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玉龍雪山與綿延的金沙江造就了麗江納西族繁衍生息的故土,在這片有著特殊自然環(huán)境的神圣土地上,納西族的先民通過對自然的觀察與記錄、學習與模仿,創(chuàng)造了神秘的東巴文化,其中象形文字成為我們了解東巴文化的重要元素。在東巴文化的很多典籍中,可以看到蛙形象,歸納總結為長尾、扁圓頭、雙眼突出等特點,從中可以看出蛙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與“上天通靈”的介質(zhì)、服飾的花紋,更加是東巴教的舞蹈之源、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勤勞勇敢的歌頌、“巴格”圖的五行(納西族)之源。
一、納西族的蛙崇拜
納西族對于蛙的崇拜,不僅受自然環(huán)境和地理區(qū)位的影響,同時社會生產(chǎn)力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納西族經(jīng)歷了由原始社會、氏族社會到文明社會的全過程,在每個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蛙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自然崇拜
蛙的叫聲與季節(jié)的變化和降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青蛙冬季入眠春季醒來,冬季處于干旱時期降雨量減少,到了春季,蛙伴隨著春雨的到來發(fā)出響亮的叫聲,另外青蛙在降雨前后,總是發(fā)出頻繁的叫聲,納西族的遠古先民觀察到了蛙與雨水的密切關系,但并不知道其中的真實原因,便誤以為蛙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在支配著雨水的降臨[,主觀的認為蛙是“降雨的神”,因此,對于蛙的有著崇拜、敬畏的心理。
另外,在金沙江和玉龍雪山的復雜自然環(huán)境的作用下,氣候、氣溫更加的變幻莫測,不可避免地突發(fā)自然災害,例如滑坡、泥石流、洪水等,青蛙作為兩棲動物,不僅可以在水中生存,還可以在陸地上很好的生活,在對科學知識認知有限的情況下,同樣是對蛙的兩棲屬性添加了神性的色彩,加深了對青蛙的崇拜。
(二)生殖崇拜
在原始社會時期,由于生產(chǎn)力水平極端低下,生存環(huán)境遭到嚴重威脅,人們對于生殖的崇拜高于一切。只有人在不斷的繁衍生息,族群才可以強悍,在糧食豐產(chǎn)、畜牧養(yǎng)殖以及對抗外敵中有足夠的信心和底氣,成為族群發(fā)展的重要條件。青蛙嘴的形狀與女性生殖器官的形狀相似,且青蛙多子、繁殖率高,因此蛙被視為女性生殖的象征,通常與蛇(被納西族視為男性生殖)同時出現(xiàn),例如自然神——“署”就是蛙面蛇身的形象??梢?,納西族對于生殖崇拜的重視。
另外,納西族婦女的“披星戴月”服飾與蛙崇拜有著很深的淵源。東巴文化的傳承者木麗春老先生講過:“納西族的羊皮服飾,是他們把羊皮服飾形象地剪裁成蛙體形狀,而綴在羊皮光面上的大小圓盤圖案,是示意“巴”的眼睛?!睂⑼艿闹腔酆投嘧佣喔Yx予納西婦女,不僅贊美了納西婦女的聰慧,還將多子的福氣賦予她們。
(三)氏族崇拜
木麗春先生在《東巴文化通史》中指出:“納西族先民由梅、禾、束、尤四個母系氏族,四個母系氏族各自選擇了如下四種圖騰。其一為蛙圖騰物,其二為蛇圖騰物,其三為猴圖騰物,其四為熊圖騰物?!盵2蛙紋作為納西族母系氏族的象征,代表了氏族的光輝,因此氏族崇拜也是蛙紋興盛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納西族蛙紋崇拜的表現(xiàn)形式
