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住在江西的外公外婆家,小舅天天帶著我,每次出門,他的朋友們都對我好得不得了。但小舅對我很嚴格,只要我犯了錯誤,他就把我關進小黑屋,讓我自己面壁思過。小舅學習好,不負眾望地考上了一所大學的化工系,畢業(yè)后做起了科研,不到三十歲就成為一家水泥廠的廠長。有這樣的小舅,我自然是很自豪的。
后來水泥廠改制,他決定創(chuàng)業(yè),但做了好幾個項目都無疾而終。
日子過得飛快,他的意志一點點消沉,變得喜歡喝酒。他在他的中年失意中掙扎,我在我的青春前途中迷茫。那些年,我很少和小舅見面。
后來,外婆搬到了湖南郴州居住,身體慢慢變得虛弱,因為突發(fā)腦梗死而摔傷。小舅便只身一人從廣東來到湖南,照顧外婆。本以為只需要照顧一段時間,沒想到外婆的身體狀況時好時壞,小舅總是廣東、湖南兩頭跑,累得夠嗆。后來他干脆不跑了,留在湖南陪著外婆。
那幾年,每次我回家和小舅喝酒,喝著喝著聊到小時候的事,我就說起自己心目中的小舅是怎樣的,夸贊他一番。小舅心里很開心,嘴上卻說好漢不提當年勇。
我立刻接住他的話茬,說他完全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們可以請個阿姨來照顧外婆的起居。
提了好幾次,小舅也沒同意,說外人照顧總歸不如自己,于是我便作罷。
小舅以一己之力把外婆最后的日子拉長了,三番兩次把外婆從鬼門關拽了回來。他讓外婆看見了家里的第四代小輩,讓外婆看見了電視上的我,讓外婆坐了飛機、去了故宮、爬了長城、逛了頤和園。
外婆走的時候,小舅已經(jīng)照顧外婆十來年了。他從兩鬢略白到滿頭白發(fā),他盡力了。
上次我約朋友們來家里聚會,小舅也在,一位朋友夸贊說:“你小舅的性格真是豪爽啊?!?/p>
我接過話,開始講小舅過去的光輝事跡,講小舅如何教育我,大家哈哈大笑。
“不過呢,我剛才說的那些事都不是他最厲害的,最厲害的是,他為了專心照顧我外婆辭職來郴州,這一照顧就是十幾年。他毫無怨言,把我外婆照顧得很好。如果沒有他,可能我外婆早就離開我們了;如果沒有他,可能我們家也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團結。”
我說著說著就哽咽了,再看小舅,他早已淚流滿面。
人生的盡力而為,不一定是在世俗意義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能將自己的一顆雄心、一腔熱血挖個坑埋進去,從此不念、不顧,不遺憾、不抱怨,安穩(wěn)地去走自己選定的道路,又何嘗不是一種崢嶸人生。
(夏非夏摘自湖南文藝出版社《等一切風平浪靜》一書,王 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