對白粉病,可在發(fā)病初期噴施 15% 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2\\~3次。對于炭疽病,可選用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對于蚜蟲,可交替使用 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與 3% 啶蟲胱乳油1000\\~1500倍液。對于紅蜘蛛,可用 1.8% 阿維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或 20% 噠螨靈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進行噴霧。殼蟲的防治較為困難,可在若蟲孵化期,選用 40% 速撲殺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2\\~3次。同時,可結合生物防治方法,如釋放天敵昆蟲,利用瓢蟲防治蚜蟲、捕食螨防治紅蜘蛛等,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降低環(huán)境污染。
綜上所述,科學系統(tǒng)地運用扦插育苗技術,從插穗的選擇與處理,到扦插基質、容器的挑選及消毒,再到精細調控扦插環(huán)境條件,以及扦插后的精心管理養(yǎng)護,能夠有效提高綠化樹種扦插的成活率與苗木質量。這不僅能為城市綠化和生態(tài)建設提供豐富的優(yōu)質苗木資源,還有助于改善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提升城市景觀品質。值得注意的是,綠化樹種扦插育苗技術的應用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需要不斷適應渭南地區(qū)的氣候變化、土壤條件變化以及綠化需求的演變。
參考文獻:
[1]李娟.綠化樹種金葉榆扦插育苗技術[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24,27(1):144-146.
[2]程杰,王勇,劉強,等.林木扦插育苗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23(12):49-50.
[3]劉海新,賴開龍.園林綠化樹種紅葉石楠壯苗培育技術[J].園藝與種苗,2022,42(12):45-46.
[4]庾廬山.園林綠化樹種扦插育苗技術和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與生產(chǎn)力,2022(6):68-70.
[5]杜雁梅,王潤生.北方地區(qū)綠化樹種紫椴苗木培育技術[J].山西林業(yè),2021(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