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寶盒里,珍藏著一顆顆“糖”,它們散落在農(nóng)村老家的各個角落,包裹著童年最純粹的快樂,每每回想,甜意便涌上心頭。
老家的院子,是我童年“甜蜜”的根據(jù)地。夏日傍晚,霞光為院子鑲上一層金邊,母雞咯咯叫著歸巢,父親勞作歸來,兜里準能變出驚喜 -一把五彩的水果糖。糖紙在余暉下閃爍著光芒,我剝開糖紙,一股橘子味飄散出來。橘黃色的糖果晶瑩剔透,宛如一顆顆寶石,在眼前閃耀。父親笑著摸了摸我的頭,粗糙的手指帶著泥土的氣息,我不禁皺了皺鼻子。然而,他溫暖的眼神和那股泥土氣息,讓我覺得這顆糖果比以前吃過的更加甜美
農(nóng)忙時節(jié),田里熱鬧非凡。大人們弓著腰割稻子,我跟小伙伴穿梭在田埂間,為大伙兒送水活兒干完后,奶奶從竹籃底層掏出自制的地瓜糖。大伙兒圍坐在田邊,新鮮的糖還帶著溫熱,咬一口,甜味里混著一絲質(zhì)樸清香;吃下去,溫暖和感動直抵心坎奶奶的關(guān)愛與地瓜糖共同構(gòu)成豐收季節(jié)特有的甜蜜犒賞。
村里的商店,是小孩心中的“寶藏樂園”。兜里揣著幾塊零花錢,我便約上好友,一路小跑著奔向那兒。玻璃罐里的跳跳糖是我的最愛,撕開一小包倒進嘴里,“里啪啦”,糖果在舌尖開起了派對。即便沒錢買東西,店主爺爺也不趕人,任我們趴在柜臺上,眼巴巴望著糖果流口水。有時他會朝我們眨眨眼,悄悄塞幾顆散裝糖給我們,那份善意成了童年別樣的甜,
如今,老屋翻新,商店也換了模樣。然而,那些藏在舊時光里的糖從未消失。每當夜深人靜、壓力襲來時,我就會輕輕打開記憶的匣子,讓那份甜涌上心頭,化作無形的力量,支撐我勇敢前行。畢竟,童年吃過的糖,足以甜一輩子,
指導老師:劉麗萍
【點評】文章以“糖”為線索,串聯(lián)起從前在老家的溫馨回憶,情感真摯動人。文章為“總一分—總”結(jié)構(gòu),對“在老家院子里吃水果糖”“在農(nóng)忙田野間分享地瓜糖”“在村里商店品嘗跳跳糖”三處場景的描寫,將味覺體驗與情感記憶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