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有人是野心勃勃的梟雄,意圖謀取天下;有人是才智過人的謀臣,為君王出謀劃策;有人是武藝高強的猛將,率兵攻城略地有這樣一個人,他既能坐鎮(zhèn)后方,為前線提供糧草;又能親自領兵作戰(zhàn),上陣殺敵。同時,他還擁有高超的書法造詣。這個人就是“楷書鼻祖”一鐘繇。
和上一期我們講的不愿意做官的張芝不同,鐘繇不僅愿意做官,而且政治能力超強,仕途可謂一帆風順,連生信多疑的曹操也對他信任有加,甚至把他比作“再世蕭何”。曹操的孫子魏明帝曹叡即位后,鐘繇升遷為太傅,封定陵侯,位列三公之首,這可是當時最高的官職之一呢!
人物故事
鐘繇(公元151年一230年),字元常,人,是漢末三國時期曹魏重臣、著名書法家。陳壽的《三國志》中有許多和鐘繇相關的故事,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去看一看。這里我們主要講一講鐘繇在書法方面的傳說故事。
為書癡狂 精勤得法
鐘繇一生仕途平順,官高爵顯,這為他的書法創(chuàng)作提供了良好條件。不過,他書法成就的取得,更多的是源于刻苦鉆研。據說,鐘繇很小的時候就跟隨書法家劉勝在抱犢山學習了三年書法,后來又向曹喜、劉德升等人學習書法,多年的學習使他書法功底深厚之后,他還習得了蔡邕的筆法(就是我們前幾期提到的全才書法家蔡邕),書法造詣更是突飛猛進。
書法家羊欣在《筆振圖》中講了一個關于鐘繇的傳說故事:鐘繇的好友韋誕獲得了東漢名家蔡邕所著的《筆論》。鐘繇向韋誕借閱卻遭拒絕,為此日思夜想,甚至氣得吐血。韋誕去世后,鐘繇不惜盜墓偷書。得到《筆論》后,鐘繇晝夜研習,甚至睡覺時還用手指在被子上練習,天長日久,被子都被他劃破了,可見鐘繇學習書法到了癡迷的程度。不過,鐘繇盜墓偷書的情節(jié)大概率是羊欣瞎編的,因為韋誕比鐘繇年輕,鐘繇先于韋誕去世,鐘繇怎么可能去掘韋誕的墓呢?!現(xiàn)在較有依據的說法是,韋誕雖然沒借書給鐘繇(畢竟這個書太珍貴了,萬一弄丟了可不得了),但作為朋友,韋誕用口傳心授的方式將蔡邕的一些筆法傳授給了鐘繇;同時鐘繇還和蔡邕的女兒蔡文姬熟識,可能有一些筆法是從蔡文姬那里習得的。
鐘繇的楷書
鐘繇其實并不是第一個創(chuàng)立楷書的人一楷書的形成是長期演進的結果,早在東漢后期便已出現(xiàn)雛形。但人們仍尊稱鐘繇為“楷書鼻祖”,這主要歸因于他在楷書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的關鍵作用。一方面,鐘繇官居高位,憑借其極高的社會影響力,將原本流行于民間的楷書引入官方文書體系,他常以楷書撰寫奏章,使楷書逐步從民間書體轉變?yōu)楣俜綍w;另一方面,鐘繇在楷書藝術創(chuàng)作上造詣非凡,不僅系統(tǒng)整理了楷書書寫規(guī)范,將民間書寫習慣與官方文書需求相融合,形成標準化體系,還極大提升了楷書的藝術性,使其兼具實用與審美價值
鐘繇的書法被后人譽為“上品之上”“神品”等。但遺憾的是,他本人的真跡已不存于世,今天我們只能看到后人臨摹的作品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鐘繇幾件特別出名的楷書作品的臨摹版本,一起感受一下鐘繇的楷體字吧!
寫給曹操的捷報 《賀捷表》
公元219年,名將關羽兵敗去世,蜀軍實力削弱,魏軍少了一個勁敵。當時68歲的鐘繇聽到這個消息后,十分高興,提筆寫下《賀捷表》,向曹操祝賀?!顿R捷表》又名《戎路表》,與之前他寫的《薦季直表》的隸楷結合不同,《賀捷表》已經全部是楷書字體。北宋《宣和書譜》中記載:“楷法,今之正書也,鐘繇《賀克捷表》(同《賀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边@一評價確立了鐘繇楷書的奠基者的地位。
吳國君主孫權決定向曹魏投降,但曹丕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鐘繇認為應當重視此事,于是寫下了《宣示表》,以勸說曹丕答應孫權的請求?!缎颈怼分械淖止P畫遒勁,典雅端莊,令人賞心悅目。
意仍日達晨坐以待旦退思卸淺聖意麗 今日再世榮名同國休感敢不自竊致愚 灰則睨公私見異愛同骨肉殊遇厚寵以至 言可擇郎廟況繇始以疏職得為前思橫 退于鄉(xiāng)佐必興良方出阿是薌兌之 尚書宣示孫權麗求詔今報麗以博示 如果玉里如輝雙宋人玉精板心 常無結滯矣鐘繇白 有殊所樂通異名能審已而怨物 之響雲英之奏非耶此兩 之野鳥值而高翔魚開而 積疾苦何通雨蓋張樂 經白昨疏還示知憂震
《還示表》是鐘繇寫給朋友的一封回信,他在信中勸說朋友要審視自身,要對外物抱有寬容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減少憂慮這幅作品中字的結構、筆畫的角度似乎經過精心設計,但又渾然天成,是楷書作品中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