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松,河南洛陽人,會員。作品見于《散文選刊》《短篇小說》《海外文摘》《牡丹》《六盤山》《躬耕》等刊,作品入選《2022河南文學年選》散文卷,出版散文集《歲月悠然》《竹影流年》。
欒川很美。
秦嶺仿佛一只“牯牛”,在陜西境內狂野夠了,余威未減,不管不顧將一支“騎角\"伸進了河南西南部。自宛陜邊境向東南綿延至欒川境內的這支“崎角”,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精心雕琢后,幻化成了千嶺方壑,茂林修竹,溪流瀑飛,山花爛漫,林濤涵涌的神奇景象。都說“奇境欒川,自然不同”,這片好山好水憑借獨特的山水魅力和淳樸的田園風情聲名鵲起,屢屢登上熱搜榜,成了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
立夏剛過,朋友邀約我赴欒川采風,沒有絲毫猶豫,說走就走。畢竟,那方旖旎山水已入我夢境太久,那些田園風情亦讓我憧憬太久啊。
一路向南。
欒川的空氣溫潤里氤氬著淺淺花香。深吸一口,整個人一下子輕盈了,陶醉了,忘我了,仿佛幻化成了一羽蜂,一尾蝶,在漫山遍野的綠意中徜徉,在疏密錯落的花叢中翩飛。
伊河穿城而過。清清河水碧波蕩漾,流蘇漫溯,給這座寧靜小城平添了幾分靈動。漫步小城,小橋橫跨碧水,白云悠然長空,人們閑庭信步。鱗次櫛比的高樓雅舍與青山綠水相望相偎,在光影流轉里千嬌百媚,別有韻味。
欒川的水冷澈甘冽,純凈綿軟,在壺鍋里滾沸熬干,不見雜質。那些水來自林間山泉或深谷幽溪,獨特的花崗巖地貌使這里的水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微甜回甘。泡茶,茶湯清亮,茶味濃郁。煲湯,沁人心脾,滋味無窮。
老君山、五圣峰、前孤山、鼎室山…羅 列葡匐在曠闊滄桑的大地上,從高空俯瞰,一 座座大山仿佛一頭頭狂野巨獸,脊梁高聳,體 健肢碩,身披青綠,蓄勢待發(fā)。那些嶺巒巍峨 峻拔,蜿蜒起伏,層巒疊翠。那些溝壑幽深遷 回,藏奇納巧,氣象萬千。那些山花幽谷暗 香,絕壁吐芳,卓爾不群。那些樹木藤蔓自成 風骨,纏繞依附,別具雅趣。
喜歡欒川縣城的干凈整潔,熙熙攘攘,大道寬闊,四通八達。喜歡伊河的蜿蜒曲折,靜水流深,蘊著詩和遠方。喜歡這里的人們,溫文爾雅,細膩熱情,重情重義,安居樂業(yè)。
重渡溝、龍峪灣、王府竹海、養(yǎng)子溝、蝴蝶谷、雞冠洞、抱犢寨、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這些好地方之前都曾打卡游玩過。唯獨天河大峽谷景區(qū)依然蒙著一層面紗,仿佛一位曼妙少女,躲在縣城西邊的群山深處,朦朧、神秘,令人遐想。
朋友建議我一定要去天河大峽谷看看。他說,那里的風景更美。
只一眼,便被碧玉潭渾然天成的大美和婉約內斂的靈秀徹底征服了。一泓碧水翠玉般鑲嵌在峽谷深處,深邃幽靜的潭水仿佛一面神秘魔鏡,影著山,映著云,游著魚,蘊著笑,彈奏著叮咚弦音。環(huán)顧四周,唯見俏峰子立,巖石崢嶸,樹木葳蕤,山巒起伏,青峰絕壁,景色如畫。
沿峽谷內的棧道拾級而上,見一家民宿枕山臨水。遠遠望去,不算高大的一幢房子在淺云薄嵐里時隱時現(xiàn),宛若秘境之地的天宮仙闕。
當然愿意將身軀安穩(wěn)在這樣的山里人家。房子主人是位本地小伙,姓馬。小馬個頭不高,身材健碩,大嗓門,一看就是敦厚人。
他家的另一處房子也改造成了民宿,生意不錯,淡季不淡,旺季紅火。
夕陽沉人西山,夜幕四合,晚風輕漾。民宿前邊那處小廣場上的霓虹漸次亮起,小馬在松樹下支起了烤爐,打開了音響。宿住在山里的客人漸漸聚攏過來,有人舉著麥克風唱歌,有人煮茶品茗,有人擼串喝酒,有人閑煮咖啡。那一刻,山風可親,人間值得。
夜里睡得格外香甜。窗前坐看一會兒竹影搖窗,臥榻安聽一會兒風來風去,繁星助眠,彎月入夢,一覺天明。
清晨,一陣啾啾鳥鳴將我喚醒。山鳥不解游客意,猶在枝頭迎朝曦,惹人也嗔人。小馬和他媳婦都早早起來了,倆人在廚房忙碌著早餐。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道理,小馬和他媳婦以及那些山鳥都懂。也在踐行著。
餐后閑暇,小馬媳婦收拾起鋤頭和一小袋玉米粒準備出門。她說自家田里的土豆苗需要松土施肥了,散養(yǎng)在山坡上的那些雞也該喂些玉米粒了。她又說,人得勤快,人只有勤快了,好日子才不遠。
順著手指方向,果然望見埡口前有一小片梯田。
明明著不見那些土豆苗和那些跑山雞,卻仿佛看到了一片勃勃新綠,一股昂揚生機,感受到了山里人家在心里憧憬的那份美好。
小馬媳婦起身走了,身后摔著一片閑風,跟著一條王黃狗。峽谷中飄來了一陣悠揚歌聲。我想,那一定是山里人家最喜歡哼唱的幸福歌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