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黃山是群山,登上一個高峰,就可俯瞰周圍的群山。這教人想起杜甫的詩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而精神為之興奮,胸襟為之開朗。我在黃山盤桓了十多天,登過紫云峰、立馬峰、天都峰、玉屏峰、光明頂、眉毛峰等山峰,常常爬到絕頂。
在黃山中,不但要低頭看山,還要面面看山。因為方向一改變,山的樣子就不同,有時竟完全兩樣。例如從玉屏峰望天都峰,看見旁邊一個峰頂上有一塊石頭很像一只松鼠,正在向天都峰跳過去的樣子。這景致就叫“松鼠跳天都”。然而爬到天都峰上望去,這只松鼠卻變成了一雙鞋子。又如手掌峰,從某角度望去竟像一個手掌,五根手指很分明。然而峰回路轉(zhuǎn),這手掌就變成了一個拳頭。有一次我們從西海門憑欄俯瞰,但見無數(shù)石山拔地而起,真像萬笏朝天;其中有一個石山由許多方形石塊堆積起來,竟同玩具中的積木一樣,讓人不相信是天然形成的,而疑心是人工打造的。導(dǎo)游告訴我:有一個上海來的游客,替這石山取個名字,叫作“國際飯店”。我一看,果然很像上海南京路上的國際飯店。
有人說這名字太俗氣,欠古雅。我卻覺得有一種現(xiàn)實的美感,比古雅更美。又有一次,我們登光明頂,望見東海(這海是指云海)上有一個高峰,腰間有一個缺口,缺口里有一塊石頭,很像一只蹲著的青蛙氣象臺里有一個青年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們自己替這景致取一個名字,叫作“青蛙跳東?!?。
我一看,果然很像一只青蛙將要跳到東海里去的樣子。這名字取得很適當(dāng)。
(選自豐子愷《黃山印象》,選文時有刪改)
【做做練練】
一、單選題。
1.第一自然段畫 ”句中的“盤桓”一詞的意思是( )
A.快速地跑動或移動B.徘徊、逗留C.攀登到山頂D.仔細地觀察
2.杜甫的“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所寫的山是( )
A.華山 B.泰山 C.黃山 D.恒山
3.下面最能體現(xiàn)黃山山峰景致變幻無常的一句是( )
A.登上一個高峰,就可俯瞰群山
B.一塊石頭很像一只松鼠,正在向天都峰跳過去
C.然而峰回路轉(zhuǎn),這手掌就變成了一個拳頭
D.腰間有一個缺口,缺口里有一塊石頭,很像一只蹲著的青蛙
4.下面最能推斷出黃山山峰的命名往往與其形狀緊密相關(guān)的一項是( )。
A.一個峰頂上有一塊石頭很像一只松鼠,正在向天都峰跳過去的樣子。這景致就叫“松鼠跳天都”
B.缺口里有一塊石頭,很像一只蹲著的青蛙
C.其中有一個石山由許多方形石塊堆積起來,竟同玩具中的積木一樣
D.導(dǎo)游告訴我:有一個上海來的游客,替這石山取個名字,叫作“國際飯店”
二、判斷下面的說法,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豐子愷在黃山游玩了一個星期。( )
2.在黃山,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山峰,山峰的形狀可能會完全不同。( )
3.豐子愷在黃山期間,沒有為任何山峰或景致新取名字。( )
4.“國際飯店”是黃山原有的一個山峰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