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里各種花兒競相綻放,空氣中帶著一絲絲甜味。清晨的陽光下,一群老人在張瑜的陪伴下愜意地漫步。有的人在聊天,有的人蹲下來靜靜嗅著花香,臉上不時露出笑容。然而,這里并不是公園,而是一家為視障人士開設的養(yǎng)老中心,在此生活的一百多位老人都是盲人。
在盲人養(yǎng)老院當院長
張瑜是遼寧沈陽人,大學畢業(yè)后在當?shù)匾患移髽I(yè)做人力資源管理。幾年后,她辭職進入一家剛創(chuàng)辦的民營養(yǎng)老院工作。原來,當?shù)匾晃黄髽I(yè)家熱衷慈善公益事業(yè),因妹妹是盲人,便出資建設了這家盲人養(yǎng)老院。
張瑜的舅舅也是盲人,一生未婚,由于極度自卑很少與兄弟姐妹交流,更難以融入社會。舅舅很喜歡張瑜,一直對她挺關心,也愛和她聊天。聽到這位企業(yè)家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以及兄妹情深的故事,張瑜非常感動,覺得自己也應該為盲人群體做點什么。所以,當聽到盲人養(yǎng)老院落成的消息后,她毫不猶豫地應聘到這里從事盲人養(yǎng)老事業(yè),同時方便照顧舅舅。
從此,張瑜成了盲人養(yǎng)老院的院長。在這里,有107位視障老人,其中90%為全盲。盲人的生活習慣特殊,因此,養(yǎng)老院在樓道內設置了閉環(huán)式的扶手,每一段扶手上都刻有盲文,盲人摸著扶手就不會跌跤。“僅僅有設施并不夠,還需要引導。摸著粗麻繩左轉,摸著細麻繩就是右轉,同時引導盲人統(tǒng)一靠右通行。如果亂走的話,很容易撞到一起?!睆堣ふf,看似簡單的事情,大家也要用很長時間才能適應。但這些細微的照顧,卻能讓老人們在大院里散步、鍛煉。
用熾熱的愛點亮一盞燈
與健全人不同,這些視障者習慣把菜和飯混到一起吃,因為這樣省事。張瑜想讓大家品嘗每道菜的滋味,就設計了不同形狀的碗裝不同的菜,讓老人們各取所需。
每天開餐前,會有專人播報每個碗中盛的是什么菜,員工會打好飯,送到老人的桌前。廣播聲響起,老人們就會摸著護欄,走向一樓多功能廳。廚師拿著話筒報菜名:“親愛的家人們,午餐已備好,一號碗里是海漫扒肉,二號碗里是炸雞排……”特制餐具整齊擺放,六個不同形狀的碗對應不同菜品。
張瑜說,食堂墻上還貼著老人飲食喜好表,記錄著每位老人的特殊需求,像馬阿姨早晚餐要多幾碗粥、馮叔吃素、李奶奶不吃豆制品等。每張桌子的四個角上有不銹鋼盲文牌,刻著老人的名字,方便他們坐固定座位,更有安全感。類似貼心的服務在這里隨處可見,老人房間桌椅邊緣有凸起沿,防止物品滑落;每個房間配有智慧語音系統(tǒng),可通過語音開關空調、播放音樂、咨詢天氣;衛(wèi)生間沒有門,用小簾子代替,避免老人撞門。
張瑜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聽電子書、把半夜突發(fā)急病的老人送往醫(yī)院急救室。一次大半夜,一位老人向張瑜發(fā)出請求幫助信號,說他非常重要的東西不見了。張瑜費了很大勁才找到,原來是老人童年時玩過的一個玻璃球,被他視若珍寶。養(yǎng)老院里有二十二名員工,包括護士、管家、心理咨詢師等,其實很多人之前并沒有和盲人接觸過。為了讓員工更好地照護他們,張瑜要求員工每個月在黑暗體驗館里待兩個小時,真切感受到盲人最需要什么。