納西族對于蛙崇拜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在東巴典籍中記載了金黃大蛙與舞蹈起源、金黃大蛙與五行占卜等多種淵源和傳說故事,在納西族的東巴文化中蛙是在其中起到了很多的關聯(lián)作用。
(一)舞蹈的起源 東巴教舞
納西族族人能歌善舞,關于舞蹈的起源,在《神壽歲與舞譜經(jīng)》中記載:“人民居住的富饒遼闊的大地上,舞蹈的出處與來歷,是由于看到金黃色大蛙的跳躍而受到啟發(fā)的?!痹凇段璧傅膩須v經(jīng)》中歸為金黃大蛙去十八層天上的盤孜沙美女神那里,為三百六十個東巴找來了跳舞的本領。從東巴經(jīng)書中記載的有關舞蹈起源,是與金黃大蛙有著密不可分額關系,在東巴教舞蹈動作中,也可以看出來,很多動作是模仿青蛙跳躍的形態(tài)。
金色神蛙舞是模仿蛙的跳躍動作開始的,首先是蹲式動作,然后如青蛙收腿的方式吸左腳并起身,起身后再次收吸腿,手中搖晃著板鈴,然后右腳開始向前一步,眼晴朝向左邊看十三次,伴隨著右腳的再次前進,眼晴再次朝左側(cè)看三次,最后蹲下閃身兩次后向前走兩步,如此反復。與青蛙的跳躍、游泳等動作有著高度相似,可以看出青蛙的一舉一動對于納西族的重要影響。
(二)服飾的起源 “披星戴月”
關于納西族婦女的“披星戴月”服飾的研究觀點有以下兩種,“披星戴月”服飾又稱“七星戴月披”,納西語稱為“巴繆優(yōu)軛”。使用羊皮做的披肩,關于該服飾流傳著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講的是名叫英古的納西姑娘勇于與旱魔作斗爭,最后勇氣感動了龍王,龍王派三太子協(xié)助共同抗擊旱魔,英古身穿著七彩羽毛制作而成、有雪龍加持的“頂陽衫”與旱魔抗爭犧牲,因此,納西婦女仿制了七星披肩,歌頌著納西姑娘的不畏艱難、勇于抗爭的優(yōu)秀品質(zhì)。
現(xiàn)在更為普遍的觀點,蛙在納西族是智慧、多子的象征,“披星戴月”服飾前面的兩個圓片是青蛙的眼晴,代表著對于蛙的崇拜和尊敬,背后是七個圓,代表了北斗七星。納西婦女的服飾前有如青蛙般智慧的眼睛如燈火閃耀,后面有北斗七星照亮回家的路,不僅歌頌了納西婦女勤勞、勇敢的品質(zhì),更加表現(xiàn)了納西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如圖1、圖2、圖3)。
(三)宇宙的起源—“巴格”五行占卜圖
《碧庖卦松》中具體講述了金色神蛙以身定五行、五方神話故事。人類始祖崇仁利恩與襯紅褒白生下一雙子女,不久子女生病,二人求助白蝙蝠去往十八層滅界向盤孜莎美女神求取卜經(jīng)。在取經(jīng)返回的陸上,白蝙蝠在居那十羅神山打開經(jīng)箱,引得狂風將經(jīng)箱吹落米利達吉海里,經(jīng)箱被龍王署美納布塞進金色神蛙嘴里。白蝙蝠再次回到盤孜莎美女神處求取經(jīng)書時,被女神拒絕,委派三名天神久篤、久龍、久刻射殺金色神蛙。被射中的金色神蛙垂死時嘴里說出“木”“火”“鐵”“水”“土”五個字,因此五行產(chǎn)生。神蛙死的時候,蛙頭朝南,蛙尾朝北。神蛙的氣化作了東方的木巴格,血化作了南方的火巴格,骨化作了西方的鐵巴格,膽化作了北方的水巴格,肉化作了天地間的土巴格(如圖4)。
三、納西族蛙紋的特性
(一)納西族蛙紋的賦予性
麗江納西族對于蛙的喜愛、崇拜、尊敬與其他少數(shù)民族具有很大的差異性。例如廣西壯族的蛙紋最著名的銅鼓與壯錦上的,蛙紋銅鼓的蛙都是都是立體昂首蹲坐式,造型、神態(tài)巧奪天工。將蛙與鼓相結合,展現(xiàn)了壯族先民對于蛙的崇拜之情;黎族視青蛙為吉祥物,能夠保護農(nóng)作物的生長、避邪惡,也象征延續(xù)后代多子孫。[4海南黎族陶器上的斑點紋與民族織錦中的蛙紋,能夠體現(xiàn)出黎族先民對于蛙紋的敬重之情;苗族刺繡種蛙紋、蝴蝶紋及魚紋,是利用這些動物繁殖能力強的特點在寄予子孫滿堂的愿望,其中蛙紋樣的共性特征表現(xiàn)為圓肚子、蛙腿向外蹬翻,動態(tài)感很強。
