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愛計劃”是一個由婚姻與家庭雜志社與北京青愛教育基金會共同發(fā)起的、關愛留守兒童公益項目,通過與留守兒童進行書信往來,提供精神陪伴,以及孩子們所需要的關于家庭教育、兒童心理及生活指導方面的幫助和課程。關愛留守兒童,與“種愛計劃”攜手同行。
這是“種愛計劃”一個孩子的來信,他不明白為什么父母只盯著成績,為什么自己的努力沒有成效。
Q:我根本不敢買跟學習無關的東西,只要在電話里提出要求,就會被爸爸媽媽批評。爸爸媽媽總把成績掛在嘴邊,我只要做了讓他們不順心的事,他們就會說:你知不知道,我們?yōu)槟愀冻隽硕嗌??你為什么不能聽話點兒?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學習。我當然知道,但我付出了努力,可成績并不是特別理想,我也很迷茫。
A:孩子,你所提出的問題并不是你一個人獨有的煩惱,所以放平心態(tài),既不要認為自己是天下第一倒霉蛋,也不要認為都是你的錯,當然更不要怪罪和苛責父母。他們忙于工作、困于生活壓力,也許忘記了自己小時候除了學習也想玩兒的心情,因此不支持你做與學習無關的事。他們還可能把很多期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他們的心理不難理解,你也認可他們的付出,但理解父母不意味著你要背負過大的回報壓力。
我一方面遺憾你的父母不能給予你幫助和指引(每位父母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局限性),另一方面很高興你能想到寫信向外求助,下面對你的問題逐一回復。
買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只要不是有毒有害,自然是可以的,不過肯定要考慮價格和家里的經濟條件。如果金額不大,只是父母不想讓你觸碰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你有三個選擇:1.繼續(xù)說服父母。比如告訴他們同學們都在玩兒,或提醒父母,難道他們小時候24小時都在學習嗎?2.沒做通父母的工作,你可以攢錢或者動用自己的零花錢、壓歲錢,也可以和父母商量通過勞動換取。3.與學習無關的其他樂趣很多,不一定都要花錢,你可以發(fā)掘一些不需要用錢的樂趣,比如和小伙伴打球、爬山、做手工等。
學習和成績是每位父母都十分在意的,不必在此議題上和他們爭執(zhí)。學習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你的問題在于,你覺得努力了可成績不理想。對此我有4個建議:
1.求助你信任的老師或長輩。把你學習的細節(jié)提供給他們,請他們幫你一起分析問題出在哪里,是學習方法,還是態(tài)度、專注力、效率、偏科、天賦等。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才能針對性地去調整和解決。
2.及早發(fā)現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領域。有些來咨詢室的小朋友學習壓力大到崩潰,經過咨詢,發(fā)現他們數理化雖然學不通,可動手能力超強或有藝術天賦,轉到相關學校后如魚得水。
3.拓展學習的概念,不是只有掌握學校教科書里的知識才叫學習,養(yǎng)雞、種地、做飯、唱歌等無一不是通過學習可以提升,甚至日后成為專業(yè)的。
4.閱讀是愉悅心靈、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的最佳途徑之一,有時還能直接答疑解惑,所以空閑時、迷茫時、無聊時去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