張瑜發(fā)現(xiàn),盲人通常很“敏感”,對陌生的人和事物都很警惕,雖然看不見表情,但他們從聲音就能判斷出說話人的情緒。所以,照顧他們的員工說話一定要親切、熱情,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員工莉莉剛來的時候,老人們對她不熟悉,彼此之間的交流并不是很順暢。后來莉莉發(fā)現(xiàn),只要幫助過盲人們一次,對方就會記住她。由于她樂于助人,很快就成了很多老人口中的“閨女”。
李阿姨從小在父母的照顧下長大,50多歲時父母過世后獨自生活,一度產生過輕生的念頭。后來,家人把她送到了這里。最初,她孤僻、害怕與人交流,這讓張瑜很困擾。直到有一次李阿姨偶然摸到張瑜身上穿的裙子,說父母過世后自己很久沒買過衣服了,張瑜第二天就帶她去商場買了幾件衣服。聽到工作人員都夸自己的衣服漂亮時尚,李阿姨非常高興,從此把張瑜當成親人。早晨,李阿姨聽到張瑜的聲音,就馬上走過來和她拉家常:“小瑜啊,昨晚我夢見家里的葡萄架上結滿了葡萄,又大又圓可誘人了……”接著,李阿姨就和她講起了老家的菜園和童年往事,非常開心。張瑜說,盲人最害怕寂寞,他們的世界本就黑暗,孤獨感的侵襲會更加猛烈,所以只有在精神層面真正靠近和理解他們,用溫暖和愛點亮一盞燈,老人心里才會敞亮。
愛情來得含蓄又迅猛
令張瑜印象最深刻的是65歲的張阿姨。她是遼寧朝陽人,16歲從盲校畢業(yè)后在集體工廠上班,一直干到退休。2023年,她經朋友介紹來到了這家養(yǎng)老院。有一次,她的腰椎間盤突出復發(fā),吃藥打針效果都不明顯。69歲的李叔干了一輩子按摩,便主動為張阿姨做按摩,沒想到兩人挺聊得來。日久生情,兩人走到了一起,養(yǎng)老院還專門為他們舉辦了小型婚禮。這對夫妻很甜蜜,張阿姨每次去洗澡,李叔都會在一樓浴室門口等她;每次提及老伴對她的好,張阿姨總是嘴上嫌棄,但臉上卻樂開了花。張瑜說,盲人之間的愛情來得含蓄又迅猛??床灰娡饷玻曇舻暮寐牫潭染统闪藨賽鄣耐ㄐ凶C,但更重要的是能聊到一起的默契和彼此之間真心的關懷。
劉大爺和徐阿姨更惹人注目,這對情侶是養(yǎng)老院的文藝骨干,他們一個來自北京,一個來自遼陽。大爺今年70歲,氣質很好,沒有全盲,說話和氣,總是笑瞇瞇的。兩人之間的情愫源于一起唱歌,最后誰也離不開誰了。劉大爺告訴張瑜,退休后他一個人住在家,不喜歡和人交流,也幾乎不出門。自從和徐阿姨在一起后,他們一起唱歌、吃飯、散步,日子在溫馨與恬靜中度過。因為身邊有了伴,他感覺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甚至可以幫助許多完全失明的盲人。
到2025年夏天,養(yǎng)老院里已經有四對老人因彼此喜歡收獲了愛情。每年春節(jié),張瑜都組織舉辦聯(lián)歡晚會,工作人員表演節(jié)目,讓老人感受節(jié)日氛圍。此外,養(yǎng)老院還組織過多次旅行,帶他們去了內蒙古草原、海南三亞等地。很多人感到奇怪,盲人去旅行有什么意義呢?張瑜說:“他們去不同的地方,可以聞到不一樣的氣味,感受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品嘗不一樣的美食。每次回來,老人們心情都特別好?!贝蠹姨貏e喜歡在旅行中拍照,雖然他們看不到,但可以把照片發(fā)給親友,借此告訴親人:我現(xiàn)在生活得很好,你們放心吧!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