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呼吸系統(tǒng)就像一臺精密且高效的空氣凈化與輸送裝置,持續(xù)為機體提供清新的氧氣,維持生命活力。一旦呼吸系統(tǒng)遭受疾病侵襲,將對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極大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為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及早發(fā)現(xiàn)、積極治療與科學預防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管理至關重要。
定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xù)性、進行性加重的氣流阻塞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等特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生主要與吸煙、長期吸入職業(yè)性粉塵與化學氣體、空氣污染等因素有關。此外,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和肺部感染等也會導致該疾病的發(fā)生,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和胸悶等癥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癥狀
慢性咳嗽慢性咳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見癥狀?;颊呖人园Y狀出現(xiàn)較緩慢,且遷延多年,以晨起咳嗽為主。
咳痰多為咳嗽的伴隨癥狀,患者咳白色黏液或漿液性泡沫樣痰,偶可帶血絲,清晨排痰較多。急性發(fā)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膿性痰。
氣短或呼吸困難早期僅在勞累時出現(xiàn),且會隨著病情發(fā)展逐漸加重,以致患者在日?;顒由踔列菹r也感到氣短或呼吸困難?;顒雍蠛粑щy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標志性癥狀”。
胸悶和喘息重癥或急性加重患者由于持續(xù)性氣流阻塞,易出現(xiàn)胸悶和喘息癥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伴隨癥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累及肺臟,也可引起全身的不良反應。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若急性加重,患者可因呼吸衰竭引起缺氧和體內酸堿平衡紊亂,進而出現(xiàn)精神神經(jīng)癥狀,如嗜睡、頭痛、神志恍惚等。在疾病晚期,患者還會出現(xiàn)體重下降、食欲減退、營養(yǎng)不良等癥狀。對于大多數(shù)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會合并其他有明顯臨床癥狀的疾病,從而增加病死率。
穩(wěn)定期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與茶堿類藥物等。支氣管擴張劑又包括 β2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長效 β2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等。 β2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能迅速緩解支氣管痙攣,改善呼吸困難癥狀,而長效 β2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如沙美特羅、福莫特羅、芘達特羅等)藥物作用時間更長,適合長期規(guī)律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通常與長效β2受體激動劑聯(lián)合使用,能有效抑制氣道炎癥,減少炎癥引起的氣道損傷;茶堿類藥物雖具有抗炎作用,但由于其不良反應較多,因此目前不作為一線治療藥物;其他藥物如祛痰藥、抗氧化劑等,也能幫助患者進行排痰,減少氧化應激。此外,患者應在醫(y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藥物,不可擅自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若使用藥物后出現(xiàn)胸痛、胸悶、頭暈等癥狀,應立即告知醫(yī)生進行治療。
氧療對于存在慢性呼吸衰竭,即靜息狀態(tài)下動脈血氧分壓低于一定標準(通常為55毫米汞柱或動脈血氧飽和度低于 88% )的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長期家庭氧療意義重大。一般采用鼻導管吸氧,每天吸氧時間不少于15小時,以保證機體組織器官獲得充足的氧氣供應。氧療可提高動脈血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緩解因缺氧導致的一系列癥狀,如呼吸困難、乏力、頭暈等。同時,能減輕心臟負擔,預防或延緩肺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降低紅細胞增多癥的發(fā)病風險。長期氧療還能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睡眠質量,提高運動耐力,使其更好地參與日?;顒?。不過,氧療過程中需注意控制氧流量,避免過高氧濃度引發(fā)二氧化碳潴留等不良反應,患者應嚴格遵循醫(yī)囑,定期復查以評估氧療效果。
呼吸康復訓練主要包括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吹氣球訓練等,有助于改善呼吸困難癥狀,提升運動耐力。腹式呼吸是一種有效的呼吸鍛煉,主要通過使用橫膈膜來增加肺部的通氣量,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回縮,可增強呼吸肌功能、改善通氣;縮唇呼吸是呼吸康復訓練的重要方式之一,其通過縮唇形成的微弱阻力來延長呼氣時間,提高支氣管內壓,防止呼氣時小氣道過早塌陷,增加肺部通氣量,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吹氣球訓練主要通過腹式呼吸的原理,增強患者肺部氣體排出的能力,進一步改善肺部功能。
急性加重期治療