由上可以看出現(xiàn)蛙紋在以上少數(shù)民族中的發(fā)展主要是以裝飾圖案為主,而納西族的蛙紋所展現(xiàn)的是蛙神對于納西族人關心和愛護,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納西婦女的“披星戴月”服飾前有兩個圓溜溜的、如蛙一般的“智慧之眼”,象征著將蛙的智慧與能力賦予在納西婦女的身上,給予關心與祝福;其二,蛙在遠古時期具有多子、高繁殖率的特征,因此北多民族視為多子多福的象征,將蛙形態(tài)的服飾著于納西婦女的身上,無疑也是一種對納西婦女生兒育女、子孫滿堂的美好祈愿;其三,納西族的用來背孩子的抱被上的蛙紋未經(jīng)過藝術的加工,通常與牛紋、虎紋一同出現(xiàn),以一種淳樸、真實的形象組合呈現(xiàn)出來,是一種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其四,很多的蛙紋是出現(xiàn)在東巴文化的畫作當中,例如金黃大蛙等傳奇故事中充當著造福、八卦的形象于用途,能夠說明蛙在東巴文化中賦予了更多神話、神性的多重神秘身份;其五,東巴文化中的“巴格”五行圖就是以金黃大蛙為主題的卜算圖,金黃神蛙肉體化為宇宙天地,蛙身與陰陽五行中土相對應位于“巴格圖的中心位置,象征著蛙是孕育生命的神,賦予了土地在納西族傳統(tǒng)意識中能夠孕育新生的形象。
(二)納西族蛙紋的神化性
在雷山一帶的苗族將蛙塑造成英雄的形象,例如蛙人勤勞勇敢,耐心農(nóng)作和抵抗土匪的英雄事跡傳世至今,保護一方水土的百姓過上安穩(wěn)的生活;壯族的先民將蛙視為“雷神”的兒女,把對“雷神”的敬畏和崇拜轉(zhuǎn)移到蛙的身上。把青蛙視為自己血緣的同源,來求得它和雷王的庇護,通過禱告、獻祭、巫術、樂舞等表現(xiàn)手段來寄托自己的情感,密切人蛙關系[5。包括在左江崖畫上可以看到用紅色顏料繪制的、蛙人的各種形態(tài)和舞蹈動作,可以看出壯族先民對于蛙神的崇拜之情;海南黎族至今都保留著文身(將蛙、龍等動物形象刻畫在皮膚表層,再用墨涂染,據(jù)說將水生動物刻畫在身上可以在水中如水生動物般靈活、迅速)、織錦(蛙紋、蛙人紋已簡化為菱形圖案)以及銅鑼(與壯族相似,立體的青蛙與云雷紋搭配)都表達了蛙神的敬重之情。
麗江納西族蛙紋的神化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具體的“神”的形象中。自然神“署”,在納西族文化中,蛙代表著女性(蛙嘴型像女性的生殖器官),蛇代表著男性(蛇象征著男性的生殖器官),“署神”則是象征陰陽結合衍生的萬物。東巴教認為“署”神兼有善惡,供奉它便可以保佑世間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得罪“署”神便會得到“報應”,瘋狂地世間報復,向人類散步災禍、苦難。東巴經(jīng)中的“署”類型多樣、形態(tài)各異。一般概念上的署是頭、人身、蛇尾組成的生命體,方國瑜、和志武二教授認為,突出“顯著特征”是納西象形文構造的方法之一 (如圖5、圖6)。
“署神”的祭祀儀式不僅要用奶汁和茶水,更加特別的是用麥面捏制的蛙和蛇的面偶,將蛙、蛇面偶配對擺放。供署神的貢品有兩種形狀,一種是由長四寸用麥面捏制的、伏臥著蛙和蛇的塔基和四寸高的塔身構成的里朵,共八寸高。另一種制作蛙蛇面偶和三寸大的園餅配套,與里朵一起獻祭“署神”。要強調(diào)的是蛙、蛇面偶必須配對擺放,缺少任何一方都會影響祭祀的“效果”。
(三)納西族蛙紋的占卜性
麗江納西族蛙紋的占卜性主要體現(xiàn)在“巴格”土的五行當中?!鞍透瘛眻D的整體畫面是被一支箭鏃穿過身體的黃金大蛙為中心,箭為橫向,箭頭所指方向為西,箭尾所指方向為東,蛙身為縱向,蛙頭向下所指方向為南,蛙身向上所指方向為北。納西族的東巴文化中的五行與中原地區(qū)有多不同,由木、火、鐵、水、土構成,北方代表著五行當中的水,東方代表著木,南方代表著火,西方代表著鐵,蛙身代表著土,另外,自北方按順時針方向排列著十二生肖。
