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漸離,燕國人,是荊軻的好友,擅長擊筑。筑,乃弦樂器,傳說有十三根弦,似箏,已失傳。荊軻刺秦王失敗后,秦王四處抓捕他的好友。高漸離也在名單之內(nèi),遂隱匿于趙縣做酒保,以此避禍。
某日,店主宴請賓客。席間有人擊筑,高漸離聽后,忍不住評價了幾句。店主很驚訝,遂邀請他即席演奏。高漸離登場獻技,贏得滿堂喝彩。后來,他暗忖自己一身技藝,卻忍辱埋名、身處泥淖,實在是恥辱。于是回到住處更衣,再次登堂獻藝。從此,名聲在外。秦王聽說了他的情況,就派人將其請到咸陽,弄瞎他的眼睛,令其演奏。高漸離用暗藏鉛塊的筑刺殺秦王,未遂,身死。
汪曾祺曾作一文,題為《吃食和文學》。文中講到,他外出買牛肉,曾遇一名中年婦女在前面排隊。此女看起來是個知識分子,南方口音。她問賣肉的:“牛肉怎么做?”汪曾祺覺得很奇怪,便問:“你沒有做過牛肉?”女人答,他們一家人都不吃牛羊肉,現(xiàn)在兒子要出遠門,為了讓他適應外面的環(huán)境,就買點牛肉嘗試做一下。汪老技癢,就把人家拉到一邊,詳細地講了一下牛肉的烹煮技術。從清燉、紅燒,到水煮牛肉、干煸牛肉絲等,講得口沫四濺。女人諾諾而歸。
音樂家離不開掌聲,就像高明的廚子離不開食客的崇拜。藝術家(包括大廚)和粉絲,究竟誰更離不開誰?這個問題值得認真研究。
據(jù)說,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技藝高超,擁有無數(shù)膜拜者。有聽眾曾公開質疑他的小提琴是魔琴,希望能親手摸一下。帕格尼尼滿足了他的愿望,并坦率地告訴對方:只要是有弦的東西,他都能拉出美妙的聲音。那位聽眾也是個狠人,直接脫下腳上的皮鞋遞了過去。帕格尼尼順手在皮鞋上釘了幾根釘子,裝上琴弦,旋即拉出了美妙的旋律。
有人質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我倒愿意相信它是真的。大師們內(nèi)心深處那點小小的驕傲,無疑是造就美好境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莫 默摘自《今晚報》2025年5月2日,王 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