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是一種不需要通過人工氣道進行的輔助通氣方法。隨著人們對機械通氣認識的不斷提高,機械通氣在救治呼吸衰竭和危重癥患者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是目前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者首選的呼吸支持方式,可改善患者呼吸性酸中毒、呼吸困難等癥狀,縮短住院時間,減少病死率和氣管插管率。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操作流程包括確定適應證和評估通氣需求、選擇適當?shù)慕涌诤驮O備、設置和調整參數(shù),有助于幫助患者提供有效的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改善其呼吸功能。
有創(chuàng)通氣有創(chuàng)通氣是一種通過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建立人工氣道進行機械通氣的方法,也是挽救生命的關鍵性治療手段。在進行藥物和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后,若患者的呼吸衰竭仍進行性惡化,出現(xiàn)危及生命的酸堿失衡和(或)意識改變時,宜啟動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以改善通氣狀況,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
預防
采取科學的預防措施,有利于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生率,保障呼吸系統(tǒng)健康。
戒煙吸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煙草中的化學物質,如焦油、尼古丁、氫氰酸等,會損傷氣道上皮細胞和纖毛運動,使氣道凈化能力下降,同時破壞肺彈性纖維,誘發(f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此,必要時可按照醫(yī)生的指引選擇合適的戒煙藥物,以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fā)生。
避免職業(yè)性粉塵和化學物質吸入職業(yè)性粉塵與化學物質會刺激支氣管黏膜,增加細胞毒性,引發(f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該類物質吸入。對于從事接觸職業(yè)性粉塵的人群,如煤礦業(yè)、棉紡織業(yè)、化工業(yè)及某些機械加工等工作人員應做好勞動保護。
避免室內空氣污染顆粒物質和有害氣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等)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生風險。因此需避免室內空氣污染,盡量不在通風不良的空間內燃燒生物燃料,如燒柴做飯、在室內生爐火取暖或被動吸煙等。
防治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同樣容易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fā)生。平日需積極預防呼吸道感染,在秋冬季節(jié)接種流感疫苗,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若發(fā)生呼吸道感染,應積極治療,以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體育運動體育運動能提升呼吸肌的力量,促進胸廓與肺的擴張,提升肺活量與肺通氣效率,進一步提高呼吸系統(tǒng)的供氧能力?;颊咝韪鶕?jù)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體育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爬樓梯、打太極拳和跳廣場舞等,有助于提高肺功能,預防呼吸系統(tǒng)疾病。
呼吸功能鍛煉呼吸功能鍛煉能改善肺通氣功能,有效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颊咂饺湛赏ㄟ^呼吸瑜珈、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鍛煉、唱歌、吹口哨或吹笛子等方式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加強肺功能,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生率。
日常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通過規(guī)范的日常管理,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規(guī)律治療和規(guī)范用藥在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應根據(jù)醫(yī)生的指導進行規(guī)律治療、合理用藥。在使用吸入性藥物時,應充分了解其適應證與禁忌證,不可隨意停藥,以免導致病情惡化。
定期隨訪患者應定期到醫(yī)院進行隨訪,以便醫(yī)生評估病情并調整治療方案。建議每3個月進行一次隨訪,每6個月進行一次肺功能檢查。
康復訓練主要包括呼吸功能鍛煉與體力訓練?;颊咂饺湛蛇M行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等呼吸功能鍛煉,也可進行散步、上下樓梯等體力訓練,有利于增強心肺功能,緩解疾病癥狀。
合理膳食患者可多食用富含維生素與蛋白質的食物,如蘋果、胡蘿卜、西紅柿、芹菜和白菜等,以補充體內所需的營養(yǎng),提高機體免疫力。同時,患者需避免攝入高鹽、高油、高糖的食物,如燒烤、麻辣燙、火鍋和奶茶等。
保持樂觀心態(tài)保持樂觀心態(tài)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復至關重要?;颊呖赏ㄟ^積極參與社交活動、繪畫、寫日記和聽音樂等方式緩解內心壓力,保持心理健康。若感到自身壓力較大且無法自行調整時,可尋求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以緩解焦慮、抑郁、易怒等不良情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盡管該疾病目前未能根治,但通過實施科學的治療手段,能顯著緩解其癥狀,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采取恰當?shù)念A防措施,亦能有效降低罹患此病的風險,維護肺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