1.孕育新生
納西族對“巴格”圖中的陰陽五行有著深刻的理解,在中甸縣白地及麗江縣塔城鄉(xiāng)依隴村的納西族有產(chǎn)婦要在地上生小孩的風俗。他們認為土在木火土鐵水五行的中央,因此,小孩應接觸地氣而生,即在土的位置出生。[7在東巴文化中,金黃大蛙的軀體化作了宇宙天地,居于“巴格”五行圖中的正中央,體現(xiàn)了納西族先民對于孕育生命的重視,同樣也反映出對于新生生命的美好祝愿。
2.起名與魂居
納西人從出生開始他的靈魂就有著方位,并且根據(jù)“巴格”圖中的八個方位進行順時針的切換,通常來說男子出生的靈魂在南方,女子在北方,按照女子靈魂在北方位進行計算,每年按順時針切換,其切換規(guī)律為:北一東北—東一東南—南—西南—西—西北一北,九年完成一個循環(huán)后再開始新的循環(huán)周期。新生兒起名首先要請東巴根據(jù)“巴格”五行圖推算出新生兒母親生育時的魂居方位,納西族人認為每一個方位對應著不同的神靈,給新生兒取名字的時候要根據(jù)該方位上的神靈和屬相聯(lián)系起來,可摘取方位神靈名字中的一字與屬相進行搭配,另外有些地方的起名是根據(jù)新生兒性別來選擇父母魂居方位,大多數(shù)為男隨父,女隨母。納西族十分重視每天靈魂居住的方位,在那一年,如果要出門或者出遠門,都會避免走該混居方位。
3.命運與卜算
按照納西族人的傳統(tǒng)觀念,每個人的命運由上天譜寫,通過“巴格”五行圖來卜算。將十二屬相按照順序每兩個相近的屬相為一組、分為六組,每組在一陰一陽后排列五行,按順序推算六十甲子,根據(jù)五行中木、火、土、鐵、水五種元素對應著的不同命運、命數(shù)進行卜算。五行分類中有的上上運、一般運和厄運。一般以與宗教、宗教儀式、祭祀、祭祀儀式、神靈相關的元素屬上運(如圖7)。
四、結語
麗江納西族的蛙紋不再局限于器皿上的裝飾圖案、民族服飾中的裝飾紋樣或者是建筑中的構造元件,而是上升到主觀意識、神學、哲學層面。對于麗江納西族蛙紋的學習和研究,使我們對東巴文化的了解更加的深入,積極探索并挖掘民族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自信中的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鄂崇榮.試論中國少數(shù)民族中的蛙崇拜[J].青海社會科學,2004(5):139-142,145.
[2]木麗春.東巴文化通史[M.北京:中國炎黃文化出版社,2008:126
[3]東巴文化研究所.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第100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0:6.
[4]白華山.論黎族服飾文化中的宗教意蘊[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4):28-32.
[5]李溱.論壯族蛙神崇拜[J].廣西民族研究,2002(1):63-66.
[6]習煜華.東巴教里的“署”所體現(xiàn)的生殖崇拜含義[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1):55-57.
[7]楊福泉.納西族的“青蛙五行”與生命觀[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4):67-72.
作者簡介:
高亞男,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
李沛璇,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
通訊作者:楊春鎖,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
編輯:宋國棟